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世界大家庭》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世界大家庭》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3《世界大家庭》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上册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问题不包括( )
A.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B.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
C.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
D.住房紧张、交通拥堵
2.下列叙述中,不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是( )
A.较多的就业机会 B.较好的生活条件
C.较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D.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3.小明阿姨到阿拉伯半岛旅游,下列关于阿拉伯半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②阿拉伯半岛人种是黑种人
③阿拉伯半岛语言讲阿拉伯语④阿拉伯半岛西北部濒临地中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下列属于地形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有( )
①我国南方地区的居民屋顶坡度大 ②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
③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 ④分布在山谷中的乡村聚落的形态一般呈带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①②③④四地,人口最稀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6.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B.②到③人口总数不断下降
C.②时期人口的出生率最高 D.③与⑤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7.针对该问题,最恰当的措施应该是( )
A.实施计划生育 B.提高人口质量 C.积极鼓励生育 D.提高社会保障
8.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俄罗斯的大力援助,下图为俄罗斯略图,下列关于俄罗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跨亚欧的亚洲国家 B.地跨热带和北温带的国家
C.首都位于东欧平原 D.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9. 下列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A.西班牙语 B.日语 C.阿拉伯语 D.俄语
10.下列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及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以黑种人为主
B.非洲北部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D.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11.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B.该国境内有世界上长度最长的亚马孙河
C.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 D.巴西最大的城市是里约热内卢
12.在奥运会短跑决赛中,一位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的选手代表祖国参赛,获得了冠军。这位运动员属于( )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棕色人种
13.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该大洲一定在北半球
C.乙地的气候属于温带气候 D.乙地所在国是发达国家
14. 下列国家中,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澳大利亚和巴西 B.美国和德国
C.印度和中国 D.中国和日本
15.以下全部属于发达国家的一组是
A.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美国 B.俄罗斯、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C.法国、德国、日本、英国 D.美国、意大利、南非、日本
16.头发乌黑通直、脸庞扁平的是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7.文本整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整理正确的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褐色越深,海拔越高;绿色越深,海拔越低
B.云南傣族竹楼——适应当地白天高温的环境,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C.工业区选址——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都选在河流的上游地区
D.从动植物看气候——热带雨林的植物叶小,沙漠中的植物多为阔叶
18.世界上人种划分的主要根据是( )
A.语言、文字 B.宗教信仰 C.身体外部特征 D.社会制度
19.下列关于世界经济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即指北半球国家,发展中国家即指南半球国家
B.南北经济差距指南北方的收入多少不同
C.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处于核心地位,发展中国家位于相对边缘区
D.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一直在欧洲地区
20.中国陆疆漫长,邻国众多,属于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菲律宾 B.哈萨克斯坦 C.马来西亚 D.日本
21.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这些问题不包括( )
A.环境污染严重 B.居住较为拥挤
C.土地荒漠化严重 D.就业较为困难
二、非选择题
22.材料一:澜沧江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在中国境内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出境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入海。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材料三:“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与会国家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六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任务,以及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等共同挑战。会议同意澜湄合作包括三大支柱,即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
——新华社2016年3月23日消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 ① (地形区)流向为② 。胡志明市为湄公河流域典型城市,请根据图9描述湄公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情况为③
湄公河五国居民多信奉④ (宗教)。B处的海域是⑤ 。
(2)请根据图8、图9,结合湄公河流域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地区的生产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建立“澜湄合作机制”的合理性。
23.读世界地图及“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统计图与图中A,B,C,D四地气候特点的对应关系的是: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填①②③④)
(2)B为世界最大的平原________,B区域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
(3)世界地图中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是________(填序号),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A
4.D
5.C
6.A
7.C
8.C
9.B
10.B
11.A
12.A
13.A
14.C
15.C
16.A
17.A
18.C
19.C
20.B
21.C
22.(1)①青藏高原 ②流向:自北向南。(或西北——东南)。③流量: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小。(或5—10月水量大,11月—次年4月水量小) ④佛教 ⑤南海
(2)自然条件:该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地区平原多,土壤肥沃;气候:地处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从地形、气候、河流任意两个角度描述即可)。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3)建立“澜湄合作机制” 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南南合作;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区域经济优势互补;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出两点即可)
23. ④ ③ ② ① 亚马孙平原 终年高温多雨 ⑥⑧ 地形、气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