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13市中考化学真题知识选择题(基础部分)分类汇编(word版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江苏省13市中考化学真题知识选择题(基础部分)分类汇编(word版 含解析)

资源简介

01选择题(基础部分)-江苏省13市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
一.固体药品的取用(共1小题)
1.(2021 盐城)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二.蒸发与蒸馏操作(共1小题)
2.(2021 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振荡试管 B.点燃镁条
C.闻气体气味 D.取走蒸发皿
三.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共2小题)
3.(2021 淮安)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O2 B.N2 C.H2O D.CO2
4.(2021 苏州)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四.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共1小题)
5.(2021 常州)下列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
A.氧气 B.氯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共1小题)
6.(2021 无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O2:2KMnO4═K2MnO4+MnO2+O2↑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O2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比O2高
六.常见气体的用途(共1小题)
7.(2021 连云港)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
七.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8.(2021 泰州)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种CO2的“捕捉”和转化过程如下: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CO2溶解于甲醇(CH3OH),得到二氧化碳的甲醇溶液;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甲醇,同时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过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二氧化碳的甲醇溶液,溶剂是甲醇
C.转化过程中的“一定条件”可能需要合适的催化剂
D.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CH3OH+H2O
八.水的组成(共1小题)
9.(2021 淮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中异味与色素可用活性炭吸附
D.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九.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共1小题)
10.(2021 无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常用的方法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一十.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共1小题)
11.(2021 无锡)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汽油 C.面粉 D.泥沙
一十一.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3小题)
12.(2021 镇江)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0%
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均无固体析出
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
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2℃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13.(2021 常州)图1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判断R物质是氯化钾还是硝酸钾
B.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②>③>①
C.t1℃时烧杯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D.烧杯③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一定为24克
14.(2021 无锡)“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20℃时,NaHC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20℃时,100g水中加入5.85g NaCl和7.9g NH4HCO3固体,肯定有NaHCO3晶体析出
D.NH4Cl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
一十二.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共2小题)
15.(2021 南京)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的是(  )
A.锌 B.铁 C.铜 D.银
16.(2021 扬州)金可制成金箔,拉成金丝,说明金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一十三.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7.(2021 苏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一十四.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共2小题)
18.(2021 常州)如图是人类冶炼金属的时间轴,①~④代表选项中四个时代,其中③表示的时代是(  )
A.工业时代 B.铁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石器时代
19.(2021 无锡)“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采用新型钛合金作为舱壳材料。钛合金属于(  )
A.金属材料 B.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一十五.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20.(2021 泰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一十六.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共1小题)
21.(2021 无锡)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D.熟石灰溶液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一十七.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共1小题)
22.(2021 镇江)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含量:
B.溶液的pH:
C.利用金属的年代:
D.氮元素化合价:
一十八.盐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23.(2021 镇江)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碱式碳酸铜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
B.装置②③中出现的现象,可证明有H2O和CO2生成
C.取装置①中剩余固体,加入稀硫酸,振荡,溶液变蓝
D.将装置②中固体改为足量碱石灰,仍可证明有H2O和CO2生成
一十九.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共1小题)
24.(2021 常州)农业生产中用的“碳铵”属于(  )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二十.铵态氮肥的检验(共1小题)
25.(2021 泰州)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浓硫酸滴到纸张上,纸张逐渐变黑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
D.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二十一.纯碱的制取(共1小题)
26.(2021 镇江)侯氏制碱法为NaCl+NH3+H2O+CO2═X+NH4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可由海水蒸发结晶后精制获得
B.CO2可由海边的贝壳煅烧获得
C.X为Na2CO3,可治疗胃酸过多
D.NH4Cl可作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二十二.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共1小题)
27.(2021 苏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O B.O2 C.Na2SO4 D.H2CO3
二十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共3小题)
28.(2021 镇江)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液氮 C.食醋 D.青铜
29.(2021 无锡)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金刚石 C.不锈钢 D.可燃冰
30.(2021 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氦气 C.煤 D.海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固体药品的取用(共1小题)
1.(2021 盐城)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取用食盐时瓶塞要倒放,操作错误;
B、称取固体时要左物右码,操作错误;
C、测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直接浸入待测液,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平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操作正确;
故选:D。
二.蒸发与蒸馏操作(共1小题)
2.(2021 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振荡试管 B.点燃镁条
C.闻气体气味 D.取走蒸发皿
【解答】解:A、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点燃镁条时,不能用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三.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共2小题)
3.(2021 淮安)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O2 B.N2 C.H2O D.CO2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B。
4.(2021 苏州)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故选项错误;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正确,故选项正确;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错误,因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四.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共1小题)
5.(2021 常州)下列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
A.氧气 B.氯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解答】解:A、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不需要监测;故选项错误;
B、氯气很少排放到空气中,不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水蒸气是空气的成分,不需要监测;故选项错误;
D、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二氧化硫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共1小题)
6.(2021 无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O2:2KMnO4═K2MnO4+MnO2+O2↑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O2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比O2高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选项说法错误。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O2,利用的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占4.5%左右,氧气含量为16%左右,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比O2低的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六.常见气体的用途(共1小题)
7.(2021 连云港)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
【解答】解: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错误,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可用于制造硝酸错误;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错误,因为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七.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8.(2021 泰州)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种CO2的“捕捉”和转化过程如下: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CO2溶解于甲醇(CH3OH),得到二氧化碳的甲醇溶液;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甲醇,同时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过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二氧化碳的甲醇溶液,溶剂是甲醇
C.转化过程中的“一定条件”可能需要合适的催化剂
D.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CH3OH+H2O
【解答】解:A、在整个转化过程的最终阶段二氧化碳被转化为甲醇,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整个过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的甲醇溶液中溶质是二氧化碳,溶剂是甲醇,选项正确;
C、转化过程中的一定条件如果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选项正确;
D、该选项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得到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选项错误;
故选:D。
八.水的组成(共1小题)
9.(2021 淮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中异味与色素可用活性炭吸附
D.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解答】解: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1×16)=1:8,选项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去除水中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储量有限,应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选项错误;
故选:C。
九.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共1小题)
10.(2021 无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常用的方法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解答】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沉淀(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杀灭水中的微生物)等,没有用到蒸馏操作。
故选:D。
一十.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共1小题)
11.(2021 无锡)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汽油 C.面粉 D.泥沙
【解答】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B错;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C错;
D、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错。
故选:A。
一十一.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3小题)
12.(2021 镇江)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0%
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均无固体析出
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
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2℃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解答】解:A、T2℃时,Na2CO3的溶解度是49g,所以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32.9%,故A错;
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溶解度都变大,都变为不饱和溶液,均无固体析出,故B说法正确;
C、T4℃时,K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谁的溶解度大,谁需要的水少,谁所得溶液质量就少,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KCl<Na2CO3,故C说法正确;
D、T2℃以上,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以利用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2℃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3.(2021 常州)图1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判断R物质是氯化钾还是硝酸钾
B.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②>③>①
C.t1℃时烧杯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D.烧杯③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一定为24克
【解答】解:A、蒸发100g水,还能溶解60gR,说明该物质在t2℃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60g,所以R是硝酸钾,故A错;
B、①中是t1℃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③中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②中是t2℃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②>③>①,故B正确;
C、t1℃时烧杯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故C错;
D、烧杯③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为:60g﹣31.6g=28.4g,故D错。
故选:B。
14.(2021 无锡)“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20℃时,NaHC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20℃时,100g水中加入5.85g NaCl和7.9g NH4HCO3固体,肯定有NaHCO3晶体析出
D.NH4Cl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
【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NH4Cl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故A错;
B、因为20℃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溶解度,所以20℃时,NaHC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NH4Cl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错;
C、20℃时,NaHCO3的溶解度是9.6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9.6gNaHCO3,5.85g NaCl和7.9g NH4HCO3反应能生成8.4gNaHCO3,所以20℃时,100g水中加入5.85g NaCl和7.9g NH4HCO3固体,得到NaHCO3的不饱和溶液,不能析出NaHCO3晶体,故C错;
D、NH4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NH4Cl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故D正确。
故选:D。
一十二.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共2小题)
15.(2021 南京)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的是(  )
A.锌 B.铁 C.铜 D.银
【解答】解:A、锌在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选项错误。
B、铁在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选项错误。
C、铜在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选项正确。
D、银在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选项错误。
故选:C。
16.(2021 扬州)金可制成金箔,拉成金丝,说明金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解答】解:A、金被加工成金箔是由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导电性无关,故选项错误。
B、金被加工成金箔是由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项正确。
C、金被加工成金箔是由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导热性无关,故选项错误。
D、金被加工成金箔是由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抗腐蚀性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一十三.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7.(2021 苏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解答】解:A、不是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比如金是黄色,铜是紫红色,说法错误;
B、不是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比如汞是液体,说法错误;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说法错误;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说法正确;
故选:D。
一十四.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共2小题)
18.(2021 常州)如图是人类冶炼金属的时间轴,①~④代表选项中四个时代,其中③表示的时代是(  )
A.工业时代 B.铁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石器时代
【解答】解:金属的活动性,越不活泼的金属被人类发现和使用越早,铜活动性比铁弱,人类使用铜器早于铁器,人类经历的四个时代依次是: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时代,故选:B。
19.(2021 无锡)“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采用新型钛合金作为舱壳材料。钛合金属于(  )
A.金属材料 B.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解答】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A。
一十五.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20.(2021 泰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解答】解: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一十六.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共1小题)
21.(2021 无锡)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D.熟石灰溶液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解答】解:A、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所以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并不是利用其导电性,故A错误;
B、银的导电性好,但是其价格较高,成本高,一般不用于制电线,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并不是利用其能与水反应,故C错误;
D、熟石灰的溶液显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正确。
故选:D。
一十七.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共1小题)
22.(2021 镇江)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物质含量:
B.溶液的pH:
C.利用金属的年代:
D.氮元素化合价:
【解答】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其次为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小,故A排序错误;
B、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食盐水呈中性,pH等于7;柠檬汁显酸性,pH小于7,故B排序正确;
C、金属的冶炼历史顺序与金属活动性有关,越不活泼的金属越容易冶炼,越早被人类使用,故利用金属的年代应该是Cu、Fe、Al,故C排序错误;
D、N2O4中,氮元素显+4价;NH3中,氮元素显﹣3价;N2O中,氮元素显+1价,故D排序错误。
故选:B。
一十八.盐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23.(2021 镇江)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碱式碳酸铜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
B.装置②③中出现的现象,可证明有H2O和CO2生成
C.取装置①中剩余固体,加入稀硫酸,振荡,溶液变蓝
D.将装置②中固体改为足量碱石灰,仍可证明有H2O和CO2生成
【解答】解:A、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为黑色的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
B、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B正确;
C、①中剩余固体为氧化铜,氧化铜溶于硫酸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故C正确;
D、碱石灰既能吸收水,又能吸收二氧化碳,且吸收过程无明显实验现象,不能证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故D错误;
故选:D。
一十九.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共1小题)
24.(2021 常州)农业生产中用的“碳铵”属于(  )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解答】“碳铵”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属于氮肥,故选:B。
二十.铵态氮肥的检验(共1小题)
25.(2021 泰州)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浓硫酸滴到纸张上,纸张逐渐变黑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
D.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纸张中的氢、氧元素按照水中质量比例脱去,使纸张逐渐变黑,选项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和空气中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正确;
C、红色的氧化铁固体在高温下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黑色的铁粉,选项错误;
D、氯化铵属于铵态物质,与碱性物质氢氧化钙混合,会产生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选项正确;
故选:C。
二十一.纯碱的制取(共1小题)
26.(2021 镇江)侯氏制碱法为NaCl+NH3+H2O+CO2═X+NH4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可由海水蒸发结晶后精制获得
B.CO2可由海边的贝壳煅烧获得
C.X为Na2CO3,可治疗胃酸过多
D.NH4Cl可作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解答】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NaCl可由海水蒸发结晶后精制获得,故选项说法正确。
B、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O2可由海边的贝壳煅烧获得,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氯、氮、氢、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1、5、1、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氮、氢、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1、4、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HCO3,故选项说法错误。
D、NH4Cl可作化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草木灰显碱性,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二十二.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共1小题)
27.(2021 苏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O B.O2 C.Na2SO4 D.H2CO3
【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H2O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B、O2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C、Na2SO4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D、H2CO3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二十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共3小题)
28.(2021 镇江)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液氮 C.食醋 D.青铜
【解答】解: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液氮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青铜是铜锡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9.(2021 无锡)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金刚石 C.不锈钢 D.可燃冰
【解答】解:A、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不锈钢中有铁、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可燃冰是甲烷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0.(2021 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氦气 C.煤 D.海水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氦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煤中含有碳、硫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