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专版】七下地理期末模拟试题(2)(原卷+答案+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深圳专版】七下地理期末模拟试题(2)(原卷+答案+答题卡)

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B A B A B D A B D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A D A B D A C B B C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B A D C B C D B C D
二、综合题(40分)
31.(14分)(1)俄罗斯纬度高,印度纬度低 (2)平原 平原 (3)矿产资源丰富 都靠近资源产地 (4)摩尔曼斯克 阿拉伯海
32.(16分)(1)太平 乙 甲国位于南半球,而乙国位于北半球
(2)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阿巴拉契亚 (3)小麦 (4)堪培拉 圣弗朗西斯科
33.(10分)(l)日本 喜马拉雅 (2)水稻 (3)石油 马六甲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共60分)
右图为东南亚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东南亚北接广阔的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狭窄地带,年降水量丰富;本地区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中南半岛夏半年(5月-10月)受到西南风控制(实线箭头),冬半年(11月-4月)受到东北风(虚线箭头)控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中南半岛
A.夏半年受来自海洋干燥气流控制,降水少
B.冬半年受来自陆地干燥气流控制,降水多
C.夏半年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控制,降水多
D.冬半年受来自陆地湿润气流控制,降水多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天然橡胶、油棕、蕉麻等物产具有
A.高海拔生长习性 B.喜高温习性
C.耐干旱习性 D.沿纬线分布习性
3.东南亚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狭窄平原地带。据图信息,下列究其原因的解析,错误的是
A.沿海地带是锡矿、钨矿等矿产的全部集中分布区,采矿人员多
B.沿海地势低平,利于房屋、交通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C.沿海对外交通便利,利于人员交往
D.沿海地带是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区,需要大量劳动力,能提供粮食
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阅读“中亚地区地理简图”和“中亚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中亚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B.东北高,西南低
C.北高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
7.下列关于本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较多的地区 B.种植业发达的地区
C.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D.地形平坦水源较充足的河流沿岸
8.下列关于该地区小麦区分布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较多的北部平原 B.降水较少的北部高原
C.降水较多的东南部高原 D.降水较少的中部平原
2020年6月17日,习近平主席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显示了坚实牢固的中非友谊。读非洲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对非洲大陆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热带气候为主 B.以混血人种为主
C.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D.自然资源丰富
10.近年来,中非工业化合作项目发展迅速。非洲吸引中方投资建厂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工业基础好 B.基础设施条件好
C.高素质人才多 D.劳动力成本较低
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下图为1979-2013年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体现了该区域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光照强
C.陆地广,风力大
D.海域小,降水足
12.1979-2013年间北极地区
淡水资源增多 B.海域面积减小
C.陆地植物减少 D.适航范围扩大
13.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
A.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B.改变极地生态环境
C.大量捕捞海洋生物 D.开采极地矿产资源
看电影也能学地理,跟着《囧妈》一起游俄罗斯。该故事发生在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上。下图为俄罗斯铁路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电影中的国际列车进入俄罗斯境内一路西行,沿途先后看到的景观是:①贝加尔湖 ②亚欧界碑 ③鄂毕河 ④首都风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15.西伯利亚大铁路沿俄罗斯南部修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 ②气温较高 ③资源、工业区集中 ④人口、城市较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随着国强民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澳大利亚旅游。下图是澳大利亚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该国有许多古老而独特的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主要原因是:
A.长期孤立于海洋中,受外界影响小
B.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C.气候寒冷,人口密度小
D.自然条件复杂,动物进化快
17.计划到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游览,线路应选择在
A.西部高原 B.中部内陆 C.东南沿海 D.北部岛屿
18.下列关于甲、乙两国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国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B.乙国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C.乙国位于欧洲东部
D.甲国西临大西洋
19.关于下列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国和丁国矿产资源丰富,以海运为主 ②乙国和丙国都被回归线穿过,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③甲国和丙国都与中国接壤 ④乙国和丁国都是发达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芳芳的爸爸从北非考察回来,为了考考芳芳,说了些有关埃及的情况,请你帮芳芳判断,芳芳爸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的西北部 B.苏伊士运河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C.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D.玉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21.“我们生活的大洲面积辽阔,气候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这段话描述的是
A.北美洲 B.亚洲 C.欧洲 D.非洲
22.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典型的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23.小明向他的美洲朋友介绍亚洲的 “世界之最”,其中错误的是
A.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C.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D.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24.关于亚洲及欧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在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欧洲人口密度最小
B. ( file: / / / G:\\files\\zonghelianxi\\第一节%20亚洲及欧洲.htm" \l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除南极洲外,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
C.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D.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和欧洲
25.下列有关非洲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跨赤道南北,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B.位于西半球、亚洲西南方
C.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
D.与亚洲的陆上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26.以下别称所描述的地理事物都位于非洲的是
A.“地球之巅”、北半球的“寒极” 
B.“世界人种大熔炉”、“高原大陆”
C.“富饶大陆”、“赤道雪峰”  
D.“湿润的大陆”、“热带大陆”
27.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状分布,下列因素中,可能对其产生主要影响的是
A.纬度因素 B.西临太平洋 C.海岸线平直 D. ( file: / / / G:\\files\\zonghelianxi\\第二节%20非洲.htm" \l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地形因素
28.关于下图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甲乙两洲西部 ②甲大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③乙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④乙大洲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⑤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穿过 ⑥甲乙两大洲都濒临北冰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29.阿拉伯人经常身穿白色长袍,这些长袍都是一次性服装,脏了就扔掉。阿拉伯人不洗白色长袍的原因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生活富裕 C.水资源匮乏 D.石油丰富
30.下列有关南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亚地区发展农业面临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
B.南亚都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发展最快
C.南亚被称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古迹是:泰姬陵
D.南亚分三大地形区:北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南部是山地
二.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共40分)
31.俄罗斯和印度都是世界大国,经济发展迅速。结合下图材料回答问题。(14分)
(1)俄罗斯冬季寒冷漫长,而印度冬季气温偏高,从纬度位置方面看,两国冬季气候差异较大的原因_____。
(2)印度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山地、______、高原。俄罗斯地形自西向东依次是______、高原、山地。
(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俄罗斯和印度两国工业发展有利条件是______;因此,两国工业布局的共同点是________。
(4)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海港是_____;印度最大的海港孟买濒临的海洋是________。
32.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对比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利用地图学习甲、乙两国的过程,请帮助他完善下列学习内容:
(1)位置方面:两国都濒临______洋,回归线都穿过其领土,其中跨寒温热三带的是______(填“甲”或“乙”)国;甲、乙两国在地理位置方面最显著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地形方面:两国地形都是三大地形区,甲国中部①是______(地形区),乙国东部②是______山脉。
(3)农业方面:两国都大量出口______(农产品),都有发达的畜牧业。
(4)城市方面:两国首都都不是全国最大城市,甲国的③是______,乙国西部城市④是______,有“硅谷”之称。
3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印度和日本都是我们的邻国,但地理环境差异较大。
(1)印度和日本都是中国邻国。日本隔____海与中国相望;印度与中国山水相连,都背靠____ 山脉。
(2)寿司和咖喱饭分别是日本和印度的传统美食,原料中都与____(粮食作物)有关。
(3)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如果有一艘海轮从西亚满载货物驶向日本,上面装载的最最有可能是 ,运输路线中必须经过的十字路口是 海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地理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学校:
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缺考 违纪 准 考 证 号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
填涂时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过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注意题号顺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污损。缺考标记与作弊标记由监考老师填涂。
一.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21 abcd 22 abcd 23 abcd 24 abcd 25 abcd 26 abcd 27 abcd 28 abcd 29 abcd 30 abcd
二. 综合题
31.(14分)(1) (2) 、 (3) 、 (4) 、
32.(16分)(1) 、 、 (2) 、 (3) (4) 、
33.(10分)(1) 、 (2) (3) 、
贴 条 形 码 区 域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 2 页 共 3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