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社九上2.3.2《“五四”运动》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19七下·三门期末)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纪念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这种纪年方式是( )A.干支纪年 B.年号纪年 C.公元纪年 D.年代纪年2.(2019九下·绍兴开学考)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C.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3.(2019九上·杭州月考)口号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妇女解放,婚姻自由”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发内战”“反迫害”“反饥饿”4.(2020·温岭模拟)毛泽东曾说:“严格来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已经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②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五四运动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④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和工人运动相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下列关于五四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②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④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6.在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的宣传板报上看到一学者的评价:“五四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永不回头的、光明的启蒙之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五四运动( )①孕育了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精神②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③传播马克思主义,人们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④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2020·仙居模拟)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有( )A.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B.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C.青年学生站在运动前列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8.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A.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高举社会主义旗帜C.研究团体纷纷建立 D.在知识分子中传播9.(2018九上·西湖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了“五四运动”一课后.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做了如下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D.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0.“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首《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团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和平11.“我们学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齐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五四运动时期的这一传单( )A.反映反帝爱国运动的性质B.说明工商各界爱国救亡意识高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标志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12.(2018九上·秀洲月考)“五四运动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性质 B.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21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3.“五四运动”的意义是( )①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③人们开始用新眼光看世界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4.(2019九上·桐乡月考)历史学家陈舜臣在《中国的历史》一书中指出:“五四运动不应该仅仅强调其行使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的一面,更应该关注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意识的进步足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所产生的启蒙作用受到了高度评价。‘白话文’已经固定下来。”在此,陈舜臣要充分肯定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B.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主张C.白话文较文言文的优势 D.陈独秀对五四运动的态度15.(2018九上·上城期末)学习历史,要注重剖析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者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B.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思想基础C.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优秀人才D.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五四运动取得胜利16.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这所高等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C.国立清华大学 D.国立中山大学17.胡适先生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五四运动开辟了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对一个“新时代”、两个“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 新民主主义革命 独立、民主、统一B.民主共和 新民主主义革命 繁荣富强C.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 独立、民主、统一D.新文学 焕然一新 独立、民主18.(2018九上·金华月考)思想解放运动能促进社会发展。下列属于中国近代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事件有( )①百家争鸣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 D.学生20.(2019九上·义乌月考)五四运动中,一些爱国人士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些口号。这些口号表明五四运动(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将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C.改变中国外交被动局面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二、材料分析题21.(2019九上·萧山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摘编自《五四运动史》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22.(2019九上·柯桥月考)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1)材料一青年学生首先挺身而出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运用史实印证“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这一观点。(3)材料一学生们身上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动容,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在和平建设的今天,作为当代青年的你,应当如何继承这种精神,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径【解析】【分析】公元纪年 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表示,公元前则以 B.C表示。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这种纪年方式是公元纪年法。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4种:(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2)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4)黄帝纪年。辛亥革命期间,一些报刊和革命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史称“黄帝纪年”。2.【答案】D【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端。A项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项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C项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D项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首先爆发在北京,学生是运动的先锋力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关知识。理解和全面掌握五四运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答案】B【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既有反帝内容也有反封建内容,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B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五四运动的性质。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重点了解五四运动的口号。4.【答案】C【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主要是由于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同时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C项②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毛泽东的话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5.【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②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说法错误,应排除含②的选项。A项①③④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6.【答案】B【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精神,传播马克思主义,人们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所以①③符合题意;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以②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影响的识记。7.【答案】B【知识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ACD三项不是都是五四运动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项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是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理解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8.【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十月革命后在知识分子中传播,而五四运动以后开始在工人中传播。A项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学生既要掌握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又要比较分析二者的不同,找出各自的传播特点。9.【答案】D【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ABC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的是新文化运动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五四运动的内容与影响。10.【答案】B【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中,青年学生以及各阶层人士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B项爱国是“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精神,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1.【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据题干“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理解。12.【答案】B【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A项改变了国家性质错误,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里,不符合题意;B项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正确,五四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是孙中山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决定与中共合作。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说明五四运动后,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C项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错误,五四运动没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不符合题意;D项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13.【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伴随着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得到广泛传播,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A项①②③④是“五四运动”的意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要求具备分析理解题干与识记史实的能力。14.【答案】A【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使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关注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意识的进步……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所产生的启蒙作用受到了高度评价。‘白话文’已经固定下来。”等信息分析,陈舜臣要充分肯定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A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是题干材料中陈舜臣要充分肯定的,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找准题干材料的关键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答案】D【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分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1919年巴黎和会上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一条款无视中国人民的主权,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因此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ABC三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五四运动取得胜利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6.【答案】B【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戊戌变法时期创办”“改名为北京大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当时的最高学府,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故答案为B。【点评】学生要掌握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要注意和京师同文馆的区别。17.【答案】C【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又称“德先生”和“赛先生”,所以新文化运动创造的新时代是民主科学时代。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C项民主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独立、民主、统一是对题干材料中一个“新时代”、两个“新纪元”的正确理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18.【答案】B【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解析】【分析】①百家争鸣发生于中国古代史时期 ,和题干中的“中国近代”不符,不符合题意;②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在其指引下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符合题意;③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符合题意;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启发和引导了广大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觉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理解三者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19.【答案】D【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最先是由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开启的.学生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先锋队,6月3日,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了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五四运动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学生,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1919年的五四运动,最先是由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开启的。20.【答案】D【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A项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从题干口号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B项将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错误,材料所述的口号有利于推动爱国运动的发展,但是否能达到“高潮”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改变中国外交被动局面错误,五四运动的口号与中国外交被动局面的改变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正确,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体现了反帝性质,“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体现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即反封建性质,故材料所述口号能体现出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的能力。21.【答案】(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目的:外争主(国)权,内除国贼。(2)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积极影响:当时的学生领袖到“民间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3)特点:运动范围波及全国;各阶层人民广泛参与。意义: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据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 由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可知,当时的学生领袖要到“民间去”的原因是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这一举动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由“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特点是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答案】(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遭受挫折。(2)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严惩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等亲日派官员,体现它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体现它以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五四运动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体现它以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3)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1)1919年,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2)从五四运动的口号、主力、意义等方面分析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3)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第二问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遭受挫折。(2)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严惩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等亲日派官员,体现它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体现它以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五四运动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体现它以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3)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1 / 1历社九上2.3.2《“五四”运动》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19七下·三门期末)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纪念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这种纪年方式是( )A.干支纪年 B.年号纪年 C.公元纪年 D.年代纪年【答案】C【知识点】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径【解析】【分析】公元纪年 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表示,公元前则以 B.C表示。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这种纪年方式是公元纪年法。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4种:(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2)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4)黄帝纪年。辛亥革命期间,一些报刊和革命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史称“黄帝纪年”。2.(2019九下·绍兴开学考)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C.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答案】D【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端。A项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项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C项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D项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首先爆发在北京,学生是运动的先锋力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关知识。理解和全面掌握五四运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2019九上·杭州月考)口号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妇女解放,婚姻自由”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发内战”“反迫害”“反饥饿”【答案】B【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既有反帝内容也有反封建内容,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B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五四运动的性质。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重点了解五四运动的口号。4.(2020·温岭模拟)毛泽东曾说:“严格来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已经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②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五四运动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④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和工人运动相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主要是由于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同时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C项②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毛泽东的话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下列关于五四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②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④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②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说法错误,应排除含②的选项。A项①③④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6.在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的宣传板报上看到一学者的评价:“五四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永不回头的、光明的启蒙之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五四运动( )①孕育了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精神②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③传播马克思主义,人们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④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精神,传播马克思主义,人们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所以①③符合题意;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以②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影响的识记。7.(2020·仙居模拟)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有( )A.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B.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C.青年学生站在运动前列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B【知识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ACD三项不是都是五四运动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项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是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理解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8.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A.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高举社会主义旗帜C.研究团体纷纷建立 D.在知识分子中传播【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十月革命后在知识分子中传播,而五四运动以后开始在工人中传播。A项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学生既要掌握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又要比较分析二者的不同,找出各自的传播特点。9.(2018九上·西湖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了“五四运动”一课后.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做了如下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D.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D【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ABC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的是新文化运动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五四运动的内容与影响。10.“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首《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团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和平【答案】B【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中,青年学生以及各阶层人士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B项爱国是“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精神,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1.“我们学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齐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五四运动时期的这一传单( )A.反映反帝爱国运动的性质B.说明工商各界爱国救亡意识高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标志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据题干“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理解。12.(2018九上·秀洲月考)“五四运动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性质 B.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21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答案】B【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A项改变了国家性质错误,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里,不符合题意;B项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正确,五四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是孙中山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决定与中共合作。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说明五四运动后,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C项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错误,五四运动没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不符合题意;D项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13.“五四运动”的意义是( )①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③人们开始用新眼光看世界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伴随着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得到广泛传播,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A项①②③④是“五四运动”的意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要求具备分析理解题干与识记史实的能力。14.(2019九上·桐乡月考)历史学家陈舜臣在《中国的历史》一书中指出:“五四运动不应该仅仅强调其行使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的一面,更应该关注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意识的进步足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所产生的启蒙作用受到了高度评价。‘白话文’已经固定下来。”在此,陈舜臣要充分肯定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B.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主张C.白话文较文言文的优势 D.陈独秀对五四运动的态度【答案】A【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使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关注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意识的进步……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所产生的启蒙作用受到了高度评价。‘白话文’已经固定下来。”等信息分析,陈舜臣要充分肯定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A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是题干材料中陈舜臣要充分肯定的,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找准题干材料的关键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2018九上·上城期末)学习历史,要注重剖析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者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B.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思想基础C.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优秀人才D.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答案】D【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解析】【分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1919年巴黎和会上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一条款无视中国人民的主权,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因此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ABC三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五四运动取得胜利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6.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这所高等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C.国立清华大学 D.国立中山大学【答案】B【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戊戌变法时期创办”“改名为北京大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当时的最高学府,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故答案为B。【点评】学生要掌握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要注意和京师同文馆的区别。17.胡适先生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五四运动开辟了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对一个“新时代”、两个“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 新民主主义革命 独立、民主、统一B.民主共和 新民主主义革命 繁荣富强C.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 独立、民主、统一D.新文学 焕然一新 独立、民主【答案】C【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又称“德先生”和“赛先生”,所以新文化运动创造的新时代是民主科学时代。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C项民主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独立、民主、统一是对题干材料中一个“新时代”、两个“新纪元”的正确理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18.(2018九上·金华月考)思想解放运动能促进社会发展。下列属于中国近代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事件有( )①百家争鸣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解析】【分析】①百家争鸣发生于中国古代史时期 ,和题干中的“中国近代”不符,不符合题意;②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在其指引下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符合题意;③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符合题意;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启发和引导了广大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觉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理解三者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19.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 D.学生【答案】D【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最先是由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开启的.学生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先锋队,6月3日,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了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五四运动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学生,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1919年的五四运动,最先是由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开启的。20.(2019九上·义乌月考)五四运动中,一些爱国人士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些口号。这些口号表明五四运动(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将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C.改变中国外交被动局面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答案】D【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A项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从题干口号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B项将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错误,材料所述的口号有利于推动爱国运动的发展,但是否能达到“高潮”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改变中国外交被动局面错误,五四运动的口号与中国外交被动局面的改变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正确,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体现了反帝性质,“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体现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即反封建性质,故材料所述口号能体现出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的能力。二、材料分析题21.(2019九上·萧山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摘编自《五四运动史》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答案】(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目的:外争主(国)权,内除国贼。(2)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积极影响:当时的学生领袖到“民间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3)特点:运动范围波及全国;各阶层人民广泛参与。意义: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据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 由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可知,当时的学生领袖要到“民间去”的原因是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这一举动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由“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特点是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2019九上·柯桥月考)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1)材料一青年学生首先挺身而出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运用史实印证“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这一观点。(3)材料一学生们身上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动容,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在和平建设的今天,作为当代青年的你,应当如何继承这种精神,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案】(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遭受挫折。(2)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严惩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等亲日派官员,体现它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体现它以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五四运动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体现它以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3)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知识点】五四运动【解析】【分析】(1)1919年,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2)从五四运动的口号、主力、意义等方面分析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3)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第二问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遭受挫折。(2)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严惩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等亲日派官员,体现它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体现它以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五四运动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体现它以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3)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社九上2.3.2《“五四”运动》同步试卷(学生版).docx 历社九上2.3.2《“五四”运动》同步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