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螺号》教学资料【课标分析】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教师应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一环节我首先用音效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海天一色的美丽意境,继而启发学生分别模仿螺号、海浪、海风、海鸥的声音,激发了学生参与音乐模仿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模仿中培养了学生基本的轮唱技能,实现了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教材分析】《小螺号》由著名的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歌曲一经演唱就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音乐形象传唱开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四个小节,每个乐句的前两个小节都运用了X X X ︳X XX X 的节奏,欢快、活泼,独具特色。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舒展,由四个乐句组成,节奏型相同,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延长了三拍半,仿佛在模仿悠长的螺号声,也好似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宽阔、蔚蓝的大海,使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最后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在演唱方面,要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训练学生均匀的呼吸和清晰的吐字。第二乐段的气息要长,并能够保持,以免在唱长音的时候,音准容易发生向低偏离的现象。做到在问题中解决问题,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上课认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在本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宽松又富有音乐味的环境中享受音乐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的演唱带有上滑音和上波音的旋律。【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用歌声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二)在演唱歌曲《小螺号》的过程中,掌握上波音和上滑音的演唱方法。(三)运用声效和舞蹈编创形式来表现歌曲,在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小螺号等【教学设计过程】1、常规教学:2、师生问好:师:快乐的音乐课又开始了,请同学们把你们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吧!三、导入新课:1、听声音:下面我想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播放海浪、海鸥的声音)现在可以把你们的眼睛睁开了,看看老师带你们到哪里了?(生答)对,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去看海(多媒体:海边景色)。2、看图片: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多媒体:海螺)它有什么用途呢?(介绍海螺用途:工艺品、鱼缸装饰物、灯具、螺号等)老师用它吹一段节奏,看谁能用拍手的方式帮我拍打出来?师: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们,就用这小小的螺号吹出了动听的音乐,请听歌曲《小螺号》。(播放录音)4、学唱歌曲:1、熟悉歌曲情绪及内容(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师:这是一首好听的歌曲,你能告诉老师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吹螺号!师:那吹螺号干什么呢?(歌曲中有一句歌词:声声换船归,然后是让阿爸听了快快回。)生说,师总结:小螺号是用来告诉他的爸爸,让他爸爸快点回家。师:解释螺号。师:这是一首典型的台湾校园童谣,它表达了人们对海滩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老师也觉得这首歌曲很好听,忍不住想给大家唱唱这首歌,想听吗?生:想。(2)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歌曲:师:请你认真听在歌曲中能否从歌曲的节奏和情绪上的不同分析出它由几个部分构成吗?(抽生回答:两个部份)(3)师:对,这两部份有什么不同?(抽生回答)第一部分给人的感觉就比较轻快,高兴的,就像小朋友蹦蹦跳跳地在海滩边拣贝壳、玩耍,演唱的声音要轻快有弹性、跳跃。第二段段节奏比较舒缓,给人的感觉就比较优美,抒情的。就像小朋友在呼唤他的阿爸早点回家,声音要唱得连贯。(出示多媒体)(4)看:老师这里用小螺号在歌曲当中的什么位置吹了一下?生说。(5)教唱难点乐句,讲解音乐知识。师:谁能快速地找出歌谱中未学过的音乐小知识?(出示多媒体)上滑音的处理师:我们来看这个符号,观察一下它的特点。生1:是一个向上的箭头。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上滑音。先在书上找到上滑音的地方。生:找到了。师:现在老师演唱歌曲有上滑音的部分,注意听加有上滑音标记的音在演唱的时候有什么感觉?生2:向上滑。师:是的。上滑音在演唱的时候要自然的向上滑动,找甩出的感觉。现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生齐唱有上滑音的地方)波音的处理师:我们来看这个符号 它有什么特点?生1:像曲线。生2:像个波浪。师:它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上波音。下面我们来看听条旋律,听一听加上它和不加它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教师演唱)生3:不加的时候很平静,加上它的时候很好听生生4:不加的时候很平静,加上的时候有起伏,像是波浪。师:是的,同学们说得很好。因此在演唱上波音的时候要有起伏,可以用手划出上波音。我们一起来试试。(先唱旋律,再唱歌词)长音的处理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从“滩”字开始处共有几拍?(老师边范唱边用手打出拍子)生:3拍半。师:很好,在演唱这个长音的时候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划拍子,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师:现在让我们把后面的几句歌词也来唱一唱吧。(生跟老师一起演唱第二乐段的后两句)2、演唱歌曲,并且歌曲处理。(1)第一遍跟琴老师领唱、学生接唱。(歌曲处理:注意两段对比情绪)(2)第二遍学生齐唱。(3)找一名学生领唱,其他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来接唱,教师伴奏。师: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扮演刚才老师的角色,来做领唱,谁愿意?(生举手)好的,你来吧。 (4)带着欢快的情绪再一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好的。现在让我们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唱出我们心中的小螺号。5、拓展:1、用小海螺为歌曲伴奏。2、用自制的声音为歌曲伴奏。3、为歌曲创编舞蹈。4、抽生表演六、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用螺号吹出了动听的歌儿,同学们开心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动起来来结束这节音乐课吧!(本节课主要通过欣赏音乐之美,通过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让学生体会音乐之美,以及生活之美,达到学生爱生活,爱音乐,爱大自然的目的,自由自在,和谐的生活氛围,在音乐中渗透了核心价值观。)【教学自我反思】《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甜美的儿童歌曲,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由紧凑的节奏和明快跳跃的旋律,形象地表达了螺号声声以及海边儿童期盼阿爸快快回时的急切心情,第二段将节奏拓展,尾音拉长,给人以舒展优美之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教学重难点是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准确的演唱带有上滑音和上波音的旋律。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了一些海螺图片伴随着大海声及海鸥叫声,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小螺号视频 ( http: / / video. / " \t "_blank ),让学生从感官中体会这首歌的欢快,让学生真正的把握这首歌的情绪来演唱,然后我让学生加入不同的演唱形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大家跟着音乐加入动作表演歌唱,一部分学生上台展示。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应该是学生自己自主表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还有缺少学生的自主评价,如果组织学习评价的话就有利于学生音乐情感的体验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扬。然后在语言的组织上应该更加简练通俗易懂。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多给学生表现与互相学习的机会,从组织课堂上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争取把我的音乐课堂变成孩子们知识的乐园!课后我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会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在多样而开阔的活动空间自主并自由地寻找、感受和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并在快乐中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妙。【同行专家点评】王沿:谢老师这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整节课在互动、探究的愉快氛围中进行。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依学生的年龄特性,以带学生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玩引入新课,并以此为情境线索,贯穿始终。师播放《海浪》音效,引出大海。在出示大海边沙滩的美丽图片的同时,以故事的形式创设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走进音乐去感受体会音乐之美,整节课都在《小螺号》轻松、优美、愉悦的音乐中完成。2、转承顺畅,衔接自然。学生随教师的引导不知不觉地一步步进入音乐,兴味盎然地感受音乐之美,循序渐进地体会音乐之美。整节课浑然一体,完整流畅,从情境的创设到学生自主学唱再到小组合作表现歌曲,从新课引入到知识技能训练再到重难点的突破,环环相扣,自然恰切。3、设问富于情趣,点拨恰到好处,突显教师主体性谢老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采用了先听后唱,先感受后模仿的方式,先后运用听歌曲识节奏、学歌曲找感觉等方法,带领学生在模唱、填词唱、跟唱、示范唱、重点指导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中感受乐曲的音乐美,形式美,旋律美,从而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歌曲的内涵,为下一环节的创编表现歌曲做了良好的铺垫。4、分组创编表演,培养创新能力,突显学生主体性谢老师充分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表现歌曲。大家商量表现形式,分配角色,一起讨论如何创编动作,活动有序而生动,大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使得这个环节成为本节课的“高潮”。如果说不足的话,本课的教学力求用音乐的语言,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处理感情,培养能力。假如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大自然中,面朝大海,边呼吸着清新的海风,边演唱歌曲,相信学生对声音的控制及歌曲的理解一定会更加完美。最后引用谢嘉幸教授的观点:“音乐要使学生易于接受,只有撞击他们的心灵,吸引他才能使他真正的进入音乐,参与音乐。” 切换到完整写信模式 ( http: / / set2.mail. / cgi-bin / javascript:; ) 发送 ( http: / / set2.mail. / cgi-bin / javascript:void(0); )您的朋友 410284584 为这封邮件插入了背景音乐 - 下载 播放 ( http: / / set2.mail. / cgi-bin / javascript:; ) 播放器加载中...正在发送...此邮件已成功发送。再回一封 ( http: / / set2.mail. / cgi-bin / javascript:; )切换到完整写信模式 ( http: / / set2.mail. / cgi-bin / javascript:; ) 发送 ( http: / / set2.mail. / cgi-bin / javascript:void(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