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望月亮》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望月亮》是一首抒情的三拍子歌曲,旨在发挥低年级孩子天真、富于遐想的特性,在优美的旋律、静谧恬淡的意境中,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教材设计了“选择合适的乐器组合为歌曲伴奏”,旨在培养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选择音色合适的乐器的能力,并在伴奏中培养三拍子的韵律感。二、教学目标:1 、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望月亮》;2 、能够随歌声展开想象,随三拍子的音乐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韵律。3、认识打击乐器,并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三、教学重点:1 、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望月亮》;2 、愿意与他人合作参与表演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四、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五、学习者特征分析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但二年级的小朋友有一小部分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还有一部分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围绕歌曲《望月亮》的情境主题,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及其他资料,设计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小朋友静坐树旁,望着月亮,沉浸在甜蜜遐想中的情境。设计环节:1、看看:通过看月亮,启发、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体验乐曲宁静的意境。2、说说:让学生尽情表达想对月亮说的心里话。3、唱唱:启发学生体验、感受歌曲意境,让他们把想对月亮说的心里话用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4、奏奏:首先可以编创三拍子的声势动作进行参与,然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强调歌曲宁静优美的情绪,所选择的乐器要适合音乐的情境。5、演演:可以分组进行,一部分学生演奏,还有一部分学生演唱,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验表演的快乐。七、教学过程(一)、引导学习:1 、看一看。背景音乐《望月亮》,观看有关月亮的画面,启发、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出现第三张幻灯片,自动播放音乐《望月亮》欣赏3-7张幻灯片)2 、说一说。让学生尽情表达想对月亮说的心里话。3、动一动师:我们用动作来表现静坐树旁望着明月,沉浸在甜蜜遐想中的情景(师钢琴弹奏《望月亮》)。4、唱一唱师:小朋友的表演真投入,老师也想唱一首月亮的歌送给你们。(二)、学习歌曲《望月亮》1、播放《望月亮》歌曲范唱。2、再次播放歌曲,要求学生跟音乐律动。3、欣赏歌曲,随音乐律动,学唱歌曲。4、教师弹琴,为学生伴奏。5、学唱歌曲填歌词。(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熟悉歌曲,寓教于乐)6、有感情地进行歌表演或创设情景表演。(1)分组进行展示。(2)指导学生进行评价。(三)、为歌曲伴奏1、认识打击乐器(1)、教师展示四种打击乐器(三角铁、碰铃、沙锤、沙球)(2)、教师出示四种打击乐器的图片,讲解并分别示范四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3)、出示不同的节奏型,示范演奏认识四种打击乐器,模仿教师试着演奏打击乐器,并听辨四种打击乐器的声音特点。每一组学生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学生从外形、声音、感受上认识四种打击乐器。2、加入三角铁、碰铃、沙锤,沙球四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创编歌表演,有感情地进行歌表演,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给学生自由发展,展示自己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创编。八、板书设计望月亮优美、深情的演唱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X X X强 弱 弱九、实践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亮点在于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加入打击乐器演奏后,这节课的形式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更多的进行打击乐器的练习,在能够确保学生能准确演奏打击乐器的前提下,再加入音乐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