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专题总结以及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历史专题总结以及练习

资源简介

七下历史《专题: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
基础过关
一、台湾: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隋唐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
开始归中国管辖:元朝——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明朝:1662年2月,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意义: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清朝:1. 1683年,清朝打败郑氏,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2. 1684年设置台湾府;(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3.1885年设置台湾省。
二、西藏:
唐朝: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开始归中国管辖:元朝——宣政院(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一个区域。)
清朝:1.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册封:顺治册封达赖喇嘛,还拨专款重修布达拉宫。康熙时,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3.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4.作用:通过以上措施,清朝有效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三、新疆:
开始归中国管辖:西汉——西域都护府
唐朝: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
清朝:1.设置伊犁将军;2.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顺治)(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
四、启示:新疆、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真题专练
从唐至清的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部族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朝作出了诸多努力,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改编自(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怎样的政策?这为他赢得了怎样的声誉?
(2)材料二是谁的作品?这幅图反映的史实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新疆、西藏、台湾地区分别设立什么机构进行管辖?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安定边疆,作出了哪些努力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1)开明;天可汗(2)阎立本;唐与吐蕃和亲(或文成公主入藏)(3)新疆:北庭都元帅府;西藏:宣政院;台湾:澎湖巡检司(4)①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自身的统治;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设置台湾府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④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颁布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⑤平定葛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⑥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管辖;⑦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⑧雅克萨之战(任意二点即可)公众号:统编历史课堂
七下政治史专题
【复习目标】
1.准确说出隋朝以来政权的更替(起止时间、都城、建立者等),2.列举隋朝以来历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影响,认识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4.复述隋朝以来各个时期的政治统治,包括政治制度、治世局面等。5.归纳历代对台湾、西藏和新疆等边疆地区的管辖。
一、朝代更替
时代特征 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隋朝 汉 581年 长安
唐朝 汉 李渊(唐高祖) 长安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辽 10世纪初 上京
北宋 汉 960年 东京(今河南开封)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
金 12世纪初 会宁(后改中都)
南宋 汉 1127年 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 蒙古
明朝 汉 1368年 南京
清朝 1636年 皇太极(清太宗) 盛京
时代特征 政权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亡相关事件
隋朝
唐朝

北宋
西夏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时代特征 政权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亡相关事件
繁荣与开发的时代 隋朝 汉 581年-618 杨坚(隋文帝) 长安 隋炀帝的暴政
唐朝 汉 618-907 李渊(唐高祖) 长安 安史之乱(由盛转衰)黄曹起义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辽 契丹 10世纪初-1125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汉 960年-1127 赵匡胤(宋太祖) 东京(今河南开封)
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期-1227 元昊 兴庆
金 女真 12世纪初-1234 完颜阿骨打 会宁(后改中都)
南宋 汉 1127年-1276 赵构(宋高宗) 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 蒙古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今北京)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明朝 汉 1368年-1644 朱元璋(明太祖) 南京 李自成农民起义
清朝 女真(满族) 1636年1912 皇太极(清太宗) 盛京
【自主学习】要求:结合教材第二——四框题,在表格中标注答案所在页码、段落
二、历朝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朝代 人物 措施 影响
隋朝 隋文帝 “开皇之治”
隋炀帝 即:(评价)
唐朝 唐太宗
武则天 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宋朝 宋太祖 加强了中央集权
元朝 元世祖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明朝 明太祖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明成祖
清朝 雍正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康熙、雍正、乾隆
朝代 人物 措施 影响
隋朝 隋文帝
隋炀帝
唐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宋朝 宋太祖
元朝 元世祖
明朝 明太祖
明成祖
清朝 雍正
康熙、雍正、乾隆
三、科举制度
阶段 皇帝 措施 影响
创立(隋朝) 隋文帝
隋炀帝
完善(唐、宋) 唐太宗
武则天
宋太祖
僵化(明朝) 明太祖
清朝末年1905年(废除)
四、历代对台湾、西藏和新疆等边疆地区的管辖
1、台湾:
①三国东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②隋: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球。隋唐宋一直称台湾和流求。
③元:
④明:
⑤清:
2、新疆:
①西汉:西域都护。
②唐:
③元:
④清:
3、西藏:
①唐:
②元:
③清:
【合作探究】回顾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它在历史上的影响?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
材料二:“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完全放在一个手中是多么危险,例如贪官和珅,他的出现是老年帝王专制的必然。乾隆自诩“十全老人”,意骄志满,倦怠朝政。他喜欢阿谀逢迎,那就必然滋生和珅这样的人。 公众号:统编历史课堂
材料三:秦凭借完善的集权制度,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四:清入关后,在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的禁锢压抑下,思想文化界陷入万马齐喑的局面,科学技术和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非但不复再现晚明时期的短暂辉煌,就连晚明已经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也未及实行、长期淹没。
材料五:据统计,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之时,中国的GDP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史称康乾盛世。
材料六:近代中国和西方对比
政治体制 经济模式 结果
中国 封建的君主专制政体 落后的小农经济,重农抑商 鸦片战争后被殖民被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工业化 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海外扩展殖民地
【随堂练习】公众号:统编历史课堂
1.隋朝统一南北是在( )
A.581年 B.605年 C.601年 D.589年
2.1206年,被蒙古贵族尊称为成吉思汗的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3.隋唐时期的盛世主要有( )
①开皇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贞观遗风 ④开元盛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
4.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的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军机处设立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隋唐到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历经大统一到又一次出现分裂、再到大统一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有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时期,又有民族政权并立,复杂纷乱的时期。为了使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老师特开设了历史探究活动课,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些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1)第一组同学拿到的是一个表格,请帮助他们填写完整。
政权名称 建立民族 建立者
契丹国(辽)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北宋 汉族 (人物)
西夏 党项族 元昊
金 族 完颜阿骨打
南宋 汉族 赵构(宋高宗)
元朝 族 (人物)
(2)第二组同学拿到的是视频材料,主要内容是西藏、台湾如何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请问他们研究的是哪一朝代?当时管辖西藏、台湾的分别是什么机构?
(3)第三组同学拿到的资料中有关于“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强化君权削弱相权、地方设转运使等内容,由此可知老师要他们研究的课题主题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些内容?
8.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4)公众号:统编历史课堂
七下经济史专题复习
复习目标:
1、了解隋唐、宋元和明清经济发展的史实(原因及表现)及各时期突出的农业发展成就,把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的趋势,明确从唐朝开始在南宋完成,其原因和表现。
2、知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对科技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复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完成下面主要朝代的经济发展知识结构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页数)
隋朝大运河 时间:_________年开始 皇帝:__________
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作用: 至_______,南到_______,
全长_______千米。

唐 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在图上找出)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页数)
农业:_______和_______等新型生产工具,兴修水利工程。
唐朝经济
手工业:丝织业品种繁多,其中_______美冠全国。陶瓷器有越窑的
______,_______ 的白瓷。闻名中外___________ ,造型优美,色彩亮
丽。
农业的发展商:业原:因贸易繁荣,(__写__出__页__数__)_是当时国际化大都会。
表现:逐渐超过北方,由越南引进的_________,_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

物首位。经济作物_____、_____普遍种植。
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成就突出。
河北 ____ 河南 ____ ,瓷都 ____
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城市有:____、____、____
商业:最大的商业城市____、____,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还有在乡镇形成的新的商业
区____。对外贸易: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____、____,并在港口设立_________。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出现北宋前期,____地区。
农业:引进南美洲的____、____、____花生、向日葵
手工业:纺织业中心:____ ,全国制瓷中心____。
明 商业:___、____是全国商贸性城市,有名的商帮___、____

清 清 农业:大力推行____,耕地面积增加,治理黄河、淮河和大运河,
前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_等高产农作物。
期 手工业:江宁、佛山镇出现大规模的_________
商业:农村出现的工商业市镇:___、____,繁华的城市:
人口:迅速增长;负面影响_________ (写出页数)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公众号:统编历史课堂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_________时最后完成。
通过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学习,你认为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重心南移有哪些表现?
2、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本,历代农业发展主要都有哪些因素?
三、课堂练习
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
①曲辕犁 ②筒车 ③水排 ④耧车
2、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3.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开始使用牛耕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朝代
西汉(2 年) 西晋(280 年) 唐代(742 年) 宋代(1080 年)
地区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统治开明 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融合加强
5、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经济繁盛局面的是( )
A.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
C.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D.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6、清朝前期为提高粮食产量,推广种植的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是在何时由美洲传入我国的
A、 北宋 B.元朝 C.明朝 D.南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