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好的故事》 课件(共1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好的故事》 课件(共13张PPT)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26《好的故事》
本文选自鲁迅创作的散文诗集《野草》,该散文诗集共有23篇作品,作于1924年至1926年。当时鲁迅先生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就像处于异常“昏沉的夜”。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到来。
时代背景
搁在 错综 澄碧 萍藻 荡漾 
火焰 瘦削 瞬间 凝视 骤然 
掷石头 陡然
认读字词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有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先猜一猜意思,再借助注释准确理解。
  (2)有些较难理解的词语,不用反复琢磨,具体解释,只要联系上下文知道其大概意思即可。
  (3)有些词语如果联系上下文无法理解,可以在旁边做上记号。
(1)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词语。
石油:
旧时指煤油。
山阴道:
指浙江绍兴西南一带风景优美的地方。
(2)借助古典文籍理解词语。
萍藻:
参差: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出自《国风·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即浮萍。出自《淮南子·墬形训》:“蔈生萍藻,萍藻生浮草。”
词语解释
膝髁:
膝盖。
伽蓝:
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意译“众园”或“僧院”。佛教寺院的通称。
乌桕:
一种落叶乔木。
陡然:
突然。
鞭爆:
一丈红:
即蜀葵,茎高六七尺,六月开花,形大,有红、紫、白、黄等颜色。
邹蹙:
皱缩。
(3)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就是鞭炮。
骤然:
突然;忽然。
“好的故事”实际上是“我”在昏沉的夜里看书时          。故事很美丽,
   ,有趣。
所做的一个梦的梦境
幽静
主要内容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闭了眼睛
睁开眼
呼应
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现实
梦境
呼应
现实
第一部分(1、2):“我”在“昏沉的夜”闭目养神的情状。
第二部分(3~9):“我”在梦境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水乡各种奇妙的景物以及“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依次展现开来。
第三部分(10~12):写“我”骤然惊醒,梦境中“好的故事”消失了,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文章脉络
会写字
要注意“舛”左边的“夕”中间只有一点,右边部件的第二笔是撇折。
最右边的部件上半部分不要少一点。
书写指导
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右上部“羊”的竖下部不出头,右下部是“永”,不要写成“水”。
“萍”和“藻”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草字头舒展,遮盖下半部分,下半部分中的三点水书写时要注意窄而长,和“平”“喿”高度相当,这样整个字才能显得平稳。
板书设计
好的故事
总写:引出梦境“好的故事”。
分写:梦中所见“好的故事”。
总写:回到现实“好的故事”破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