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舟山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社会思品第一次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舟山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社会思品第一次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舟山第一初级中学201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性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A B C C C B A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A C A B D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其中,21题9分,22题11分,23题8分,24题10分,25题10分,26题共12分)
21、9分
(1)、(4分) 错误:英国 改正:意大利
错误:葡萄牙 改正:西班牙
错误:太平洋 改正:大西洋
错误:亚洲 改正:美洲
(2)、郑和(1分);理由:因为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1分),他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远航的航海家(1分)。
(3)、都加强地区间的联系(1分),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1分)。
22、11分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分);君主立宪制(2分)
(2)、华盛顿(1分);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建立共和政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写出两点给2分)
(3)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分)
(4)自由、民主、平等(2分)
23、8分
(1)、A(1分)、C(1分)
(2)、经济上:英国经济上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是经济的主体(1分)中国农业仍是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分)
政治上:英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1分)中国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1分)
外交政策上:开辟新航路,进行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扩张(1分)中国实行闭关锁国(1分)
24、(10分)
(1)“既占上海”: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2分);《中英南京条约》签定后,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1分),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又割台湾”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2分);《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2分)。
(3)指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或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25、10分
(1)原因:鸦片战争失败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1分)对策:洋务运动(1分)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救不了中国的(1分)
对策:戊戌变法或者维新变法(1分)
(2)、辛亥革命(1分)评价: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即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2分),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分)。但是由于革命力量不够强大,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被迫向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妥协,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2分)
26、12分
(1)工业革命;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4分)
(2)深度: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1分)广度: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1分);电灯、汽车等(2分)。
(3)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要长久继续存在就必须推进科学、推广科学的运用。(2分)
(4)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等。(2分)舟山第一初级中学201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性测试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其中,21题9分,22题11分,23题8分,24题10分,25题10分,26题共12分)
21、(9分)材料一:以下是某位同学所作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闻发布会”的文稿,其中有四处知识性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哥伦布是英国航海家,他一心一意想寻找到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他得到葡萄牙王室的资助,率领3艘帆船,共87名船员,一直向西航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横渡了太平洋,到达了亚洲的古巴、海底等地。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从此,新旧大陆之间的隔绝状态被打开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600多年前,他奉着“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率领庞大的船队,到达过东南亚和非洲东海岸,一路带动了文明和和平。他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海洋第一人”。
(2)材料二中的“世界海洋第一人”指的是谁?说“他”是“世界海洋第一人”的理由是什么?(3分)
(3)材料中两位人物的远航有什么共同积极意义?(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摘编自《图说天下》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指的是哪一重大革命 “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出该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 (4分)
(2)、材料二中带领美利坚人民实现“独立和自由”的“伟大的总统”是谁 他有哪些历史功绩 (3分)
(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 (2分)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8分)
材料一: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出口货值大于入口货值)。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加速发展。
材料二:明清时期,曾领先世界的中国,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统治者严密控制人们思想;而此时,应该立新体质,扫清发展障碍,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逐渐落伍……
材料三: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提出遣使驻京、开放通商口岸、减少关税、将舟山附近一海岛让给英国人居住和存货。乾隆帝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通商请求。乾隆时期还把四个通商口岸减少为广州一处。
(1)材料一反映了乾隆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情况是( ) ,但当时中国经济仍以( )为主体(请你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在横线上)(2分)
A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发展缓慢,经济凋敝 C农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2)综合三则材料,简析英国崛起和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6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
“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引自《拳匪纪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的“既占上海”,是指什么事件?这件事对当时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材料中的“又割台湾”又是指什么事件?这件事对当时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又是指什么事件?在这一事件发生的期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2分)
25、梁启超在1922年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思想逐渐西化的过程分为三期。(10分)
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般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自从甲午败于日本,国内有心人因想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
第三期,便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甲午战役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历二十年之久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出新制决不可能,渐渐要求人格的觉醒。
(1)、产生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两种感觉不足分别主要体现在哪里?当时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4分)
(2)第三期中“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件件落空”中的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对其简单评价。(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
材料三 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英国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任举2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学的作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2分)
―――――-―――――――――――――――装――――――订――――――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场座位号:舟山一初八年级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历史与社会及思想品德学科阶段性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学者在分析某一历史时间发展的背景时写道:“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掌握大量天文地理知识……”据此可判断(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工业革命的兴起 D.资产阶级革命
2、“……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是 (   )
A.达 伽马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
3、每年的7月4日,美国人民都会载歌载舞,欢度国庆。下列文件中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4、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之处在于(   )
A.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B.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
C.结束封建专制,确立共和政体
D.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共和国
5、康熙皇帝经过长城时曾做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说明清初统治者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 )
A、 防御政策 B、怀柔政策 C、发动战争 D、进行分裂
6、1851年,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陈列的展品不可能有(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科技革命不但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
B.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网络管理员
D.汽车售票员—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
8、面对列强的入侵,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这些斗争中规模最大的是( )
A、台湾人民抗击日军占领 B、黄海战役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9、对下列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 )
1842 1895 1901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0、“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条约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密切相关的是( )
A.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饥界
D.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1、法国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 (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
1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黄海海战 ③火烧圆明园
④签订《辛丑条约》 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⑤④ B.①②⑤③④ C.①③②⑤④ D.①③②④⑤
13、19世纪初,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运用,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意义是( )
A.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B.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C.迅速扩大了人类活动和交往范围 D.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建立
14、中国近代史上:“给中华民族烙上了永远耻辱的第一次转折”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5、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民主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孙中山没有直接参与或组织的事件( )
A.创立同盟会 B.创立三民主义 C.发动武昌起义 D.创立中华民国
16、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下列史实体现维护国家主权的是( )
①清朝雅克萨之战 ②土尔扈特部回归 ③《马关条约》的签订 ④香港澳门回归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7、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严复
18、“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是指工业革命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些“新”主要表现在( )
①手工工场的规模越来越大 ②蒸汽机车发明,人们开始大规模修建铁路 ③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明显 ④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9、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皇权,具体表现在 ( )
①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 ②让锦衣卫兼做秘密警察,负责监视、侦察
③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 ④设置军机处 ⑤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其中的“革命 ”
A、首先爆发于“六朝古都”南京 B、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