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下语文 第五单元考点强化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试卷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迸溅(bèn) 孱头(càn) 猥琐(wěi)B.灼灼( zhuó) 不禁(jìn) 忏悔(chàn)C.笼罩( lóng) 一摞(luò) 琼浆(jiàng)D.怆然(chuàng) 决眦(zì) 哆嗦( duō)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幼稚 忍俊不禁 祸不单行 芳草萋萋B.猥琐 仙露琼桨 轰轰烈烈 垂垂暮老C.魂魄 血气方刚 盘虹卧龙 灼灼其华D.孱头 紫色滕萝 惹人费神 延棉无尽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D.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膜拜的待遇。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原创节日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的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B.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C.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D.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提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5.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① 。 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② 。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③ 。它虽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A.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B.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C.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D.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僻 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一俄国一《普希金诗集》B.《紫藤萝瀑布》一宗璞一 中国一 《 铁箫人语》C.《登幽州台歌》一陈子昂一 唐代一 《 陈子昂集》D.《登飞来峰》—王安石—南宋一 《王荆文公诗笺注》7.默写。(9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前不见古人, 。(3)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 。”来表达自已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气概。(5)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这一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勃勃生机,正所谓“ , 。”(用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名句填写)8.综合性学习。(8分)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一次以“成长”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就是他们学习活动的几个环节,请你参与其中。活动一:名言警句伴我成长。当你骄做时,它提醒你谦虚;当你沉沦时,它激励你奋进;当你忘形时,它告诚你冷静……请说出伴你成长最重要、最喜爱的一则名言。 (2 分)我最喜欢的名言是:活动二:伴随成长的不仅有欢声笑语,还有烦恼愁思。周日晚上,赵刚让爸爸在默写作业上签字。爸爸说:“很难相信你是默写的,重写一遍我再签字!”赵刚听罢生气地说:“您不相信就算了,我还不让您签了呢!”父子俩就此僵住。你认为二人怎样说才会让对方乐于接受呢 (2 分)爸爸:赵刚:活动三:学校广播台开辟了以“成长”为话题的专栏。请你为该栏目设计两个栏目名称。(2分)① ②活动四:成长中离不开父母的呵护,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朋友的支持……回想成长的经历,许多的事记忆犹新,许多的人感激不尽。说说成长中你最感激的人是谁,并用你最真挚的话语向他(她)诉说你的感激之情。(2 分)我最感激的人是:我最想说的话是:二、古诗阅读(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1题。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陶醉,对 的喜爱之情。(2 分)10.找出诗中有哲理的两句诗,并说说其蕴涵了什么哲理。(3 分)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如:“衣冠/简朴/古风/存”。B.“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C.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D.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6 分)温暖的苇花丁立梅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③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了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为,采这个做什么呢!⑤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锦软、温柔,一团和气。⑥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⑦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⑧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Y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⑨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灰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乌蛋。他们很高兴地把乌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里。那是孩子的英食。⑩我的租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12.文章①~③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何作用 (4 分)13.作者为什么对苇花有着深厚的感情 结合选文简要作答。(3 分)14.第①⑧⑨三段都写到了农人对苇花的不屑或不敬,是否有批判之意 为什么 (3分)15.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3 分)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16.请任选一个事物,按照示例,写一句话来解释作者在第⑦段中谈到的“环境也造就物的"这句话。(3 分)示例:污浊的池沼造就了莲花高洁傲岸的品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18分)桃之夭夭①我家的屋后,有几棵大李子树,还有几裸海棠树,北窗外不远处还有一裸桃树。②桃树开花的时候,北窗就被桃花挤满了。这样的美景,并没有谁多看一眼,那一树妖娆的桃花,自顾自开着,家里的大人孩子也自顾自忙着,等桃花谢了,我的目光在北窗外停留的时间反而多了起来。那些绿茸茸的桃子,比粉红的桃花还要耐看。桃花简单,一眼就看清楚了。但层层叠叠的桃叶和藏身其间的桃子,则让桃树进入了一个神秘时期。这时的桃树,有了景深,成为一个神秘通道的入口。③我不知道这棵桃树长在我家北窗外有什么不对,我一出生桃树就在那里,我没出生呢,桃树也在那里。我看见桃树,就像看见后院的大李子树、海棠树,看见前院的柳树、樱桃树.它们是我家的一部分,和那三间草房子,构成了我的童年世界。④长大了才知道,在北纬43度。桃树是不能存活的,至少是不能过冬的,可我家的桃树存活了,并且过冬了。现在看来,那棵桃树真是我童年世界里的一个奇迹。⑤这个奇迹是父亲一手创造的。桃树生长在关里比较温暖的地区,我父亲感到东北太冷,他不想把孩子生在这么冷的地方,但是父亲又没有迁徙的能力。他就让一棵温暖地区的果树迁徙了,让一棵桃树来到我们的家园。我的父亲通过一棵桃树迷惑了我,我不记得童年有多冷,只记得那些在冰上的游戏,记得春暖花开,记得桃子甘甜。我的童年,比别的孩子多出了一种生活的滋味。⑥父亲的桃树有着特殊的造型:它所有树枝都朝向西方,树身像被强劲的东风压得抬不起头的样子。相树是弯着腰的,然而这一切都和东风没有关系,这里厉害的不是东风,而是西北风。如果桃树是因为环境而弯腰,那么它应该向东南弯腰才对。这裸桃树是向东南弯腰还是向西北弯腰,由我父亲说了算。我曾亲眼看到父亲是怎么对待那棵桃树的。⑦父亲用草绳把桃树一道一道地捆好。然后在树的下面挖坑一父亲总是习惯在树的西面挖坑一然后把捆好的桃树一点一点地压到那个土坑里去,然后父亲就开始往树上填土,直到把整棵树埋进土里。父亲总是在秋天把桃树从头到脚埋到土里。这等于给桃树穿了一件大棉袄。等冬天来了,大雪一层又一层地把桃树的土包盖住,这等于在棉袄的外面又给桃树穿了一件貂皮大衣。让一棵树钻进土里冬眠,这是父亲的思维。我不知道还有谁会这么做。⑧第二年的春天,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父亲会小心地把睡了一个冬天的桃树从土里挖出来,摇落树枝上的土,再把土坑填平。这时我才明白,秋天的理树是为了让桃树度过东北寒冷的冬天。李子树、海棠树、杨树、榆树……几乎所有的树,都不用理,都能过冬,只有那棵桃树,冬天需要在土里冬眠。春天,父亲又把它从泥土中唤醒。那弯腰的桃树,照常开花、结果。我想天底下可能只有我的父亲有这样的耐心和智慧,饲养一棵这样娇贵的桃树。⑨桃子成熟的时候,每年都要丢失一些桃子。几次之后。我妈有了对策,她赶在别人来摘桃子之前,在傍晚的时候,摘下一整筐桃子。那些桃子大部分还是绿的,但成熟了。那是我此生吃过最好吃的水果。在我们家,判断桃子成熟与否,不看桃子是否红了,而是用手一捏,软的就是成熟了,有谁吃过还绿着却已熟透的桃子 那种甜,是不可以描述的。⑩每年的秋天,我家的北窗台上,都会摆着一排排粉红色的桃核,那是我和姐姐放在那里玩儿的。等它们在风里干透了,互相磕碰的声音非常悦耳。 在桃树还繁花似锦的时候,我的父亲却死了。父亲死在一个春天,那棵桃树在父亲已不在人间的那年春天,仍忍住悲伤,顽强地把桃花开了出来。秋天,在那个没有了我父亲的秋天,桃树仍忍住悲伤,把桃子挂满枝头。那年的秋天,我吃到的桃子依然是甜的,依然是好吃得无法描述,依然有一排粉红色的桃核摆在北窗台上,进出的风吹拂它们…… 我不知道那年秋天的桃子,是我最后的桃子了。 冬天的时候,我看见桃树还站在北窗外的寒风里,几片红色的叶子在抖动。下雪了,桃树上挂满了雪花;起雾了,桃树上挂满了冰花。 第二年春天,李子树开花了,樱桃树开花了,海棠树开花了,父亲的桃树终于没能忍住悲伤,它-朵花也不肯再开了。(选自《2018年中国散文精选》,有删改)17.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 分)18.说说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19.请对第⑧段加点词“饲养”进行赏析。(3 分)20.揣摩第 段画线句,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将“我”此刻的心情描写出来。(60字以内)(3分)21.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 请联系全文进行探究。(4 分)四、作文(50分)22.春花之绚烂、夏荷之清逸、秋菊之优雅、冬梅之高洁,给了我们太多美好的感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走近这些美丽的花、葱绿的草,走近这些萌发出勃勃生机的生命,你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启迪。请以“花草树木”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第五单元测评卷 参考答案1.D 2.A 3.B 4.B 5.C 6.D7. (1)优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2)后不见来者(3)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 作春泥更护花8.活动一:示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活动二:(示例)爸爸:儿子,如果你再写一遍肯定会记得更牢固!赵刚:老爸,咱俩想到一块儿去了,我这就写给您看! (符合情理即可)活动三:示例:①成长历程②成长感悟活动四:示例:妈妈妈妈,您为了我的健康成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您辛苦了!9.农村纯朴民风 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果能使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11.D12.第①段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表现苇花最不像花的缺憾,为下文做铺垫;第②段拿苇花和人作对比,突出苇花的“团结精神”;第③段拿“我"想象中凄冷迷离的景象和眼前的苇花一团一团的温吸作对比,突出苇花历经沧桑面平淡与平静的品性。13.苇花给了“我”的乡邻和亲人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温暖; 给了“我”心灵上的关感和启迪。14.没有批评的意思。第④⑧两段写农人和父亲的反应,是从侧面衬托出苇花的质朴;第⑨段写农人们运苇作柴和从苇下捡鸟蛋,是正面表现苇在贫穷的年代里给乡民们的温暖和养育之恩。15.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苇花的美好情态,表现出“我”心中的温暖、欣悦之情。16.示例:干旱的沙漠造就了胡杨顽强不屈的精神。17.勤劳:冬天把整个桃树埋进土里,春天再挖出来,不醉辛苦。有耐心;精心侍弄娇贵的桃树。充满生活智慧;让桃树钻进土里冬眠。关爱孩子,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奇迹般的温暖。18.表层:我比其他的孩子在童年生活方面多了冰上的游戏,春暖花开,桃子甘甜。深层:我比别的孩子多了父爱的滋味,表现了父亲爱护孩子、生活智慧,勤劳耐心,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有滋有味的童年生活。19.比喻“饲养”指对动物进行培育与照料,这里把桃树比作动物。写出了父亲对桃树的精心呵护。表现了父亲的耐心与智慧,表达了父亲对桃树的喜爱,作者对父亲的赞美。20.对桃树是否能够安全过冬的担心,对父亲去世的伤心难过、对父亲的怀念,对“我”和桃树都失去父亲呵护的伤感。21.对比,报人,写出了第二年春天李子、樱桃、海棠开花、但桃树一朵花也不再开:突出表现了桃树因父亲过世、无人照顾而死去,侧面体现了父亲的精心呵护,耐心智慧、慈祥关爱孩子;表达了作者对桃树死去的伤心与怀念,对父亲的赞美,对父亲离世的悲伤与怀念,对有桃树相伴的童年生活的怀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升华主旨,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22.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