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知识点总结(word版 含实验和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知识点总结(word版 含实验和练习)

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主要内容
第一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蚕卵的外部特征:颜色:淡黄色紫黑色;形状:中间凹陷的扁圆形;大小:与小米、芝麻差不多,约1毫米长。观察时可以借助感官及放大镜观察外部特征。
2.蚕卵孵化的需要适应的温度和水分。
3.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4.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很小,成为蚁蚕。观察时使用毛笔、羽毛轻取轻放。
第二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不同动物的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都不一样。
2.鸡蛋的内部结构(由外到内):卵壳、卵白、卵黄、气室。
卵壳:保护作用;气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 卵白:提供水分和营养;卵黄: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的氧气。
3.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育成小动物。
第三课《蚕长大了》
1.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是蜕皮的前兆。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2.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8对)、环节、气门等结构。
3.我们在观察时可以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虫的生长变化。
第四课《蚕变了新模样》
1.蚕蛹的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3.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以及身体发生的变化。
第五课《茧中钻出了蚕蛾》
1.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复眼和口器;口器退化,不再进食。胸部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翅比较短小,没有多少飞行能力。腹部:有环节,有气门,足消失,末端体节外生殖器官。
2.雌蛾、雄蛾区分:雌蛾体型大,腹部肥大、灰色,翅短小,振动慢,爬行慢。
雄蛾体型小,腹部狭长、黑色,翅稍大,振动快,爬行快。
第六课《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经历卵(2-5天)、蚕(幼虫33-35天)、蛹(10-13天)、蚕蛾(成虫6-8天)四个阶段,一生一般经历49-56天。
2.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的幼虫共蜕皮4次,变蛹1次,变蛾1次,一生共蜕皮6次。
第七课《动物的繁殖》
1.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
2.卵生:像蚕和鸡,产卵繁殖后代。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胎生:像猫、狗,直接生出小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第八课《动物的一生》
1.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2.像狗那样,胎生、身上长毛、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3.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典型练习
下图为蚕的生长过程图,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根据蚕的生长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卵、 、 、 。
在养蚕活动中发现,蚕的四个形态经历时间最长的是 。
蚕的幼虫分为 、 、 三部分,有 对腹足。
请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①人 ②羊 ③鲸 ④猫 ⑤蜗牛 ⑥鲫鱼 ⑦鹅 ⑧蚂蚁 ⑨蝙蝠 ⑩蛇
卵生动物有: 。
胎生动物有: 。
参考答案:
1.观察蚕蛾
(1)幼虫、蛹、成虫。
(2)幼虫。
(3)头、胸、腹,4。
2.请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卵生动物有:⑤⑥⑦⑧⑩
胎生动物有:①②③④⑨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重点实验
1.观察蚕卵
实验名称 观察蚕卵
实验材料 蚕卵、放大镜、直尺
实验步骤 (1)将蚕卵小心放到白纸上,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2)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 (3)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实验现象 蚕卵大多数为灰黑色、小米粒大小、中间内凹的圆饼状。
实验结论 蚕卵颜色为灰黑色,小米粒大小、约1毫米,形状为中间内凹的圆饼状。
2.观察蚕蛹
实验名称 观察蚕蛹
实验材料 蚕蛹、剪刀、放大镜
实验步骤 (1)取出蚕蛹,仔细观察。推测蚕茧里蚕蛹的样子。 (2)用剪刀轻轻剪开蚕茧。 (3)借助放大镜观察蚕蛹
实验现象 体形粗短,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很小,身体缩短,深褐色。
实验结论 蚕蛹纺锤形,深褐色,中间粗,两头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