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 元 备 课七 年级 地理 学科 下 册 第 八 章单元名称 第七章:走进国家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日本”、“埃及”、“俄罗斯” 、“法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共七节课文。本章对应《课程标准》中的“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个国家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和“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国家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两条标准,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各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及人文环境特征。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地图及其他资料的阅读分析,归纳出所要的地理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单元教学重点 各国家的地形、气候特征及人文特征。单元教学难点 气候、水系的成因分析。处理措施 1、采取愉快教学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精讲多练,做好个别辅导。3、注重学习方法知道,规范学习思路。教学时间划分 3.1 日本 2课时3.2 埃及 1课时3.3 俄罗斯 2课时3.4 法国 1课时3.5 美国 2课时3.6 巴西 2课时3.3 澳大利亚 2课时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 导学案(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主备人:【学习目标】1、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并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2、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主要的工业部门【重难点】重点: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日本经济发展和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难点:1.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2.日本工业布局及原因【导入】3月11日日本地震导入【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一):东亚岛国1、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洋西北部,西北部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及韩国相望。2、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其中 本州岛面积最大。3、日本的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好处是:便于矿场资源的进口和工业产品出口。(二):多山的地形1、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国土面积的3|4。2、平原大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东京湾是日本最大的海湾。3、日本最高山峰是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4、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提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很不稳定,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使日本多火山地震5、日本河流短小湍急、蕴藏着丰富水能资源的主要原因是:国土南北狭长,地形以山地为主。三、完成了上面的学习,请把学到的地理事物填在下图中。(1)濒临的海洋: ①太平洋②日本海(2)邻国:③俄罗斯④中国⑤韩国⑩朝鲜(3)岛屿、群岛:⑥北海道岛⑦本州岛⑧四国岛⑨九州岛G琉球群岛F北方四岛(4)首都:A东京,位于平原H关东平原。(5)最高峰:B富士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6)海峡、内海:C朝鲜海峡D宗谷海峡E尽情海峡M濑户内海I 东京湾四、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合作探究】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东京 北京纬度位置 36 °N 40 ° N最冷月均温 3.7° -4.7°最热月均温 25.1° 26.1°气温年较差 21.4° 30.8°年降水量 1610mm 636mm1、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日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拥有温带和亚热带带季风气候,但领土狭长,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各地气候差异显著。2、气温:冬季,东京比北京暖(冷或暖),夏季呢?比北京凉爽(2)降水量:东京比北京 多(多或少)。总结: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的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多。3、读右图,说一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吗?日本樱花开花时间由南向北推迟。原因:日本领土狭长,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南部春季升温早,北部春季升温晚。4、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夏秋时节,西部和南部常遭受台风袭击,往往引发灾害。第三章 第一节 日本 导学案(第二课时)课型:新授 主备人:【学习目标】(认定目标,我会走向成功)1、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评价某区域的自然环境,培养自学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和用图探究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导入】【自主学习】五、高度发达的经济1、有利条件:劳动力充足;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矿产资源进口和工业产品出口;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不利条件:国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地质灾害频繁。3、日本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的发展本国经济,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日本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2010年,日本的经济总量被 中国超过,居世界第3位。4、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售海外市场。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5、日本的矿产资源石油从西亚、东南亚进口;铁矿石来自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煤来自中国、澳大利亚。6、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仪器、造船、钢铁、化工和医药等。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原因是:原因是:①这里港口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出口;②城市和人口集中,国内消费市场大。7、日本的海洋渔业发达,其世界闻名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渔获量居世界前列。日本为什么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供给更感不足(必须说因为学案没有)8、日本国内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水能、森林、海洋资源等。(必须说因为学案没有)9、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归纳农业特点。10、认真阅读日本工业分布图,掌握该国重要工耕地特征 耕地面积狭小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不足侧重方向 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机械化 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生产技术水平 科技含量高,生产水平高主要农作品 稻米、水果、蔬菜和茶叶等业城市的位置,能够准确地填在填充图上。阅读教材P73最后自然段和P74“阅读——便利的交通”,归纳日本交通运输业特点,并填写下表。 运输方式 国际运输 国内运输 货运 客运 货运 客运海运 航空 公路和海运 铁路和公路 著名海港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 交通特征 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海运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运输体系。六:日本东西融合的文化1、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古代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在文字、 传统建筑、宗教、传统服饰和饮食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带日本社会,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当代日本是东西融合的文化。2、日本的传统服装是和服;传统食品是寿司;日本的国花是樱花。七:日本的主要城市自学归纳:1、阅读教材P75,填写下表,了解日本的居民特征。总人口 民族 语言 宗教 1.28亿 大河族 日语 神道教和佛教2、东京地处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西北岸,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达1200多万。位于东京东北约50千米的筑波,是一座科研机构云集的新兴科学城。3、京都和奈良是日本著名的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日本较大的城市还有大阪、名古屋、横滨、神户等。【达标测试】(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来)1、日本地形3/4以上是(B)A.平原、高原 B.山地、丘陵 C.盆地、山地 D.山地、高原2、日本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主要不是依靠(A)A.矿产资源丰富 B.岛国有优良港湾的优势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3、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B)A.接近消费地区 B.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 C.劳动力丰富 D.工业用水方便4、下列属于日本传统服装的是 ( D )A.旗袍 B.唐装 C.礼服 D.和服5、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B)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C.农业发达,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6、日本资源贫乏,但由于所处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及良好的环境保护,日本也有较丰富的(B)A.石油和煤炭 B.水力与森林 C铁矿和铜矿 D.石油和铁矿7、日本大量出口的物品是(D)A.稻米 B.石油 C.食品 D.工业制成品8、日本由西亚地区进口的商品是(B)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铜矿9.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B)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10.下列国家中,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产品输出地的是(A)A.中国 B.韩国 C.美国 D.澳大利亚11.日本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是(A)A.台风 B.梅雨 C.寒潮 D.伏旱13.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A)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舟山渔场14.下列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B)A.深受海洋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与亚洲大陆同纬度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C.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全国都处在东亚季风区范围内15.有关日本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C)A.首都东京是世界大城市之一,也是国际、国内交通枢纽B.东京是日本首都,也是世界最大海港C.日本古都是京都,建筑风格很像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都城D.大阪是九州岛北部重要的工业区板书设计:日本一、东亚岛国(一)、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面2.经纬度位置(二)、自然特征1.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3.地形特点—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4.多火山、地震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1.充分利用本国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2.工业部门齐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3.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国际市场4.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民族构成—大和民族2.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四、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五、人口与主要城市教学反思: 提到日本,不少同学是恨的咬牙切齿。也因此,在讲到日本多火山地震时,很多同学甚至鼓掌欢呼。当然,同学们的感情可以理解,但并不能赞同或者支持。学习日本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了解,借鉴日本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发展加力。不管是以前的战争也好,还是现代的中日冲突,真正破坏中日感情的是一小部分右翼分子,日本人民是好的。正因为我们痛恨日本军国主义视生命如虫蚁,那我们更不能象他们一样。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指出。所以,我当时就学生指出他们鼓掌的错误,并希望他们收回掌声。事后有学生给我说,“老师,你讲到不能为日本的地震鼓掌时,好严肃啊~”这说明,学生的确重视了我的意见。但同时,我也在反思,我对学生应该对日本抱有怎样的感情方面是不是做的过于生硬,而且,在语言方面,事后细想,却有不少不妥的地方。当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如何以更自然的语言,更成熟的态度向学生讲述,是我应该加强的地方CDEMFG⑩HI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