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学习目标1.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2.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3.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4.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一、我 们 需 要 特 殊 保 护在我国,未成年人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公民是法律概念,是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人。1.什么是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校园暴力溺水安全网络安全在现实生活未成年人容易受到的伤害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自身)P97相关链接:关注儿童权利的发展历程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诞生192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1959年联合国通过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签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有196个国家2015年1990年人类共识!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思考:两个主席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①必要性: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自身角度)②重要性: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二.感受法的关爱考考你:你知道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我国宪法和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一款: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他法律:宪法、义务教育法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讨论: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违背。在法律意义上,平等是指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因为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其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这正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体现。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家庭保护第三章 学校保护第四章 社会保护第五章 网络保护第六章 政府保护第七章 司法保护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 则4.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家庭保护第三章 学校保护第四章 社会保护第五章 网络保护第六章 政府保护第七章 司法保护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5.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是什么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家庭保护父母以良好的品行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教育抚养未成年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主要包括生活上的关心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事实的保护。在保护未成年工作中,学校保护起重要地位。学校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保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社会保护免费开放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网络生活实施的专门保护。网络保护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网络保护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司法保护未成年人案件不公开审理类型 主体 要求 地位家庭保护 父母、其他监护人和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 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第一个阵地基础学校保护 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 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思想引导关爱 重要作用社会保护 国家、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 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网络保护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 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政府保护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主体责任司法保护 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 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重要保障判断方法:1.看是谁在保护未成年人。2.网络保护只看保护内容不看主体。(网络优先)3.司法保护主要是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在办理与未成年人有关案件时的保护。想一想:如何区分六大保护?知识小结第一步:明确主体——谁做事情;第二步:理解内容——做啥事情大部分情况下以主体可以判断出是哪种保护,但一些特殊情况要看内容特殊事例:公安:巡逻维护治安、维护秩序——社会保护特殊方式抓捕、审讯、教育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检察院、法院:开展社会法制宣传、整顿社会环境——社会保护处理未成年人自己违法犯罪案件——司法保护六大保护的做题判断原则:合作探究:未成年人巨额打赏频发,怎样减少类似的事情发生?父母:学校:网络平台:政府:加强手机的监管,密码不外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设置时间管理、消费管理……加强网络宣传,加大监管力度……家庭保护网络保护学校保护政府保护在审理案件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司法保护主播:法院:不去诱导未成年人进行消费……社会保护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提高自控力;珍惜和依法行使权利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受欺凌的发生率高达25.80%。欺凌主要发生地点是不可安装监控器的厕所、学生宿舍内部,另外就是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还显示:绝大多数欺凌者也是被欺凌者;隐瞒校园欺凌事实成为被欺凌学生的“第一选择”;关系欺凌的长期性、反复性特点明显。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你被霸凌了吗?你曾经被喊带有侮辱性的外号吗?有没有曾经被撞、被踢、被推或者有人用拳头打你?是否有人有目的性地在团队里孤立你?你的外貌或动作有没有被嘲笑?你有时会不会很害怕去学校?当别人伤害你的时候,其他人有没有起哄?其他人对待你的方式会不会让你感觉很不好?自己:有勇有谋,采用机智灵活的方式与其斗争,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拒绝校园欺凌,我们在行动只有个人、家庭、学校、有关部门、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才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家长:增强监护责任意识,关注子女思想情绪和日常表现。学校:完善防范机制,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加强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关部门:规范管理,强化教育惩戒威慑作用,依法依规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社会:净化文明风气,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减少和清除各种暴力文化。……e7d195523061f1c0600ade85ab8d19863d296bbd6d3c8047FB0A4867354E4F1E3A7DEAE3C4C4B5C9777EC9E9D7F78045DB0296A4194571101A21F67FC7D6C39966CE50B69116E2EE84E571E25F3C0CCEFA580E17E0662CFEDAA8B523805C8502F8097F2A1B850D425FF7195227813744A53FD6CF2B2B57D748A7B5042ABFF2AC338AA28342723E5B96AEA94EED6DE12D7C9D1D2A095B283E6.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法律为我们护航我们需要特殊保护感受法的关爱未成年人的含义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法律特殊的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六道防线①未成年自身原因②人类社会的发展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正确对待法律的特殊保护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加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内容,针对网络不良信息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各方面普遍关注的网络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了规定。这是因为①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②身心发 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③需要网络的特殊关爱和保护④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C2.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上述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 )A.家庭保护 B.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3.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涉及未成年人事件应当客观、审慎和适度,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上述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 )A.家庭保护 B.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DD4. 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是由于未成年人( )①所处社会环境复杂,易受不良影响 ②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明辨是非③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易遭不法侵害 ④身心发育尚不成熟,需要特殊保护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知识拓展5.材料:为呼应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要求,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思考: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会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哪些好处?①有利于减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②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劳逸结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③有利于确保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体质;④有利于中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养成劳动习惯;等等。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总是阳光灿烂,也有风刀霜剑相遇的时候,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始终有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应学会珍惜、尊重和感恩。当我们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担当的少年时,中华民族就会成为一个有温度有希望的民族。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1法律为我们护航课件(36张PPT).pptx 全国人大代表陈海仪:未成年人保护不能有“隐秘的角落”.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