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爱莲说周敦颐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重点字词,正确译讲文章。3.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文体常识说“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 ,北宋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被称为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周敦颐非常博学,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按照三步译讲法(读、释、译)边读边翻译文章,要求字字翻译、句句通译,遇到不会的用红笔标记。6分钟口头检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之:结构助词,的。甚:很。蕃:多。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独:只。甚:很。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连词,表转折,却。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我只喜爱莲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通:没有堵塞。蔓:名词活用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活用作动词,长枝节。益:副词,更加。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莲的茎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香,洁净地挺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鲜:少。宜:应当。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思考题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来写莲的?赋予了莲什么样的品质?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这表现了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4、本文主要写莲,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来写莲的?赋予了莲什么样的品质?①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赋予了莲高洁、庄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②外形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赋予了莲正直、刚正不阿、美名远扬的品质。③风度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赋予了莲端庄、清高的品质。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这表现了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相同点:都表现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现实,采取消极的避世的态度,选择归隐,而周敦颐要在污浊的环境中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4、本文主要写莲,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衬托手法,用菊花的傲然凌霜从正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用牡丹的雍容富贵从反面衬托莲的质朴、自然。通过不同角度的衬托突出莲花的高洁,彰显了文章的主题。莲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攀附权贵独立高洁美名远扬纯真自然不显媚态内心通达行为正直自尊自爱令人尊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的特征——人的品质)小结: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以物喻人。君子的高尚品质托物言志1、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2、作者还写了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水陆草木之花菊牡丹可爱者甚蕃陶渊明独爱世人甚爱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菊牡丹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花色艳丽,雍容华贵为了起衬托作用4、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菊牡丹隐逸者富贵者惜厌莲君子爱生态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菊隐逸惜牡丹富贵厌正衬反衬托物言志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短文赞扬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 ,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反馈练习:1、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例:我喜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2、以你对牡丹、菊花的独特认识,试模仿《爱莲说》的写法,写一篇《牡丹赞》或《爱菊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宜乎众矣)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莲,花之君子者也(同予者何人)贪慕荣华,追名逐利。志向高洁,隐居避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莲菊牡丹菊花——隐逸者莲花——君子牡丹——富贵者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贪慕富贵追逐名利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品格高洁超凡脱俗予独爱莲之……莲,花之君子者也。质朴正直志洁行廉正衬反衬(避世)(入世)托物————言志(象征)莲君子之德: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不慕富贵,不趋炎附势。能力训练: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爱哪一种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污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造句:我爱 ,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茶花喇叭花仙人掌梅花向日葵兰花紫藤罗水仙花玫瑰花松树郁金香作业: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将造句练习扩充为一篇300字的托物言志的小文章。我爱 梅花,因为它 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 。短文赞扬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 ,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