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案

资源简介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整体思路:
根据“以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丰富为基础,分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新课标基本要求
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认识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亿万中华儿女责无旁贷!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丰富与发展。
2、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增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增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全面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时间2分钟)
以广州亚运会中国健儿的良好成绩为题,用他们所展示的亚运精神,来引出本节课题。(让学生感知民族精神新的内涵,时代性特点)
【导入】
同学们,亚运健儿所展示的精神与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
生:回答。
师:正因为如此,才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本节课。
(二)出示自学目标:(时间1分钟)要求学生迅速阅读一下。
1、识记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及其具体的表现。
2、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3、综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三)出示自学指导:(时间8—10分钟)要求:写出探究的答案要点。
1、认识中华民族精神时代性(与时俱进的品格)的特点及表现。
2、分析: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从重要性、必要性、意义等方面分析)
3、谈谈: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从指导思想,民族精神的继承、创新,与时俱进品格,我们的责任等方面谈)
要求:
1、总体采用分组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精神。
2、同学们要迅速阅读一下自学提示,然后结合导学案自学课本内容。可以参阅手中的资料,也可进行讨论。同时,把一些疑难问题作一标记。
3、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并督促学生进行自学。
(四)检测自学效果:(时间8—10分钟)
针对重、难点,易错点,给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
附:需要点拨的知识点
1、关于全面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为什么
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三大方面来认识。
②怎么样(如何做)
联系前后知识,特别是综合探究部分的相关内容,从传播、继承与创新、指导思想等方面谈谈措施。
2、注意认识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区别与联系:
3、弘扬和培育的区别:
弘扬,侧重于去“实践”现有的民族精神;
培育,侧重于现有民族精神的传播、创新和发展。
(五)课堂小结(时间2分钟左右)
引导学生从重难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适时点拨。
(六)当堂训练(时间8—10分钟)
内容:做当堂训练题(非常学案55页当堂检测1-6题)。
要求:独立快速完成,不能参阅资料。
附:方法指导
一、选择题,注意以下两个环节:
1、阅读材料并归纳出中心意思;
2、抓住关键词或者准确把握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
二、非选择题,用四步做题法(其中2、3步可根据情况调换顺序)
1、先审清设问,
2、链接并回顾设问所涉及的基本知识,
3、带着问题审材料并归纳材料的观点,同时与基本知识建构联系,
4、规范组织答案(格式:原理+材料分析。标准:要点化、层次化“逻辑层次、编排层次”、规范化“用语规范、书写规范” )
(七)检测训练效果(时间6—8分钟)
找两个同学将所做的选择题答案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试卷上(以备检测,将所作答案口头读出来,然后教师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先将答案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同桌之间互相批改一下,共同查找出现的问题,便于加深对易错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