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案

资源简介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一、课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课时:1
三、教材分析
【知识主线】: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史书典籍。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能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能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情感主线】: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懂得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及如何再创中华文化辉煌。
2、能力目标
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探究及教材大量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近代的衰微过程去体会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引导学生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
六、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利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应有的情感。
2、合作探究式教学:依托探究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朝着学生自己答疑的方向努力。
3、小组讨论教学: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及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不了的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七、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百度视频】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宣传片
http://video./v/b/68844022-1119396181.html
提出设问: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艺术节上将展示所有参加艺术节的兄弟省市文化事业发展成果,并且借助艺术节的举办,我国的文化建设将再上新台阶。艺术节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不禁也要思考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学习的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是通过情景导入课题,激发探究兴趣。同时把学生的思绪带进古老悠久的中华文化之中,使迅速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堂展示】
【百度图片】四组文明发祥地
http://www.baike./view/968571.htm
学生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介绍人类四大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发展所作的贡献。
【知识抢答】展现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
学生活动:分四个小组,每小组课前准备5道反映中华文化辉煌发展历程的知识问答题,在课堂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知识抢答。总题量是10道选择题,答对5分,答错扣2分,不可补答。对每小组学生所准备的材料,同学之间可进行互评。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收集材料、提炼观点,并根据学生设置题目的质量及回答的效果评出优秀小组及优秀学生,对其作精神上鼓励。
活动目的: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的观点,作进一步的证明,体会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
【百度视频】汉字演变过程的资料。 
http://www. 
【探究问题】汉字演变过程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汉字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体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特点,从而突出重点。并引出第二个教学内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见证之一汉字
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为书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意义: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学生活动】在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你能一口气说出多少本史书名称?
设计意图:让学生注重对平时所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各科之间的知识联系。
【探究问题】从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我们能发现我国史书典籍有什么特点?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见证之二史书典籍  
意义:是中华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在感悟、思考中领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进一步突出重点。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百度网页】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
http://www.image.
【问题探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学生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论证。
【学生展示】:通过百度搜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奥运会、世博会、嫦娥二号、“神七”飞天、神八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感悟升华】:让同学们感悟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坚信中华民族不但能创造辉煌过去,也一定能创造辉煌未来,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一次又一次强烈的冲击,却应对乏力。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求索,理想总不能实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给合,从而使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中华文化也从衰微走向重振。
【你说我说】:根据上述材料就“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谈谈感想,说说你能为中华文化的辉煌做些什么?分组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进一步突破难点。 
小结板书: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八、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从学生熟悉的奥运会开幕式入手,导入新课。这种方式新颖、生动而形象,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二、本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激发了学生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很好地完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本课设计了相应的探究题目。学生发言积极,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观点,这些让老师有些汗颜,自叹不如,也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