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实验探究(期末复习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实验探究(期末复习 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科学 第一章实验探究
一、实验探究题
1.(2020七下·下城期末)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号 A B C
实 验 步 骤 ①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③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   。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
(2)C组在此实验中起   作用。
(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需相同?   。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   。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2021七下·丽水月考)人类对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时间,资料 1~资料 3 再现了这个认识过程。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1:17 世纪,格鲁通过对花进行解剖,对植物的性别作了如下说明:“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就是雄蕊;还有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雄蕊中有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能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受孕。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
(1)格鲁的描述中,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与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结合形成    ,并发育成   ,是新植物体的雏形。
资料 2:卡梅拉里乌斯把格鲁的看法通过实验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实验 1:把只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与只结果实、不长花粉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结果实的桑树虽然结果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
实验 2:换用野靛做上述实验,结果相同;
实验 3:把玉米的雄蕊切掉,发现一粒种子也不结。
(2)根据材料,只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开的花是 ,根据卡梅拉里乌斯所做的三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资料 3:18 世纪最流行的看法是:花粉只对种子的形成起刺激作用。凯尔路特用两种烟草做杂交,产生了种子,在下一代中能够发现雄性的一些特征……直到 18 世纪末,人们才认识到:有些植物有雌雄之分,雌蕊中的卵细胞和雄蕊花粉中的精子经过某些过程产生下一代。资料中所述的“某些过程”所采用的生殖方式是   ,其特点是   。
3.(2021七下·丽水月考)端午节妈妈端出了香甜的米酒,香甜的米酒是怎么酿出来的?小明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查阅资料得知米酒是由糯米蒸熟后经过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在制作过程中温度不同,制成米酒的质量以及时间也就不同,小明与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如表是他们实验测得的米酒的甜度与制成时间、温度的关系:(“-”表示无法制成,“+”表示米酒的甜度,“+”越多表示甜度越高)
温度(℃) 0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制成时间(日) - 8 6 4 2 1 3 5 7 - -
米酒的甜度 - + + ++ +++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用开水冲洗容器,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整个酿制过程中要对糯米饭进行保温,保温的作用是   。
(3)对照表格中的相关数据,要想酿制香甜的米酒,最好选择的温度范围为   。
4.(2021七下·金华月考)图甲至图丁分别是大豆的种子、幼苗、花蕊和豆荚的结构示意图
(1)乙图中的⑥是分别是由图甲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丁图为结的豆荚,其中有3粒种子,你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2)如果将甲图中的④切除一部分,再进行播种,这些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非常弱小,原因是   。
(3)某同学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放在上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各装置的设置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装置 甲 乙 丙 丁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记录的发芽情况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①该同学选择甲和丙作为一組对照实验,这是要探究   ,他不选用乙和丙作为对照实验的原因是   。
②根据四套装置中种子萌发的情况,可以知道种子发芽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5.(2020八上·长兴开学考)小徐为了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烟草、蒸馏水配制得到浓度为40%的烟草原浸液,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20%、15%、10%的浸出液;
②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A、B、C、D,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③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黄豆种子,盖上盖子;
④通过量筒量取,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 、浓度不同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表,回答问题: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平均芽长/cm 萌发率
A 0% 10 100%
B 10% 4 95%
C 15% 1.2 65%
D 20% 0.5 35%
(1)请你填写完整步骤④,以便控制好无关变量   。
(2)该实验通过   来判断烟草浸出液对黄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人的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是否沾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A B C
实验步骤 ①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不作处理
③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个别菌落 不出现
(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   ?
(2)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3)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C培养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4)从A、B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7.夏天吃剩的饭菜很容易变质,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为了使剩饭保留的时间长一些,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进行探究。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取同一餐的剩饭,等量分装到4个相同的耐高温的玻璃杯中,用塑料薄膜将杯口封好,然后分别对4个玻璃杯进行处理:①微波炉中加热1min杀菌;②高压锅盖上气阀后加热10min;③蒸锅水沸腾后加热10min;④不作任何处理。然后,将上述4个玻璃杯均放在室温的环境中,每天进行观察比较。请你思考:
(1)上述四种处理方式中,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   。
(2)设置第4种方式的目的是   。
(3)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将玻璃杯的杯口封起来?如果不封,结果会怎样?   。
8.(2020·越城模拟)如图所示,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柱头上的过程;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风力、昆虫等)落到另一朵花柱头上的过程。
小敏了解到桃是进行异花传粉的植物,他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桃发生自花传粉,能否完成受精作用并形成果实和种子?为此,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一株生长健壮的桃树上选取50朵桃花,将这些桃花分别用透气的透明袋包扎起来(袋内放置一支轻小的棉签),其它桃花不做处理;
②当条件成熟时,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用棉签轻轻触碰花药部位,后再小心地涂抹在雌蕊的柱头上,重复多次;
③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取   的桃花进行包扎(选填“未开放的花”或“已开放的花”),对这些桃花进行包扎的目的是   ;
(2)选择50朵而不是1朵桃花进行包扎的目的是   ;
(3)如果桃树自花传粉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则预测的实验结果是   。
9.大雪过后,人们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剂以加快积雪融化.为了研究雪水中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
(二)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16%.
(三)准备五个相同的结晶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A、B、C、D、E.取20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4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
(四)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下表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纯雪水质量/克 20 17.5 15 10 0
2.16%的融雪水质量/克 0 2.5   10 20
(五)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
(1)上表中C组缺少的数据应是   .
(2)经过多次试验获得数据并统计如图,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
(4)上述适宜的环境指的是    。
10.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取3个相同的无色玻璃瓶,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的标签,瓶底各铺上两张餐巾纸并加入适量的水;
②把30粒菜豆种子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
③将甲、乙、丙3个玻璃瓶按下表方法处理后,放在光照充足、25℃的环境中。
一周后,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
编号 甲 乙 丙
处理方式 不作处理 用黑布罩住整个玻璃瓶 用气泵把瓶中空气抽掉,将瓶口密封
实验结果 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   和   。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是   。
(3)请指出步骤②中实验设计的两处不足:   和   。
11.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等可调控)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了某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研究。各组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数据如表:
温度(℃) 萌发率(%) 土壤含水量(%) 20 15 10
25 100 96 74
20 92 84 66
15 44 36 10
10 4 0 0
5 0 0 0
(1)根据如表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写出2条结论即可)
(2)除了土壤含水量与温度之外,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   。
(3)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含水量为15%时,该玉米种子在25 ℃~30 ℃温度区间内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12.(2018七上·鄞州期中)小明同学对种子的萌发非常好奇,于是动手做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⑴取2个广口瓶,将脱脂棉花塞入瓶内
⑵将10粒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子中浸泡一夜后,各取1粒放入培养瓶中,然后小心地往里加水至刚好覆盖绿豆种子,分别在瓶外壁做上记号A、B
⑶将A培养瓶放在温暖有光处,B培养瓶放在相同温度的黑暗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
(2)小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存在不足,请指出一处不足,并改正   。
(3)小明改进实验后,每天记录观察,发现光照处和黑暗处种子萌发的过程都如下图
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   (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光。小明还观察到,放在黑暗中的培养瓶萌发出来的幼苗和我们平时吃的绿豆芽比较相似,颜色较浅,阳光下萌发的绿豆芽颜色较绿较深,说明幼苗的健康生长   (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光。
(4)在土壤处发芽的绿豆胚芽是钩状,这种形状有什么意义?   。
13.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由。   。
14.(2016七下·浙江期中)大豆种子具有2片子叶,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小明认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于是他进行相应的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问题交流。
(1)【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设计要求
①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分别标为A、B;选取大小相近、具有完整胚的活大豆种子40颗,经充分浸泡后,随机平均分成两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②将一组每粒大豆种子的子叶均除去一片后,平铺在A培养皿中;将另一组大豆种子    。 设置对照实验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每天同时浇适量且等量的水。 控制实验条件
④每天观察并记录    ,并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和记录
(2)【问题交流】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明发现A、B两组种子大部分都萌发且萌发率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小红认为该实验还不足以支持小明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
1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的环境因素,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名称 装置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甲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4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丙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1)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______.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明显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__.
(3)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5)一般来说,种子吸水萌发时自身有机物的总重会逐渐减少,是因为 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细胞核;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
(2)对照
(3)是(或需要)
(4)无菌落
(5)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中要设置对照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必需具备的。
【解答】(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
(2)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属于空白对照,属于常用的方法,而C组并不作任何处理,因此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3)对照实验中,必须控制其他条件的相同,因此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应该相同。
(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无菌落。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洗手后的培养基表面相比不洗手的培养基表面菌落要少得多,因此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故答案为:(1)细胞核;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2)对照(3)是(或需要)(4)无菌落(5)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2.【答案】(1)受精卵;胚
(2)雄花 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
(3)有性生殖;子代具备双亲的特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结合花的结果及受精发育图示进行记忆。
【解答】(1)格鲁的描述中,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与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结合形成受精卵 ,并发育成胚,是新植物体的雏形。
(2)根据材料,只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开的花是雄蕊,根据卡梅拉里乌斯所做的三个实验,结论为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
(3)资料中所述的“某些过程”所采用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即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其特点是子代具备双亲的特征。
故答案为:(1)受精卵;胚(2)雄花;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3)有性生殖;子代具备双亲的特征
3.【答案】(1)杀死容器中原有的微生物,以免污染米酒(合理即可)
(2)让酵母菌大量繁殖
(3)30~40℃
【解析】【分析】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发酵都需要适宜的温度,高温或低温都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发酵、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酵母菌,根据酒精发酵特征解答。
【解答】(1)实验前要用开水冲洗容器,由于开水具有杀菌作用,因此该操作是为了杀死容器中原有的微生物,以免污染米酒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整个酿制过程中要对糯米饭进行保温,保温的作用是让酵母菌大量繁殖。
(3)对照表格中的相关数据,要想酿制香甜的米酒,30~40℃时米酒甜度最高,因此最好选择的温度范围为30~40℃时。
故答案为:(1)杀死容器中原有的微生物,以免污染米酒(合理即可)(2)让酵母菌大量繁殖 (3)30~40℃
4.【答案】(1)③;大豆花的子房内至少有3个胚珠
(2)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够
(3)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有两个变量;一定的水分
【解析】【分析】甲图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⑤种皮,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解答】(1)乙图中的⑥是分别是由图甲中的③胚芽发育而来。由于胚珠发育成种子,大豆花的子房内至少有3个胚珠,因此丁图为结的豆荚,其中有3粒种子。
(2)④是子叶,种子发育生长的营养来自子叶,若是切除一部分,将导致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够,因此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非常弱小。
(3)①甲组和丙组的温度、培养皿中的棉花干湿状态相同,只有场所不同,两组唯一的变量为有无光照,因此该同学选择甲和丙作为一組对照实验,这是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他不选用乙和丙作为对照实验的原因是有两个变量,无法进行对照实验。
②根据图表分析可知,有无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能够全部发芽,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条件,而有无水分条件下的种子中,有水分环境的种子才能萌发,说明种子发芽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
故答案为:(1)③;大豆花的子房内至少有3个胚珠(2)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够(3)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有两个变量;一定的水分
5.【答案】(1)等量
(2)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3)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或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解析】【分析】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合图表结论,思考解题即可。
【解答】(1)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定义:所谓无关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除自变量之外任何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浓度不同的浸出液。
(2)该实验通过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来判断烟草浸出液对黄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3)结合图表分析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或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故答案为:(1)等量(2)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3)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和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或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6.【答案】(1)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2)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防杂菌干扰实验,影响实验结果
(3)确保变量唯一性(或控制变量);对照
(4)洗手前手上的细菌、真菌的数量要比洗手后多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2)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探究实验要求变量唯一性,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 C培养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对照。
(4)由表格可知A培养基中的菌落比B培养基中的菌落多,因此从A、B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洗手前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和种类都要比洗手后多。
故答案为:(1)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2)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防杂菌干扰实验,影响实验结果 (3)确保变量唯一性; 对照(4)洗手前手上的细菌、真菌的数量和种类都要比洗手后多
7.【答案】(1)②
(2)做对照(或做对比)
(3)防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玻璃杯中。如果不封口就达不到灭菌的效果
【解析】【分析】此题是关于研究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的探究实验题,分析题意解答。
【解答】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存能力很强,只有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彻底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①时间太短,②既有高温,又有高压,③只有高温,无高压,④直接没处理,因此②最好。
(2)设置第四种方式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通过④分别于①、②、③做对照,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可以更好的保存吃剩的饭菜。
(3)用塑料薄膜将玻璃杯的杯口封起来之后再做灭菌处理,然后将4个玻璃杯均放在室温的环境中进行观察,此过程中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就不能进入,如果不封口微生物就会进入,就达不到灭菌的效果了。
故答案为:(1)②(2)起对照作用(3)防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玻璃杯中,如果不封口就达不到灭菌的效果了
8.【答案】(1)未开放的花;防止异花传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排除偶然情况
(3)没有包扎的花形成果实和种子,包扎的花来形成果实和种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桃花自花传粉能否结果实种子。
【解答】(1)实验中应选取未开放的花的桃花进行包扎,对这些桃花进行包扎的目的是防止异花传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选择50朵而不是1朵桃花进行包扎,因为1朵桃花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选择50朵,这是为了排除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 如果桃树自花传粉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则预测的实验结果是没有包扎的桃花能够结果实种子,包扎的桃花没有结果实和种子。
故答案为:(1)未开放的花;防止异花传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排除偶然情况(3)没有包扎的花形成果实和种子,包扎的花没有形成果实和种子
9.【答案】(1)5
(2)雪水中融雪剂的含量越大,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
(3)选择粒大饱满、大小相似的种子 ;选择多种植物的种子重复实验
(4)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有关该问题的信息,通过思考建立猜想或假设。接着,制定探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尽可能多的事实或证据,对猜测或假设进行检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无误,往往设置对照组,做到变量唯一。另外,重复实验能降低实验误差。
【解答】该探究实验中,根据研究的问题“雪水中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将融雪水多少定为变量,根据表格中其变化规律,C组应加入融雪水5克。随着融雪水含量增加,大豆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当融雪水含量为20克,纯雪水含量为0克时,萌发率最低。可见,雪水中融雪剂的含量越大,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作为对照实验,本实验中除了融雪水含量变化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最适宜种子萌发,如: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种子自身条件--粒大饱满、大小相似等等。为了提高该实验的科学性,还应选取其他植物的种子重复实验。
故答案为:(1)5;(2)雪水中融雪剂的含量越大,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3)选择粒大饱满、大小相似的种子;选择多种植物的种子重复实验;(4)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10.【答案】(1)光;空气
(2)甲和乙;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或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3)30粒菜豆种子应具备萌发的内在条件;应把30粒菜豆种子平均分成三份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及种子萌发知识解题。
【解答】解:(1)甲、乙对照,探究的变量为光;甲、丙对照,探究的变量为空气;故本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光和空气;
(2)甲、乙对照,探究的变量为光;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甲、乙两组种子都萌发,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或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3)步骤②把30粒菜豆种子分别撒在甲、乙、丙瓶的餐巾纸上,没有均分、没有说明种子具备萌发的内在条件;
故答案为:(1)光、空气;(2)甲和乙、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或种子萌发不需要光);(3)30粒菜豆种子应具备萌发的内在条件、应把30粒菜豆种子平均分成三份。
11.【答案】(1)答: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在5 ℃~25 ℃之间,温度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土壤含水量为10%~20%之间,温度为25 ℃,土壤含水量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当温度为25 ℃时,土壤含水量为20%时,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2)充足的空气
(3)答:选取形状大小,饱满长度相似的玉米种子若干粒。在25 ℃~30 ℃区间内均分为若干组(如26 ℃、27 ℃、28 ℃、29 ℃、30 ℃五组)。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且事宜。进行萌发,统计7天后的萌发率。
【解析】【分析】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及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解题。
【解答】解:(1)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知:①当温度为25℃时,土壤含水量为20%时,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最高;②土壤含水量为10%~20%之间,温度为25℃,土壤含水量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③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在5℃~25℃之间,温度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④温度为5℃时,土壤含水量为10%~20%之间,种子均不萌发;
(2)种子萌发需要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①种子的胚的结构必须完好无损,②种子不能处于休眠期;外因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空气等;故除了土壤含水量与温度之外,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充足的空气;
(3)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可知,此探究实验的唯一变量为温度;其它量必须相同;故实验方案如下:选取形状大小,饱满长度相似的玉米种子若干粒。在25℃~30℃区间内均分为若干组(如26℃、27℃、28℃、29℃、30℃五组)。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且事宜。进行萌发实验,统计7天后的萌发率。
故答案为:(1)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在5℃~25℃之间,温度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土壤含水量为10%~20%之间,温度为25℃,土壤含水量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当温度为25℃时,土壤含水量为20%时,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最高;(2)充足的空气;(3)选取形状大小,饱满长度相似的玉米种子若干粒。在25℃~30℃区间内均分为若干组(如26℃、27℃、28℃、29℃、30℃五组)。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且事宜。进行萌发实验,统计7天后的萌发率。
12.【答案】(1)种子的萌发是否与光照有关
(2)取1粒种子太少,具有偶然性,改成各取5粒种子 (或种子品种太单一,不具有普遍性,选取不同植物种子实验)
(3)不需要;需要
(4)利于植物钻出土壤时保护幼叶
【解析】【分析】幼苗的健康生长需要光,在土壤处发芽的绿豆胚芽是钩状,利于植物钻出土壤时保护幼叶。
【解答】(1)A、B两组温度、水分相同,但是A组有光照,B组没有光照,黑暗中,因此两组作对照实验,可以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与光照有关。
(2) 各取1粒放入培养瓶中,然后小心地往里加水至刚好覆盖绿豆种子,分别在瓶外壁做上记号A、B,取1粒种子太少,具有偶然性,可以改成各取5粒种子。
(3)由图中可以发现处于黑暗中的种子也可以萌发,因此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阳光下萌发的绿豆芽颜色较绿较深,光照下的幼芽发育的很好,说明幼芽的健康生长需要光。
(4)在土壤处发芽的绿豆胚芽是钩状, 减少对土壤的摩擦,利于植物钻出土壤时保护幼叶 。
故答案为:(1) 种子的萌发是否与光照有关 (2) 取1粒种子太少,具有偶然性,改成各取5粒种子 (或种子品种太单一,不具有普遍性,选取不同植物种子实验) (3)不需要;需要(4) 利于植物钻出土壤时保护幼叶
13.【答案】(1)大蒜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2)乙,设置了对照组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大蒜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实验变量是大蒜,浸有大蒜液的圆纸片为实验组,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为对照组,37摄氏度是模拟人体的体温,培养24小时后,若浸有大蒜液的圆纸片的周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明显小于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周围的菌落,则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大蒜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若浸有大蒜液的圆纸片的周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不小于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周围的菌落,则说明大蒜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2)设置对照实验,可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解答】(1)大蒜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2)甲同学实验没有对照组,乙同学实验设置了对照组,因此,乙同学设计的方案更合理。
14.【答案】(1)子叶不作处理;种子萌发的数量
(2)另取两组相同的大豆种子,经充分浸泡后,除去一片子叶,再将剩余的一片子叶除去1/3和2/3后,重复上述实验。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子叶的完整程度”。一组每粒大豆种子的子叶均除去一片后,平铺在A培养皿中,所以将另一组大豆种子的子叶应不作处理,平铺在B培养皿中,从而形成对照实验。
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种子的萌发情况”,所以需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2)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子叶的完整程度”,虽然前面的实验已经体现了有子叶和没有子叶两种情况,但”子叶的完整程度“还应包括子也有但不完整的情况,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实验的方案为:另取两组与相同的大豆种子,经充分浸泡后,除去一片子叶,再将剩余的一片子叶除去1/3、2/3 后,重复上述实验。
故答案为:(1)子叶不作处理;种子萌发的数量
(2)另取两组相同的大豆种子,经充分浸泡后,除去一片子叶,再将剩余的一片子叶除去1/3和2/3后,重复上述实验。
15.【答案】(1)探究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具有偶然性,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3)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不需要光照;
(4)种子休眠或胚已死亡;
(5)种子呼吸作用在不断消耗有机营养
【解析】【解答】:(1)由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温度,所以甲同学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数据A中发芽率为96%,B中发芽率为0%,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不足之处是分别只用了5粒种子,这样偶然性大(种子已死亡或休眠),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我们一般取多粒种子(如10粒以上).
(3)由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是温度,因此甲同学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由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是水分,因此乙同学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由丙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是光,因此丙同学探究的是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所以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光不影响种子的萌发.
(4)在适宜的条件下,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是种子休眠或胚已死亡.
(5)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不断消耗有机营养,将储存在子叶或是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胚芽.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通过这个过程,种子的胚就发育成了幼苗.
故答案为:
(1)探究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具有偶然性,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3)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不需要光照;
(4)种子休眠或胚已死亡;
(5)种子呼吸作用在不断消耗有机营养
【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