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与山为邻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与山为邻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3.2与山为邻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上册
一、单项选择题
1.安第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是 ( )
A.水稻 B.椰枣 C.小麦 D.玉米和马铃薯
2.为了保护生态,瑞士修建了阿尔卑斯山区自然保护区,这里禁止(  )
①打猎 
②伐木 
③放牧 
④采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图所示山脉对应正确的是(  )
A.大兴安岭、雪峰山、天山、太行山 B.大兴安岭、巫山、天山、贺兰山
C.长白山、雪峰山、祁连山、太行山 D.长白山、巫山、祁连山、贺兰山
4.下列有关瑞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典型的高原之国
B.冬天可以去安第斯山脉滑雪
C.旅游业是瑞士的支柱产业之一
D.主要人种为黑种人
5.读下图,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一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B.②一内蒙古高原一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C.③一四川盆地一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D.④一华北平原一我国最大的平原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6.甲地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7.乙地多山区地形,该地高海拔处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风光旖旎,滑雪胜地 B.开辟梯田,种植水稻
C.草原广阔,放牧羊驼 D.环境优美,发展科技
8.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生产生活特色是
①山谷平地种植玉米和小麦
②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③高海拔处放牧马养羊和牛
④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述的地形分别是
A.山地与高原 B.山地与草原 C.丘陵与平原 D.山地与平原
10.中国是多山的国家,下列对于山区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山区条件太艰苦,特别是道路、交通不便,所以无法开发建设
B.山区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泉水,是旅游的好地方,所以不用再开发了建设
C.山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较缓慢,所以我们要合理地开发建设山区
D.山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道路坑坑洼洼,所以无法开发
11.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少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相继灭绝。为此,瑞士人(  )
A.严格立法保护环境 B.禁止开发资源
C.修建自然保护区 D.控制人口数量
12.在安第斯山区的高海拔处,居民主要放牧的畜种是 ( )
A.羊驼和骆马 B.牛和羊 C.美利奴羊 D.牦牛
13.秘鲁国徽左上角的动物是(  )
A.羊驼 B.骆马 C.细毛羊 D.牦牛
14.安第斯山区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  )
A.羊驼 B.骆马 C.细毛羊 D.牦牛
15.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生产和生活特色正确的是( )
①山谷平地处种植玉米、马铃薯和小麦等②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③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④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和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开发最早的地区,独特的山区环境造就了印第安人超凡的农业智慧。下列生产活动能体现其智慧的有
①在海拔较低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玉米等
②随着干湿季节变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③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
④采用现代的农业机械,重视畜牧业的科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下列对生活在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生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主要粮食
②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
③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
④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种植稻米、玉米等农作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秘鲁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纤维上帝”之称的是(  )
A.骆马毛 B.羊驼毛 C.牦牛毛 D.貂皮
19.以下旅游项目中,最有可能在瑞士开展的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安第斯山脉位于(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欧洲 D.亚洲
21.下列关于瑞士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山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0%
②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
③濒临地中海
④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尔卑斯山区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繁荣为当地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例如,为了建设滑雪道,砍伐了大量的森林,致使山上的碎石和泥土被洪水冲走,造成房屋、道路毁坏,河道淤塞。
(1)阿尔卑斯山区有哪些旅游项目 其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成功经验
(2)针对阿尔卑斯山区存在的上述问题,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的观点:甲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总是矛盾的,乙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是不矛盾的。你赞同哪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3)假如你的家乡在山区,当地人是怎样利用山区资源发展经济的 其中哪些措施值得推广 请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建议。
23.我国不仅地形多种多样,而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小明对自己家乡的地形、气候是这样描述的:“我的家乡盛产茶叶和竹制品,是一个开门见山、山青水秀、绿意盎然、环境优美的好地方。我的家乡气候宜人,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请你根据小明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家乡的地形以______为主。(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2)小明家乡的气候属于_________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4.地理位置:瑞士位于____________山区,是典型的__________之国,瑞士人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25.下图是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高原) ②____(平原) ③_____(山地) ④___(盆地)
(2)⑤盆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⑥河流的名称是________。
(4)⑦所在省(区)的全称是_______,⑧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A
6.A
7.C
8.C
9.A
10.C
11.C
12.A
13.B
14.A
15.A
16.B
17.A
18.B
19.A
20.B
21.A
22.(1)夏季,利用山麓到山顶各异的景色,发展观光和避暑;冬季,利用高山积雪和充足的日光,发展滑雪运动。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特色旅游业。
(2)赞同乙,不矛盾。因为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如果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后就会大大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治理。优美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地区品位,提高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质量,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环保的投入,从而进一步美化环境。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3)略。
23.(1)丘陵
(2)亚热带季风气候
24. 阿尔卑斯 山地 大山之子
25.(1)蒙古 恒河 祁连山 塔里木 (2)水稻 (3)黄河 (4)西藏自治区 陕(或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