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及分析:《金与南宋的对峙》是历史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宋元时期: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知道、了解,学为了解水平,学习内容是女真族的崛起,岳飞抗金的事迹金与南宋对峙的史实。教材分析:《金与南宋的对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 整篇课文,始终贯穿着民族交融这条暗线,既与前篇课文一样显示出频繁的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也造成了人口的迁徙形成民族交融的新高潮。同时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为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创造了安定环境,为下篇讲述宋代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岳飞抗金斗争是本课教学的中心,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并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宋金战争的性质及影响、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等问题历史认识。学情分析:优势:经过半学期的历史课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的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史料,并通过资料整理掌握重要史实,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堂活动和问题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劣势: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学生的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对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和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暴力冲撞和和平交流的认识相对肤浅,需要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教学重点、难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教材分析中指出:“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并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宋金战争的性质及影响、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宋金和战与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对中国古代史的要求与学生对民族关系的认识更为感性的学情,确定本课教学难点是:体会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2.通过情境创设,分组讨论,看图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 A.女真族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教师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平等的民族观; B学生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教学流程:一、多媒体导入,引出问题(预设时间5分钟)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及主题曲。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最新的射雕英雄传吗?郭靖的憨厚,杨康的狡黠是不是依然让你印象深刻。郭靖和杨康这两个帅哥的名合起来是“靖康”。 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是道长丘处机为让后人铭记靖康之耻而起的。那么,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来找出答案。【点评: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受优美画面和音乐的同时,介绍故事背景,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二、深入文本,整体感知(预设时间20分钟)(一)、女真族的崛起 介绍女真人生活的区域,展示黑龙江和长白山图片,白山黑水是女真族的兴起地。介绍女真族的历史根源,商周时期名肃慎,唐朝时为黑水靺鞨,辽宋是女真,现在是满族,帮助学生认识这一古老的民族并认识到女真人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出示有关女真人的图片,指导学生根据图片了解女真族的生产生活特点,屏幕显示导学案,指导学生根据女真族建国的时间、首领、国号和巩固统治的措施了解女真族崛起的基本概况。【点评:通过大量的反映女真族生活的图片,使学生对女真民族有一个感性认识。了解了女真民族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发展所做有贡献,给学生树立了平等的民族观。通过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 金灭辽及北宋屏幕显示导学案出示问题:女真族在改革军政体制,发展生产,迅速壮大的同时,对外政策又是怎样的呢 结合教材和屏幕显示的金军进攻路线图,指导学生了解金灭辽的基本情况。(多媒体展示一下材料)史料解读,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大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史称靖康之变,简介宋徽宗,他创立“瘦金体”,在字画方面极有造诣。但不理朝政,终遭亡国被俘之耻。指导学生读教材思考金为什么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及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点评:结合地图和祥实的史料来讲述北宋灭亡的经过及原因,学生理解比较透彻。】(三)、南宋的偏安北宋灭亡后,宋朝至此结束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部分,南宋的偏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及岳飞抗金的成果,屏幕出示岳飞抗金的资料及图片,感受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的正直的品格。然而岳飞抗击并没有成功,反倒落了个命丧风波亭的下场,出示:《金、南宋对峙形势图》,指导学生继续读文了解宋金和议的背景及内容。分析形成对峙的原因。【点评:教学环节层次清楚,循序渐进,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迪学生思维、解决重点、突出难点,并在整个环节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活动探究,情景再现(预设时间13分钟)(一)、根据课本及图片展示:岳母刺字、岳家军、郾城大捷、岳飞遇害等图片。,小组合作,重演岳飞抗金的故事。(二)、播放满江红朗读录音,介绍岳飞创造这首词的背景,指出岳飞和岳家军的英勇和爱国,也指出秦桧的卖国行径。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的强大,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班师回朝,而《满江红》这首词就表达了作者立志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凌云壮志,反映了作者无比悲愤和大志难伸的思想感情。随后指出岳飞的结果,说明秦桧等人是用“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的,这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大的冤案之一。解说人们对于岳飞和秦桧的不同态度。前者,流芳百世。后者,遗臭万年。小组讨论,岳飞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岳飞是一个民族英雄吗?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师小结: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南宋与金对立局面。学习抗金名将岳飞。但知史而明智,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要我们知道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点评: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角色尝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学生热情高涨,参与度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四、归纳总结、理清脉络(预设时间2分钟)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宋金南北对峙(出示知识结构示意图),并立时期,双方有战有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东北地区得到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点评:对本课的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知识结构示意图使本课知识清晰明了,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知识的联系,方便学生课后巩固与提高。】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