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3 酸和碱的反应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实质;会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中和反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了解盐的定义。预习案1、(1)常见的酸有 、 、 (写化学式)。酸中都含有 。(2)酸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成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这说明酸能跟 反应。]酸中加入锌粒,观察到 ,说明酸能跟 反应。方程式 。(3)在生锈的铁钉中加入酸,能看到铁锈 ,溶液变成 ,说明酸能跟 反应。反应方程式 。2、(1)常见的碱有 、 、 (写化学式)。碱中都含有 。(2)碱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成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这说明碱能跟 反应。(3)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变 ,这说明碱能跟 反应,反应方程式。3、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 之间。4、正常雨水的pH 7,显酸性,其理由是 。人们通常把pH< 的雨水称为酸雨。土壤的pH范围在pH<4或pH>8,农作物难以生长。探究活动一、中和反应提出问题: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吗?实 验 现 象 结 论1、在一支装有少量Cu(OH)2固体的试管内加入少量水,振荡,观察现象. 2、再向该试管加入少量稀硫酸,振荡,观察现象。方案一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归纳中和反应的定义: ;盐的定义: 。实 验 现 象 结 论1、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人几滴酚酞溶液。 2、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方案二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讨论:为什么要在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就停止加入盐酸 答:在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的时候,溶液的酸碱性如何?答:通过方案一和二,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活学活用】1、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哪个是中和反应CaCO3 + HCl =CO2 + NaOH =KOH + HNO3 =H2SO4 + Fe2O3 =方案三、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性土壤,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 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反应方程式 。3、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 酸,可以帮助消化,例如胃酸过多可Al(OH)3中和,反应方程式 。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4、向某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 )A.B.C.D.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