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教学目标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和组织形式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职能和基层自治管理方式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并理解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定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科学精神: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内容。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法治意识:能够依法参与基层群众自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教学重难点难点: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重点: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职能和基层自治管理方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法等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法:提问这些情况下出现了谁的身影?(提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入居委会、村委会的概念)1、中小学参加社区实践出具证明2、全国人口普查中协助基层政府登记社区居民人口信息3、当你健康码红码时如何解除?六、新课讲授(一)村委会的性质、职能和基层自治管理方式教师讲授韦焕能的生平经历,播放视频《第一个村委会的诞生》学生活动:思考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采取那些方式治理村里事务?教师活动:通过视频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村委会的产生、主要职能、自治方式。小结:村民委员会委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提出建议。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教师提问:村民委员会是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或政府机关?学生活动:讨论发言并分析为什么村民委员会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或政府机关。教师总结:(1)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党组织,也不从属于居住地范围内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组织上的独立性。(2)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一种指导关系,村委会在乡镇政府指导下工作,非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引入村两委的概念并进行讲解)(二)居委会的性质、职能和基层自治管理方式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引入“街道”概念学生活动:思考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关系。教师讲授:不管是居委会还是村委会虽然他是我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自治活动,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基层的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与他们之间有一个相互指导的作用,正是基层党委和基层这样一些政府及其派出机关的指导之下我们的居委会和村委会能够带领群众更好地开展我们的自治活动。小结: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三)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总结两个例子引入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是人民群众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特点: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学生活动: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为什么要发展基层民主。教师总结:(1)意义: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2)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七、随堂测验“温岭模式”是指以民主恳谈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矛盾要用基 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说 法中与这种民主精神相一致的是()A.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B.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C.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八、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