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枝特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六枝特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六枝特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25%),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六章(7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广泛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材料是
B.可利用或氨水捕集废气中的
C.一定条件下,将转化为淀粉,实现的资源化利用
D.研发新型催化剂将分解成碳和,同时吸收热量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具有漂白性、防腐性、抗氧化性,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
C.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D.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3.下列离子组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晶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
B.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的含有的质子数为
C.常温下,分别放入足量的浓、稀中,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均为
D.将的浓硫酸与足量铜粉共热,产生的分子数为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与稀硝酸反应: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C.与溶液反应:
D.与氨水反应:
6.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些化学性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可以表示吸收能量的过程
B.化学反应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
C.该反应可能是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D.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该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8.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的分解速率和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B.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
9.下列关系图中,是一种正盐,相对分子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大16,是强酸,当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当是强酸时,、、、、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当是强碱时,、、、、均含有另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A.为硫化铵 B.当是强碱时,是
C.当是强酸时,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D.和反应生成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0.、、、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与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中的原子半径最大
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的强
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离子键
D.、、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11.“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加热时,①中上部汇集了固体
B.加热时,②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
C.加热时,③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体现的氧化性
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12.向稀与稀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假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且每一段只对应一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产生的气体为 B.段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C.混合溶液中 D.参加反应的铁粉的总质量
13.甲烷可制成燃料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极是正极
B.极得到电子生成
C.电解质溶液可能为碱性溶液
D.若正极消耗的气体为(标准状况下),理论上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7分。
14.(14分)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如图是氮元素的几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氮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2)物质的电子式为 。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由物质生成物质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与图中的物质常用于检验的存在,则的化学式为 。
(4)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含有的操作方法是 。
15.(14分)某兴趣小组为丰富课本所学的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
Ⅰ.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以验证其氧化性。
(1)久置于空气中易变质,体现了具有 性。
(2)烧杯中溶液的作用是 。
(3)若将集气瓶换成盛有溶液的广口瓶,通气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淡黄色浑浊现象,经测定,产物中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的酸式盐。则该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
Ⅱ.用下图装置验证的酸性比强。
(4)试剂是 ,其作用是 。
(5)当观察到 ,即证明的酸性比强。
16.(15分)利用废旧铁铜粉可以制备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和杀菌剂胆矾,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沉淀”步骤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溶解”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解过程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
(4)向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中加入足量乳酸溶液,在70℃下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可得到补铁剂乳酸亚铁。为防止乳酸亚铁变质,在反应体系中应加入少量 。乳酸亚铁产品保存时应注意 。
(5)已知人体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科学研究表明服用含乳酸亚铁的补血剂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维生素C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 。
17.(14分)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和之间发生反应:(红棕色)(无色),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填“”或“”)表示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在内,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3)若在一保温容器中加入一定量,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气体温度升高,说明的能量比的能量 (填“高”或“低”)。
(4)反应达到平衡后,若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相对于降温前(正)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逆) 。
(5)氮氧化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下图是监测含量的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电极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贵州省六枝特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2.D
3.D 、共存时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A项不符合题意;可以与、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使溶液呈蓝色,C项不符合题意。
4.A 硫化钠和过氧化钠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由于过氧化钠中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则混合物中含有离子,含有的阴离子数为,A正确;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物质的量不是,B错误;常温下,放入足量的浓发生钝化,转移电子数小于,C错误;浓硫酸与足量铜粉共热,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变为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所以产生的分子数小于,D错误。
5.C 能氧化,A项错误;,B项错误;是弱碱,应写成分子式,D项错误。
6.C
7.B 如图可知,反应物具有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断裂化学键吸热、形成化学键放热,则化学反应一定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B正确;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而图中反应为放热反应,不相符合,故C错误;水由气态到液态为同种物质的状态变化,为放热的物理变化,不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8.D 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分解速率和的生成速率之比都为,A错误;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B错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只能表示某一时刻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这个时间点不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时间点,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错误;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说明的浓度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D正确。
9.C 10.AB 11.A 12.D
13.BD 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甲烷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通入的是甲烷,则电极为该原电池的负极,A错误;极得电子,B正确;根据装置图,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发生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应该为酸性溶液,C错误;标准状况下,氧气的物质的量为,理论上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D正确。
14.(1)(2分)
(2)(2分) (3分)
(3)(2分)
(4)(浓)(2分)
(5)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含有(3分)
15.(1)还原(2分)
(2)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环境(2分)
(3)(3分)
(4)品红溶液(2分) 检验是否除尽(2分)
(5)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分)
16.(1)(2分)
(2)(3分)
(3) 防止受热分解(各2分)
(4)铁粉密封保存(各2分)
(5)还原剂(2分)
17.(1)(2分)
(2)(2分)
(3)高(2分)
(4)减小 减小(各2分)
(5)氧化 (各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