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前提关键保障全民守法基础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公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9.1 科学立法一、科学立法的内涵二、推进科学立法目录CONTENTS一、科学立法的内涵1、科学立法的原因: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2、科学立法的内涵: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立法的核心。关键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看科学立法①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立法的方向)立法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具体要求3、科学立法的原则: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调整。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止法的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等,助力打嬴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2021年立法项目更是多于往年,说明立法机关根据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法律制度,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易引发社会矛盾纠纷。2021年3月1日,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正式实施,“高空抛物”入刑。②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立法的实效)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具体要求2020年抗疫关键时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决定,接着就这一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随后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战“疫”胶着期,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及时制定专项立法修法工作计划,成立专班分批推进多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针对实践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餐饮环节为切入点,聚焦食品消费、销售环节,反浪费、促节约、严管控,对减少粮食、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浪费作出原则性规定。随着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持续深度融合,某些软件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大数据杀熟”、滥用盗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凸显。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给这类违规行为“安上紧箍咒”。③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立法的方法)要明确划分不同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具体要求我国的立法程序:① 提出法律草案② 审议立法议案③ 立法议案的表决通过④ 法律的颁布实施【误区提醒】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①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常委会及自治县的人大。②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及政府下设机构)——国务院,国务院相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原《婚姻法》规定的患有三种不宜或暂缓结婚疾病的,现在有结婚的权利,前提是告知对方,由对方选择是否结婚。不告知的,对方可申请撤销婚姻我国结婚登记采取双轨制,是世界上结婚最自由的国家设立“离婚冷静期”,尊重离婚自由,也是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权利。历时五年(从1954年算实际66年)“平等”与“保护”精神贯穿始终。《民法典》针对时代和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气象,提出了新的条文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符合我国的历史传统合理规范公民权利与义务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启动,2020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2021年施行符合国情和实际二、推进科学立法从民法典的编纂历程看如何推进科学立法按照法定职权、依照法定程序,做到依法立法。《民法典》编纂历经哪些过程,这对推进科学立法有何启示?12届全国人大通过民法总则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启动专家编纂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13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颁布施行要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要以保障人民权利为目的。……符合国情和实际、符合历史传统(1)依据: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2)要求: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①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依法立法)如何推进科学立法?(措施)②要充分发扬民主。(民主立法)①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②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要求:③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权责统一)①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②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要求: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微信、微博发布假消息,国家考试中找人替考,试图通过医闹获利等9种过去人们见怪不怪的行为,达到法定情节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 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第六条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依法立法发扬民主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注意区分: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侧重于科学性民主立法 多听方方面面的意见,多吸取社会智慧,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侧重于人民性依法立法 立法应当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设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核心确保每项立法都经得起合宪性审查,侧重于立法工作合法性。依法立法要求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1.立法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2.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3.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4.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5.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健全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广泛凝聚社会共识。6.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如何推进科学立法(如何提高立法质量) 特点(3)+ 措施(3)拓展:科学立法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2)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3)有利于更好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4)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保障人权,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典型例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实行。该法案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于2020年10月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19028名未成年人提出的22629条意见,约占意见总数的44%。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这一章,明确了国家、企业、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主体在网络保护中的责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整体性地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运用“推进科学立法”的知识,说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是如何提高立法质量的。【答案】①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历经三次审议、公开征求意见,开展立法工作。②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坚持了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广泛凝聚社会共识。③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国家、企业、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主体在网络保护中的责任,科学合理地配置了权力与责任,各负其责,提高了立法质量。科学立法一. 科学立法内涵二. 推进科学立法科学立法的原因科学立法的内涵科学立法的要求依法立法民主立法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