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说课稿

资源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
今天我就课题《质量守恒定律》从“直击教材”、“瞄准目标”、“深入学情”、“设计亮点”、“展示流程”、“反思教学”六个方面进行反思。特别是“深入学情”、“设计亮点”两方面讲一讲我在上这堂课的教学特色。
直击教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微观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瞄准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知质量守恒定律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认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5、教学难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深入学情
1、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但学习信心不足,参与面不广。
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了解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学生的实际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
3、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但不会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教学设计亮点
本节课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使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录像、动画等辅助教学活动。
3、模具辅助教学法:利用分子一原子模形突破教学难点。
4、质疑式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变为学生主动式求知!
亮点1 教学法改进:
(1)讲授式教学形式改为合作探究教学形式
a. 原教材教学设计(常规教学讲授式教学设计):
化学史导入 教师演示实验 讲解结论 微观揭示本质
b.改进后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实验
质疑式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分组实验探究 实验改进
质量亏损实验
得出结论 揭示本质 学以致用
(2)质疑式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变为学生主动式求知!
质疑环节1 质疑式情景:由人人熟知蜡烛燃烧质量变轻、纸张燃烧变轻等的生活情景导入,使学生的生活认知与书本的理论认知产生强烈的认知思维碰撞,引导学生自主求知;
质疑环节2 质疑式实验: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设计一个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学生实验和另一个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学生实验,使学生在亲身实验中感知“质量守恒”和“质量亏损”冲突,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质疑,引导学生产生更激烈思维碰撞,步步激发学生探索本节课的重点,充分发挥学生求知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实验改进使学生更好的认知质量守恒定律,掌握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也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亮点2 实验改进
(1)实验方式改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验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实验内容改进:复杂实验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展
四个实验改为两个实验;陌生实验改为熟悉实验;多种实验装置改为一种实验装置
亮点3 语言设计精简 习题设计经典
1、 问题引导、学生实验应多用鼓励性语言
2、课堂小结的语言要精确且一针见血
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即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3、习题设计全面又要有梯度
展示流程
活动一 提出问题 1分钟
(创设情景):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前后有哪些物理量发生改变?引出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
活动二 大胆猜想 1分钟
   (老师引问): 参加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
    (学生猜想)           大于
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小于
活动三 实验设计(通过录像展示) 4分钟
1.实验方案
方案一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实验步骤(方案一、方案二的实验步骤相同)
(1)称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含仪器)。注意称量后,砝码不动,天平不归零
(2)反应:把物质从天平上取下 , 在桌子上进行化学反应(即物质混合)。观察实验现象,写实验报告。
(3)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含仪器)。把反应后的物质(含仪器)放在天平上,注意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
活动四 实验探究 15分钟
1.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方案一、二并如实填写实验报告 10分钟
2.“方案一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引出质量守恒
“方案二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引出质量亏损
3.学生讨论方案二质量亏损的原因:氧气的逃逸 2分钟
4.引导学生小结“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的该进” 3分钟
活动五 得出结论 4分钟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等于 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点拨)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当反应物、生成物是气体的时候切记不能遗漏
活动六  揭示质量守恒定律本质 5分钟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95第二段 完成学案
2.通过分子一原子模具、动画课件、学生互动完成教学难点
活动七  课堂小结 2分钟
活动八 课堂反馈 13分钟
反思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师生协作,以实验为基础,以质疑思维为重点的合作探究教学形式,着重了两个体现、四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四个突出
(1)以实验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
(2)以思维为核心,开展问题探究;
(3)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
(4)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研究氛围。
学生合作探究教学形式要求教师综合素质高,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时间掌控好,临场应变力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