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1《公平正义的价值》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8·荆州)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规则和制度。这些规则和制度的正义性表现在( )①从制定上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②从执行上每个人既能从规则制度正常运行中收益,也都受其约束③从表现上即使是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获得最高的生存保障④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时,即使处于竞争劣势也能确保竞争获胜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答案】D【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制度的正义性。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所以据此,①②是正确的;③处于最底层的人能获得保障,但不是最高保障,所以③是错误的;④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就是不公平竞争,就是非正义了。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仔细阅读题干即可找到答题的突破点,题干有明确问题,制度的正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根据教材,难度不大,此题也在考查着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2.下边漫画《路不拾遗》中的人物( )①没有责任感 ②其行为不文明 ③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④心理不健康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D【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道德素质的相关知识。漫画《路不拾遗》中人物的行为是一种道德素质低、缺乏责任感、不文明的行为,①②③正确;漫画中没有体现心理不健康,④排除。故选D。故答案为:D【点评】本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漫画型试题中的文字内容最为关键,文字能够为我们提供解题的方向,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对照选项内容,用排除法作答即可。3.下图漫画告诉我们:“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这是因为( )A.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B.有了正义的制度,才能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C.社会正义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D.正义制度受到所有的社会成员的认同【答案】B【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制度保障公平,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既使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B符合题意,正确。AC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制度与正义的关系。D的观点不符合实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制度与正义,维护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要求是回答体现正义制度与正义的关系的选项。据此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4.(2017八上·泸县期中)漫画《到底谁盲》(如图),给我们的警示有( )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②规则具有不确定性③为人处事要换位思考 ④关爱弱者彰显文明。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遵守规则的知识,题干中的材料启示我们要遵守规则、文明出行、关爱弱者,观点④正确;观点①正确,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①正确;观点②错误,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是确定的,所以②不正确;观点③正确,社会中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困难;故答案为:D.【点评】多项选择,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从选项入手,看看有没有错误的选项,借助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5.(2017八上·濮阳期中)某地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介绍,手机等通信类产品在投诉的商品中排名第二,其主要原因是手机市场“鱼龙混杂”,促销花样不断更新,而监督管理制度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这一情况启示我们( )A.社会规则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废除旧规则B.现在手机的质量越来越没有保障,最好不要用手机C.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不断地改进社会规则D.手机行业诚信度低下,无法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答案】C【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观点C,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监管制度落后导致手机市场鱼龙混杂”,表明社会规则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所以C符合题意;观点ABD绝对,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点评】选项中存在过于绝对的说法,应注意,特别关注。对明显错误的选项进行排除,再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6.(2017八上·黄陂期中)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车族越来越庞大。在开车上班的路上,我们应该遵守系好安全带、靠右行驶、超速等社会秩序,这类秩序属于( )A.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 C.交通秩序 D.工作秩序【答案】C【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社会生活要有秩序。依据教材知识,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观点C,在开车上班的路上,系好安全带、靠右行驶、超速等,这是交通秩序的要求,所以观点C符合题意;观点A、B、D与题不符,故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读清题意,材料已经非常明显体现了交通秩序的内容,而且四个选项之间的区分度也比较高,不具有迷惑性,稍加判断即可得出答案。7.(2017八上·黄陂期中)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答案】A【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旨在考察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点。观点A,依据教材知识,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励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纪律。题文中,“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他律的体现,“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是自律的体现,所以说明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观点A符合题意;观点B、C、D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首先看选项,最先排除错误的选项,接着看,哪个选项更符合题意,答案即可得出。8.(2017八上·黄陂期中)免费公园、免费博物馆、免费自行车、免费公厕……武汉市免费公共服务项目增多,更需要广大市民规范自身行为,增强规则意识,做城市的主人。这意味着( )A.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包括纪律、道德、法律等B.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C.人们无需遵守处在变化之中的规则D.我们要与人为善,理解他人【答案】B【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观点B,依据题文描述,武汉市免费公共服务项目增多,更需要广大市民规范自身行为,增强规则意识,做城市的主人,这就需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所以观点B符合题意;观点A与题不符,故应排除;观点C说法错误,故排除;观点D与题无关,故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做选择题时,首先要读清题意,读清题意后,就看选项,选项中有明显错误的选项就排除掉,剩下的选项如果说法都无误则看那个选项更符合题意。9.(2017八上·黄陂期中)下图中的人乱丢垃圾的行为( )①没有遵守社会规则②会污染公共环境③是小事一桩,不必计较④是没有亲社会行为意识的表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旨在考察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点。观点①乱扔垃圾,破坏社会环境,违背社会规则法律规定观点②乱扔垃圾是对环境的破坏,污染环境观点③这不是小事,爱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环境破坏会危及人类自身的发展观点④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乱扔垃圾不利于社会。故答案为:C。【点评】幽默的漫画,做题时需要读懂漫画表达的含义,如果搞不懂漫画的含义,可以先看看选项,找一找选项中是否有说法错误的,直接排除掉。10.(2017八下·大同期末)从“中国式过马路”到“野生虎园下车”,这些事件共同启示我们( )①应该自觉树立规则意识②要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③应该学会排解不良情绪④要学会克服盲目从众心理⑤珍爱生命,努力延伸生命的价值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答案】C【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从“中国式过马路”到“野生虎园下车”是缺乏遵守规则表现,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①②是正确的,③④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③④⑤错误;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11.(2017八上·老河口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飞机场,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在服装厂,纺织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在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在公共场所,人们保持安静。材料二: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手机。“孩子睡着了,请你小声点。”“打手机是我的自由!”“‘自由’也不能损害其他人的自由和权利呀!”(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2)维护社会秩序,为什么要靠规则?(3)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答案】(1)①社会管理秩序;②生产秩序;③交通秩序;④公共场所秩序。(2)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等。(3)该男子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⑤他的自由妨碍、影响了他人的自由,正确做法是声音小一点,距离远一点;等等。【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旨在考察规则的相关知识点。(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认真阅读材料,在飞机场,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社会管理秩序;在服装厂,纺织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生产秩序;在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交通秩序;在公共场所,人们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的重要性的认识,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只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规定和保障作用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明辨是非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男子在公共场所“不停地大声打手机”,还认为“打电话是自己的自由”,这种言行是错误的,是漠视规则的表现、没有弄懂自由要受到一定限制的道理。因此只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自由总要受到社会规则的限制、约束和保障;公民怎样在规则约束的范围内享受自由即可。故答案为:(1)①社会管理秩序;②生产秩序;③交通秩序;④公共场所秩序。(2)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等。(3)该男子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⑤他的自由妨碍、影响了他人的自由,正确做法是声音小一点,距离远一点;等等。【点评】对于第三小问观点类的题目,首先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认可还是不认可,接着再说理由即可。12.情景一:小明和小亮同时坐上了开往学校的公共汽车。途中,上来了一位拄者拐杖的老人,小明看了看老人,坐着纹丝不动,小亮则急忙站起来让老人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车里的其他乘客都向小亮投来赞许的目光。情景二:下午,小明和小亮所在的班级到市电影院看电影,电影已经放映了,小亮看得很认真,小明却还在和其他的几个同学在说话,影响周围的同学看电影。小亮好心提醒小明不要说话,小明却说:“我又没和你说话,你管得着吗?”(1)情景一和情景二中小明和小亮的行为分别说明了什么?(2)假如你是小明,今后你会打算如何去做?【答案】(1)小明的行为说明了他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遵规守纪意识不强。小亮的行为说明他乐于帮助他人,思想道德素质比较高尚,能够自觉遵规守纪,是一个道德素质和守纪意识比较强的同学。(2)假如我是小明,我会认真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遵规守纪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准则,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1)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我们以身作则,两位同学不同的行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修养。对小梁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点赞。规则是需要我们自觉遵守的。(2)维护社会秩序,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准则,维护公共生活秩序。青少年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理解。13.(2017八上·濮阳期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人把自行车或汽车停放在黄色的盲道上,甚至有些商贩也占道经营,他们中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辩解:“一天也没有几个盲人在上面走呀!占一会儿又何妨?”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对材料中商贩的行为进行评析。(至少回答两点)(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遵守社会规则。(至少回答三点)【答案】(1)①商贩的行为是不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行为,这体现了他们缺乏公共规则意识。他们的行为既损害了盲人的利益,自己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②同时,他们占用社会公共资源,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2)①遵守社会规则需 要严于律己,克服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③遵守规则还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旨在考察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点。(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中占用盲道的行为,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表现,缺乏规则意识,侵害了盲人的利益,同时也是不道德的表现,不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遵守社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所学,从严于律己,克服不良习惯、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坚定的维护规则等方面回答即可。故答案为:(1)①商贩的行为是不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行为,这体现了他们缺乏公共规则意识。他们的行为既损害了盲人的利益,自己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②同时,他们占用社会公共资源,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2)①遵守社会规则需 要严于律己,克服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③遵守规则还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点评】第一问主要查考考生是否有正确的三观,第二问主要考察课本的原理,准确回答出课本的原理即可。1 / 1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1《公平正义的价值》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8·荆州)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规则和制度。这些规则和制度的正义性表现在( )①从制定上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②从执行上每个人既能从规则制度正常运行中收益,也都受其约束③从表现上即使是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获得最高的生存保障④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时,即使处于竞争劣势也能确保竞争获胜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2.下边漫画《路不拾遗》中的人物( )①没有责任感 ②其行为不文明 ③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④心理不健康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3.下图漫画告诉我们:“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这是因为( )A.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B.有了正义的制度,才能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C.社会正义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D.正义制度受到所有的社会成员的认同4.(2017八上·泸县期中)漫画《到底谁盲》(如图),给我们的警示有( )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②规则具有不确定性③为人处事要换位思考 ④关爱弱者彰显文明。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2017八上·濮阳期中)某地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介绍,手机等通信类产品在投诉的商品中排名第二,其主要原因是手机市场“鱼龙混杂”,促销花样不断更新,而监督管理制度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这一情况启示我们( )A.社会规则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废除旧规则B.现在手机的质量越来越没有保障,最好不要用手机C.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不断地改进社会规则D.手机行业诚信度低下,无法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6.(2017八上·黄陂期中)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车族越来越庞大。在开车上班的路上,我们应该遵守系好安全带、靠右行驶、超速等社会秩序,这类秩序属于( )A.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 C.交通秩序 D.工作秩序7.(2017八上·黄陂期中)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8.(2017八上·黄陂期中)免费公园、免费博物馆、免费自行车、免费公厕……武汉市免费公共服务项目增多,更需要广大市民规范自身行为,增强规则意识,做城市的主人。这意味着( )A.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包括纪律、道德、法律等B.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C.人们无需遵守处在变化之中的规则D.我们要与人为善,理解他人9.(2017八上·黄陂期中)下图中的人乱丢垃圾的行为( )①没有遵守社会规则②会污染公共环境③是小事一桩,不必计较④是没有亲社会行为意识的表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2017八下·大同期末)从“中国式过马路”到“野生虎园下车”,这些事件共同启示我们( )①应该自觉树立规则意识②要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③应该学会排解不良情绪④要学会克服盲目从众心理⑤珍爱生命,努力延伸生命的价值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二、材料分析题11.(2017八上·老河口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飞机场,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在服装厂,纺织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在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在公共场所,人们保持安静。材料二: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手机。“孩子睡着了,请你小声点。”“打手机是我的自由!”“‘自由’也不能损害其他人的自由和权利呀!”(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2)维护社会秩序,为什么要靠规则?(3)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12.情景一:小明和小亮同时坐上了开往学校的公共汽车。途中,上来了一位拄者拐杖的老人,小明看了看老人,坐着纹丝不动,小亮则急忙站起来让老人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车里的其他乘客都向小亮投来赞许的目光。情景二:下午,小明和小亮所在的班级到市电影院看电影,电影已经放映了,小亮看得很认真,小明却还在和其他的几个同学在说话,影响周围的同学看电影。小亮好心提醒小明不要说话,小明却说:“我又没和你说话,你管得着吗?”(1)情景一和情景二中小明和小亮的行为分别说明了什么?(2)假如你是小明,今后你会打算如何去做?13.(2017八上·濮阳期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人把自行车或汽车停放在黄色的盲道上,甚至有些商贩也占道经营,他们中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辩解:“一天也没有几个盲人在上面走呀!占一会儿又何妨?”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对材料中商贩的行为进行评析。(至少回答两点)(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遵守社会规则。(至少回答三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制度的正义性。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所以据此,①②是正确的;③处于最底层的人能获得保障,但不是最高保障,所以③是错误的;④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就是不公平竞争,就是非正义了。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仔细阅读题干即可找到答题的突破点,题干有明确问题,制度的正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根据教材,难度不大,此题也在考查着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2.【答案】D【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道德素质的相关知识。漫画《路不拾遗》中人物的行为是一种道德素质低、缺乏责任感、不文明的行为,①②③正确;漫画中没有体现心理不健康,④排除。故选D。故答案为:D【点评】本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漫画型试题中的文字内容最为关键,文字能够为我们提供解题的方向,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对照选项内容,用排除法作答即可。3.【答案】B【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制度保障公平,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既使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B符合题意,正确。AC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制度与正义的关系。D的观点不符合实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制度与正义,维护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要求是回答体现正义制度与正义的关系的选项。据此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4.【答案】D【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遵守规则的知识,题干中的材料启示我们要遵守规则、文明出行、关爱弱者,观点④正确;观点①正确,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①正确;观点②错误,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是确定的,所以②不正确;观点③正确,社会中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困难;故答案为:D.【点评】多项选择,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从选项入手,看看有没有错误的选项,借助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5.【答案】C【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观点C,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监管制度落后导致手机市场鱼龙混杂”,表明社会规则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所以C符合题意;观点ABD绝对,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点评】选项中存在过于绝对的说法,应注意,特别关注。对明显错误的选项进行排除,再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6.【答案】C【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社会生活要有秩序。依据教材知识,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观点C,在开车上班的路上,系好安全带、靠右行驶、超速等,这是交通秩序的要求,所以观点C符合题意;观点A、B、D与题不符,故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读清题意,材料已经非常明显体现了交通秩序的内容,而且四个选项之间的区分度也比较高,不具有迷惑性,稍加判断即可得出答案。7.【答案】A【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旨在考察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点。观点A,依据教材知识,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励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纪律。题文中,“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他律的体现,“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是自律的体现,所以说明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观点A符合题意;观点B、C、D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首先看选项,最先排除错误的选项,接着看,哪个选项更符合题意,答案即可得出。8.【答案】B【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观点B,依据题文描述,武汉市免费公共服务项目增多,更需要广大市民规范自身行为,增强规则意识,做城市的主人,这就需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所以观点B符合题意;观点A与题不符,故应排除;观点C说法错误,故排除;观点D与题无关,故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做选择题时,首先要读清题意,读清题意后,就看选项,选项中有明显错误的选项就排除掉,剩下的选项如果说法都无误则看那个选项更符合题意。9.【答案】C【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旨在考察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点。观点①乱扔垃圾,破坏社会环境,违背社会规则法律规定观点②乱扔垃圾是对环境的破坏,污染环境观点③这不是小事,爱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环境破坏会危及人类自身的发展观点④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乱扔垃圾不利于社会。故答案为:C。【点评】幽默的漫画,做题时需要读懂漫画表达的含义,如果搞不懂漫画的含义,可以先看看选项,找一找选项中是否有说法错误的,直接排除掉。10.【答案】C【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从“中国式过马路”到“野生虎园下车”是缺乏遵守规则表现,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①②是正确的,③④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③④⑤错误;故选C。11.【答案】(1)①社会管理秩序;②生产秩序;③交通秩序;④公共场所秩序。(2)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等。(3)该男子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⑤他的自由妨碍、影响了他人的自由,正确做法是声音小一点,距离远一点;等等。【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旨在考察规则的相关知识点。(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认真阅读材料,在飞机场,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社会管理秩序;在服装厂,纺织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生产秩序;在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交通秩序;在公共场所,人们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的重要性的认识,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只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规定和保障作用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明辨是非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男子在公共场所“不停地大声打手机”,还认为“打电话是自己的自由”,这种言行是错误的,是漠视规则的表现、没有弄懂自由要受到一定限制的道理。因此只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自由总要受到社会规则的限制、约束和保障;公民怎样在规则约束的范围内享受自由即可。故答案为:(1)①社会管理秩序;②生产秩序;③交通秩序;④公共场所秩序。(2)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等。(3)该男子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⑤他的自由妨碍、影响了他人的自由,正确做法是声音小一点,距离远一点;等等。【点评】对于第三小问观点类的题目,首先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认可还是不认可,接着再说理由即可。12.【答案】(1)小明的行为说明了他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遵规守纪意识不强。小亮的行为说明他乐于帮助他人,思想道德素质比较高尚,能够自觉遵规守纪,是一个道德素质和守纪意识比较强的同学。(2)假如我是小明,我会认真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遵规守纪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准则,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1)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我们以身作则,两位同学不同的行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修养。对小梁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点赞。规则是需要我们自觉遵守的。(2)维护社会秩序,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准则,维护公共生活秩序。青少年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理解。13.【答案】(1)①商贩的行为是不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行为,这体现了他们缺乏公共规则意识。他们的行为既损害了盲人的利益,自己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②同时,他们占用社会公共资源,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2)①遵守社会规则需 要严于律己,克服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③遵守规则还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知识点】制度规则与正义【解析】【分析】旨在考察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点。(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中占用盲道的行为,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表现,缺乏规则意识,侵害了盲人的利益,同时也是不道德的表现,不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遵守社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所学,从严于律己,克服不良习惯、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坚定的维护规则等方面回答即可。故答案为:(1)①商贩的行为是不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行为,这体现了他们缺乏公共规则意识。他们的行为既损害了盲人的利益,自己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②同时,他们占用社会公共资源,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2)①遵守社会规则需 要严于律己,克服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③遵守规则还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点评】第一问主要查考考生是否有正确的三观,第二问主要考察课本的原理,准确回答出课本的原理即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1《公平正义的价值》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1《公平正义的价值》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