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12课 端午节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12课 端午节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带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
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
故端午又名端五端阳、重五等。
端午节时值夏季,正是疾病开始流行的季节,因此端午节的由來,
可追溯为驱邪避恶,以求身心的平安。





屈原泽畔行吟图 (1944 傅抱石)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主要源于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遭到贵族
的诬陷,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
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
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
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
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
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一、吃粽子
屈 原
屈原故乡秭归





一、吃粽子
楚国百姓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一、吃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





一、吃粽子





一、吃粽子





二、佩香囊





二、佩香囊





二、佩香囊
1. 将长纸条依图折出折痕,剪去尾端的三角形。
2. 装饰靠近尾端的三个正方形。
制作端午香包





二、佩香囊
3. 放入香料,包折成形,并装饰挂穗。
制作端午香包





二、佩香囊
学生手工自制香包
制作端午香包





二、佩香囊





三、赛龙舟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 中国画) 明代 仇英





三、赛龙舟
十二月令图轴-----五月竞舟 (中国画 ) 清代 郎世宁





三、赛龙舟
五月五端午节龙舟赛





三、赛龙舟
龙 头
龙 尾





三、赛龙舟
旗 手
舵 手





三、赛龙舟
划桨手
鼓 手





三、赛龙舟





三、赛龙舟





三、赛龙舟





三、赛龙舟





四、饮雄黄酒





五、挂艾叶菖蒲
菖蒲叶片呈剑型,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五、挂艾叶菖蒲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有很浓的香味,插在门口,可驱虫。





六、悬钟馗像
挂钟馗像此习俗在中国的江浙一带比较普遍。
钟馗是唐代一位儒生,因貌丑被皇帝除名,钟馗
一怒之下力碰殿堂阶梯而死。后钟馗被附会成专
门捉鬼的鬼王,并且成为人们在岁末时张挂的门
神。由于五月瘟疫易于流行,死者众多,人们想
起专门捉鬼的钟馗,于是就在端午节悬挂钟馗象。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全国各地在端午节
这天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端午节通过传统
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
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
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