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活板》课件(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5课《活板》课件(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活 板
【北宋】沈括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
3
作者档案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八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
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笔记体著作 ,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是个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作, 这部书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关于毕昇
.
5
毕昇的墓碑及墓中出土文物
.
6
毕昇
技法 经 典
绝妙作文开头的技法
悦读 正音
.
8
昇 薄如钱唇 蜡和 炀之 字平如砥
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 木格贮之 有奇字
兼与药相粘
燔土,用讫 群从
shēng
báo
huò
yáng

tiě
tiě
zhù

zhān
fán

zhòng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
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用雕版印刷。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
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结合注释翻译。
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之,指“板印书籍”。
即“以后”,“已”同“以”。
用雕版印刷书籍,在唐朝还没有大规模使用,自从五代的冯瀛王时开始(用雕版)印刷四书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
为一印,火烧令坚。
宋仁宗年号(1041-1048)。
平民。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使
铜钱的边缘。
翻译: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其法是: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设置
混合
蒙,盖。
框子
密密地排着
译文: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
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把它拿到火上烤。炀,烤。
指上文说的松脂、腊等物。
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译文:
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烤,等到铁板上的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算是
准备好。
交替、轮流。
完成
.
21
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翻译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字印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
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用纸条给它作标记。帖,用标签标出。
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随即
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
.
24
翻译课文
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做标签标出来,(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
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

拿不下来
纹理,质地。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
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
擦拭,掸去。
一点也不
终了,完毕。
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用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译文: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堂兄弟及侄子辈
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综合探究
1.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内容:活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身份。
作用:“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
31
2.为什么用胶泥做原料?
3、尾段有何作用?
一是刻起来方便;二是胶泥经火烧后变得坚固,可多次使用;三是拆板方便。
结构上:与上文“庆历……又为活板”照应;内容上:更加突出毕昇创造活版印刷的真实性,令人可信。
.
32
拓展延伸
除了四大发明,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发明居世界首位?
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八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纸币;公元九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扑克牌……
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