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黑白世界》参考教案课 题 2、黑白世界 教学内容 黑白木刻、黑白画的制作。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示意图分析木刻作品的黑白关系,联系个人生活表达情感。知识与技能 运用黑白造型手法创作黑白画。过程与方法 1、认识木刻的工具及其操作技法。 2、学习刻刀的操作并运用于作品的临摹。教学重点 学习黑白画的知识,并感受其概括、节奏美感。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点、线、面组织画面,来表现黑白灰的效果,完成有创意的黑白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硬笔以及简便的木刻刀具和板材。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 欣赏、交流 让学生欣赏《自画像》、《鲁迅先生》感受木刻的黑白直观对比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形式特点。 思考,谈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木刻的兴趣。 2二、合作探究。 合作交流 认识木刻刻刀及刻绘效果(在方框里描绘一下)。1、角刀: 2、圆刀: 3、平刀: 跟老师学木刻:1、老师介绍刻刀种类及特性,并强调用刀安全。2、老师演示各种刻刀操作方法。 学生听、画、说出发现。 全面了解、安全第一。 10三、小试牛刀。 品味、提高 1、尝试刻制(闯关:活动一)温馨提示:可不考虑造型问题,只要刻出的线条具有一定组织与变化规律即可。每小组推举两幅作品,老师给予拓印并展示。同时请学生谈一谈使用刻刀的体会。教师进行小结。2、再尝试(闯关:活动二)教师指定按以下步骤临摹“相关链接”的木刻作品《船》。(1)、用墨色勾画出画稿。(2)、用角刀刻出主体的外形。(3)、刻出主要色块。(4)、谨慎而肯定处理细节。(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安全。)仔细观察:教师示范拓印一幅优秀学生木刻作品。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拓印。 学生试刻,说出体会。 “实战训练” 25四、讨论交流。 合作交流提高 作品展示:师生共评,简要说出部分作品优秀和不足之处。 1、交流。2 、展示、点评、补充。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五、教师小结。 让学生说出本课收获。 学生说。 提高整理能力及表达能力。 4第二课时一、欣赏导入。 启发、引导 欣赏得结论:1、木刻中的黑白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转换黑白关系可以形成某种有趣的画面情境。欣赏《坝上风光》和李维民的木刻小品所得:(1)、形象夸张、醒目、简洁。(2)、狮子——以白衬黑:显示其强大。兔子狐狸——以黑衬白:说明其弱小。(3)、木刻小品:(试试连线)以白衬黑 早晨或傍晚以黑衬白 白天黑白互衬 夜晚2、黑白木刻主要通过以少胜多的处理方法,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逼真再现,构图简洁明快,追求单纯、强烈、鲜明的艺术效果。 分析《初春》等作品和学生作业 。观察其中线条疏密、节奏、明暗层次、线条 、组织的差异。 学生听、思考、各抒己见。 学会分析、敢于表达。 10二、合作探究。 适当点拨 我创意,我做主。1、老师给题目——《喜洋洋与灰太郎》 2、量才为用,分工协作。(创意小组、描稿小组、刻制小组、拓印小组、展示小组)3、逐步进行(老师巡视适当点拨) 学生分工合作。 提高合作能力。 20三、展示作品。 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师生共评:1、优秀者—— 优点: 不足: 2、一般者—— 优点: 不足: 3、其他—— 优点: 不足: 学生畅所欲言。 相信自己,找回自信。 13四、小结。 理论加实践,感慨万千汇成一句话…… 2板书设计 2、黑白世界基本构成要素:点、线、面 。黑白画的表现形式:线条、对比、象征、变形等。1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