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3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四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鉴别、推断兖州市第十八中学 冷雪胜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例题 (2012 湖北黄石,26题,1分)26.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方法A O2 CO2 通过灼热的铜网B Cu(NO3)2溶液 AgNO3 加过量铜粉,过滤C KCl溶液 BaCl2 加适量Na2S04溶液,过滤D CO2 HCl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思路方法:1、所加试剂只与__________作用;2、不能引入新杂质。基础知识:熟悉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主要是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变式训练:1、(2012年江苏盐城,14题,2分)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A CO2 CO 点燃B Cu粉 Fe粉 磁铁吸引C CaO CaCO3 高温D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CaCO3 ,过滤2、(2012年湖南衡阳,17题,2分)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方法A CuO Cu 滴加足量盐酸,然后过滤B CO2 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HCl 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生石灰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3、(2012年浙江宁波,19题,3分)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水 过滤二、鉴别(或检验)例题 (2012年浙江嘉兴,28题,9分)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和KNO3溶液,要求只用无色酚酞一种试液鉴别它们,请完成如下实验:(1)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加到A、B、C三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则A试管中的是_________溶液。(2)任取剩下两种溶液中的一种,滴入上述实验后的A试管中,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滴入的是_____________溶液。思路方法:依据待鉴别物质的特殊性质与其他物质反应产生的与众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如果一一鉴别出来,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变式训练: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他们是CuSO4、NH4NO3、Ba(NO3)2、NaOH、NaCl溶液,不用其他试剂,请你逐一鉴别出来。2、(2012年四川乐山,29题,2.5分)2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_____A.HCl CuSO4 KNO3 Na2SO4 B.FeCl3 HCl NaCl NaOHC.CaCl2 K2CO3 HCl (NH4)2CO3 D.NaNO3 Na2SO4 HCI H2SO43、下列试剂中,能把NaOH、H2SO4、CaCl2三瓶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________A.NaCl溶液 B.Na2CO3溶液 C.NaNO3溶液 D.稀盐酸4、(2012年湖南株洲,28题,6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H4Cl、 Na2CO3 、BaCl2 、CuSO4 、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小东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没有闻到氨味;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到适量的水中,出现白色浑浊,静置后,上层清液无色;③小心倒掉上层清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由以上实验可推断:(1)这包白色固体中肯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_;(2)写出②中出现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NO3、CuSO4、FeCl3、Na2CO3、Na2SO4、NaCl中的的几种混合而成,为了证明其组成,作如下实验: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滤液B;2.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3.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1)该固体混合物一定含有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空)(2)步骤2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12年四川眉山,21题,4分)某同学用下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1)该同学验证三种气体一定存在。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的连接顺序应是:混合气体→ ( ) →( ) →D→( ) →( )(填A、B、C或E);(2)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混合气体通过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推断例题 (2012年四川德阳,30题,10分)A、B、C、D、E、F、G、H、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框图是这些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B、C、D属于氧化物。(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A属于类 ___________(填“酸、碱、盐、氧化物”)在D生成E的反应过程中会_______________(“吸收”或“放出”)若I是白色沉淀,则B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I是蓝色沉淀,则F与G反应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方法:找准突破口,顺藤摸瓜。突破口依据物质特殊的颜色、性质、以及特征反应产生的特殊现象而定。变式训练:1、(2012年湖北恩施,25题,5分)某金属加工厂有大量金属铝、铁、铜的废弃粉末,为充分利用金属资源,分离和回收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下列各题:⑴步骤①中分离得到的金属B是___________。⑵步骤②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⑶步骤③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步骤③加入试剂时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电解熔融Al2O3制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杂质碳酸钠,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加入的A溶液是____B溶液是____白色沉淀C是____.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 (2)在实验室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细碎铁屑,某学生设计两个方案 两个方案中较好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 你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若有,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