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课件(5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课件(55张PPT)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常见的心理问题
解 决 办 法
逆反心理、迷恋网络问题、
自卑心理、孤独心理、
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
厌学心理、早恋问题、
追星问题、考试焦虑、
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题
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2、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
3、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家校密切联系
常见的心理问题
11岁到18岁的年龄阶段,一般是中学阶段, 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这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度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
一、自卑心理
常见的心理问题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
二、早恋
常见的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
早恋
所谓早恋,指青少年中间过早地发生或发展着的恋爱现象。中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的好奇与向往,男女生之间易产生朦胧的好感, 加上家长、教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和监督,使学生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这更容易使学生走入早恋的误区。
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孤独心理
常见的心理问题
孤独心理
许多中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
常见的心理问题
四、嫉妒心理
常见的心理问题
嫉妒心理
在中学,一部分学生漂亮的容貌、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老师的宠爱,常常会引发另一部分学生的嫉妒之心。他们越是关心和重视嫉妒对象,越有可能会让绝望与恐惧感击中,从而发展为憎恶、敌意、怨恨和复仇这样一些恶劣的情绪。
常见的心理问题
五、唯我独尊心理
常见的心理问题
唯我独尊心理
一些中学生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斗中,处处都得以自己为核心,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在处事中,只有别人关心他,他却从不去关心别人,一旦个人欲望满足不了,就想方设法去损害别人和社会利益,以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
常见的心理问题
六、厌学心理
常见的心理问题
六、厌学心理
常见的心理问题
厌学心理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的不良表现方式。上课懒得打开课本,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解脱,更严重者根本不学习,终日浑浑噩噩,看到课本就头痛,坐进教室就犯愁,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对老师缺乏感情,部分学生最终辍学流失。
常见的心理问题
七、“追星”
常见的心理问题
“追星”
当五彩的追光辉映着荧屏、舞台上富于青春生机活力的明星的身影时,一双双发自内心的崇拜目光,也在紧跟不舍地随着这些“星级”人物的身影,这成为青少年文化现象之一——“追星族”的涌现和“青春偶像热”的掀起。
常见的心理问题
八、考试焦虑
常见的心理问题
八、考试焦虑
常见的心理问题
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现象,表现为:一听说要考试就紧张起来,考前睡不好觉,考试时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某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一到考试就慌了手脚,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常见的心理问题
九、情绪波动大
常见的心理问题
情绪波动大
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但情绪起伏变化很大,不稳定,而且容易冲动, 加上自我控制力较弱,很容易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以致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妨碍了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甚至违反校规,触犯法律。
常见的心理问题
十、学业不良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
十、学业不良
常见的心理问题
学业不良
学业不良现象在学校中是很普遍的,一般来说成绩极差的学生,其学业显然是不良的。这类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生”,也叫“后进生”。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着最敏感的心灵,老师、家长、同学一些不自觉的行为,一些未在意的话语,都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
常见的心理问题
十一、逆反心理
常见的心理问题
十一、逆反心理
我就是
没错!!!
常见的心理问题
逆反心理
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逆反心理
案例:
  吕玉国被查出偷偷吸烟,经过老师教育,以为他不会再犯。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又接二连三的吸烟,而且每当老师询问他,他总是信誓旦旦的说绝不再犯,这真让人火冒三丈。到底问题出在哪 老师把吸烟的危害说得淋漓尽致,也告诉他盲目模仿成年人不可取。怎么他就不能改掉呢 经过深入的调查,发现原来吸烟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小帮派,在这个圈子里,谁要因为被老师教育而不再吸烟,其他学生就会讥笑他。
逆反心理
  出于逞能的心理,吕玉国就阳奉阴违。明白了关键所在,我就找来了所有和他经常一起吸烟的学生,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当时吸烟时的想法,当学生们敞开心扉的时候,他们自己就意识到了原来自己的一些想法是多么幼稚。这件事也让我深深意识到错误原来也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财富。
逆反心理
1、引导学生认识逆反心理的客观性。
让学生认识到初中时期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是一种生命现象和声明规律,但是不要放纵自己,更不要过分责怪自己,要想方设法的超越这一生命局限。
2、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
此年龄段的学生迫切渴望于成年人平等相处,当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不要一味的要求学生承认错误,老师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公正、正确,并设法让自己静下来,坦诚的向学生承认错误,同时指出学生的问题,才能保证师生的正常沟通。
  
解决措施:
逆反心理
3、不要使用高压手段处理逆反心理和行为。
学生的逆反行为发生正是出于对师长的不满和愤怒,压服和威胁虽然一时可以使反抗行为减少,但是却增加了学生的愤怒,使以后更容易再度产生逆反行为。
4、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初中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时,不要讽刺挖苦学生,因为学生在自尊心受损时,往往会采取反抗行为进行报复。
  
解决措施: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体现了学生渴望被关注的需要。逆反心理只是学生复杂心理斗争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学生渴望和周围人不一样,希望突出自我,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和周围人一样,以获得足够多的认同。老师要正确理解这一点。
5、宽容学生,对逆反行为退避处理。
当学生表现出逆反行为时,初中班主任要“接受”他的逆反,不发脾气,也不处理,这样让学生的逆反没有了对象,逆反行为自然会终止,过后再处理这件事情。
解决措施:
常见的心理问题
十二、迷恋网络
主要内容
网络成瘾的征兆与后果
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网络成瘾的原因
当今社会网络文化盛行
青少年上网缺乏有力监督
1、环境因素
缺乏完善的父母照顾
家庭内部冲突严重
孩子在家中倍感压力
父母做出不良榜样
2、家庭因素
受同学/朋友影响而成瘾网络
同学/朋友引诱上网
上网建立归属感
3、同学/朋友因素
学业成就低;
自卑,不能忍受挫折;
情绪波动大,容易抑郁和焦虑;
人际关系不佳,冲动控制差;
不安全感;
追求新奇刺激;
缺乏其它休闲活动。
4、个人因素
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
暂时逃避现实;
提供各式各样的满足;
提供近乎真实的虚拟;
时间扭曲;
不停地期待下去产生的心理惯性;
在充满艰难的现实生活中找回创造力;
神话和游戏满足了人性深层的需求。
5、网络令人成瘾的特性
网络成瘾的征兆与后果
对上网过于着迷,上网已经成为快乐的唯一来源;
与家人/朋友交流减少,社会关系受到破坏;
不上网时感到空虚、抑郁,容易生气;
需要越来越长时间的上网才感到满足
网络成瘾的征兆
冲击社交伦理
造成认同危机
注意力短暂,记忆力、学习成绩下降
侵犯隐私
损害身心健康
抑郁症
焦虑症
自杀
暴力倾向
网络成瘾的后果
网络成瘾的预防策略
“表现”原理的应用
改变生活常规
承诺卡
做拒绝网络成瘾的文章、演讲、辩论等
学校预防策略
1、行为表现决定想法(拓展)
感恩——写出三件发生在自己身上值得感恩的事
找到自己的优点并在每天的生活中发挥优点
秘密天使
2、积极心理学教育策略
学校预防策略
家庭预防策略
加强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把电脑放在家庭公共区域,不要放在孩子的房间里;
制订合理的上网规则,并坚持执行这些规则;
鼓励孩子在真实世界中结交朋友、参加社团、从事多元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运动。
(厌恶治疗法)
PART.01
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2、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
实践证明,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3、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因此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信任关系,并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 
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4、家校密切联系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