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9.1 生活需要法律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我的一天”,结合实际,能列举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重点)2.通过分析材料和案例,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能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重点、难点)3.通过“守法践行”活动,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落实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行为。自学导航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法律的含义和本质?法治的含义、要求法治的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思考:以上图片反映的矛盾和纠纷,仅依靠道德、亲情、友情能解决吗?(1)《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2)《反家庭暴力法》第三条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劳动法反家庭暴力法民法典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思考:1、以上图片分别涉及到哪些法律?2、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没有法律……交通瘫痪犯罪暴力事件增多家庭暴力食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想一想:这些情景说明了生活与法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1、为什么生活需要法律?P85-86①②③②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反家庭暴力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家庭生活离不开法律环境保护法酒驾入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学校生活离不开法律③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法律规范保护服务当下指导未来人的一生-----哪些法律在保护着我们H.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1.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4.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六周岁,才能就业。5.年满十八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8.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6.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2.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C.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D.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E.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G.宪法、兵役法A.劳动法B.宪法、选举法连一连:把上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并且说说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 哪些是我们的义务?权利权利权利权利权利权利义务义务义务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的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权利:法律赋予人的利益(获得)义务: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付出)【知识补充】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相统一)权利:别人不能剥夺的,你可以放弃的义务:你必须去做的;你一定不能做的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P85/1①②③)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P85/2)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P86/1)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时间长影响广关系密法律是不是天生就有的?二 法治的脚步结合视频教材思考:(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其本质是什么?(2)有了法律之后,人类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法 律 的 历 史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们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法律的起源原始习俗,原始社会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步自发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诸如,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禁止氏族内部通婚;参加氏族公共事务的讨论、决定和管理,相互保护和进行血族复仇;共同继承氏族已故成员的个人财产;共同举行宗教仪式和祭祀,等等。这是人类生活中最早产生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归根结底,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原始社会正是借助这种习俗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种有条有理的社会秩序,恩格斯指出:原始社会“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经济利益、统治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开始建立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的特殊的暴力机器——国家。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逐渐形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为了维护他们的阶级统治和自身利益,通过国家制定一整套约束人的行为规范,并不断规范和完善,于是就产生了法律。法治的脚步2、法律的产生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在原始社会,一切重大的事情都由全体氏族成员平等地讨论决定,不存在专门管理社会的特殊权力机构。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法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想一想:统治阶级为何要创制法律?《左传·昭公六年》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所谓乱政实际上是指奴隶暴动和反抗斗争,夏朝的法律是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而制定的。)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古巴比伦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同时,法典在财产、债务、婚姻家庭、法院组织和诉讼等方面都有比较详备的规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这三部法律都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 其基本原则是保护私有财产,实际上只是保护资本家的私人占有制。以上材料说明法律主要维护谁的利益?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法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国家、管理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体现工具标尺2.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想一想,我国的法律在维护着哪些人的利益?3、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 为什么 【探究与分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没有。在长期的专制社会里实行人治。人类进入民主社会后,才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这是现代社会的明智选择。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P87/2①)4、法治的含义和要求?1954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19781982审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1997第一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0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4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2017十九大把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20352050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1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中国进程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P88)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环节二:知法 吾之幸也探究四:案例分析 纠正张玉环案:“疑罪从无”的法治注脚1993年,26岁的张玉环被认定具有重大犯罪嫌疑,被警方带走调查。2001年11月,认定张玉环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此后,漫长的25年里张玉环及其家属持续申诉,代理律师王飞为他无偿奔走三年多。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级法院依法进行公开宣判,宣告张玉环无罪。(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疑罪从无”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20年10月30日,国家依法向赔偿请求人张玉环支付赔偿金496万元。回顾这段经历,张玉环说最大遗憾是没看到孩子的成长过程,年逾半百的张玉环用“法治的进步”来形容,如今他正在建造新房子,每日接送孙子上学。他希望更好地回归平静生活。小组讨论:1.张玉环被误判对他的家人带来了什么影响?2.张玉环被宣告无罪离不开哪些方面的推动作用?3.张玉环案改判,对他本人、家庭、社会、法治等方面有什么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聚焦民生关切,绘就美好生活的“幸福底色”,把握好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文化教育,突出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让法治建设有力量更有温度。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笔记区:6.法治的作用(重要性,意义,为什么要法治)法治作用(重要性):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政治清明社会公平国家长治久安民心稳定生活需要法律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脚步社会关系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嵌入生活之中,渗透到方方面面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的产生法治的含义法律的本质和功能法治的意义课堂总结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课堂练习1.每晚7时许,广场舞爱好者在各个小区空地上挥汗起舞。这边是《小苹果》,那边是《最炫民族风》,各种音乐竞赛高音、舞队噪声,让周围居民苦不堪言。律师认为,在增强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需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这说明了( )①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②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还需要法律来调整 ③法律调节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服务 ④法律离我们很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2.下列做法与法治的要求不相符的是( )①张某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②工商部门依法惩治制假售假的行为 ③两名身穿便衣的民警未亮明身份即进入居民家搜查 ④王某在网上传播谣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3.新华社昆明2021年7月8日电,生态环境部5月17日公布“云南玉溪杞麓湖污染治理治标不治本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典型案例后,云南省纪委监委对杞麓湖污染治理弄虚作假等有关问题以事立案,经过全面深入调查后,决定对6个责任单位、29名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对这一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法治时代,要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B.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秉持法律至上C.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D.法治要求国家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靠法律来解决D4.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依法治国这一要求的有(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②王女士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 ③小刘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 ④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法治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历史将接力棒传递给了我们,我们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就让法治成为我们内心的一种信仰,让每个角落都洒满公平正义的阳光。老师寄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课件3.pptx 法律的历史.mp4 法律陪伴一生.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