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民间美术·服饰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服装设计步骤;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语言(款式、色彩、材质的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能运用不同的手段有主题、有创意地设计和制作服装设计作业。方法与过程:能观察生活中各种服装的款式与特征,以自主的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研究,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服装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服装设计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学情分析我校为经济条件相对弱的乡村小学,一般条件好的或家长重视的本地生都选择了到外择校,同时城乡一体化建设也促使了跨省跨市外来人才及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以至于本地生与外地生在百分比上也日趋接近,所以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均不如城市中心学校学生,特别是主观意识(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及学习氛围(班级、校园、家庭)。因此,对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学生生源现象,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单元化研究性学习的层层递进,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以强势带动弱势、以积极带动弱势、以个体带动集体的形式,注重学生团结协作、集体合作精神的融入。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单元教学重点:1.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服装设计步骤;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语言(款式、色彩、材质的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2.能感受服装之美,对服装色彩美、款式美、材质美、图案美、工艺美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初步的现代服装设计意识。单元教学难点:1.能根据实际的条件选择用不同的手段有主题、有创意地设计和制作服装设计作业。2.小组协作学习的合理分配与协调,学生自主、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第一学时:走近服饰——学习者之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服饰设计的基本知识、思维方式和服装设计步骤;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语言(款式、色彩、材质的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方法:用“学习单”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服饰的相关知识、要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使学生学会用图文的形式表现本组的所思所想;加深对服装设计的认识。过程:欣赏作品,了解服装的历史与我们身边的服饰。通过共思、共想、共画的发散形式,观察、了解生活中各种服装的款式、色彩及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步入我们绚丽的服饰世界,感受服装之美,进一步萌发对生活的热爱。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促进学生间的共处。学时重点1.通过欣赏作品,了解服装的历史与我们身边的服饰;2.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服装设计步骤。学时难点学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拓展设计思路。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图欣赏——街拍、巴黎时装周多媒体欣赏服饰图片与视频,从街拍到巴黎时装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服饰文化的实用与审美价值的交融。[设计意图] 以时装秀的视频进行导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更直观、更形象的引出主题。活动2【讲授】要点学习——服饰知识与要点以个人及小组的形式,借助“学习单”、“思维导图”,让学生尝试从学习者到设计师定位,对服饰设计的三大功能、基本要素、服装人体比例和设计步骤等基础性知识进行学习及设计模拟,培养学生设计综合意识。[设计意图]借助学习单、思维导图,便于师生间、生生间、生本间的自主与互动,同时也能提高其学习的效率。活动3【作业】确定主题——思维碰撞与定格小组分工,共定主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其讨论过程与结果。[设计意图] 运用思维导图作记录,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主题设想、内涵思考,有利于小组间的情感交流与配合。活动4【活动】主题演讲——交流与互动展示主题及思维导图,小组间进行互评及修改。[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演讲,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能凸显其团结精神和小组间的交流与学习。活动5【活动】课后延伸——主题资料查寻[设计意图]资料的收集,有利于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第二学时:描绘服饰——设计者之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各小组围绕主题以平面或剪贴的形式完成3-5款服饰设计稿;尝试以更“凸显”的方式展示本组的设计稿;结合服饰设计要素合理、客观的评价作品。方法:通过“金点子工程”、“比稿海选”小组优选设计稿;尝试场景布置学会展示作品;过程:各成员设计作品,小组比稿展示优秀作品,小组间互相交流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描绘我们绚丽的服饰,感受服饰设计的魅力。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以求各学员在学习、创作中共同成长。学时重点1.围绕主题,以平面或剪贴的形式设计服饰稿。2.结合服饰设计要点,客观合理评价作品。学时难点尝试场景布置,以更“凸显”的方式展示作品。教学活动活动1【作业】设计与定位围绕主题,发挥组员间的个性与特长,以平面或剪贴的形式完成3-5款服饰作品。“金点子工程”——各成员完成1-2款主题服饰设计稿;“作品海选”——小组完成3-5款优秀的服饰正稿。[设计意图]通过 “金点子工程”、“作品海选”等形式,既体现组内成员的集思广益与合作学习,也能营造学习气氛。活动2【活动】交流与展示作品在小组内展示,并邀请别组成员进行点评,学会自主交流与学习。[设计意图]组内交流与展示,能锻炼学生展示作品的能力,也为下两个阶段的作品展示作铺垫;小组间相邀点评,体现出组内的公平与公正,也利于作品的更加完善。活动3【活动】评价与学习围绕服饰设计的要点,合理、客观的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活动4【活动】课后延伸小组分工,为后续的“微型”时装展做准备。[设计意图]小组分工能使组内成员更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更利于以强带弱、以积极带消极模式的有效实施,同时也有利于小组合作的顺利有序进行。第三学时:制作服饰——设计者之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各小组综合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服饰系列设计与制作;根据作品款式、色彩、面料的特点进行场景布置,以更好的“凸显”作品的特点;结合服饰设计要素及作品主题对本组作品进行阐述介绍;客观合理的评价作品。方法:通过小组分工与合作,借助媒材设计制作服饰;学会场景布置“凸显”作品。过程:小组制作服饰,布置场景展示作品,结合要点介绍作品,客观合理评价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制作我们绚丽的服饰,创设、培养学生学习外的生活小情趣。学会与人交往,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学时重点1.借助媒材,综合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服饰的微型设计与制作。2.根据作品主题及特点进行场景布置,以更好的展现作品。学时难点结合作品主题,渗透服饰要点,简练的阐述作品。教学活动活动1【作业】设计与制作以小组分工的形式,综合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服饰系列的设计与制作。根据前一环节所设计的效果图,以小组分工与合作的形式,综合、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立体服饰系列的设计与制作。(要求注重主题的表现、造型的把握、面料的运用、工艺的掌握)[设计意图]由平面到立体,以另一种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芭芘娃”等媒材,也能架起学习与生活间的桥梁。活动2【活动】“微型”时装展根据作品款式、色彩、面料的特点进行布景设置,展示作品,以更好的凸显作品的特点。[设计意图]“微型”时装展,试图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作品展示,既能体现小组间的交流与学习,也有利于学生人际间交往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动3【活动】作品介绍与评价1.结合本组的作品进行解说,如主题的特点、面料的运用,款式的介绍、色彩的搭配。2.学生欣赏作品,随机抽取个别同学对各组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要求结合服饰设计的要素及小组表现的主题进行评价,如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是否符合主题、色彩的搭配是否和谐、款式的设计是否合理等。)[设计意图]通过自述与他评,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使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及评价他人。活动4【活动】课后延伸收集、查阅本组熟悉或感兴趣的名著相关资料,了解其中的经典场景与典型人物,填写相关的学习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