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地区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地区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古诗阅读专题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黑卷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中国人对乡土的眷恋,深植内心,无论是远谪蛮荒湿瘴之地,还是身处江南繁华郡邑,都会勾起无限乡愁。小麓同学读到下面的唐诗,有一些问题请你解答。(6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_____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8.下列各项中对古诗理解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远望云天,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于林间,是远望所见,归鸟与孤云不仅渲染了孤寂氛围,也触景生情,引发了诗人的惆怅。
B.颔联直抒胸臆,由上一联对景物的描绘转入内心情感的抒写,孤云与归鸟短时间就能飞行千里,这样的自由恰反衬出诗人滞留异地的客愁。
C.尾联写诗人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复往昔而心惊,以岁华渐老的惆怅落寞心绪收束全诗,留下袅袅余音。
D.本诗有情有景,情景分写,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情景交融,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这首五言律诗永不凋敝的美。
9.小麓同学发现颈联中一字有不同版本,有一版本为“远烧入秋山”,另有一版本为“远色入秋山”,你认为何者更佳?试结合诗句简析理由。(4分)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白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①
孟浩然
弊庐在郭外,素②产唯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③论。
【注释】①皎上人:僧人名皎。②素:旧的。⑤静者:这里指皎上人。
10. 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弊庐”“素产”两个意象生动动自然,其隐含着诗人归隐田园的志趣和淡泊的心境。
B. 颔联中的“不闻”二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C. 颈联对仗工整、诗人用极其流畅的笔调,描写了乡野间悠闲自在、安适无忧的田园生活。
D. 本诗以情开篇,诗风恬淡,色调清丽,诗语自然纯净,充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感。
11.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本诗的画面描写极具特色,学习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本次探究的内容,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1)画面提示 ①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②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请展开想象,从①②两句中任选一句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描写其居住地环境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出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以及对田园生活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信息预测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眨滁州期间。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时所建。②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景自然流畅,于景物描绘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精神面貌。
B.“野菊开时酒正浓”描绘了深秋时节野菊竞相开放、诗人与郡僚举杯畅饮的画面。
C.颈联中“青松”意象耐人寻味,在斜日映照下,给人苍翠挺拔之感。
D.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悲愤之情。
9.赏析“霜林落后山争出”中“争”的妙处。(4分)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蝶恋花
王国维
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谁遣一春抛却去,马蹄日日章台路。
几度寻春春不遇。不见春来,那识春归处?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词开篇即以“到”和“临”两个拟人化的动词,将春天来到、百花盛开等景象一气绘出。
B.“蜂蝶飞无数”以动衬静,为这妩媚的春色图注入了灵动与生机,使词的情感更加轻快欢愉。
C.“谁遣一春抛却去”突然低沉,美好春光突然被截断,为下片感慨春意转瞬之间消失蓄势。
D.本词情景交融,“春”已成为词人最真挚情感的载体。但七次使用“春”字,颇显重复累赘。
9.请简析“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的画面及情感。(4分)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语文试题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阅读下面白居易写的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
【注释】①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首七言律诗,不拘格律,开篇描绘了一幅苍茫阔大的夏日暮景图。
B. 诗人身居江楼,风凉心静,突发奇想,邀约一位为官场俗务所羁绊的朋友,来江楼得一时之清闲。
C. 颈联写景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出发,辅以贴切的比喻,甚是高妙。
D. 诗人独居异乡,内心愁苦,以乐写哀,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苦。
9.诗题为“江楼夕望招客”,诗人为什么想邀请友人前来 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4分)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六)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杜甫
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
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
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漠漠”形象地写出了空中乌云密布的情景,“纷纷”写出雷声轰鸣之时,燕子纷飞之态。
B.颔联的“才”和“已”字,写出了这场雨来得急,来得猛,表现出诗人的惊讶与担忧。
C.颈联以巢中燕子高飞,林花润色,写出林中此时已被雨弄得凌乱不堪。
D.本诗选取了巢燕和林花两个意象,运用细节描写,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心情。
9.班刊《青春诗社》正在征集与“雨”有关的诗歌,小明想推荐这首诗歌,但是标题
不全,请你结合全诗内容,为题目补充一个能够表达诗人心情的字,并阐述埋由。(4分)
2022年中考语文湖南省长沙市练习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问刘十九①
[唐]白居易
绿蚁②新醅③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刘十九是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与白居易常有应酬。②绿蚁: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细如蚁。③醅(pēi):未过滤的酒。④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绝句写得非常有情趣,通过对饮酒环境和外面天气的描写,引起读者对诗人质朴闲适的隐居生活情境的联想。
B.前两句以“绿”写出了家酒的新熟淡绿、醇香诱人,以“红”道出了小火炉的朴素小巧,“红”“绿”相映,温热明丽,氛围温馨。
C.诗中“雪”这一意象勾勒出阔大背景,天晚欲雪,寒风瑟瑟,让人感到严寒彻骨,雪夜的压抑昏暗烘托了屋内人晚年隐居的失意凄清。
D.结尾“能饮一杯无”疑问收尾,口语化的表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又创设了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11.白居易的诗“语浅而情深,言短而味长”,结合全诗说说诗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古诗阅读专题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黑卷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中国人对乡土的眷恋,深植内心,无论是远谪蛮荒湿瘴之地,还是身处江南繁华郡邑,都会勾起无限乡愁。小麓同学读到下面的唐诗,有一些问题请你解答。(6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_____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8.下列各项中对古诗理解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远望云天,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于林间,是远望所见,归鸟与孤云不仅渲染了孤寂氛围,也触景生情,引发了诗人的惆怅。
B.颔联直抒胸臆,由上一联对景物的描绘转入内心情感的抒写,孤云与归鸟短时间就能飞行千里,这样的自由恰反衬出诗人滞留异地的客愁。
C.尾联写诗人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复往昔而心惊,以岁华渐老的惆怅落寞心绪收束全诗,留下袅袅余音。
D.本诗有情有景,情景分写,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情景交融,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这首五言律诗永不凋敝的美。
9.小麓同学发现颈联中一字有不同版本,有一版本为“远烧入秋山”,另有一版本为“远色入秋山”,你认为何者更佳?试结合诗句简析理由。(4分)
8.D(本诗是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
9.示例一:“烧”字更佳。因为“烧”,意思是“燃烧”,是一种“夸张”(化静为动)的手法,“远烧入秋山”描绘出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晖返照秋山,一片火红,像野火在远远的秋山上燃烧,渐渐地隐没在山的后面。这种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点燃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从结构上看引起了下一联岁华老去的无限惆怅的感触。(字意、手法1分,画面描绘1分,情感主旨1分,结构上的作用1分。)
示例二:“色”字更佳,因为“色”是名词,与上句的“阳”字同一词性,构成结构相似、词性相对的对偶句。这才符合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格律要求。“远色如秋山”描绘出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晖返照秋山,渐渐地隐没在山的后面。这种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点燃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从结构上看引起了下一联岁华老去的无限惆怅的感触。
(字意、手法1分,画面描绘1分,情感主旨1分,结构上的作用1分。)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白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①
孟浩然
弊庐在郭外,素②产唯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③论。
【注释】①皎上人:僧人名皎。②素:旧的。⑤静者:这里指皎上人。
10. 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弊庐”“素产”两个意象生动动自然,其隐含着诗人归隐田园的志趣和淡泊的心境。
B. 颔联中的“不闻”二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C. 颈联对仗工整、诗人用极其流畅的笔调,描写了乡野间悠闲自在、安适无忧的田园生活。
D. 本诗以情开篇,诗风恬淡,色调清丽,诗语自然纯净,充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感。
11.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本诗的画面描写极具特色,学习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本次探究的内容,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1)画面提示 ①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②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请展开想象,从①②两句中任选一句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描写其居住地环境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出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以及对田园生活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10. D 11. ①. 示例一;① ②. 房子左右的树林田野十分空旷,在静静的林子中,听不到城内喧闹的叫卖声,十分的悠闲惬意。示例二;②钓鱼的人拿着鱼竿在北边的溪水中悠闲地钓鱼,忽然远处传来一声声椎夫唱歆的声音,宛转悠扬。(描述合理即可) ③. 开阔、幽静 ④. 享受、喜爱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译为简陋的房舍在城外,先人的薄产只有田园,是以描写开篇,与D选项中的“本诗以情开篇”表述不符,
这首诗写了远离朝市,垂钓北涧,听歌南轩,优游林野的隐居之乐。诗中通过对田园景色作简略的描绘,体现出盛唐隐逸之士逍遥于林泉,寄情于田园的生活情趣和淡泊名利的情怀。”D选项中的“充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感”表述不完整。
故选D。
【11题详解】
(1)此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写。解答此题需要先理解诗句的大意,再找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再根据景物的特点和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加以扩写。①句“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中描绘的景物有山林、旷野,与朝市形成对比;②句“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描绘了钓竿、山涧、樵夫、南轩,整体写出了居住地的开阔幽静,诗歌意在表达作者田园生活的乐趣和淡泊的心志。据此加以再现画面即可。
(2)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以及主旨。根据“郭外(郊外)、旷、不闻朝市喧”可知,体现的是居住地的开阔、幽静。“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更是写出了田园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享受。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信息预测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眨滁州期间。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时所建。②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景自然流畅,于景物描绘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精神面貌。
B.“野菊开时酒正浓”描绘了深秋时节野菊竞相开放、诗人与郡僚举杯畅饮的画面。
C.颈联中“青松”意象耐人寻味,在斜日映照下,给人苍翠挺拔之感。
D.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悲愤之情。
9.赏析“霜林落后山争出”中“争”的妙处。(4分)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那份潇洒和从容。故选:D。
9.答案:“争”本义是争相恐后的意思,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霜下树林里木叶凋尽,众山显现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豪放达观的情感,表现出诗人不畏政治风霜的嶙峋风骨。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的赏析。“争”本义是争相恐后的意思,这里可以从拟人的角度入手,赋予了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霜下树林里木叶凋尽,众山显现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豪放达观的情感,表现出诗人不畏政治风霜的嶙峋风骨。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蝶恋花
王国维
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谁遣一春抛却去,马蹄日日章台路。
几度寻春春不遇。不见春来,那识春归处?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词开篇即以“到”和“临”两个拟人化的动词,将春天来到、百花盛开等景象一气绘出。
B.“蜂蝶飞无数”以动衬静,为这妩媚的春色图注入了灵动与生机,使词的情感更加轻快欢愉。
C.“谁遣一春抛却去”突然低沉,美好春光突然被截断,为下片感慨春意转瞬之间消失蓄势。
D.本词情景交融,“春”已成为词人最真挚情感的载体。但七次使用“春”字,颇显重复累赘。
9.请简析“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的画面及情感。(4分)
8.D
9.画面:夕阳西下的时候,晚风吹拂着江渚的杨柳,行人的马头所向,到处都是蒙蒙的飞絮。情感:抒发词人寻春不遇的怅恨以及对春天的留恋。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语文试题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阅读下面白居易写的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
【注释】①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首七言律诗,不拘格律,开篇描绘了一幅苍茫阔大的夏日暮景图。
B. 诗人身居江楼,风凉心静,突发奇想,邀约一位为官场俗务所羁绊的朋友,来江楼得一时之清闲。
C. 颈联写景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出发,辅以贴切的比喻,甚是高妙。
D. 诗人独居异乡,内心愁苦,以乐写哀,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苦。
9.诗题为“江楼夕望招客”,诗人为什么想邀请友人前来 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4分)
8.C.【解析】A.这首律诗的风格并非“不拘格律”,相反,律诗讲究格律;B.“邀约一位为官场俗务所羁绊的朋友”,说法有误,于文无据;D.表述错误,“灯火万家”“星河一道”“风吹古木”“月照平沙”都是美景;而诗人询问朋友“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希望朋友来此和自己一道消暑,说比朋友的茅舍还要更清凉,显然是兴高采烈的情绪,并无愁苦之情。
9.以所观美景邀请友人:此处山川形势壮阔、万家灯火繁华、星光水光交相辉
映,江楼又是极佳的观景地点;以此处气候之凉爽宜人邀请友人,颈联“晴天
雨”“夏夜霜”的比喻给人以清凉之感,这江楼正是炎炎夏日避暑的好去处;以
殷切的情意直接邀请友人,诗人在做足铺垫之后以一句“能就江楼消暑否”直接
向友人发出了邀请。(每点2分)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六)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 称为“诗史”。阅读下面与杜甫有关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
杜甫
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
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
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漠漠”形象地写出了空中乌云密布的情景,“纷纷”写出雷声轰鸣之时,燕子纷飞之态。
B.颔联的“才”和“已”字,写出了这场雨来得急,来得猛,表现出诗人的惊讶与担忧。
C.颈联以巢中燕子高飞,林花润色,写出林中此时已被雨弄得凌乱不堪。
D.本诗选取了巢燕和林花两个意象,运用细节描写,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心情。
班刊《青春诗社》正在征集与“雨”有关的诗歌,小明想推荐这首诗歌,但是标题
不全,请你结合全诗内容,为题目补充一个能够表达诗人心情的字,并阐述埋由。(4分)
8.D。【解析】A.“纷纷”形象地写出了雨落纷纷的景象;B.“表现出诗人的惊讶与
”解读有误,应是喜悦之情;C.曲解诗意,巢燕高飞,写雨之急,林花润色,
写雨之大,以此表现林中春色迷人。
9.“喜”。( 1 分)南国久旱无雨,今朝则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至,内心自是充满欣喜;又见燕子飞出巢去啄泥筑巢,林花经雨而更加鲜艳润泽,美景带给人的喜悦;大雨至晚不停,夜里犹闻雨声,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3 分)
2022年中考语文湖南省长沙市练习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问刘十九①
[唐]白居易
绿蚁②新醅③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刘十九是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与白居易常有应酬。②绿蚁: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细如蚁。③醅(pēi):未过滤的酒。④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绝句写得非常有情趣,通过对饮酒环境和外面天气的描写,引起读者对诗人质朴闲适的隐居生活情境的联想。
B.前两句以“绿”写出了家酒的新熟淡绿、醇香诱人,以“红”道出了小火炉的朴素小巧,“红”“绿”相映,温热明丽,氛围温馨。
C.诗中“雪”这一意象勾勒出阔大背景,天晚欲雪,寒风瑟瑟,让人感到严寒彻骨,雪夜的压抑昏暗烘托了屋内人晚年隐居的失意凄清。
D.结尾“能饮一杯无”疑问收尾,口语化的表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又创设了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11.白居易的诗“语浅而情深,言短而味长”,结合全诗说说诗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10.C
11.热爱生活,从“新醅酒”和“小火炉”可见诗人喝酒的愉悦心情和寒冬里小家生活的温暖惬意;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溢满真情。
压抑昏暗烘托了屋内人晚年隐居的失意凄清。
D.结尾“能饮一杯无”疑问收尾,口语化的表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又创设了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11.白居易的诗“语浅而情深,言短而味长”,结合全诗说说诗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10.C
11.热爱生活,从“新醅酒”和“小火炉”可见诗人喝酒的愉悦心情和寒冬里小家生活的温暖惬意;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溢满真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