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15套打包带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15套打包带答案

资源简介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理科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判断1~2题。
1.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 ( )
A.1999年到2008年 B.公元1770年到1950年
C.1950年到1990年 D.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1770年
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770年前由于出生率太低,人口增长缓慢
B.1770年到1950年间,由于欧美国家出生率提高,人口增长加快
C.1950年到1999年,由于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D.1999到2008年,预计世界人口出生率继续提高,人口增长迅猛
读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3~6 题。
3.当前,我国人口增长阶段处在图中所示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影响我国 20 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文化观念 D.生产力水平 5.引起 ① 阶段人口增长波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 B.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周期性现象 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自然环境周期性的变化
6.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决定于 (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7.最能体现法国巴黎当地地域文化特点的城市建筑是 ( )
A
B
C
D
8.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图中反映了( )
A.P为人口合理容量
B.P′为环境承载力
C.人口规模与人均收入呈负相关关系
D.当人口规模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人均收入的上升
9.右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 )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阶段 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11. 引起阶段II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 12~13题。
12.图中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区域是 ( )
A. ① 区 B. ② 区
C. ③ 区 D. ④ 区
13.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 )
A.商业中心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14.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为普通服装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星级宾馆
B.甲为面包店 乙为汽车销售店 丙为家用电器商场
C.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面包店
D.甲为星级宾馆 乙为珠宝行 丙为面包店
15.下图为某国家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于40%
B.该国属于发达国家
C.该类型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慢
D.该类型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速度较快
16.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
17.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下列自然地理区位中不利于形成城市的是 ( )
A.临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 B.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
C.荒漠干旱地区和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D.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读“某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景观图”,分析回答18~19题。
18.商店和住宅位于 ( )
A.D区和A、C区 B.A区和B、C区
C.C区和A、E区 D.B区和E、D区
19.图中B、C、D、E功能类型分别是 ( )
A.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D.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
20.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陕西兵马俑,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人口流动 D.省际人口迁移
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 从北美迁入拉美 B. 从非洲迁往西亚
C. 从亚洲迁往拉美 D. 从欧洲迁往亚洲
22.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 )
A.湖北 重庆 B.四川 广东 C.河北 山东 D.新疆 内地
23.在下列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 ( )
A. 居住区 B. 风景游览区 C. 中心商务区 D. 仓储区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24~27题
24.此图说明该地区( )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有10%的人住在郊外
D.人口密度较大
25.这种人口分布比较符合下列国家中的 ( )
A.巴西 B.英国 C.印度 D.美国
26.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吸引力
27.这种状况可能造成的问题是 ( )
(1)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2)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3)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4)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出现负增长
A.(1)(2) B.(3)(4) C.(1)(3) D.(2)(4)
28.我国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
A.位于沿海,河流的沿岸,对外交通方便
B.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C.平原地区交通和住宅建设的成本低
D.其中许多城市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
29.以下城市中,依次是在交通、资源、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是( )
A.郑州、攀枝花、拉萨 B.攀枝花、邯郸、合肥
C.攀枝花、株洲、大同 D.麦加、宝鸡、石家庄
30.读下图,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Ⅰ、Ⅳ
读下图 (a、b、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回答31~32题。
3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2.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最近,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噪音地图。假如下图为某城市噪音地图的局部,图中曲线为等噪音量线(单位:分贝)。据此回答33~34题
33.图中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可能是 ( )
A.工厂和交通 B.建筑和娱乐业
C.网吧和歌厅 D.采矿和伐木
34.图中A和B两处噪音量向外迅速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
A.城市严格的噪声管理制度 B.城市绿化带的作用
C.修建隔音设施的结果 D.噪声声波传播过程中自然减弱
35.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雕像溶蚀严重,有些雕像溶蚀程度已超过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 )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36.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范围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37.在陕西省分布的城市有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及县级市三类,下列表示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读“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回答38~39题。
38.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39.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40.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时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B.③到⑤期间,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
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①到⑤期间,④时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读非洲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41~42题。
41.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 )
A.0-500米 B.500米左右
C.500-1000米 D.2000米以上地区
42.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
C.宗教圣地 D.气候适宜
读“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43~44题。

43.该城市1993年的人口增长率是 ( )
A.16.7% B.14.3% C.0.9% D.1.2%
44.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45.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
A.控制人口的政策和措施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D.自然灾害和战争因素
读“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完成46~47题。
46.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 ( )
A.甲和乙 B.乙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
47.有关图中丁所示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 )
A.具有较高的出生率、极低死亡率的特征
B.世代更替快,人口增长缓慢
C.人口年龄结构多呈老年型
D.该人口增长模式最早盛行于北美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山区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较小
B.城市是区域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开发,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C.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大气污染
D.城市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改变较多,对城市原有的河网系统改变不大
49.城市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一般都会将逐步演化为工业用地
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C.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
D.城市化过程使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
50.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 (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51.(12分)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由下到上年龄逐渐增大;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下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X、Y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X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X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X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约为 ‰;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
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
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 国。(6分)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
主要分布于( )(单项选择) (2分)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在左下图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2分)
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
(4)右上图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2分)
53.(12分)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 两城市人口变化
(1) 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4分)
(2) 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2分)
(3) 右图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6分)
54.(7分)右图是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00年,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 。
(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四国中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
(3)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 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4)印度和中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起步较早的国家是 ,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
55.(7分)读“我国某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
(1)图中A城市为 , 其优势区位是 。
(2)该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了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
、 等城市。
(3) 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沿河城市除分布在河流汇合处外还常分布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和河口处。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理科地理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51. (12分)
(1)图中X、Y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X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X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X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 国, 国。(6分)
(2) (2分)
(3) (2分)
(4) ,
。(2分)
53.(12分)
(1) 、 、
、 。(4分)
(2) 。(2分)
(3) 线。 ,原因 。(6分)
54.(7分)
(1) 、
(2) 、
(3)
(4) 、
55.(7分)
(1) 、
(2) 、 、
(3) 、 。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理科地理答案(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B
D
C
B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B
D
A
C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A
B
C
C
D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A
A
B
D
D
A
B
D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D
A
C
B
B
C
B
D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51.(12分)(1) 少年儿童比重大 人口严重老龄化
(2)人口快速增长,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积累资金减少、就业困难、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和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 人口死亡率回升,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导致青壮年负担沉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
(3)实行计划生育,降低过高的人口增长率 采取鼓励生育政策,接纳海外移民
52.读图回答:(12分)
(1)30 A C (2) A
(3)
(4)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竞争力,活跃市场,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多元文化交流(任答两点即可)
53.(12分)
(1) 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 公路
(3) 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54.(7分)
(1)德国;日本
(2)日本;日本
(3)A
(4)印度;中国
55. (7分)
(1)重庆 位于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水运便利
(2)沿河设城 宜宾 武汉
(3)河运 河流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文科)试题
一、选择题(30*2=6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
A.选用自花受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
B.首先只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
C.同时对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进行实验分析
D.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2.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卷毛与白毛 B.豌豆的红花与桃树的白花
C.人的单眼皮与卷发 D.大麦的高秆与矮秆
3.基因型为Dd 的个体产生 D、d 两种配子且比例为 l :l 的主要原因是( )
??A.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B.等位基因相对独立
??C.等位基因随配子传递给后代   D.等位基因的分离
4.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杂交时,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5.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6..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的哪个过程(  )
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8.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9.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实验组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 511
508
10.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组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11.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 )
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12.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3.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和亲代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4.下图中能表示纯合体细胞的是 ( )
???
15.基因型为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 )
A.4/16 B.5/16 C. 7/16 D.9/16
16. 现有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
A.1/4 B.1/6 C.1/8 D.1/12
17.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是指( )
A.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B.细胞中有四个配对染色体
C.体细胞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D.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
18. 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其细胞中的染色体状况可能是(  ) A.22条常染色体+XY B.44条常染色体+XY
C.44条常染色体+XX D.22条常染色体+Y
19. 青蛙受精过程的实质是( )
A.精子和卵细胞接触 B.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C.卵细胞形成受精膜 D.精核与卵细胞核结合
20.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精子和雄猴的上皮细胞
C.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肌肉细胞
21.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A.减数第二次分列前期 B.有丝分裂前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D.有丝分裂末期
22.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的三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B.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可在同一器官中找到
23.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  )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4.对交叉互换描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B.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发生在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发生在不同细胞之间
25.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两个孩子,男孩色盲,女孩正常,则此夫妇的基因型为( )
A. XbY,XBXB B. XBY,XBXB C. XBY,XBXb D. XbY,XbXb
26.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 )
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如果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27.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下列有关此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28.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导致生物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下列叙述中,与遗传物质重组无关的是(  )
A.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局部的互换  
B.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DNA复制
C.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中自由组合
D.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遗传物质相互融合
29.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他们均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和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
A. 3/4、1/4 B. 1/2、1/8 C. 1/4、1/4 D.1/4、1/8
30.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植株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育种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矮茎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高茎番茄杂交。下列对实验与结果预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F1可产生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雌雄配子
C.F2代中的表现型共有9种
D.F2代中的基因型共有27种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8分)右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    ,母本是    
(2)操作①叫    ,操作②叫    
(3)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为         ,操作后要     。?
(4)F2中基因型有     种,且比值为    。?
32、(10分)豌豆茎的高矮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紫花和白花由另一对等位基因G、g控制(假如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下表对豌豆进行的几组实验及结果:
分析回答:
实验组
亲本杂交组合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目
高紫
高白
矮紫
矮白

高茎紫花×高茎紫花
916
298
301
98

高茎紫花×矮茎白花
105
98
97
103

矮茎紫花×高茎白花
100
0
0
0
(1)上述豌豆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这一结论可依据哪两组实验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
(2)A细胞有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个DNA分子,属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 期。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
(6)假如这些细胞取自雄性动物,则E所示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此期细胞染色体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
34.(12分)HGPRT缺陷症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患儿发病时有自残行为。下图是—个该缺陷症的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此病的致病基因为 ______ 性基因(显、隐),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
(2)Ⅲ3的致病基因来自I世代中的 _________ 。
(3)如果Ⅲ3同时患有白化病,在Ⅲ3形成配子时,白化病基因与该缺陷症基因之间遵循____________规律。
(4)如果Ⅲ1与一正常男子婚配,所生子女中患该缺陷症的几率为 _____ 。
(5)如果Ⅲ1与一正常男子(来自世代无此病的家族)婚配,从优生的角度考虑,应选育______后代(男、女)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文科)答题纸
选择题(共60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31、(8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
(1)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 , _____ , 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2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 (5)______
陕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必修二(文科)答案
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非选择题(共40分)
31、(每空一分共8分)
矮茎豌豆 高茎豌豆(2)去雄 授粉(3) 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要套袋
(4) 3 ; AA:Aa:aa = 1∶2∶1
32、(10分)
(1) 高和紫(2分); 甲、丙(共2分)
(2) DdGg×DdGg ; DdGg×ddgg ; ddGG×DDgg (每空2分)
33、(每空1分共10分)
(1)A C ; B D E
(2)8 ; 8 ; 后
(3)ABCE
(4)A、D
(5)A、D
(6)初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
34、(每空2分共12分)
(1) 隐,双亲正常,生出患病的子女;
(2) I4
(3)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 1/8 (5) 女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理科)试题
一、选择题(30*2=6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
A.选用自花受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
B.首先只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
C.同时对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进行实验分析
D.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2.现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的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纯种,最简单的方法是 ( )
A.与纯种抗锈病的小麦杂交 B.与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
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 D.自交
3.基因型为Dd 的个体产生 D、d 两种配子且比例为 l :l 的主要原因是( )
??A.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B.等位基因相对独立
??C.等位基因随配子传递给后代   D.等位基因的分离
4.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用于原核生物,原因是 ( )
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因子 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5.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的哪个过程(  )
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7.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8.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杂交,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
A.1/2 B.1/3 C.3/8 D.1/4
9.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 4 种表现型,数目比为58:60:56:61,假设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10.基因型为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至少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的概率是( )
A.4/16 B.5/16 C. 7/16 D.9/16
1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
B.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
C.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
D.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
12. 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比为(  )
A.4∶1 B.2∶1 C.1∶2 D.1∶1
13. 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其细胞中的染色体状况可能是(  ) A.22条常染色体+XY B.44条常染色体+XY
C.44条常染色体+XX D.22条常染色体+Y
14. 进行染色体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该病人的双亲在形
成配子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B.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C.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D.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15.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A.减数第二次分列前期 B.有丝分裂前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D.有丝分裂末期
16.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的三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B.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可在同一器官中找到
17.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  )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8.对交叉互换描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B.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发生在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发生在不同细胞之间
19.右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 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20.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等于(  )
 A.3∶2∶3 B.3∶4∶3 C.5∶2∶5 D.1∶2∶1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导致生物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下列叙述中,与遗传物质重组无关的是(  )
A.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局部的互换  
B.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DNA复制
C.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中自由组合
D.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遗传物质相互融合
22.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  )
A.1/2 B.1/4 C.1/8 D.0
23.如下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
A.1/9 B.1/4 C.1/36 D.1/18
24.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他们均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和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
A. 3/4、1/4 B. 1/2、1/8 C. 1/4、1/4 D.1/4、1/8
25.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26.下面对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C.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均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子
D.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且彼此结合的几率也相等
27.如图是人类遗传病系谱图,母亲是纯合体,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  )
①Y染色体上的基因
②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③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④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⑤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⑤
28.右图是某遗传病的家谱图。3号和4号为异卵双生。则他们俩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A.5/9 B.1/9
C.4/9 D.5/16
29.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是显性,为伴性遗传;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红绿色盲的男孩。这对夫妇生出蓝眼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和这对夫妇再生出一男孩患红绿色盲蓝眼的概率分别是(  )
A.1/8、1/4 B.1/16、1/4 C.1/4、1/4 D.1/4、1/8
30.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植株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育种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矮茎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高茎番茄杂交。下列对实验与结果预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F1可产生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雌雄配子
C.F2代中的表现型共有9种
D.F2代中的基因型共有27种,表现型比例为27:9:9:9:3:3:3:1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8分)右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    ,母本是    
(2)操作①叫    ,操作②叫    
(3)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为         ,操作后要     。?
(4)F2中基因型有     种,基因型及其比值为         ?。
32、(8分)豌豆茎的高矮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紫花和白花由另一对等位基因G、g控制(假如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下表对豌豆进行的几组实验及结果:
分析回答:
实验组
亲本杂交组合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目
高紫
高白
矮紫
矮白

高茎紫花×高茎紫花
916
298
301
98

高茎紫花×矮茎白花
105
98
97
103

矮茎紫花×高茎白花
100
0
0
0
(1)上述豌豆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这一结论可依据哪两组实验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8分)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表示DNA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其中AF段与GH段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后者不含__________
(2)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图1甲曲线的__________区段。
(3)图2中①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②细胞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4)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胞,请在方框内画出与GH段对应的细胞分裂图像。
34.(6分)HGPRT缺陷症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患儿发病时有自残行为。下图是—个该缺陷症的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此病的致病基因为 ______ 性基因(显、隐),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
(2)Ⅲ3的致病基因来自I世代中的 _________ 。
(3)如果Ⅲ3同时患有白化病,在Ⅲ3形成配子时,白化病基因与该缺陷症基因之间遵循____________规律。
(4)如果Ⅲ1与一正常男子婚配,所生子女中患该缺陷症的几率为 _____ 。
(5)如果Ⅲ1与一正常男子(来自世代无此病的家族)婚配,从优生的角度考虑,应选育______后代(男、女)
35、(10分)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Z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请分析回答:
(1)黑鸟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灰鸟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________,雌鸟的羽色是________。
(3)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______。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理科)答题纸
选择题(共60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31、(8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2、(8分)
(1)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4)
34、(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 (5)______
35、(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陕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必修二(理科)答案
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D
B
A
D
D
C
C
A
D
C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C
A
B
D
A
D
D
B
A
A
A
C
非选择题(共40分)
31、(每空一分共8分)
(1)矮茎豌豆 高茎豌豆(2)去雄 授粉
(3)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要套袋
(4) 3 、 AA:Aa:aa = 1∶2∶1
32、(共8分)
(1) 高和紫(1分); 甲、丙(共1分)
(2) DdGg×DdGg ; DdGg×ddgg ; ddGG×DDgg (每空2分)
33、(每空1分共8分)
乙、甲; 同源染色体 (2)CD (3) A、a、B、b ; AABB 、 aabb 
(4)
34、(每空1分共6分)
(1) 隐,双亲正常,生出患病的子女;(2) I4
(3)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 1/8 (5) 女
35、(10分)
(1) 6、4(每空1分) (2) 黑色 灰色 (每空1分)
(3) AaZbW  AaZBZb  3∶3∶2 (每空2分)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必修Ⅱ》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千耦其耘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
2.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3.张衡的《西京赋》中有“郭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垂立,俯崇百隧”之语,这表明当时
A.洛阳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B.长安城设立有多个商业区
C.洛阳城商业繁荣,商铺林立 D.长安城商业受到严重打压
4.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彩瓷
5.(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比较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
C.商品贸易以服务耕织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6.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注;选送)。”该规定反映出宋代
A.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D.科考功名失去吸引力
7.《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因此,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材料主要说明了秦汉时期
A.城市以商业职能为主 B.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
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
8.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9.右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10.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这表明
A.草市开始在当地广泛出现 B.佃农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D.佃农有权支配自己的所有劳动产品
11.清朝前期汉口“户口二十余万,五方杂处,百艺俱全”,“地当孔道,云贵、川陕、粤西、湖南处处相通,本省湖河,帆樯相属,粮食之行,不舍昼夜”,商业往来,以“盐、当、米、木、花布、药材六行最大,各省会馆亦多”。由材料可知汉口是
①华中水陆交通中心 ②地区性的商业中心
③全国经济中心 ④重要的外贸港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康熙十年
(公元1671年)
2,488,492
(两白银)
康熙十一年
18,096,850
康熙十二年
21,358,006
康熙二十六年
28,964,499
康熙三十年
31,849,719
康熙三十三年
41,007,790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13.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工任其消长
B.农业依赖百工
C.百工亦为农业
D.农工比重适当
14.商业发展在古代中国长期受到压制,而在近代西欧却备受重视。这种截然不同的历史情形,实质上反映了
A.经济发展模式的迥异 B.政治体制的不同
C.治国理念的区别 D.科技水平的差距
15.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 ②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16.《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17.“三角贸易”是15到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读右下侧《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A.枪支和工艺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白银
18.《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最终改变了欧州的传统地位
19.“航海法公布后,除本国船或生产国的船外,其它船不准运送货物进港,如果一条荷兰船要将羊毛运到纽约,不准卸货,要从牙买加运糖到伦敦,也不可以。”此航海法的公布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自由主义 B.垄断主义 C.国家干预 D.重商主义
20.1637年,茌华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撰写的《西方问答》一书中留下了如下记载:“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殖民扩张???????B.价格革命????C.商业革命????????D.黑奴贸易
21.“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
A.技术支持 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
22.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和军事基础。”这里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开辟新航路 B.启蒙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23.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24.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25.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
26.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
年份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27.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
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②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和发展
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 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法、德等国确立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④
28.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 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
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9.据蒋孟引《英国史》载:“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有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之外,其余都是女工和儿童。”这一记载反映出
A.女工相对于男工更适合从事棉纺织业
B.资本家的本质是惟利是图
C.工业革命导致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D.工业革命期间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
30.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 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 ”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小题,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主。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文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32.(13分)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2分)“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分)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4分)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1分)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1分)
33.(13分))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请回答:
(1)春秋战国到秦汉是我国古代的转型时期,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转型的表现。(3分)
(2)试从全球化、现代化两个角度,分析“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的原因。(4分)
(3)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在欧洲国家转型时,社会“矛盾的凸现”使19世纪中期的思想领域出现了哪种思潮?(2分)
(4)若从经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激烈震荡”这一状况,引用哪些例证比较恰当?(4分)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必修Ⅱ》参考答案
第一卷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B
B
D
B
B
C
D
C
A
A
D
A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D
B
C
D
C
A
A
A
B
C
B
B
31. (1)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4分)
(2)新变化: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4分,答出两点即可)
特点:发展缓慢。(2分)
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封建制度的阻碍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32. (1)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答案完整给2分)
途径:新航线的开辟;殖民活动(扩张、掠夺)。(2分)
(2)条件;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1分)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2分)
(3)现象: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经典力学等科技进步。(4分)
(4)史观:全球史观。(1分)? 特点:整体性或全面性。(1分)
33. (1)表现:政治:分裂到统一,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小农经济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3分)
(2)从全球化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2分)
从现代化角度看: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现代物理学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随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一种新的现代政治模式。(2分)
(3)思潮:思想领域出现马克思主义(2分)
(4)例证:经济方面: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
政治方面:两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4分)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Ⅱ》试题(人文班)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粘性的叫黍,不粘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研究者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诗经》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 B.“除井田,民得买卖”
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3.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4.右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对此图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有①商业活动在城市边缘进行,城市商业功能有待增强②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③政府设置专职机构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④城市皇家宫室占地面积较多,城市政治功能突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班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6.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因 ③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 ④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8.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9.明清时期一位学者分析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根据这则材料,明清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商人地位提高,“士首商末”的观念已被打破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10.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11.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12.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工任其消长 B.农业依赖百工 C.百工亦为农业 D.农工比重适当
13.关于下图《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理解,不正确的是
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
A.清代中国地价和粮价波动受政治影响大,与商品价值规律无关
B.康乾时期人口的增加是地价、粮价上升的直接因素
C.地价的两次大幅下跌都与战乱有关
D.太平天国运动是粮价升高地价下降的重要因素
14.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15.《百家讲坛》兴起明史热,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的更替 B.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
C.国力对比的变化 D.文化途径的迥异
16.“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③以汽船的发明为前提 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18.马克思、恩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下列选项对上述这段话理解最合理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
B.市场需求扩大刺激了生产力发展
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市场促进工场手工业的产生
19.16~18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其中,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是
A.金银、玉米、烟草等 B.枪支、玻璃等
C.黄金、象牙等 D.茶叶、丝绸、瓷器等
20.经济史学家奇波拉说:“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次数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
A.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盛??
B.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群体的扩大
D.荷兰人更加具有面向市场的盈利观念
21.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年 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逐步确立
22.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中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日。那是公元1775年。”狄更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历史根源是
A.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环境污染严重
B.启蒙运动开始形成,但社会道德沦丧
C.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资产阶级统治尚未稳固
D.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激化
23.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日益扩大
C.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
D.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
24.“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25.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的解读,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65年
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8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资本主义尚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26.下图反映了英国1720年到1806年间棉花进口和生铁产量变化情况,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比例相同 B.英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C.重商主义政策被彻底打破废除 D.棉纺织业和钢铁工业发展迅速
27.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①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②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③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④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
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29.傅立叶认为:现实的工业文明或工业制度是新成立的奴隶制,是对人类的危害以及人类的耻辱。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看法
A.是正确的,揭示了工业资本主义的罪恶??
B.是错误的,抹杀了工业文明成果
C.是片面的,没能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制度??
D.是激进的,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
30.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2小题,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31.(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显著特点。
——樊树志《晚明史》
材料二 时文被大批地印刷和流传是在明代的成化年间以后。成化之前,世间无刻本时文。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从此以后形成风气,甚至达到了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的地步。……顾炎武曾说过:“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
——杨念群《何处是“江南”》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一些学者把明清江南经济与英国经济进行比较,力图找到明清以后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欧的原因。
黄宗智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盈却是下降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虽然有“增长”但是却没有发展,也就是出现“无发展的增长”。他把江南经济运行的这一方式称为“内卷化”或“过密化”。黄宗智认为,真正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如18世纪英国农业以及现代机械化农业所展示的情形。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内卷化”,成为“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典型代表。
彭慕兰的核心观点是: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这种背离(即西方走向了近代化而中国却没有)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流”。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出版时文反映哪些现象?(8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因为哪些因素从而没有走向近代化。(11分)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
——R·R·帕帕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3分)
(2)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3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9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60字左右。)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必修Ⅱ》(人文班)参考答案
第一卷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C
C
A
B
B
B
D
C
A
D
A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A
C
A
C
B
B
C
D
B
A
C
B
31.⑴①民间对外贸易发达,出口大量商品到外国,处于出超地位。(2分)②明代市镇经济发展迅速。(2分)③牙行在明代市镇中,一方面助长商品经济的发展,借以从中获利;另一方面却破坏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2分)
⑵①明代印刷业和出版业水平有较大发展。(2分)②明代人口大量增加,科举竞争压力增大。(2分)③明代科举八股文,士子通过研习时文,提升八股文水平。(2分)④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版时文是商业行为,出版商有大量的利润。(2分)
⑶①商品经济只在江南地区发展较充分,在全国范围内,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3分)②八股文科举取士,限制了思想发展。(2分)③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江南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发展没有进入发展型增长。(3分)④中国在明清时没有庞大的海外市场和优质的矿产资源。(3分)
32. (1)主要动机:掠夺黄金和贵重商品。(2分)
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 (1分)
(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分)
原因:经济发展,科技革命(交通革命),资本输出,殖民扩张。(任二点 2分)
(3)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这一过程中掺杂着罪恶,与文明的成果相比,罪恶无法避免且是次要的(文明的成果与罪恶相比成果是主要的,罪恶是次要的)。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使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等),新航路开辟后的罪恶主要是殖民扩张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从而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观点3分,论据6分,共9分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文科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读某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1~2题。 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时期是 ( ) A.20世纪初期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末期
D.20世纪60年代 2.该国在20世纪末期的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读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3~6 题。
3.当前,我国人口增长阶段处在图中所示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影响我国 20 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文化观念 D.生产力水平 5.引起 ① 阶段人口增长波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 B.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周期性现象 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自然环境周期性的变化
6.下图中,最符合 ④ 阶段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是 ( )
7.最能体现法国巴黎当地地域文化特点的城市建筑是 ( )
A
B
C
D
8.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图中反映了( )
A.P为人口合理容量
B.P′为环境承载力
C.人口规模与人均收入呈负相关关系
D.当人口规模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人均收入的上升
9.右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 )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阶段 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11. 引起阶段II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 12~13题。
12.图中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区域是 ( )
A. ① 区 B. ② 区
C. ③ 区 D. ④ 区
13.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 )
A.商业中心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14.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为普通服装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星级宾馆
B.甲为面包店 乙为汽车销售店 丙为家用电器商场
C.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面包店
D.甲为星级宾馆 乙为珠宝行 丙为面包店
15.下图为某国家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于40%
B.该国属于发达国家
C.该类型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慢
D.该类型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速度较快
16.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
17.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下列自然地理区位中不利于形成城市的是 ( )
A.临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 B.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
C.荒漠干旱地区和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D.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读“某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景观图”,分析回答18~19题。
18.商店和住宅位于 ( )
A.D区和A、C区 B.A区和B、C区 C.C区和A、E区 D.B区和E、D区
19.图中B、C、D、E功能类型分别是 ( )
A.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D.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右图中,a、b、c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河流、地形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读图,回答20~22题。
20.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 )
A.A B.B C.C D.D
21.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 )
A.A B.B C.C D.D
22.如果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资源、交通、政治因素,那么与南京对应的点可能是 ( )
A.A B.B C.C D.D
23.在下列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 ( )
A. 居住区 B. 风景游览区 C. 中心商务区 D. 仓储区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24~27题。
24.此图说明该地区 ( )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有10%的人住在郊外
D.人口密度较大
25.这种人口分布比较符合下列国家中的 ( )
A.巴西 B.英国 C.印度 D.美国
26.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吸引力
27.这种状况可能造成的问题是 ( )
(1)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2)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3)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4)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出现负增长
A.(1)(2) B.(3)(4) C.(1)(3) D.(2)(4)
28.我国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
A.位于沿海,河流的沿岸,对外交通方便
B.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C.平原地区交通和住宅建设的成本低
D.其中许多城市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
29.以下城市中,依次是在交通、资源、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是( )
A.郑州、攀枝花、拉萨 B.攀枝花、邯郸、合肥
C.攀枝花、株洲、大同 D.麦加、宝鸡、石家庄
30.读下图,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Ⅰ、Ⅳ
读下图 (a、b、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回答31~32题。
3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2.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最近,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噪音地图。假如下图为某城市噪音地图的局部,图中曲线为等噪音量线(单位:分贝)。据此回答33~34题。
33.图中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可能是  ( )
A.工厂和交通 B.建筑和娱乐业
C.网吧和歌厅 D.采矿和伐木
34.图中A和B两处噪音量向外迅速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
A.城市严格的噪声管理制度 B.城市绿化带的作用
C.修建隔音设施的结果 D.噪声声波传播过程中自然减弱
35.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雕像溶蚀严重,有些雕像溶蚀程度已超过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 )
A.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36.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范围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37.在陕西省分布的城市有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及县级市三类,下列表示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读“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回答38~39题。
38.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39.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40.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时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B.③到⑤期间,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
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①到⑤期间,④时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读非洲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41~42题。
41.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 )
A.0-500米 B.500米左右
C.500-1000米 D.2000米以上地区
42.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
C.宗教圣地 D.气候适宜
读“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43~44题。

43.该城市1993年的人口增长率是 ( )
A.16.7% B.14.3% C.0.9% D.1.2%
44.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45.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
A.控制人口的政策和措施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D.自然灾害和战争因素
读“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完成46~47题。
46.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 ( )
A.甲和乙 B.乙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
47.有关图中丁所示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高的出生率、极低死亡率的特征 B.世代更替快,人口增长缓慢
C.人口年龄结构多呈老年型 D.该人口增长模式最早盛行于北美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山区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较小
B.城市是区域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开发,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C.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大气污染
D.城市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改变较多,对城市原有的河网系统改变不大
49.城市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一般都会将逐步演化为工业用地
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C.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
D.城市化过程使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
50.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 (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51.(11分)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三: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人口占洲总面积、总人口的比例
(1)分析图一,从地形上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2分)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总面积占洲总面积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洲是________。(2分)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的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3分)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判断,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2分)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美国东北部
52.(13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约为 ‰;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
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
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 国。(3分)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
主要分布于( )(单项选择) (1分)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左下图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2分)
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
(4)分析上图及表格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 和 等。(3分)
(5)右图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4分)
53.(12分)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 两城市人口变化
(1) 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 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1分)
(3) 右图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5分)
(4) (多项选择)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 (2分)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54.(7分)右图是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00年,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 。
(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四国中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
(3)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 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4)印度和中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起步较早的国家是 ,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
55.(7分)读“我国某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
(1)图中A城市为 , 其优势区位是 。
(2)该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了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
、 等城市。
(3) 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沿河城市除分布在河流汇合处外还常分布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和河口处。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文科地理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51.(11分)(1) 。(2分)
(2) 。(2分)
(3) 。(2分)
(4) 、 和 。(3分)
(5) (2分)
52.(13分)
(1) ‰; 国, 国。(3分)
(2) (1分)
(3) (2分)
(4) 、

等。(3分)
(5) ,


。(4分)
53.(12分)
(1) 、 、
、 。(4分)
(2) 。(1分)
(3) 线。 ,原因 。(5分)
(4) (2分)
54.(7分)
(1) 、
(2) 、
(3)
(4) 、
55.(7分)
(1) 、
(2) 、 、
(3) 、 。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文科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B
D
C
B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B
D
A
C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A
B
C
C
D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A
A
B
D
D
A
B
D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D
A
C
B
B
C
B
D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51.(11分)(1)平原(或盆地) (2)海洋面积大,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3)南美洲 (4)低平 中低 沿海 (5)ACEF
52.读图回答:(13分)
(1)30 A C (2) A (3)
(4)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压力(任答三点即可)。
(5)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竞争力,活跃市场,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多元文化交流(任答两点即可)加大教育压力、住房压力、交通压力,加重了环境负担,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任答两点即可)。
53.(12分)
(1) 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 公路
(3) 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4) ABD
54.(7分)
(1)德国;日本
(2)日本;日本
(3)A
(4)印度;中国
55. (7分)
(1)重庆 位于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水运便利
(2)沿河设城 宜宾 武汉
(3)河运 河流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文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重点城市近年来已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下列物质中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 )
A.Cl2 B.O2 C.SO2 D.NH3
3.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C.浓硫酸与铜反应 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4.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SO2能与H2O反应生成H2SO4
B.SO2 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H2O
C.SO2 能与O2 反应生成SO3
D.SO3 能与CaO反应生成CaSO4
5.蘸有浓硫酸的纸片或火柴梗会变黑,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 ( )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强酸性
6.下列关于硝酸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强酸 B.一元酸 C.非氧化性酸 D.挥发性酸
7.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
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
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
正确的是 ( )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8.中学实验中,通常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氨气的喷泉实验,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关于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了氨气极易溶于水
B.该实验证明了氨水呈碱性
C.收集氨气的烧瓶内壁必须干燥
D.该实验证明了氨气具有还原性
9.下列关于NO2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NO2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NO2是一种无毒气体
C.NO2可以与H2O发生反应
D.NO2的密度比空气大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A.将氨气通入盐酸中:NH3 +H+ =NH4+
B.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 Cu2+ + H2↑
C.将少量铜屑放入浓硝酸中:Cu+4H+ + NO3- = Cu2+ + 2NO2 ↑+2 H2O
D.将Al溶于稀硫酸中:2Al+6H+= 2Al 3+ +3H2↑
11.下列用铜屑制备硝酸铜的方案中,能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
A.Cu+HNO3(浓)→Cu(NO3)2
B.Cu+HNO3(稀)→Cu(NO3)2
C.CuCuOCu(NO3)2
D.CuCuSO4Cu(NO3)2
12.下列物质中有漂白性的是 ( )
A.S B.SO2 C.NO D.NH3
1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是 ( )
A.H2S B.N2 C.Na2S D.NaOH
14.-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核内有7个中子 B.原子序数是6
C.质量数是13 D.核外有7个电子
15.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 )
A.16O和18O B.H2O和D2O C.H2和D2 D.14N和14C
16.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氨气 B. 四氯化碳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17.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的是 ( )
A.NH3     B.Na+    C.F—    D.NH4+
18.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 )
A.新制农药元素       B.制催化剂元素
C.制半导体元素      D.制耐高温合金元素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20.下列递变情况中,错误的是 ( )
A. Na、Mg、Al原子的半径逐渐减小
B. C、N、O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 P、S、C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0分)已知短周期某元素X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常温为固体,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为 (填元素名称)
(2)X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X的最简单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4)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5)X的最高价氧化物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写一种)
22.(10分)在氮的单质和常见的化合物中:
(1)常用作保护气(如填充灯泡、焊接保护等)的物质是 ,原因是
(2)常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是
(3)在通常状况下是晶体,易溶于水,可作氮肥,遇碱会放出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一类物质是 ,写出它们与NaOH等强碱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14分)短周期A、B、C、D 4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
(1)元素A为 ;B为 ;C为 (填元素符号)
(2)D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 的原子组成符号为 ;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 (填化学式)
(3)C与D能形成化合物C2D,写出C2D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
用电子式表示C、D两元素形成C2D的过程
24.(6分)(1)第三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弱的是 (填化学式)
(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
25.(14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甲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12.8g铜片和20ml、18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外,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1)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为什么较多的余酸不再与铜片继续反应?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产生的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①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
②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是
(3)可以证明有余酸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填写字母 )
a.再加入过量铁粉 b.再加入CaCO3固体 c.再加入银粉
(4)已知SO2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S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要将其一一检验出来,首先检验哪种气体 ;检验的方法是 。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6分)
26.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与足量的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若需要22.4L(标准状况)的氨,至少需要称取氯化铵的质量是多少(用托盘天平称量)?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答题纸(文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0分)(1)___ (填元素名称) (2)
(3) (4) (5) (写一种)
22.(10分)(1) ,
(2)
(3) ,
23.(14分)(1) ; ; (填元素符号)
(2) ; (填化学式)
(3) ;
24.(6分)(1) (填化学式), (填化学式)(2)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
25.(14分)
(1)
(2)① ②
(3)________(填写字母 )
(4)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6分)
26.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答案(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A
B
C
C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D
A
C
C
C
B
C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0分)(1)碳(2)略(3)CH4(4)极性共价键(5)温室效应
22.(10分)(1)N2,化学性质稳定(2)氨气 (3)铵盐 略
23.(14分)(1)N;O;Na (2)略 H2SO4 (3)离子键 略
24.(6分)(1)HCl LiOH(2)B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
25.(14分)(1)略 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2)①变红②紫色褪去 (3)ab (4)SO2,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6分)
26. 53.5g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理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 )
A.石墨和金刚石 B.H2O和D2O C.O2和O3 D.16O和18O
2.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
A.H2O2 B.N2 C.HCl D.Ca(OH)2
3.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氨气 B. 四氯化碳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4.R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Rn+核外电子数为X,则WgRn+离子所含中子数
为 ( )

5.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HX B.H2X C.XH3 D.XH4
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
( )
A.制催化剂的材料 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制农药的材料 D.半导体材料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大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D.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
8.若将元素周期表的主、副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C.第16列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D.第17列元素单质熔点从上到下逐渐降低
9.下列叙述中肯定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10.砷(As)与其化合物常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中。已知它与氮同主族,而与钙同周期,下列关于砷的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为23
B.最高价氧化物为As2O3,为酸性氧化物
C.原子半径比钙小
D.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AsH3,稳定性强于NH3
1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元素中,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HF、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13.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金属单质被发现和应用得越早,其活动性一般较弱
B.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C.工业上可用铝做还原剂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D.用空气、Cu、稀硫酸来制备CuSO4的方法能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
14.已知有关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如下表
MgO
Al2O3
MgCl2
AlCl3
熔点(℃)
2852
2072
714
190
沸点(℃)
3600
2980
1412
182.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可用电解熔融态的MgCl2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镁
B.工业上用电解法制金属铝时加入了冰晶石,是因为氧化铝的熔点太高
C.AlCl3的熔、沸点比Al2O3低,是因为AlCl3是共价化合物
D.通常也可用热还原法得到Mg、Al单质
15.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H4H是离子化合物 B.NH4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D.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生成
16.氮气与其他单质化合一般需要高温,有时还需高压等条件,但金属锂在常温、常压下就能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这是因为 ( )
①此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 ②此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
③此反应氮分子可能不必先拆分成为原子
④此反应氮分子先拆分成为原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焓小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放热,ΔH>0
D.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是吸热反应
18.已知:H+ (aq)+OH- (aq)= H2O(l) △H1 = - 57.3 kJ·mol-1,
H2SO4(浓)+ NaOH(aq)=Na2SO4(aq)+ H2O(l) △H2 =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B.△H1>△H2
C.△H2 = - 57.3 kJ·mol-1 D. |△H1|>|△H2|
19.25℃、101kPa 下:① 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
② 2Na(s)+O2(g)=Na2O2(s) △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
渐加快
D.Na2O的稳定性比Na2O2强
20.下列过程都与能量变化有关,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 mol-1,则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CO(g)+ O2(g)=2CO2(g) ΔH= -283.0.0kJ· mol-1
B.中和热和燃烧热都是反应热
C.氢气可在氯气中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 + Cl2(g) = 2 HCl(g)
ΔH = —184.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184.6 kJ·mol-1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稀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2×(-57.3)kJ/mol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44分)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4

21.(12分)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元素符号),在④⑤⑥⑨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2)常温下②的某种氢化物与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④⑤⑥⑦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填元素符号);
(5)用电子式表示③⑤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22.(10分)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原子组成符号是____________,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
(2)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为 (填化学式);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4)探求物质的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有一种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指出并说明原因 。
23.(6分)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该反应的△H = ;
(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 O2(g) = H2O(g)
△H =-241.8 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167.2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
24.(4分)根据要求填空:
(1)已知16 g固体硫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 H2 ( g )+O2 (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
2H2 ( g )+O2 ( g ) = 2H2O ( g ) ΔH2 = b kJ/mol
H2 ( g )+O2 (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
2H2 ( g )+O2 ( g ) =2H2O ( l ) ΔH4 =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ad>0 C.2a=b< 0 D.2c=d>0
25.(12分)归纳整理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了氧族元素的各种性质后,可整理出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和性质。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性质元素
8O
16S
34Se
52Te
原子半径(nm)
0.066
0.104
0.117
0.137
常况下单质色态
无色气体
淡黄色固体
灰色固体
略带金属光泽的
主要单质熔点(℃)
-218.4
113
217
450
单质与H2反应情况
点燃时易化合
加热化合
加热难化合
不能直接化合
(1)碲(Te)的常况下单质的色态为 ;
(2)氧只能与周期表中的某一种元素反应生成+2价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氧族元素中含有18e-的两种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
(3)氢硒酸敞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其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 ;
(4)已知:在298K、1.01×105Pa(标准热力学状态)下,
由稳定的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
该化合物的生成热(△H)。右图a、b、c、d分别为
氧族元素氢化物H2Te, H2Se, H2S ,H2O的生成
热数据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
的反应热△H的关系 ;
②写出硒化氢在热力学标准态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共16分)
26.(10分)高中化学实验中铝热反应的现象非常壮观,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提供了如图装置进行铝热反应,药品
有Fe2O3粉末,铝粉,镁条(火柴、药匙等
取用仪器略)。还缺少的药品是 ,
还缺少的仪器是 ;
(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已知:Al、Fe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Fe
熔点(℃)
660
1535
沸点(℃)
2467
2750
① 某同学猜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是铁铝合金。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道理,你认为该同学猜测的依据是 ;
②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
金属铝 ;
③ 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7.(6分)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单质溴的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氯气,把海水中的溴化物变成溴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把生成的溴从溶液中吹出,用纯碱(Na2CO3)溶液吸收,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3 Na2CO3 + 3 Br2 = 5NaBr +NaBrO3+3CO2↑
(3)向(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酸化,即可得溴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要从溴水中得到溴单质,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答题纸(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简答题(共44分)
21.(12分)
(1) , ;
(2) ;
(3) ;
(4) ;
(5) 。
22.(10分)
(1)___________, ; (2) ;
(3) (4) 。
23.(6分)
(1)____ __ (2)_ _____。
24.(4分) (1) ;
(2)
25.(12分)
(1) ; (2) , 、 ;
(3) ;
(4)① ;
② 。
三、实验题(共16分)
26.(10分)
(1) , ;
(2) ;
(3)① ;
② ;
③___ ____ 。
27.(6分)
(1) ;
(3) ;
(4) 。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A
D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D
C
C
B
B
A
B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44分)
21.(12分)(1)Ar,KOH;(2)2Li+2H2O=2LiOH+H2 ;
(3)略 (4) Cl->Na+>Mg2+> Al3+; (5)略
22.(10分)(1),略 (2)N2O5;(3)Cl (4)H2CO3,弱酸
23.(6分)(1)放热; (E2-E1)kJ/mol (2)409.0 kJ· mol-1
24.(4分) (1)S(s)+O2(g)===SO2(g) ΔH=-296.8 kJ/mol (2) C
25.(12分)(1)银白色固体(或带金属光泽的固体)(2)OF2 H2O2 H2S
(3) 2H2Se+O2=2Se↓+2H2O
(4) ①非金属元素氢化物越稳定(不稳定),△H越小(大)
②H2Se(g)=Se(s)+H2(g)(1分) △H=-81kJ?mol-1
三、实验题(共16分)
26.(10分)(1)KClO3 盛有沙子的蒸发皿 (2)略
(3) ①该反应温度下铝已熔化,未反应的铝与生成的铁熔合在一起
②加NaOH溶液,有气泡生成 ③B
高中化学实验中铝热反应的现象非常壮观,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27.(6分)(1) Cl2 +2Br- = Br2 + 2Cl-
(3)BrO3- +5 Br- +6H+ = 3 Br2 + 3H2O(4)萃取 蒸馏
2.最先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门捷列夫
C.卢瑟福 D.汤姆生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C、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7,负价从-7~-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由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导致的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理科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为单项选择,9-12为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计48分)
1.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见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中定义式正确的是( )
A、电容C=Q/U B、电容C=εS/4πkd
C、电场强度E=kQ/r2 D、电场强度E=U/d
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互成60°角的大小相等的两个水平恒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获得的速度为v,在力的方向上获得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其中一个力做的功为( )
A. B. C. D.
3. 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据 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据 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C.据 P=W/t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根据 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4.在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的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达到最低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弹性绳从原长达最低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动能增加了mgL?????????? D.重力势能减少了mgL
5.荡秋千是人们都喜欢的健身娱乐活动。会打秋千的人,不用别人帮助推,就能越摆越高,而不会打秋千的人则始终也摆不起来。要使秋千越摆越高,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A.从高处摆下来的时候身体迅速下蹲,而从最低点向上摆起时,身体迅速直立起来
B.从高处摆下来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而从最低点向上摆起时,身体迅速下蹲
C.不论从高处摆下来还是从最低点向上摆起,身体都要保持下蹲
D.不论从高处摆下来还是从最低点向上摆起,身体都要保持直立
6.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刘翔重新回归赛场,以打破亚运记录的方式夺得110米跨栏的冠军。他采用蹲踞式起跑,在发令枪响后,左脚迅速蹬离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时提升身体重心。如图所示,假设刘翔的质量为m,在起跑时前进的距离s内,重心升高量为h,获得的速度为v,克服阻力做功为,则在此过程中
A.地面的支持力对刘翔做功为mgh
B.刘翔自身做功为mv2+mgh+
C.刘翔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为mv2+
D.刘翔的动能增加量为mgh+
7.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在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着与竖直向下夹300的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场强大小为E=mg/2 时、E所有可能的方向可以构成( )
A、一条线 B 、一个平面 C、一个球面  D、一个圆锥面;
8.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N接地.在其两板间的P点固定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再将M极板向上移动少许,P点的电势增大,P点的负电荷电势能增大
B.闭合开关,再将M极板向上移动少许,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增加
C.闭合开关,再将N极板向下移动少许,P点的负电荷受到电场力增大
D.闭合开关,电容器充电后再断开开关,将N极板向下移动少许,P点的负电荷受到电场力不变
9、AB、CD为圆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将电荷量为q的正、负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关于AB对称且相距等于圆的半径的位置,如图所示,要使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一个适当电荷量的电荷Q,则该点电荷Q(  )
A.应放在C点,带电荷量为-q B.应放在D点,带电荷量为-q
C.应放在A点,带电荷量为2q D.应放在D点,带电荷量为-2q
10、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J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0.5J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J
11.真空中,两个相距L的固定点电荷E、F所带电荷量大小分别是QE和QF,在它们共同形成的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实线上的箭头表示电场线的方向.电场线上标出了M、N两点,其中N点的切线与EF连线平行,且∠NEF>∠NFE.则( )
A.E带正电,F带负电,且
B.在M点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 检验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N点
C.过N点的等势面与过N点的切线垂直
D.负检验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12.如图所示,面积足够大的、板间距离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与直流电压为U的电源连接,板间放一半径为R(2R<d)的绝缘金属球壳,C、D是球壳水平直径上的两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静电感应,水平直径上C、D两点电势差为
B.由于静电感应,球壳中心O点场强为零
C.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正电
D.用手摸一下球壳,再拿去平行金属板,球壳带负电
二、实验题(共计14分,每空2分)
13.“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__________(填测量工具)和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在正确操作情况下,需要垫起木板的一端平衡摩擦,平衡摩擦时,平衡摩擦的目的是使合外力对小车做功等于?????????。实验时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并用字母表示).
14. (1)将下列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A.选取一条纸带,在这条纸带上选定计数点.
B.将铁架台放在实验桌上,用附夹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C.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D.量出从首点到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并算出各计数点的即时速度.
E.比较△EK和△EP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近似相等.
F.在重锤上夹持一纸带,并将它从打点计时器的复写纸下面穿过限位孔,手持纸带保持竖直方向,接通电源后,松手让重锤牵引纸带下落,得到打点的纸带.
G.计算各计数点的动能增加量△EK和势能减小量△EP
正确顺序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 J(取3位有效数字).
三、论述与计算题(15题10分、16题14分,17题14分共计38分)
15、(10分)我们知道,验电器无法定量测定物体的带电量.学校实验室也没有其他定量测定电量的仪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定量测定轻质小球带电量的方案如下: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轻质小球,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m,然后让小球带上相同的电量Q,并将两个带电小球用相同的绝缘轻质细线如图所示悬挂(悬线长度远大于小球半径),测出稳定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等物理量,从而算出小球的电量Q.你认为该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若可行,则还需测量哪些物理量才能求出小球所带的电量,用字母表示该物理量,并写出小球所带电量的表达式及其推导的过程.若不可行,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和相应的计算表达式及其推导过程.
16(14分).如图甲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右端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的质量为m=1.0 kg,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物块静止于O点。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外力F,使它缓慢移动,将弹簧压缩至A点,压缩量为x=0.1 m,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外力F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然后撤去F释放小物块,让小物块沿桌面运动,已知O点至桌边B点的距离为L=2x,水平桌面的高为h=5.0m,计算时,可用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g取10 m/s2) 求:
(1)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存贮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落地点与桌边B的水平距离.
17.(14分) 如图所示,挡板P固定在足够高的水平桌面上,小物块A和B大小可忽略,它们分别带有+QA和+QB的电荷量,质量分别为mA和mB.两物块由绝缘的轻弹簧相连,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B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轻质小钩.整个装置处于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 A、B开始时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不计一切摩擦及A、B间的库仑力,A、B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B不会碰到滑轮.
(1) 若在小钩上挂一质量为M的物块C并由静止释放,可使物块A对挡板P的压力恰为零,但不会离开P,求物块C下降的最大距离;
(2) 若C的质量改为2M,则当A刚离开挡板P时,B的速度多大?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理科物理试题答题纸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二、实验题
13. (1)
(2)
14. (1)
(2)
15、
16.
17.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理科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D
B
A
B
D
D
A
CD
AC
BD
二、实验题
13、(1)毫米刻度尺 、交流
(2)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GI(只要取匀速部分即可)
14、(1)正确的排序为B、F、C、A、D、G、E
(2)7.62  7.56
15、可行。
为了测量小球所带的电量,还需测量悬线悬点到球心的距离L(或悬线的长度).
设当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两球相距r,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个带电小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相等,设为F.
对A球有: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由几何关系可得:
由以上各式得:
故:
16.解析 (1)取向左为正方向,从F—x图中可以看出,小物块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1.0 N,方向为负方向
在压缩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Wf=-Ff·x=-0.1 J
由图线与x轴所夹面积可得外力做功为WF=(1.0+47.0)×0.1÷2 J=2.4 J
所以弹簧存贮的弹性势能为Ep=WF+Wf=2.3 J
(2)从A点开始到B点的过程中,由于L=2x,摩擦力做功为
Wf′=Ff·3x=0.3 J
对小物块用动能定理有
解得vB=2 m/s
物块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下落时间t=1 s
水平距离s=vBt=2 m
17、解:(1)开始时弹簧形变量为,由平衡条件:

设当A刚离开档板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由:
故C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解得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C下落h过程中,C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B的电势能的增量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以及系统动能的增量之和
当C的质量为M时:
当C的质量为2M时,设A刚离开挡板时B的速度为V

解得A刚离开P时B的速度为: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数学《必修Ⅱ》试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对于右图的几何图形,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2.过点和点的直线的倾斜角是,那么( )
A. B. C. D.
3.如果方程表示圆,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交且过圆心 D.相离
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6.圆与圆的公切线有且仅有( )
A.一条 B.两条 C.三条 D.四条
7.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 ,那么下面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相交,则相交; D.若相交,则相交;
8.直线与圆交于两点,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9.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是,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是,过底面的一边作一截面使其与底面成的二面角,则此截面的面积是( )
A. B. C. D.
10.把边长分别是的三角形铁丝框架套在一个半径是球上,那么该球的球心到这个三角形铁丝框架所在的平面的距离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下图是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那么该四棱锥的体积是________;
12.直线与互相垂直,则实数___;
13.直线与圆相切,且与直线平行,那么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
14.给出下列八个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⑥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⑦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⑧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数学《必修Ⅱ》答题纸
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__________;12. __________;13. __________;14. 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道小题,满分50分)
15.(8分)已知点是平行四边形所在的平面外一点,是的中点,求证:∥平面.

16.(8分)直线经过点且与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两点,的面积是,求在直线的方程.
17.(12分)已知点及圆
(1)若直线为过点的圆的切线,求直线 的方程;
(2)若直线为过点且被圆截得的弦长是,求直线 的方程.
18.(12分)已知点是所在平面外一点,平面,,于点,于,
(1)求证:平面平面.
(2)求证:平面
19. (10分)已知圆和直线交于两点,若(点是坐标原点),求的值.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数学《必修Ⅱ》答案
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A
B
C
A
B
D
二.填空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 12.; 13.或; 14.②③⑥⑧;
三.解答题(共5道小题,满分50分)
15. (8分)证明:连结交于点,连结,由于和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则,又是的中点,那么,所以∥
而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16. (8分)解法1:设直线的方程是,则,那么有,解得,则直线方程是,即.
解法2:显然直线的斜率存在,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令,得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令,得直线在轴上的截距,那么,解得,则直线方程是
17. 解(1)圆即,显然在圆上,则为切点,,那么所求切线的斜率为,所以直线方程为即.
(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方程为,圆心到距离是3,满足题意;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由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3,即,解得,则方程是
所以,直线方程是或.
18. 证明(1)平面,平面,则,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而平面,那么平面平面.
证明(2)由(1)平面平面,而,则平面,平面,那么,由于,,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19. (10分)解: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消去得.
设,,那么是方程的两个根,则

由,则,那么,解得.
当时,,所以为之所求.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英语《必修3》试题
I. 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当中,找出与所给单词划线部分发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aboard
A. maple
B. acid
C. spaceship
D. ahead
2.
origin
A. unlike
B. billion
C. sigh
D. possible
3.
exist
A. exam
B. except
C. excite
D. exercise
4.
biology
A. eagle
B. globe
C. religion
D. rag
5.
account
A. cousin
B. group
C. southern
D. amount
II.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当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She has been working hard day and night, which____her pale face.
A. stands for ?????? B. accounts for ?????? C. goes for???? ?? D. searches for
—May I use your car for a while?
—Sure,_______________.
A. my pleasure B. you might C. go ahead D. so do you
Charlie still has difficulty solving the problem______he consulted the
professor.
A. even though B. as though C. so that D. as if
—Isn't that Ann's husband over there?
—No, it be him. I'm sure he doesn't wear glasses.
A. must not B. may not C. can't D. won't
—_____I return the dictionary within 3 days?
—No, you_____. You ______keep it for 5 days.
A.May, needn’t, will????????????? ???????????????B.Can, mustn’t, would?????????????
C.Must, don’t have to, can????????? ??? ???? D.Shall, can’t, should
Steven, you play with the knife; you hurt yourself.
A. won't, can't B. mustn't, may
C. shouldn't, can D. can't, shouldn't
Since you got wrong answer, you should do it for second
time.
A. a, a B. the, the C. a, the D. the, /
If you feel tired and sick of fat food, that is you have to go to the
hospital for a medical examination.
A. why B. when C. what D. whether
We haven't settled the question of it is necessary for him to study
abroad.
A. if B. where C. that D. whether
Please remind me some eggs for the coming party.
A. buy B. to buy C. of buying D. for buying
There was nothing to us doing so.
A. keep B. make C. let D. prevent
made the school proud was more than 90% of the students
had been admitted to key universities.
A. What, because B. What, that C. That, what D. That, because
, I don't like him very much because he is always rude to his parents.
A. To be honest B. To my surprise C. As a result D. By accident
John late as usual and had a seat quietly.
A. gave up B. took up C. brought up D. turned up
Don't worry. I'm sure things will get better .
A. in time B. on time C. at times D. at the time
III. 完形填空(共20小题; 每小题1.5分, 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was in a department store with my mom, aunt, and my sister a few days ago. 21 , I am one of those people who do not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y family. However, I decided this time to 22 them.
My aunt and I were 23 for some things to buy for our family when I noticed two 24 on the side. One of them had a little girl sitting on it with her 25 nearby and the other one was 26 . So, I decided to sit down. While I was 27 my own thing there, I 28 that the family were not in front of the 29 anymore. I saw the girl 30 and look around for her family. She came back and I saw her in 31 , crying.
I knew that she 32 her family and was all by herself . Now, I am sure that almost everybody has been lost in a department store or 33 big before and we all know that feeling. 34 I went up to her and asked what was 35 and in tears she told me she was lost. I 36 her a smile card I just bought. You should have seen the 37 on her face when she read it. Then I went up to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and 38 them what happened. People there promised to 39 her. After I left, the little girl’s parents went there and I could see them looking around for the person who had found their daughter and given her the 40 . Little did they know it was a regular teenager who did it.
21. A. Luckily B. Usually C. Sadly D. Surprisingly
22. A. help B. encourage C. join D. support
23. A. answering B. looking C. preparing D. calling
24. A. chairs B. children C. signs D. toys
25. A. friends B. book C. family D. bags
26. A. clean B. large C. empty D. beautiful
27. A. studying B. carrying C. buying D. doing
28. A. noticed B. believed C. doubted D. understood
29. A. shop B. gift C. girl D. lady
30. A. get up B. come up C. give up D. make up
31. A. return B. detail C. vain D. tears
32. A. hated B. raised C. lost D. lived
33. A. somewhere B. something C. everywhere D. everything
34. A. If B. As C. So D. Or
35. A. important B. wrong C. strange D. different
36. A. lent B. gave C. sent D. posted
37. A. smile B. sadness C. puzzle D. worry
38. A. reminded B. warned C. asked D. told
39. A. look out B. take care of C. wait for D. call up
40. A. courage B. money C. explanation D. card
IV.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Visitors to Britain are sometimes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newspapers there have such a large circulation(发行). For example, national newspapers, the “Daily Mirror ” and the “Daily express” both sell about four million copies everyday. Most of British families buy a newspaper every morning and two or three on Sundays.
Besides the national papers, there is, however, another branch of the British newspapers, local newspapers. Local newspapers have a weekly circulation of 13 million. Almost every town and county area has one. Nearly all them hold their own and many of them are very profitable(赚钱的).
These papers are written almost entirely for readers interested in local events-births, weddings, deaths, council meetings(地方会议)and sports. Editors(编辑)prefer to believe people who know the district well. A great deal of local news is regularly supplied by clubs and churches in the neighborhood.
The editors must never forget that the success of any newspaper depends on advertising. But if the newspaper is well written and the news items have been carefully chosen to draw local readers, the business men will thank for the chance to keep their products in the public eyes.
41.Visitors to Britain ar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
A.there are so many kinds of local newspapers there
B.local papers should have a circulation of four million
C.the usual number of copies of the newspapers there is large
D.British newspapers are read by everyone
42.Local newspapers have .
A.a circulation as large as that of national newspapers
B.a daily circulation of 13 million
C.a smaller circulation
D.an even larger circulation
43.In the writer’s opinion, no paper can possibly succeed without .
A.advertisements B.interesting reports
C.a great deal of national news D.an excellent sales manager
4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All the local newspapers are very profitable
B.Local newspapers have a weekly circulation of 14 million
C.Local readers are much interested in local news
D.Each British family buys three newspapers on Sundays
45.The word “draw ” in the last paragraph may mean .
A.to pull B.to cause to notice C.to cause to come D.to receive
B
A hobby can be almost anything a person likes to do in his free time. People with hobbies may keep pets,build model ships,watch birds,hunt animals,climb mountains,grow flowers,fish,ski,skate and swim. They also paint pictures,attend concerts and plays,and perform on musical instruments. They collect everything from books to butterflies and from shells to stamps. People start hobbies because these activities offer enjoyment,friendship,knowledge,and relaxation. Sometimes they can make money. Hobbies help people relax after periods of hard work,and offer interesting activities to persons who have retired(退休). Anyone,rich or poor,old or young,sick or well,can follow a satisfying hobby. Hobbies can help a person'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Doctors have found that hobbies are valuable in helping patients recover from physical or mental illness. Hobbies give bedridden(长期卧床的)or wheel-chair patients something to do,and provide interests that keep them from thinking about themselves. Many hospitals treat patients by having them start interesting hobbies. In early times,most people were too busy making a living to have many hobbies. But some persons who had spare time did enjoy hobbies. The ancient Egyptians played games with balls made of wood,pottery(陶器). People today have more time than ever before for hobbies. Machines have made them spend less time on their jobs. Hobbies provide a different life for workers who do the same unchanging thing all day long. More people are retiring than ever before,and at an earlier age. Those who have developed hobbies never need to worry about what to do with their newly found free time. Sir William Osier,a famous Canadian doctor expressed the value of hobbies by saying,“No man is really happy or safe without a hobby”. 4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Hobby is one's regular activity in his office. B.Hobby is one's regular activity in his spare time. C.Hobby is a kind of activity only for old people. D.Hobby is a kind of activity only for young people. 47.It seems that people who ________ may spend more time enjoying their hobbies. A.have little money B.have much money C.have retired from their work D.have left school 48.The phrase“recover from”in the third paragraph means “________”. A.get back B.become healthy again C.become calm D.supply with a new cover 49.In early times,most people spent less time on their hobbies,because ________. A.they were brave and hard-working B.the living conditions were poor C.they were engaged in making a living D.they love money very much 50.What's the writer's opinion about hobbies? A.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the same hobby. B.Machines also have their hobbies. C.Hobbies are popular among people in Egypt. D.People should have hobbies in their free time.
C
The poorer mental fun_ction(神经功能)seen among alcoholics, many of whom also regularly smoke cigarettes, may be partly caused by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nicotine(尼古丁), new study suggests.
“People who are also smokers are more dangerous,” Dr. Jennifer M. Glas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s Addiction Research Center, said. In her study, “cigarette smoking had bad effects on IQ and thinking,” she said. This finding may seem wrong because many smokers feel better after smoking.
Studies show that up to 87 percent of alcoholics(酗酒者)smoke cigarettes. Yet, few studies have looked into cigarette smoking as a reason that might explain the cognitive deficits(认知不足) reported among alcoholics.
To find out that connection, Glass and her partners examined brain fun_ction among 172 men from the same community, including 103 men who are alcoholics. The team found that heavy smokers and those alcoholics both had lower IQ scores.
In the further study, the experts found that smoking also appeared to be connected with weaker verbal (语言表达能力) and visual-spatial reasoning (形象化和空间推理能力). So, though smoking did not account for all of the poorer mental fun_ction among the alcoholics, it did seem to account for some of the effects, the report shows.
51. Some people don’t think that cigarette smoking will make their IQ and thinking ability poor because
A. they lack common knowledge.
B. this finding doesn’t agree with their feelings.
C. they like smoking too much.
D. some researchers have opposite ideas.
52. 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that was carried out by Glass and her partners?
A. To study if cigarette smoking can cause the cognitive deficits among alcoholics.
B. To show that smoking and drinking has much connection with IQ and thinking ability.
C. To show that smoking and drinking has little connection with IQ and thinking ability.
D. To prove that smoking has no connection with drinking.
5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Smoking can make mental functioning better for a long time.
B. Glass and her partners studied 275 persons in all to find the connection.
C. Half percent of alcoholics smoke cigarettes.
D. Smoking can also influence a person’s weaker verbal and visual-spatial reasoning.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Smoking is the reason for all of the mental fun_ction.
Smoking leads to abusing alcohol.
Smoking is good for thinking.
Smoking may have bad effects on mental fun_ction.
55.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that .
A. smoking and drinking may make IQ and thinking ability poor.
B. how smoking and drinking influence IQ and thinking ability.
C. people should give up smoking and drinking immediately.
D. why some people have weaker verbal and visual-spatial reasoning.
根据短文内容,从以下A~F选项中选出能概括每一段主题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其中E涂A和B,F涂A和C,选项中有一项为多余项。
A. We’ll “manage” the earth.
B. We’ll have a brain map.
C. We’ll use gene(基因)technology to explore brain.
D. Some diseases will be cured(治愈)by using the genetic code.
E. We’ll know how the universe starts.
F. We’ll live longer.
56. ___________
Why does the universe exist? Since the 1920s, scientists have got ideas that give a pic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e.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these ideas will be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from new telescope(望远镜). We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matter acts at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the early universe.
57.___________
As scientists learn more about the genetic code and the way cells(细胞) work, many serious diseases will become less threatening. With the knowledge, doctors will be able to use healthy genes instead of disease-causing DNA.
58.___________
The genetic medicine may let us control the aging process so that we will live longer. But before we push scientists to do more, consider: Do we really want to live in a world where no one grows old and few children are born? Where would new ideas come from? What would we do with all that extra time?
59.___________
We’ll stop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but will do something about it. We’ll gradually know th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y on the Earth. And using that knowledge, people would like to manage the workings of the Earth.
60.___________
The brain is the most complex(复杂的)system we know. It contains about 100 billion cells, each connected to as many as 1,000 others. Early in the next century, we will use new technology to produce maps of the cells while the brain is working. We’ll be able to know which ones are working when you read a word, when you say a word, when you think about a word, and so on.
V.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和空白之后的汉语提示词,在横线上写出对应单词的正确、完整形式,每空只写一词。
It's difficult for Chinese to get used to the (风俗) of serving soup first.
He kept on (擦拭) his eyes with the back of his hand.
Many students have (受益) from the new plan.
Tim tried to (平衡) home with work after finding a new job.
People usually (尖叫) for help when they are in danger.
We all (鞠躬) to the king as he came out.
Children shouldn't be allowed to watch (猛烈的、暴力的) movies.
This (理论) must be discussed before it is used.
He was (轻微地) injured in the accident last week.
This drink is a (混合物) of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fruit.
VI.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_),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is morning I went to the English corner in the park near my home. It has been three year since it was found.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good as college students and foreigners took part the activity. People there practised speak English by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interesting. People also exchanged the experience in English learning. I thought it was good chance for me to use that I had learned in my English class. I was felt very cool after I got back home. In the future I’ll try my best for learn English better, for it is so wide used in the world.
VII. 书面表达(满分10分)
国家号召创建节约型社会,可是我们学生中浪费现象严重。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号召同学们从我做起,杜绝浪费。
要求:1.词数10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写好,不计入总次数;
2.不可逐字逐条翻译,要组成一篇通顺连贯的短文。
浪费现象
危害
措施
水、电
资源
内容由考生自己添加
餐厅食物
钱财、粮食
参考词汇:a waste of...(浪费……), resource(资源)
Dear friends,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Now I would like to make a speech he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ving standard, there is lots of waste in our school.

That's all. Thank you!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 高一 年级英语《必修3》答题纸
V.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和空白之后的汉语提示词,在横线上写出对应单词的正确、完整形式,每空只写一词。
It's difficult to get used to the (风俗) of serving soup first.
He kept on (擦拭) his eyes with the back of his hand.
Many students have (受益) from the new plan.
Tim tried to (平衡) home with work after finding a new job.
People usually (尖叫) for help when they are in danger.
We all (鞠躬) to the king as he came out.
Children shouldn't be allowed to watch (猛烈的、暴力的) movies.
This (理论) must be discussed before it is used.
He was (轻微地) injured in the accident last week.
This drink is a (混合物) of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fruit.
VI.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_),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is morning I went to the English corner in the park near my home. It has been three year since it was found.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good as college students and foreigners took part the activity. People there practised speak English by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interesting. People also exchanged the experience in English learning. I thought it was good chance for me to use that I had learned in my English class. I was felt very cool after I got back home. In the future I’ll try my best for learn English better, for it is so wide used in the world.
VII. 书面表达(满分10分)
国家号召创建节约型社会,可是我们学生中浪费现象严重。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号召同学们从我做起,杜绝浪费。
要求:词数10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写好,不计入总次数;
浪费现象
危害
措施
水、电
资源
内容由考生自己添加
餐厅食物
钱财、粮食
参考词汇:a waste of...(浪费……), resource(资源)
Dear friends,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Now I would like to make a speech he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ving standard, there is lots of waste in our school.









That's all. Thank you!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 高一 年级英语《必修3》答案
I. 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5 DBACD
II.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6-10 BCACC 11-15 BABDB 16-20 DBADA
III. 完形填空(共20小题; 每小题1.5分, 满分30分)
21-25 BCBAC 26-30 CDACA 31-35 DCACB 36-40 BADBD
IV.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41-45CCACB 46-50 BCBCD 51-55 BADDA 56-60 EDFAB
V.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custom 62. wiping 63. benefited 64. balance
scream 66. bowed 67. violent 68. theory
69. slightly 70. mixture
VI.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 three year since 2.it was found 3.as good as
years founded well
4.take part∧the activity 5.practise speak English 6.it is∧good chance
in speaking a
7. that I have learned 8.I was felt very cool 9.try my best for learn
what 去掉 to
10.it is so wide used
widely
VII.作文(略)(10分)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政治理科《必修Ⅱ》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参加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2900多名人大代表,包括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等。这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
A.真实性 B.广泛性 C.阶级性 D.社会性
2.2012年5月16日是我国第二十二个全国助残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残疾人保障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体现出
A.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B.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C.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3.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能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说明我国公民享有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政治自由 C.监督权 D.任免权
4.2013年1月,西安市发改委召开出租车价格调整听证会,来自社会各界的25名代表参与听证,有关部门在听证会上听取各方意见,研究确定出租车价格调整方案。这一过程
A.是我国公民依法参加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
B.是我国公民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具体体现
C.是为了决策利民,政府更好地依法执政
D.说明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5.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期间,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互联网、信件等多种渠道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是公民
A.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D.以公开、民主基本要求参与民主监督
6.设置“市长热线电话”沟通市民和市长之间的联系,通过电话将有关问题直接反映给市长。这种做法主要体现出我国民主监督的
A.信访举报制度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 D.检举揭发制度
7.读漫画《挑好“小官”干好“大事”》。为挑好“小官”,必须
①增强选民的主人翁意识 ②提高选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③确保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④认识到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纳入中国政治制度之中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8.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尽管应该解决且也不难解决,却因相关职能部门的缺位、失职而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从而引发民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一些久拖未决的基层问题常常是经由“媒体曝光或网上议论——上级领导批示——下级迅速办理”这一模式解决的。及时解决基层问题
①基层干部应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②应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③必须完善问责制,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监督 ④必须加强上级干部对基层工作的直接指导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提问者提出问题,有网民以自己的专业背景、亲身经历回答问题,也有人道听途说甚至冷嘲热讽。你认为在使用“人肉搜索”时最应该强调的是
A.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 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高效便民的原则
10.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11.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有许多,下面不属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是
A.公民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信访举报
B.公民将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后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C.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让公民发表意见、建议
D.公民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或参加监督听证会?
12.下列各种行为属于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是
①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 ②依法在公共道路上游行、示威 ③依法对村长提出诉讼 ④对以权谋私的国家公务员进行揭发、举报
A. ①④ B. ②③ C.①② D. ③④
13.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高度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D.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4.漫画《该他管》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我国政府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好的事情管好 ②我国政府要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③要不断加强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建设,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 ④我国政府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某市电视台开办的“政风行风面对面”节目,邀请市政府部门的领导人,与群众沟通,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为政府和群众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某市电视台“政风行风面对面”节目开通后
①政府可以更好地接受舆论和公众监督 ②政府可以解决公民的所有困难 ③为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提供了有效渠道 ④公民可以更好地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行政补偿制度”是指由于政府的法规、政策的修改或撤销给企业合法权造成损失,要建立合理的补偿和处置机制。政府要为自己的决策不当或政策变化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买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我国人民民主广泛性的体现 B.政度要审慎用权,民主决策
C.人民民专政国家性质的体现 D.社会主义民主程度的倒退
17.某市统计局透露,“幸福感”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正式列入市统计局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该市政府应该
A.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机关的职能 B.转变理念,淡化监管职能
C.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D.执政为民,强化政府的权力
18.近一段时期以来,公共舆论出现了“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愿”等“被”现象。所谓“被增长”,就是说实际没有增长,但在统计数据中却增长了,使我们都被统计数字“幸福”地笼罩着。越来越多的“被”现象的出现对政府的启示是
A.公民要不断增加政治参与度 B.政府要不断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C.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政府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19.近年来,我国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了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上述做法,最合适的是
A.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B.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C.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全面实现 D.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不断健全
20.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从监督体系上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1.截至2013年4月11日,陕西省地级市及省公安厅的官方微博已全部开通并完成认证,被网友称为“微博110”。政府微博的开通
A.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B.改变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C.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D.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22.“增强程序意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这句话主要体现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
A.合法行政 B.程序正当 C.合理行政 D.高效便民
23.国家颁行的《关于实行行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对行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实施问责。这一举措表明
A.政府执政必须符合法律程序 B.我国已建立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
C.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 D.政府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
24.为防止腐败现象的频繁出现,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下列对权力制约和监督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②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党的领导,二靠人民当家作主,二者缺一不可 ③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④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的回答诠释了树立政府权威的价值,这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有
①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②政府工作人员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5分)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25分)
26.节能减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
材料一、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12年我国政府依法淘汰一大批落后生产能力,关停小火电2157万千瓦、小煤矿1.2万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炼钢产能3747万吨、水泥产能8700万吨;同时启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一年降低了3.27%。
材料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仅工靠政府的推动引导,企业的落实,更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城乡百姓的支持和参与。城乡百姓的支持和参与,关键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看似不经意的生活小节,其实蕴藏着巨大的节能减排空间。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应该怎样为节能减排做贡献?(12分)
27.你熟悉互联网,但你了解物联网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感受奇妙的物联网世界吧。
物联网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主人在路上能够遥控家中的电器做家务;顾客在超市能够了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主要信息,假冒伪劣商品将无从遁形;企业信息监控中心能够自动调生产过程;农作物会“主动”发出该浇水、该施肥的各种信息。物联网还将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加快相关产业的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物联网发展在研发水平、行业标准、人才队伍、相关政策、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给我国政府提出了新的课题。
结合材料分析,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作为。(13分)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政治理科《必修Ⅱ》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25分)
26.
27.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政治《必修Ⅱ》理科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C
B
A
A
C
A
B
C
C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C
C
B
A
A
B
D
D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5分)
26.(1)? 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多种途径,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4分
(2)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有关机关依法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4分
(3)自觉履行义务。树立责任意识,养成节约习惯,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利益。
4分
27.政府要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制定发展规划、拟定行业标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5分
履行组织文化建设职能,拓展教育事业,加强物联网人才培养;4分
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保护国家和公民信息安全。4分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文科(物理《必修二》)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数值和速度数值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率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3.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也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
A.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5.一球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t,则它的运动时间为( )
A B C D
6.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一定相等
B.它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C.它们周期相等,角速度一定也相等
D.它们周期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7.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 )
A 1:4 B 2:3 C 4:9 D 9;16
8.万有引力常量的单位是( )
A.kg 2 / N.m 2 B.N.kg 2/ m 2
C.m 2 / N.kg 2 D.N.m2/kg2
9.设土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若测得土星到太阳的距离是r,土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是T,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根据这些数据无法求出的量是( )
A.土星的线速度大小 B.土星的加速度大小
C.土星的质量 D.太阳的质量
10. 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
A. B. C. D.
11.某人的重力为500N,它对地球的吸引力约为:
A.0N B.100N C.500N D.无法知道
12.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转动,小物块A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的动摩擦因数为,现要使A不下落,则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为(小物块A与筒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计24分)
13.相距100 m 的两艘万吨巨轮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约__________N.
14.要使物体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它的速度至少等于_______ km/s.
15.从某高度处以1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经2s 落地,g取10m/s2,则物体抛出处的高度是______m,物体落地点的水平距离是______m。
1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2倍,周期减小到一半时,其向心力大小是原来的______倍,当质量不变,线速度大小不变,角速度大小增大到2倍时,其向心力大小是原来的______倍。
17.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ΔS相等的三点A、B、C,量得ΔS=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h2=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 m/s;
三、计算题(3小题,共计28分)
18.(8分)质量为800kg的小汽车驶过一座半径为50m的圆拱桥,到达桥顶时的速度为5m/s,求此时汽车对桥的压力。
19.(10分)两个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半径之比为R1:R2=2:1,求两个卫星:
(1)向心加速度之比;
(2)线速度之比;
(3)周期之比。
20.(10分)如图,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3.0 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 kg.不计空气阻力.(取sin 37°=0.60,cos 37°=0.80;g取10 m/s2)求:
(1)A点与O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文科(物理《必修二》)答题纸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二、填空题
13. 14.
15. ,
16. ,
17.(1) ,(2)
三、计算题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A
B
D
C
D
C
C
D
C
A
C
D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计24分)
13. 0.6(0.6—0.7) 14. 16.7
15. 20 , 24
16. 8 , 2
17.(1) 2 ,(2) 1.5
三、计算题(3小题,共计28分)
18.7600N
19.(1)1:4
(2)1:
(3) :1
20.(1)75m
(2)20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巉岩(chán) 藩篱(fán) 牲醴(lǐ ) 执拗( niù )
B.马嵬(wéi) 嘲哳(zhā) 中绳(zhōng) 镂刻(lòu)
C.逡巡(qūn) 瓮牗(yǒng) 衣帛(bó) 畏葸(sī)
D.孝悌(tì) 句读(dòu) 锋镝(dí) 恬然(tián)
2、下列多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寒暄 凋敝 骐骥 针贬时弊
B. 舟楫 戕害 膏腴 以手抚膺
C. 纰缪 撕打 窈陷?? ?低眉信手
D. 谛听?? ?复盖?? ?谪戍?? ?蜂拥而来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等,真是五花八门,不绝如缕,让人目不暇接。
B.东方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栏目,确实办得非常成功,每当我陶醉其中时,真是有点乐不思蜀。
C.今年清明节,许多墓园增加了提供水桶和抹布的服务内容,这些微不足道的措施,却让扫墓者感到格外温馨。
D. 伦敦奥运会期间,大多游客都到比赛现场观看比赛,各大酒店白天常常是十室九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近来,中国内陆多个省份遭遇暴雪袭击,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到了1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让人们对气候变暖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B. 记者从煤矿事故调查组了解到,这起特大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企业管理混乱、超强度组织生产引起的,此外还存在有关部门监管缺位的问题。
C.今年高考艺术类考生报名人数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促使文化课成绩水涨船高,一些艺术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
D.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为期三天的访俄行程,中俄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中俄关心的稳定向前发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太阳刚下山了, , , , , ,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
①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
②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
③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
④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
⑤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⑥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
A.①④②③⑤⑥ B.⑤②③①④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①③②⑤④⑥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许多小说都有个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种冷漠源于封建礼教,也源于人性的弱点,鲁迅将之归结为中国国民的劣根性,《祝福》中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就是很好的范例。
B.李白创作的《蜀道难》想象奇特、气势宏伟。该诗袭用乐府古题,以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蜀道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C.《师说》作者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D.《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栾布,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常与布游。穷困,赁拥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选自《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赁拥于齐,为酒人保 保:佣工
B. 夷三族 夷:夷灭、诛灭
C. 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祠:祭祀的祠堂
D. 微彭王,项氏不亡 微:没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3分)
A. 臧荼后为燕王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 若与彭越反邪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与楚则汉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有怨者必以法灭之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9、下列各句全都表现栾布义勇的一项是( )(3分)
A.①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②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
B.①为其家主报仇 ②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C.①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 ②于是尝有德者后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
D.①布顾曰:“愿一言而死。” ②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
10、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司马迁曾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栾布如果是为哭祭彭越而死,在作者看来也应该是死得比泰山还重。
B.司马迁不因栾布没为梁王死节,而否定其义勇,这表明司马迁作为一个卓也的史学家,并不拘泥于陈腐的死节观。
C.作者认为,栾布对死亡的态度是令人敬佩的,即使是古代的仁人志士,也没有人超过他。
D.司马迁虽然高度评价了栾布的“趣汤如归”的精神,但是对其在行动上没能使自己的死重于泰山而遗憾。
11、把阅读材料中和课内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3分)
(2)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3分)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4分)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2、根据前后文在横线上写出准确的诗句。
①青泥何盘盘, ______________。(《蜀道难》)
②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③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④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⑤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列,______________,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过秦论》)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四、古诗鉴赏(共2小题,共7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3分)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家园城市
??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⑦如何满足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是家园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我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是从自然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苍松翠竹、鸟语花香,本来不应该与城市截然隔离。大自然的地貌、江河、气候、动植物等应当成为城市特色的一部分,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另外,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
⑧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14、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由于? 因此?? B.由于? 才能?? C.因为? 所以????D.因为? 而且
15、第⑦段论述的“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2分)
16、分别写出第④⑤段中加点的“空间”一词的含义,并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概括两种空间的不同作用。(3分)
17、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建造物质环境和营造精神家园是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 B.由于文化缺失导致城市的雷同是当前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C.本文引用意大利建筑师的话是为了说明城市建设缺乏城市传统。
??? D.家园城市是在不断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终极目标。
六、语言运用(每空1分,共6分)
18、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人立于世间,首先要有一颗“良心”,要有“公心”,力戒“ ”,不能有“野心”,但要有“雄心”。实现理想想先要下“决心”,还要有“ ”,更要“精心”、“细心”,决不能粗心;对未来要有“ ”,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 ”;读书、做研究要“专心”,不能“分心”。中国文化主张待人要“虚心”,也要“实心”,还要有“爱心”和“ ”,绝对不能“坏心”,更不能有“黑心”;面对钱财诱惑,要切忌“ ”。总之,做事必须持严谨的态度,不能“掉以轻心”。
七、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早在2008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经公开提出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在社会引起广泛争议。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全国政协文员发起提案,建议改革或停止评选。这些新闻的出现,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有网友赞成停选,有网友建议保留。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答题纸
选择题(基础知识和文言文)(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把阅读材料中和课内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2)

(3)

古诗文默写(7分)
12、①?? ? ?②??

④?????? ??
⑤ ⑥??
古诗鉴赏(共2小题,共7分)
13、(1)(3分)

(2)(4分)


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共10分)
14、( )(2分)
15、(2分)

16、(3分)


17、( )(3分)
语言运用(共6分)
18、
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共18分)
1. D 2. B
3. C(解析:不绝如缕:指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适用对象不合适。乐不思蜀: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都城洛阳。一天,司马昭问他想念不想念西蜀,他说“此间乐,不思蜀。”后指乐而忘返。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十室九空:十户人家九家空。形容天灾人祸市的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望文生义。)
4. A(解析:B项“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C项搭配不当,“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两面对一面,应该为“为自己文化课的成绩感到担忧”。D项语序不当,“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改为“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
5. D(解析:由“太阳刚下山了”可知①为首句;然后写月光下菜园的景致,③交代月亮升起,②为菜园景象的总领句;再按照逻辑关系不难推出⑤④⑥)
6. D(解析:《高老头》作者为巴尔扎克。)
二、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共22分)
7. C(解析:祠:名词作动词,当“祭祀”讲。)
8. B(解析:A项“为”均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成为、做”“凝结”。 B项均为代词,当“你”讲。C项前者为连词,当“就”讲;后者为连词,表转折,当“却”讲。D项前者为介词“按照、依照”;后者为表目的的连词,当 “来”讲。)
9. A(解析:B项②非栾布行为;C项①不是表现栾布义勇;D项②非栾布行为,且与义勇无必然联系。)
10. D(解析:司马迁并没有因为栾布没死而遗憾。)
11.(1)(3分)项王不能顺利西进的原因,只因为有彭王据守在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军陷入困境。
(2)(3分)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不如死了,请把我煮了吧。
(3)(4分)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不施行仁义因而攻和守时的形势就不同了。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2. ①百步九折萦岩峦 ②艰难苦恨繁霜鬓 ③数罟不入洿池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⑤振长策而御宇内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四、古诗鉴赏(共2小题,共7分)
13.(1)(3分)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4分)“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五、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共10分)
14.(2分)D
15.(2分)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 对城市艺术品质的审美需求
16.(3分)第4段的“空间”是指场所:作用是便于人与人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第5段的“空间”是空地:作用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得到精神山的放松和愉悦,而不感到压抑与紧张。(每个要点个1分)
17.(3分)B
六、语言运用(每空1分,共6分)
18. 私心、恒心、信心、灰心、热心、贪心
七、作文(50分)
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栾布是梁国人。当初梁王彭越还是平民的时候,曾经跟栾布交往。栾布穷困,在齐国被人雇佣,做了酒店的佣工。几年后彭越离开离开酒店到巨野一代当强盗,栾布被别人掳掠贩卖,在燕国当奴仆。因为栾布替他的主人家报了仇,燕国将领臧荼推举他担任都尉。臧荼后来做了燕王,就任用栾布做将领。等到臧荼反叛的时候,汉朝进攻燕国,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到这件事,就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大夫。
栾布出使齐国,还没有回来,汉朝征召彭越到京,以谋反罪惩罚他,诛灭三族。随后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令说:“有敢来收尸的就逮捕他。”栾布从齐国回来,到彭越的脑袋下面汇报情况,一边祭祀一边痛哭。官吏逮捕了栾布,并报告皇上。皇上召见栾布,骂道:“你跟彭越谋反吗?我下令任何人不能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参与彭越谋反明摆动着的了。快烹杀栾布!”正被提起走向汤镬的时候,栾布回头说:“希望能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上说“说什么话?”栾布说:“皇上在彭城被困,在荥阳、成皋一带打败仗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只因为有彭王据守在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军陷于困境。当时,只要彭王一回头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败亡。况且垓下的会战,假如没有彭王,项氏就不会灭亡。天下平定以后,朝廷剖符分封彭王,彭王也想把封爵传于万代。如今陛下一向梁国征兵,彭王因病不能前来,陛下就怀疑,认为他谋反。谋反的形迹还没表现,却苛刻地依据小过失诛杀他,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自危。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不如死去,请让我接受烹刑。”于是皇上就赦免了栾布的罪过,任命他做都尉。
孝文帝时,栾布当了燕国丞相,官做到将军。栾布就声称:“穷困的时候,经不起身心的屈辱,不是好汉;富贵的时候,不能使报仇使自己快意的,不是贤人。”这时候,栾布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人,就优厚地报答他,对有仇的人,就必定借法律消灭他。吴、楚七国反叛时,栾布因有军功被封为俞侯,再次担任燕国丞相。燕、齐两国之间都替栾布建造了祠庙,号称栾公社。
太史公说:栾布之所以敢于痛哭彭越,走向汤镬从容不迫,视死如归,那是他真正知道自己死得其所,而不畏惧自己的死了。虽然古代那些勇烈之士,有怎么能超过栾布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