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三次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三次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三次月考试题(第五六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挑逗(dòu) 褪尽(tuì) 枯槐(huái) 迸溅(bìng)
B.伫立(chù) 迟钝(dùn) 鲁莽(mǎng) 心有灵犀(xī)
C.瞬息(shùn) 毡鞋( zhān) 凛冽(lǐn) 风餐露宿(lòu)
D.沉淀(diàn) 灼灼(zhuó) 忏悔(chàn) 矜持(j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遗憾 幽寂 血气方刚 仙露琼桨
B.猥琐 茏罩 祸不单行 忍傻不禁
C.疲惫 炽热 海市蜃楼 惊心动魄
D.钦佩 蒙胧 忧心忡忡 语无伦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B.挪威国旗飞扬跋扈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现在-.想起自已读中学的时候,当着客人的面念念有词地反驳父亲的情景,心里就不好受。
D.在地铁上看到那惊人的一幕让我头晕眼花,太木可息议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目前,达州市有近260万亩以富硒茶、柑桔、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520多个规模化养殖基地。
B.我们要聚力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陬,大力推进达州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C.周剑坚持每个周末前去县里电子商务中心学习电脑美工知识,他打算今后在县城开家门店,用自己的手艺来撑起这个家。
D.李安民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不仅他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制造”“报答"“维护”“沸腾”这几个词词性相同。
B.“偶尔看见”“完全相信”“非常坚强”“多么可爱”这几个短语与“曾经讲过”的结构完全相同。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足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花就像足帆”。
D.“(那瓣片儿)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是拟人句。
6.填在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人格恰如一种魔力,从人格上发出来的言行,自然使人受到感化。 。这就是有人格的背景与否的区别。空城计只能由诸葛亮摆,换了其他人便会失败。
A同是一句话,德高望重者说出来,大家就容易接受
B.同是一句话,因说话人有两种人格,效果就不一样
C.同是一句话,因说话人的人格不同,效力亦往往不同
D.同是一句话,说话人的人格不一样,大伙就觉得劲头不一样
7.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1)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4)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5)杜甫在《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6)李老师在退休教师座谈会上引用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 , ”,表达了继续奉献教育事业的心愿。
8.名著阅读。(4 分)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被誉为“ ”。《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 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进人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9.某班拟开展以“漫话探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0 分)
(1)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两位,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 分)
备选人物:张骞 徐霞客 余纯顺 哥伦布 麦哲伦 阿蒙森
古今中外,探险的名人不胜枚举:航海家郑和不畏艰险,亲率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
(2)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与“探险”有关的名著,填写读书卡片。(4 分)
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从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祥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
(3)自从1953年人类第一次登顶珠峰以来,珠峰攀登热就一直没有降温,由此带来珠峰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珠峰圣洁的雪峰上,登山者遗弃的垃圾比比皆是,触目惊心。中国有关部门启动了“珠峰环保大行动”的活动,清理珠峰垃圾。请为这个活动拟一则公益广告。(2 分)
(4)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2 分)
例句:探险是勇敢者的游戏,只有不畏艰险才能到达顶峰。
仿句: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0~11题。(5 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2分)
11.“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揶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为之侗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②。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缊③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巴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④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曰:“奚独雁战,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暮汉之警也,曾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
——宋祁《雁奴后说》
[注释]①暝:同“眠"。②陂鼓:陂,堤岸、湖边。薮,湖泽通称。③缊:乱麻绳。④唼;:水鸟吞食声。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2)须其夜艾( )
(3)阴布大网( )
(4)叹其以诈相笼( )
13.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14.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 (2 分)
15.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0分)
明天的寓言
①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其周围环境相处得很和谐。这个珹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②沿着小路生长的月桂树、赤杨树以及巨大的羊齿植物和野花,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悦神怡。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数小乌飞来,在雪层上露出的浆果和干草的穗头上啄食。这里事实上正以其鸟类的丰富而驰名,当迁徙的候乌在整个春天和秋天蜂拥而至的时候,人们都长途跋涉地来这里观看它们。另有些人来小溪边捕鱼,这些洁净又清凉的小溪从山中流出,形成了绿荫掩映的生活着鱒鱼的池塘。这里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含、挖井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③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述说着他们家庭的多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感到困惑莫解。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了,并在几小时内死去。
④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说。乌儿都到哪儿去了呢 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乌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斑鸫、鸽子、鹤鹩的合唱以及其他乌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⑤农场里的母鸡在孵窝,但却没有小鸡破壳而出。农夫们抱怨着他们无法再养猪了一新生 的猪仔很小出生后也只能活几天。苹果树花要开了,但在花丛中没有蜜蜂嗡嗡飞来,所以苹果花没有得到授粉,也不会有果实。
⑥曾经一度是多么吸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浩劫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被生命抛弃了的地方只有寂静一片,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钓鱼的人不再来访问它,因为所有的鱼已经死亡。
⑦在屋檐下的雨水管中。在房顶的瓦片之间,一种白色的粉粒还在露出稍许斑痕。在几星期之前,这些白色粉粒像雪花一样降落到屋顶、草坪. .田地和小河上。
⑧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損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⑨上述的这个城镇是虚设的,但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上千个这种城镇的翻版。我知道并没有一个村庄经受过如我所描述的全部灾难;但其中每一种灾难实际上已在某些地方发生,并且确实有许多村庄已经蒙受了大量的不幸。在人们的忽视中,一个狰狞的幽灵已向我们袭来。这个想象中的悲刷可能会很容易地变成一个我们大家都将知道的活生生的现实。
16.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 分)
17.文中说“这里的- -切生物看来与其周围环境相处得很和谐”,归纳一下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它。(3 分)
18.第⑨自然段中“一个狰狞的幽灵已向我们袭来”中的“幽灵”是指什么 (2 分)
19.请你想想办法改变一下文章中说的局面,对未来做一番美好的畅想。(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1分)
薄 荷
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_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落了一地。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几乎不会多看薄荷一眼。
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辣。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
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竟有几分相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补,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
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嚣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
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
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
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一点儿不娇貴,好养得很。
从乡衬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
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虹,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缘分,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
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
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阔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
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菜种花,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儿都不苦。
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儿,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
20.阅读全文,请筛选出薄荷的特点。(3分)
21.用简洁朴素的语言解释下列句子。(2 分)
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落了一地。
22.依据文章内容,理解倒数第二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23.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向往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4分)
四、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程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 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第三次月考测评卷(第五、六单元) 参考答案
1.D 2.C 3.A 4.A 5.D 6.C
7. (1)独怆然而涕下(2)柳暗花明又一村 (3) 黄梅时节家家雨(4)政人万山围子里 (5)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6)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8.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尼摩船长 鲨鱼 挪威
9. (1)示例:探险家张容坚持不懈,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航海家哥伦布坚持真理,最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2)示例:《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尼摩船长 南极被困反抗压迫、沉着冷静
(3)示例:让我们圣洁的心与圣洁的雪峰同在。
(4)示例:探险是智慧者的历练,只有发挥才智才能驶向彼岸。
10.轻轻的雾露,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11.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
12. (1)依照(2)止,尽 (3)暗中,秘密 (4)笼罩,捕捉
13.不久什么也没看见,群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
14. [甲]文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致“主观臆断”的现象;[乙]文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致以怨报德的现象。
15.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于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理,更加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感悟,进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16.这是一篇科幻作品(科幻小说)。
17. (1)城镇位置优越。
(2)终年环境美丽,动植物种类丰富,小溪洁净又清凉,人们到小溪边捕鱼。
(3)旅行者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观赏候鸟,欣赏路边花草树木。
18.“幽灵”是指环境被污染的危害。
19.示例:人们改变了种植方式,注意保护环境,树木渐渐生长起来,鸟儿又飞回来了,狐狸、小鹿徜徉在林间。
20.宠辱不惊:清新,清静;好养,不娇贵。
21.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欢欣(欢喜,兴奋、高兴)的心情一下子失落到极点。
22.对薄荷的喜欢,对家乡的依恋热爱。
23.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过日子的方式。后两问略,言之有理即可。
24.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