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一、运动的描述和参照物以人为参照物:竹排人竹排是静止的以山为参照物:竹排山竹排是运动的树木山树木是静止的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不同);(不同的物体选择同一参照物运动情况不同)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结论也不一样。(2022 邵阳县模拟)“五一”节,小华一家自驾游新宁崀山,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2-1-c-n-j-yA.对面驶来的小车 B.沿途飞过的美景C.坐在旁边的弟弟 D.路边的建筑物【答案】C【解答】解:A、小华相对于对面驶来的小车,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小华相对于沿途飞过的美景,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华相对于坐在旁边的弟弟,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小华相对于路边的建筑物,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2 瓯海区一模)如图所示,在匀速行驶的高铁列车的窗台上有一枚硬币屹立不动,小明认为硬币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为( )A.座椅上的小明 B.路边远去的树C.匀速行驶的列车 D.列车的窗台【答案】B【解答】解:A、以座椅上的小明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硬币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路边远去的树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硬币是运动的,故B符合题意;C、以匀速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硬币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列车的窗台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硬币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②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需的时间。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量。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路程的改变而改变,且速度是一个定值【版权所有:21教育】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速度公式:v=s/t,根据公式可推出:s=vt,t=s/v。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2022春 徐汇区期中)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比乙早2秒通过Q点,则(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甲比乙早 2 秒经过P点 B.乙比甲早 2 秒经过P点C.甲比乙早 4 秒经过P点 D.乙比甲早 4 秒经过P点【答案】C【解答】解:因为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P点是起点(图象上是点O),Q点是终点(Q点位于纵轴的10m处)。由图可知,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解得t=5s,即甲车的纵坐标都是10m时,甲车对应的时间是5s,而乙车的纵坐标都是10m时,乙车对应的时间是3s,已知甲比乙早2秒通过Q点,如果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则甲比乙迟2秒通过Q点,所以,甲比乙早4秒经过P点,故C正确。故选:C。(2021秋 德江县期末)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所用时间之比为2:9,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10:3 B.18:15 C.15:2 D.5:6【答案】C【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之比为5:3,所用时间之比为2:9,由v=可得,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15:2。故选:C。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能有力的作用。(有些力需要接触:推、拉、提、压,有些力不需要接触:吸引力、排斥力)。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2022春 浦北县期中)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C.施力物体不会受到力的作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答案】B【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存在,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故B正确;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会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如果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互推、拉、挤、压等作用,则它们之间就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2022 杭州二模)如图所示,将一物体放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上。下列对该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A【解答】解:(1)将一物体放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上,物体随电梯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电梯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CD错误;(2)将一物体放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上,物体随电梯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故选:A。重力是指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作用点:物体的重心。重心: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几何中心; 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悬挂法。物体的重心不一定落在物体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大小:G=mg,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其值为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牛/千克。注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说成质量与重力成正比。质量和重力的区别和联系:质量 重力两者的区别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单位 千克 牛顿性质 物体本身的属性 地球施加物体的力测量工具 天平 弹簧测力计方向 无 竖直向下变化 与位置无关 与位置有关两者的联系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G=mg(2022春 南岗区校级期中)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适合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是( )A.跳远 B.举重C.拉弹簧拉力器 D.推箱子【答案】C【解答】解:AB、太空中,涉及到重力的体育锻炼都不适合,跳远、举重需要克服重力做功,故A、B错误;C、拉弹簧拉力器,与重力无关,可以进行。故C正确;D、推箱子过程中,受到摩擦力,摩擦力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水平面上,重力为0,压力为0,摩擦力为0,推箱子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故D错误;故选:C。(2022春 滦南县期中)田径比赛中的跳高项目,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5次技术性的革命。目前运动员普遍采用“背越式”技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A.采用“背越式”技术,目的是起跳时人体重心可以高出横标杆很多B.“背越式”跳高时,人跃起后不再受重力C.“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可以低于横杆D.“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一定在运动员身上【答案】C【解答】解:ACD、同一个运动员在跳高的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差不多,采用不同姿势过杆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的时候,他们的重心距橫杆的距离不一样,跨越式过杆的时候,人体的重心必须在横杆上面几十厘米,而俯卧式或背越式过杆时,重心十分接近横杆,甚至背越式过杆时重心可以位于杆的下方,这样在弹跳力不变的情况下,运动员的成绩可以提高许多,故C正确,AD错误;B、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故B错误。故选:C。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及运动速度大小无关。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在接触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如形成气垫),减小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比较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弹力(形变)接触面粗糙(不光滑)存在相对运动(静止的物体也可受滑动摩擦力,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间一定是相对运动的) 存在相对运动趋势(运动的物体也可受静摩擦力,受静摩擦力的物体间一定是相对静止的)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力的方向 跟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可能与运动方向同向,也可能与运动方向反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一定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力的大小 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直到滑动为止,存在最大静摩擦力力的作用点 在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表面上(2022 大兴区二模)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给链条添加机油 B.给轴承里安装滚珠C.刹车时刹车片抱紧车轮 D.给轴承涂上润滑油【答案】C【解答】解:A、给链条添加机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www-2-1-cnjy-comB、给轴承里安装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C、刹车时刹车片抱紧车轮,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给轴承涂上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C。(2022春 庄浪县期中)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21*cnjy*com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小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的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①在实验中,小黄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 运动。②对比图中 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C;对比图中 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B③在甲探究过程中,小黄正确操作,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N,此时摩擦力为 N,若拉力增大到3N时,摩擦力为 N。21教育网④实验探究中,小黄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A、类比法 B、科学推理法 C、控制变量法。【解答】解:①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摩擦力等于拉力,物体要进行匀速直线运动;②甲乙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探究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验证猜想B;甲丙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验证猜想C;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拉力是2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所以摩擦力大小是2N;当拉力增大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2N,拉力增大,物体进行加速运动;④猜想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探究摩擦力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①匀速直线;②甲、丙;甲、乙;③2;2;④C。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越大。弹簧测力计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2、物体在受到较大力时,发生断裂或形变不能恢复原状,则这样的形变叫塑性形变,又称非弹性形变弹力的三要素:A、弹力的作用点:弹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接触点或表面B、弹力的方向:垂直与接触面(点)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几种典型的弹力的方向(1)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3)细绳的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4)轻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22春 锡山区期中)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弹力F的方向是( )A.B.C.D.【答案】A【解答】解:当同学在滑梯上匀速下滑时,滑梯对同学的支持力是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滑梯表面向上,故A正确。故选:A。四、力的测量和图示1.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3.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点: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选择合适量程,判断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4.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先进行调零,使指针正对零刻度线,并注意弹簧秤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时,注意弹簧、指针不与外壳摩擦。·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面、平视指针。·记录时,刻度值后带单位。·使用后,及时整理回盒。习惯上,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图示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②线段上箭头的方向表示受力方向。③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标出单位线段表示的力的大小。(2022春 牡丹江期中)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然后用手水平向右拉弹簧测力计A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4N时,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A.8N、4N B.4N、8N C.0N、8N D.4N、4N【答案】D【解答】解: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为4N时,说明弹簧测力计B受力为4N,由于弹簧测力计B处于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则弹簧测力计A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为4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是4N,右手对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也是4N。故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2022春 肥城市期中)如图是一位同学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前,需把弹簧测力计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B.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C.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3ND.若将该实验移至中国空间站,在空间站内不可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答案】A【解答】解:A、测量前,需把弹簧测力计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与外壳之间有太大的摩擦,故A正确;BC、弹簧测力计的一大格表示1N,分为5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2N,指针在1N下第3个格,示数为1.6N,故BC错误;D、若将该实验移至中国空间站,由于失重,不能测量重力,但还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的大小,例如:测量手的拉力,故D错误。故选:A。1.(2021 崂山区校级自主招生)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b中的图像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的是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的是甲、乙两车此时相遇【解答】解:A、由题和图a可知,甲、乙两车最初的位置不同,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甲、乙两车相距s;由图b可知,两车同时出发,在0~t0时间内,两车的距离逐渐减小,说明是甲车的速度快,由s﹣t图像可知,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斜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表示速度越快,图线Ⅰ的倾斜程度大,表示甲车的运动情况,则图线Ⅱ表示乙车的运动情况,故A错误;B、图b中的t0时刻,说明两车的位置相同,表示甲、乙两车相遇,但两车的速度并不相等,故B错误;CD、由上述解答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两车距离变为s1(s1<s),有两种情况:一是甲车尚未追上乙车,二是甲车超过乙车;所以,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也可能在t0时刻之后,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2021 崂山区校级自主招生)在图中物体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自由下滑的木块 B.投出的篮球C.水平地面靠着墙的足球 D.细线拉住的氢气球【解答】解:A、自由下滑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f,但不受沿斜面向下的力F,故A错误;21·cn·jy·comB、投出去的篮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向后的阻力f,但不受向前的力F,故B错误;C、水平地面靠着墙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N,但不受向右的支持力FN,故C错误;D、细线拉住的氢气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沿细线向下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故D正确。故选:D。3.(2021春 龙泉驿区月考)如图所示,用8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右B.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左C.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左【解答】解:AC、因B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B受到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A对B=F示=3N;因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左,故AC错误;BD、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B对A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A向左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由平衡状态的合力为零可得:fB对A+f地=F,则地面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地=F﹣fB对A=8N﹣3N=5N,故B正确,D错误;故选:B。1.(2021 济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白帝 B.江陵 C.两岸 D.轻舟【解答】解: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即人相对于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故是选择船(轻舟)为参照物的,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2021 长沙)怀旧的竹蜻蜓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下列静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解答】解:静止的竹蜻蜓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下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3.(2021 宜宾)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小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用较重的镇纸压住白纸,向右匀速行笔书写“一”字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笔的毫毛向左弯曲,所以毛笔受到向左方向的摩擦力B.手对毛笔水平方向作用力小于毛笔受到的摩擦力C.白纸只受到向右方向的摩擦力D.若没有镇纸,白纸可能向左移动【解答】解:A、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毛笔相对于纸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纸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故A正确;B、手对毛笔水平方向作用力与毛笔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C、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白纸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毛笔对白纸的向右摩擦力与桌面对白纸的向左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D、若没有镇纸,白纸在向右摩擦力作用下可能向右移动,故D错误。故选:A。4.(2021 沈阳)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1)小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产生了如下猜想: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④物体运动速度。那么依据生活中推箱子,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这一经验,合理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与上述猜想 (填序号)有关;(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小明用同一木块做的三次实验,其中甲、乙两次所用的是同一木板。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中 的条件。(3)为了验证(1)中的猜想②,小明应选用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对比,得出结论;(4)小明又想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那么他应控制其它条件相同,只改变木块的 ,并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进行比较便可得出结论。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木块 (选填“必须”或“不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5)在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人们常常设法增大它,如图所示的三个现象中, (填字母)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A.用力捏车闸,车容易停下来B.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C.冰壶运动中,刷冰可以改变冰壶受到的摩擦力【解答】解:(1)当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由此,可提出的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故选①;(2)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中二力大小相等的条件;(3)为了探究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该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所以应该选择甲、丙;(4)小明又想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那么他应控制其它条件相同,只改变木块的速度;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5)A、用力捏车闸,车容易停下来,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故A不符合题意;B、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故B符合题意;C、冰壶运动中,刷冰可以改变冰壶受到的摩擦力,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故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①;(2)二力大小相等;(3)甲、丙;(4)速度;必须;(5)B。5.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徐冰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学习过的光学、力学知识,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他听到飞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方向,如图所示,已知h=2052m,飞机从头顶正上方到达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位置时用时6s。求飞机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37°角时,三个边,长度之比为3:4:5)。【解答】解: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比为3:4:5,h=2052m,则飞机飞行的距离s=×4=2736m,所以飞机速度v===456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2m/s。答:飞机速度为456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2m/s。1.(2022 高新区一模)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块乙上叠放木块甲,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0N,F2=10N,下列关于甲、乙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摩擦力为100 N,水平向左B.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90 N,水平向右C.甲受到的摩擦力为10 N,水平向左D.地面对乙的摩擦力为10 N,水平向右【解答】解:两个物体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甲受到拉力F1和乙对甲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F1是100N,所以乙对甲的摩擦力的大小是100N,方向水平向左;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的摩擦力与乙对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是100N,方向水平向右;物体乙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甲对乙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乙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乙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甲对乙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乙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10N=90N,方向水平向左;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90N,方向水平向右。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2.(2022 石景山区二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拔河比赛时队员用力抓紧绳子B.运动鞋底有凸凹不平的花纹C.冰壶比赛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D.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防滑手套【解答】解:A、拔河比赛时队员用力抓紧绳子,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2·1·c·n·j·yB、运动鞋底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C、冰壶比赛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使冰熔化,形成一层水膜,通过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了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来源:21cnj*y.co*m】D、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21*cnjy*com故选:C。3.(2022 章丘区二模)2022年6月我国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送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核心舱,并在轨遨游太空(一天可绕地球15圈以上)驻留6个月。这个过程中,飞船首先要与空间站对接好,宇航员才能顺利进入空间站。在“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二者就成为一个整体,针对对接完成后状态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将会是静止的B.“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空间站”相对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解答】解:A、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故A正确;BCD、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地球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都是运动的,故BCD错误。故选:A。4.(2022 长沙模拟)如图所示的体育赛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事例不同的是( )A.图甲:国足运动员武磊大力抽射,将足球踢进球网B.图乙:射箭运动员张娟娟射箭时,将弦拉到变形C.图丙:篮球运动员姚明用力将球扣进球框D.图丁:标枪运动员刘诗颖投出的标枪做曲线运动【解答】:甲:国足运动员武磊大力抽射将足球踢进球网,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乙:射箭运动员张娟娟射箭时将弦拉到变形,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丙:篮球运动员姚明用力将球扣进球框,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丁:标枪运动员刘诗颖投出的标枪做曲线运动,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只有乙图与其他三个事例不同。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5.有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原长10cm。若一根弹簧两端受到10N的压力时,弹簧长度压缩到5cm。如图所示,第一次将一根弹簧水平压在墙壁和甲物体之间,使弹簧长度为5cm,弹簧和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第二次再将另一根弹簧放在甲和乙物体之间,使两根弹簧都被压缩到5cm且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甲、乙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甲和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重力都是50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次时,甲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B.第二次时,甲没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两次实验中,墙壁均受到10N的推力D.乙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解答】解:A.第一次弹簧被压缩至5cm,所以弹簧对墙壁和甲的弹力均为10N,甲处于静止状态且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由二力平衡可知甲受到10N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A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B.第二次两个弹簧均被压缩到5cm,所以甲受到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弹力均为10N,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甲不会受到摩擦力,故B正确;C.两次实验中,弹簧均被压缩至5cm,所以弹簧的弹力均为10N,即墙壁受到的推力均为10N,故C正确;D.乙受到弹簧水平向右10N的弹力,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时乙还受到水平向左的10N的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D。6.(2022 费县一模)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的实验,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最准确的说法是( )A.太空中失重状态下,排开的水重力为零,浮力消失B.乒乓球没有排开水,水对球没有压力C.太空中失重状态下,水的密度小到零D.乒乓球的质量为零,重力为零【解答】解:A、太空中失重状态下,排开的水重力为零,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浮力为零,相当于浮力消失了,故A正确;B、乒乓球放入水中后,占据了一部分原本都是水的空间,而且放入后液面会升高,所以是排开了一部分水的;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二是液体具有流动性;太空中的水不受重力的作用,水对乒乓球没有压力,故B错误;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一切物体都有密度,水的密度不会因为失重变为零,故C错误;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乒乓球的质量不为零;乒乓球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7.(2022 丽江二模)在学习摩擦力时,小木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她随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数据。①如图甲所示,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从而测出长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②如图乙所示,在木块上加一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③如图丙所示,在木板上铺上毛巾,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 木板面 4N 0.6N2 木板面 6N 0.9N3 毛巾面 6N 3N(1)以上实验中,根据 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在第1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为 N,若将拉力增大到2N时,木块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为 N。21cnjy.com(2)比较2、3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3)小木发现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改进后长木板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进一步分析可知长木板受到木块对它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的摩擦力。www.21-cn-jy.com【解答】解:(1)根据题意知道,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道,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第1次实验中,由表格数据知道,弹簧秤的示数是0.6N,所以,滑动摩擦力为0.6N。若拉力增大到2N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做加速运动时滑动摩擦力不变,为0.6N。(2)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知道,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且接触面越粗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由图丁知道,改进后长木板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木板施加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测力计施加的拉力方向水平向左,所以,木块受到的木板施加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木板受到木块对它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0.6;0.6;(2)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不一定;速度;左。(2022 宝应县一模)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如图(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1)他们应根据图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2)图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30s时它的示数均为 牛,该小组同学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 是相等的。【解答】解:(1)由图a可知,此时测力计的两个力是作用在硬纸板上,两个测力计的拉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选(b);(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仪器,由图可知:30s时它的示数均为5N,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答案为:(1)(b);(2)弹簧测力计;5;大小。9.(2022 江西模拟)如图所示,这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的误差。(3)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小车运行的路程是 cm。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与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vBC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BC,再测量路程sBC,计算得到vBC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计算得到vBC(5)下表是实验时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则“?”一栏里应填写的内容是 。路程s(m) 时间t(s) ?AB段BC段AC段【解答】解:(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该实验的原理是v=;(2)了便于测量时间并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测出的时间误差较小;【出处:21教育名师】(3)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sAC=80.0cm;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测时间会偏小,根据v=可知,计算出的AC段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大。(4)A、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段的时间,计算得到vBC结果不准确;B、可以在B点开始计时,但在运动中开始计时,计时误差比较大,计算结果不准确;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计算得到vBC结果比较准确。故选:C;(5)本实验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所以测量出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v=算出平均速度,所以“?”一栏里应填写的内容是:速度v(m/s)。故答案为:(1)v=;(2)较小;时间;(3)80.0;偏大;(4)C; (5)速度v(m/s)。10.(2022 丰泽区校级模拟)福平铁路通车后,平潭、长乐与福州老城区将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对更好发挥福州中心枢纽作用,带动闽东北区域整体开放开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1)福平铁路由福州站至平潭站,全长约为88km,若列车由平潭站至福州站所用时间为0.5h,求列车由平潭站至福州站的平均行驶速度;(2)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约16km,上层汽车限速10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求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解答】解:(1)列车由平潭站至福州站的平均行驶速度为:v===176km/h;(2)根据v=可知,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的时间为:t1===0.16h。答:(1)平潭站至福州站的平均行驶速度是176km/h;(2)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的时间为0.16h。专题15 运动和力(1)课题1思维导图 自主学习区课题2考点管理 明确考点分布归类探究1、描述参照物的概念考点 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1变式演练1归类探究2、概念,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单位、公式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2变式演练2归类探究3、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单位、表述力的作用效果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3变式演练3归类探究4、重力的概念、方向以及公式计算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4变式演练4归类探究5、说明摩擦力的概念,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5变式演练5归类探究6、 知道弹力的概念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6变式演练6归类探究7、 用弹簧测力计,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7变式演练7课题3.走进重高 命题规律分析课题4.课堂练习 提升解题能力课题5.限时集训 点拔拓展延伸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一、运动的描述和参照物以人为参照物:竹排人竹排是静止的以山为参照物:竹排山竹排是运动的树木山树木是静止的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不同);(不同的物体选择同一参照物运动情况不同)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结论也不一样。(2022 邵阳县模拟)“五一”节,小华一家自驾游新宁崀山,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2-1-c-n-j-yA.对面驶来的小车 B.沿途飞过的美景C.坐在旁边的弟弟 D.路边的建筑物(2022 瓯海区一模)如图所示,在匀速行驶的高铁列车的窗台上有一枚硬币屹立不动,小明认为硬币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为( )A.座椅上的小明 B.路边远去的树C.匀速行驶的列车 D.列车的窗台二、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②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需的_____。2.速度: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量。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路程的改变而改变,且速度是一个定值【版权所有:21教育】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速度公式:v=s/t,根据公式可推出:____________________。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2022春 徐汇区期中)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分别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比乙早2秒通过Q点,则(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甲比乙早 2 秒经过P点 B.乙比甲早 2 秒经过P点C.甲比乙早 4 秒经过P点 D.乙比甲早 4 秒经过P点(2021秋 德江县期末)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所用时间之比为2:9,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10:3 B.18:15 C.15:2 D.5:6力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的,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能有力的作用。(有些力需要接触:推、拉、提、压,有些力不需要接触:吸引力、排斥力)。力的单位:_____,简称牛,用N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包括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2022春 浦北县期中)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C.施力物体不会受到力的作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2022 杭州二模)如图所示,将一物体放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上。下列对该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重力是指由于地球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作用点:物体的_____。重心: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几何中心; 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悬挂法。物体的重心不一定落在物体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重力的大小:__________,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其值为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牛/千克。注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说成质量与重力成正比。质量和重力的区别和联系:质量 重力两者的区别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单位 千克 牛顿性质 物体本身的属性 地球施加物体的力测量工具 天平 弹簧测力计方向 无 竖直向下变化 与位置无关 与位置有关两者的联系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G=mg(2022春 南岗区校级期中)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适合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是( )A.跳远 B.举重C.拉弹簧拉力器 D.推箱子(2022春 滦南县期中)田径比赛中的跳高项目,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5次技术性的革命。目前运动员普遍采用“背越式”技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A.采用“背越式”技术,目的是起跳时人体重心可以高出横标杆很多B.“背越式”跳高时,人跃起后不再受重力C.“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可以低于横杆D.“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一定在运动员身上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相反。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__________和压力的_____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及运动速度大小无关。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在接触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如形成气垫),减小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比较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两个物体相互_____且有弹力(_____)接触面_____(不光滑)存在_______________(静止的物体也可受滑动摩擦力,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间一定是相对运动的) 存在_______________运动的物体也可受静摩擦力,受静摩擦力的物体间一定是相对静止的)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力的方向 跟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可能与运动方向同向,也可能与运动方向反向一定与_____方向相反 一定与_______________方向相反力的大小 跟_____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随__________而变化,直到__________为止,存在最大静摩擦力力的作用点 在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表面上(2022 大兴区二模)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给链条添加机油 B.给轴承里安装滚珠C.刹车时刹车片抱紧车轮 D.给轴承涂上润滑油(2022春 庄浪县期中)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21*cnjy*com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小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的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①在实验中,小黄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 运动。②对比图中 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C;对比图中 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B③在甲探究过程中,小黄正确操作,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N,此时摩擦力为 N,若拉力增大到3N时,摩擦力为 N。21教育网④实验探究中,小黄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A、类比法 B、科学推理法 C、控制变量法。弹力是物体由于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越_____。弹簧测力计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2、物体在受到较大力时,发生断裂或形变不能恢复原状,则这样的形变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力的三要素:A、弹力的作用点:弹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接触点或表面B、弹力的方向:垂直与接触面(点)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几种典型的弹力的方向(1)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3)细绳的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4)轻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22春 锡山区期中)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弹力F的方向是( )A.B.C.D.四、力的测量和图示1.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点: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选择合适量程,判断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4.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先进行调零,使指针正对零刻度线,并注意弹簧秤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时,注意弹簧、指针不与外壳摩擦。·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面、平视指针。·记录时,刻度值后带单位。·使用后,及时整理回盒。习惯上,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图示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___。②线段上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_____。③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标出单位线段表示的力的__________。(2022春 牡丹江期中)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然后用手水平向右拉弹簧测力计A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4N时,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A.8N、4N B.4N、8N C.0N、8N D.4N、4N(2022春 肥城市期中)如图是一位同学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前,需把弹簧测力计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B.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C.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3ND.若将该实验移至中国空间站,在空间站内不可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1.(2021 崂山区校级自主招生)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b中的图像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的是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的是甲、乙两车此时相遇2.(2021 崂山区校级自主招生)在图中物体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自由下滑的木块 B.投出的篮球C.水平地面靠着墙的足球 D.细线拉住的氢气球3.(2021春 龙泉驿区月考)如图所示,用8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右B.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左C.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左1.(2021 济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白帝 B.江陵 C.两岸 D.轻舟2.(2021 长沙)怀旧的竹蜻蜓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下列静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3.(2021 宜宾)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小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用较重的镇纸压住白纸,向右匀速行笔书写“一”字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笔的毫毛向左弯曲,所以毛笔受到向左方向的摩擦力B.手对毛笔水平方向作用力小于毛笔受到的摩擦力C.白纸只受到向右方向的摩擦力D.若没有镇纸,白纸可能向左移动4.(2021 沈阳)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1)小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产生了如下猜想: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④物体运动速度。那么依据生活中推箱子,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这一经验,合理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与上述猜想 (填序号)有关;(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小明用同一木块做的三次实验,其中甲、乙两次所用的是同一木板。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中 的条件。(3)为了验证(1)中的猜想②,小明应选用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对比,得出结论;(4)小明又想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那么他应控制其它条件相同,只改变木块的 ,并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进行比较便可得出结论。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木块 (选填“必须”或“不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5)在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人们常常设法增大它,如图所示的三个现象中, (填字母)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A.用力捏车闸,车容易停下来B.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C.冰壶运动中,刷冰可以改变冰壶受到的摩擦力5.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徐冰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学习过的光学、力学知识,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他听到飞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方向,如图所示,已知h=2052m,飞机从头顶正上方到达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位置时用时6s。求飞机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37°角时,三个边,长度之比为3:4:5)。1.(2022 高新区一模)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块乙上叠放木块甲,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0N,F2=10N,下列关于甲、乙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摩擦力为100 N,水平向左B.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90 N,水平向右C.甲受到的摩擦力为10 N,水平向左D.地面对乙的摩擦力为10 N,水平向右2.(2022 石景山区二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拔河比赛时队员用力抓紧绳子B.运动鞋底有凸凹不平的花纹C.冰壶比赛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D.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防滑手套3.(2022 章丘区二模)2022年6月我国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送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核心舱,并在轨遨游太空(一天可绕地球15圈以上)驻留6个月。这个过程中,飞船首先要与空间站对接好,宇航员才能顺利进入空间站。在“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二者就成为一个整体,针对对接完成后状态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将会是静止的B.“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空间站”相对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4.(2022 长沙模拟)如图所示的体育赛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事例不同的是( )A.图甲:国足运动员武磊大力抽射,将足球踢进球网B.图乙:射箭运动员张娟娟射箭时,将弦拉到变形C.图丙:篮球运动员姚明用力将球扣进球框D.图丁:标枪运动员刘诗颖投出的标枪做曲线运动5.有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原长10cm。若一根弹簧两端受到10N的压力时,弹簧长度压缩到5cm。如图所示,第一次将一根弹簧水平压在墙壁和甲物体之间,使弹簧长度为5cm,弹簧和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第二次再将另一根弹簧放在甲和乙物体之间,使两根弹簧都被压缩到5cm且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甲、乙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甲和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重力都是50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次时,甲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B.第二次时,甲没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两次实验中,墙壁均受到10N的推力D.乙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6.(2022 费县一模)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的实验,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最准确的说法是( )A.太空中失重状态下,排开的水重力为零,浮力消失B.乒乓球没有排开水,水对球没有压力C.太空中失重状态下,水的密度小到零D.乒乓球的质量为零,重力为零7.(2022 丽江二模)在学习摩擦力时,小木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她随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数据。①如图甲所示,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从而测出长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②如图乙所示,在木块上加一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③如图丙所示,在木板上铺上毛巾,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 木板面 4N 0.6N2 木板面 6N 0.9N3 毛巾面 6N 3N(1)以上实验中,根据 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在第1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为 N,若将拉力增大到2N时,木块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为 N。21cnjy.com(2)比较2、3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3)小木发现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改进后长木板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进一步分析可知长木板受到木块对它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的摩擦力。www.21-cn-jy.com(2022 宝应县一模)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如图(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1)他们应根据图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2)图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30s时它的示数均为 牛,该小组同学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 是相等的。9.(2022 江西模拟)如图所示,这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的误差。(3)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小车运行的路程是 cm。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与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vBC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BC,再测量路程sBC,计算得到vBC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计算得到vBC(5)下表是实验时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则“?”一栏里应填写的内容是 。路程s(m) 时间t(s) ?AB段BC段AC段10.(2022 丰泽区校级模拟)福平铁路通车后,平潭、长乐与福州老城区将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对更好发挥福州中心枢纽作用,带动闽东北区域整体开放开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1)福平铁路由福州站至平潭站,全长约为88km,若列车由平潭站至福州站所用时间为0.5h,求列车由平潭站至福州站的平均行驶速度;(2)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约16km,上层汽车限速10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求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专题15 运动和力(1)课题1思维导图 自主学习区课题2考点管理 明确考点分布归类探究1、描述参照物的概念考点 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1变式演练1归类探究2、概念,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单位、公式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2变式演练2归类探究3、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单位、表述力的作用效果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3变式演练3归类探究4、重力的概念、方向以及公式计算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4变式演练4归类探究5、说明摩擦力的概念,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5变式演练5归类探究6、 知道弹力的概念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6变式演练6归类探究7、 用弹簧测力计,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 悟透各类题型例题选讲7变式演练7课题3.走进重高 命题规律分析课题4.课堂练习 提升解题能力课题5.限时集训 点拔拓展延伸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科学培优讲义(word版 含答案)专题15 运动和力(1)(原卷版).doc 初中科学培优讲义(word版 含答案)专题15 运动和力(1)(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