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沪教版(全国)上册(word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沪教版(全国)上册(word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沪教版(全国)九上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练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一、选择题。
1、一元硬币的外观:①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含有铁。有同学就提出:③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实验发现:④一元硬币被磁铁吸起来了。就这一探究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观察 B.②为结论
C.③为设计实验 D.④为实验现象
2、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糖水
B.澄清石灰水、氯酸钾
C.天然气、过氧化氢溶液
D.矿泉水、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3、岳阳盛产龙虾.而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观察 C. 猜想 D. 做结论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苹果榨汁 B. 面包生霉 C. 冰雪融化 D. 蔗糖溶于水
5、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的同学将磁铁放在上面,观察是否能被吸引,这属于科学探究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提出问题 D.得出结论
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由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不活泼
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C.氦气密度小,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硫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氧气能燃烧,也能支持燃烧
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科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右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B、将游码向左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直至天平平衡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直至天平平衡
8、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广泛用于光化学反应、太阳能电池的物质.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反映二氧化钛化学性质的实验是(  )
A. 把TiO2加入各种酸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
B. 把TiO2加入各种碱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
C. 把磁铁接触TiO2后,观察TiO2是否被磁化
D. 加热TiO2检测有无气体放出
9、下列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 )
A.不锈钢和玻璃 B.钢铁和水泥
C.煤和石油 D.塑料和橡胶
10、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镁带燃烧 B.蜡烛燃烧生成炭黑
C.铁丝导电 D.小树长成参天大树
11、量筒中有一定量的液体,小宁读得体积为25mL;倒出部分液体后,小宁又读得体积为19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第一次仰视读数第二次俯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B、若第一次平视读数第二次仰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C、若第一次俯视读数第二次仰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D、若第一次俯视读数第二次平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1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玻璃破碎 C. 石蜡熔化 D. 酒精燃烧
1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是( )
A.5 天 B.7 天 C.9 天 D.11 天
14、空气中含量最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时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g,液体一般取1~2mL
B、称取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用酒精灯内焰进行加热
D、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
二、填空题
16、化学是以自然界的物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等。指出下列研究涉及食盐的哪个方面。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________;
(2)食盐中含有哪些元素:________;
(3)食盐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________;
(4)向食盐水中通电得到的物质是什么:________。
17、有下列物质:①液态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液态空气;
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⑧汞,⑨二氧化硫。
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18、将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 防止药品污染 B 防止试管破裂 C 防止实验误差
(1)取用块状固体时,应先将试管横放,再将药品放在管口:_______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干净的烧杯中:________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________
19、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 .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 .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0、为了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在城市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通常,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
①废旧报纸 ②废铜钱 ③一次性塑料盒 ④口香糖渣 
⑤果皮 ⑥空矿泉水瓶 ⑦废铁锅
以上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填序号)。
2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图1表示了空气的组成情况。保持A气体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填化学符号;
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原因是______。
图2装置可以粗略地测定空气的组成。能作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实验证据是______ 。
工业上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液氧,控制温度的范围在______ 。已知液氮的沸点为,液氧的沸点为。
下列有关空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防治大气污染应从污染源着手
B 二氧化碳也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空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D 德国将自2030年起,在全欧停止使用以汽油等为燃料的汽车,这将减少空气污染
22、某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遇到了一些麻烦,请你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
(1)连接胶皮管和玻璃管时,胶皮管不易套在玻璃管上 ;
(2)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时,药匙过大且短,不能伸入试管底部 ;
(3)实验中不小心碰倒了酒精灯,里面的酒精在实验桌上失火了 。
三、综合题。
23、为探究空气的组成,黄萌萌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其目的是 。
(2)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这个实验过程中,如图能正确表示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 。
(3)黄萌萌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 (只需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 (填“1”、“2”、“3”或“4”)处,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只需写一条)。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沪教版(全国)九上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练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一、选择题。
1、一元硬币的外观:①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含有铁。有同学就提出:③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实验发现:④一元硬币被磁铁吸起来了。就这一探究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观察 B.②为结论
C.③为设计实验 D.④为实验现象
【答案】B
2、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糖水
B.澄清石灰水、氯酸钾
C.天然气、过氧化氢溶液
D.矿泉水、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答案】B
3、岳阳盛产龙虾.而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观察 C. 猜想 D. 做结论
【答案】C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苹果榨汁 B. 面包生霉 C. 冰雪融化 D. 蔗糖溶于水
【答案】B
5、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的同学将磁铁放在上面,观察是否能被吸引,这属于科学探究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提出问题 D.得出结论
【答案】B
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由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不活泼
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C.氦气密度小,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硫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氧气能燃烧,也能支持燃烧
【答案】C
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科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右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B、将游码向左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直至天平平衡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直至天平平衡
【答案】B
8、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广泛用于光化学反应、太阳能电池的物质.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反映二氧化钛化学性质的实验是(  )
A. 把TiO2加入各种酸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
B. 把TiO2加入各种碱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
C. 把磁铁接触TiO2后,观察TiO2是否被磁化
D. 加热TiO2检测有无气体放出
【答案】C
9、下列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 )
A.不锈钢和玻璃 B.钢铁和水泥
C.煤和石油 D.塑料和橡胶
【答案】C
10、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镁带燃烧 B.蜡烛燃烧生成炭黑
C.铁丝导电 D.小树长成参天大树
【答案】C
11、量筒中有一定量的液体,小宁读得体积为25mL;倒出部分液体后,小宁又读得体积为19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第一次仰视读数第二次俯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B、若第一次平视读数第二次仰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C、若第一次俯视读数第二次仰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D、若第一次俯视读数第二次平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答案】A
1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玻璃破碎 C. 石蜡熔化 D. 酒精燃烧
【答案】D
1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是( )
A.5 天 B.7 天 C.9 天 D.11 天
【答案】C
14、空气中含量最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B
1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时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g,液体一般取1~2mL
B、称取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用酒精灯内焰进行加热
D、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
【答案】D
二、填空题
16、化学是以自然界的物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等。指出下列研究涉及食盐的哪个方面。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________;
(2)食盐中含有哪些元素:________;
(3)食盐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________;
(4)向食盐水中通电得到的物质是什么:________。
【答案】(1)性质 (2)组成 (3)结构 (4)变化规律
17、有下列物质:①液态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液态空气;
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⑧汞,⑨二氧化硫。
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答案】(1)④⑥; (2)①②③⑤⑦⑧⑨。
18、将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 防止药品污染 B 防止试管破裂 C 防止实验误差
(1)取用块状固体时,应先将试管横放,再将药品放在管口:_______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干净的烧杯中:________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________
【答案】(1)B (2)A (3)C
19、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 .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 .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答案】供给呼吸;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20、为了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在城市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通常,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
①废旧报纸 ②废铜钱 ③一次性塑料盒 ④口香糖渣 
⑤果皮 ⑥空矿泉水瓶 ⑦废铁锅
以上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①②⑥⑦
2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图1表示了空气的组成情况。保持A气体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填化学符号;
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原因是______。
图2装置可以粗略地测定空气的组成。能作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实验证据是______ 。
工业上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液氧,控制温度的范围在______ 。已知液氮的沸点为,液氧的沸点为。
下列有关空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防治大气污染应从污染源着手
B 二氧化碳也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空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D 德国将自2030年起,在全欧停止使用以汽油等为燃料的汽车,这将减少空气污染
【答案】(1) (2)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3)水槽内的水被吸入钟罩内至第一刻度处
(4) (5)ACD
22、某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遇到了一些麻烦,请你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
(1)连接胶皮管和玻璃管时,胶皮管不易套在玻璃管上 ;
(2)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时,药匙过大且短,不能伸入试管底部 ;
(3)实验中不小心碰倒了酒精灯,里面的酒精在实验桌上失火了 。
【答案】(1)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
(2)将试管倾斜,用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
(3)立即用湿抹布铺盖。
三、综合题。
23、为探究空气的组成,黄萌萌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其目的是 。
(2)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这个实验过程中,如图能正确表示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 。
(3)黄萌萌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 (只需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 (填“1”、“2”、“3”或“4”)处,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只需写一条)。
【答案】(1)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2)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
(3)实验结果更准确;1;红磷不足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