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知识点总结(word版 含实验和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知识点总结(word版 含实验和练习)

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主要内容
第1课《仰望天空》
(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4)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第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东西南北。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一根小短杆。
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4)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5)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第3课《影子的秘密》
(1)要产生影子,必须具备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2)光源指的是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如:打开的手电筒、点燃的蜡烛。
(3)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影子的变化规律:
1.光源位置低,影子长;光源位置高,影子短。
2.物体离光源近,影子大;物体离光源远,影子小。
(4)我国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就是利用影子来进行创作的。
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2)月球小档案:
1.年龄:约45亿年;2。直径:约3500千米;3.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
(3)月球地貌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4)普遍认为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有火山喷发说和撞击说,现在的科学家主张的是撞击说。
(5)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不适宜人类居住。
(6)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第6课《地球的形状》
(1)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球体。
(2)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看到船身。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圆形。
(3)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4)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
(1)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2)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3)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
(4)我们可以采用数格子的办法比较出世界地图上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重点实验
1.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实验名称 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
实验材料 观察记录纸、小短杆、指南针、记号笔。
实验方法 (1)在硬纸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或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一根小短杆。 (4)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现象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方向:西—偏北—东,长短:长—短—长。
2.影子的秘密
实验名称 让影子发生变化
实验材料 手电筒、圆木柱。
实验方法 (1)关闭电源,拉上窗帘,创造一个黑暗的环境。 (2)木圆柱不变,改变光线的照射角度使影子发生改变。 (3)光源照射角度不变,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使影子发生改变。 (4)拓展研究:改变光源照射的距离、改变挡光物体等。
实验现象 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影子的方向会发生变化。 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影子的形状和大小都会发生变化。 改变手电筒离木圆柱的距离,影子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典型练习
1.太阳和月球中,与地球距离较近的是( )。
A.太阳 B.月球 C.一样近
2.( )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A.日晷 B.司南 C.罗盘
3.同一时间,观察阳光下相邻的两棵小树的影子,下列现象中合理的是( )。
4.如右图,小明从不同的角度照射木块,所产生的影子( )。
A.方向和长短相同 B.方向不同,长短相同
C. 方向、长短都不同
5.下列月相按农历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 )。
6.关于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
A.陨石撞击说 B. 地震说 C.火山说
7.下列证据中,不能支持“地球是球形的”这一观点的是( )。
A.人们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B.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C.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的。
8.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面积( )。
A.海洋大 B.陆地大 C.一样大
答案:1.B 2. A 3.C 4.C 5.B 6.A 7.C 8.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