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知识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知识梳理

资源简介

18《紫藤萝瀑布》知识梳理
一、整体把握
1.本文是一篇融情于景、状物抒情的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
抒情散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抒情散文是作者感情的鲜明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
②充满诗情画意。
③立意清新,精心安排结构。
④语言有准确、简练、形象、生动、音律优美的特色。
2.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⑥):看花。描写紫藤萝花盛开的景象。
第二部分(⑦—⑨):忆花。睹物释怀,内心的疑惑和痛楚化为精神上的宁静愉悦。
第三部分(⑩、 ):悟花。作者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
3.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二、重点问题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茂盛壮观,气势非凡,生机勃勃,也隐含了生命绵延长远之意。表达作者的赞叹之情。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生动形象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与活力,富有感染力。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朵人格化,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形象地写出花开的繁盛与生机,同时也写出了花的可爱。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4.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化静为动。“张满了的帆”“ 船舱鼓鼓的”“写出花朵绽放的形态,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情趣, “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更显得美好可爱。表达作者喜悦之情。
5.如何理解“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多感官互通)
这里运用了通感。这句话将无形的“香气”化作可见的“浅紫色”,把嗅觉之感用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花香也有了颜色,巧妙地写出了花香给作者带来的缥缈轻柔的感受,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也照应了上段作者感受到的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6.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比喻和拟人。 生动形象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像迸溅的水花。比喻:既写出了花的形状,也让人感受到了它的质感,是像水一样晶莹剔透的。同时,“迸溅”两字,也赋予了花的动感,让人感觉到它是在跳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7.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运用拟人、反复,赋予藤萝花以人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花儿争先恐后开放的美好情景和花儿的生机勃勃,抒发了作者愉悦欢唱的心情。
8.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品析“挑逗”一词的好处。
“挑逗”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在阳光下盛开的风姿,把紫藤萝花的活泼、顽皮、可爱表现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9.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
在眼前繁盛的紫藤萝瀑布和旧日伶仃的紫藤花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
10.“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这句话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写“我”抚摸花舱后的感受,表露了“我”的开朗达观,对生命的无限赞叹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健康情怀。
11.文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对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描写?(插叙)
①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现在花的生机盎然。
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由花及人,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②为下文对生命的思考及揭示主旨做铺垫。(插叙内容概括:补充交代藤萝花在十多年前的遭遇)
(课文第8.9两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与眼前这一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进行比较,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下文作者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
12.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对你有什么启示?
把花和人遇到的不幸放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认识,立意高远,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不幸,而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繁衍发展是无限的、永恒的,生命长河的流淌是永无止境的。
这句话点明主旨,由花及人,漫漫人生长河中,总会有许多困难和挫折,我们要正视困难和挫折,不向命运低头;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对生命的美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创造美好的生活。
13.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这一句要如何理解?
含蓄地写出了花谢架毁的原因:观念的陈腐与社会的动荡。这里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这是在当时狭隘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人们做出的一种极端的判断。
14.题目的理解
①“紫藤萝”是描写的对象,点出了文章的内容。
②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紫藤萝花之繁茂,花之流长,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③隐含着生命的活力与绵延长远,生命长河无休止的意蕴,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15.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不由得”三个字,突出了作者的惊讶程度。“停住了脚步”是因为作者被紫藤萝花盛开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的茂盛、美丽,为下文写紫藤萝花的盛开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6.结尾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被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感染,从花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心中的失落、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振作了精神;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引人深思。
三、课后思考探究
(一)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1)眼前的紫藤萝繁盛、美丽、生机盎然,“尽情”开放,让作者心中充满对生活的希望。回忆中的紫藤萝,花朵稀落、伶仃,小心试探,“谨慎”开放,是作者心底的痛,弟弟的病、社会的打压,给作者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
(2)“我”的心中本来充满了焦虑悲痛,当“我”看到眼前盛开的紫藤萝时,“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是被紫藤花的辉煌茂盛吸引,驻足观看;结尾之所以“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从中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动力,精神振奋鼓舞。
(二)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1.每一朵盛开的话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张满”、“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绽开”,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将静静开放的花朵写得更有生气。配合比喻的使用,细致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多感官互通)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又说“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紫藤萝香气的柔美、温馨,表现出作者全身心沉浸在紫藤萝的花香中,抒发了作者对紫藤萝的由衷喜爱之情。“梦幻”一词表明作者对眼前景象的怀疑和不确定,由此过渡到对家门前那株紫藤萝遭遇的回忆。
3.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
在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花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花的生机,倾注到了人的内心,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花儿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作者感悟到人生的美好,生命的顽强及永恒。
(三)结合自己的精力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人生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幸,遭遇不幸的时候,要坚强面对,以饱满的生命力,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我曾因生重病住院,耽误了学习,但我出院后加倍努力,逐渐把落下的功课补了回来,并且养成了更好的学习习惯,比以前更加珍惜时间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