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霍林郭勒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简介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命题人:于建峰
说明:1、本试卷共分Ⅰ、Ⅱ两卷,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第Ⅱ卷前的答题卡内;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碘 B、钙 C、磷 D、铁
2、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32 B、67 C、99 D、166
3、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B、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C、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4、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C、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
5、有下列原子: 、、、、、,关于这些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B、和的中子数相同
C、和的中子数相同 D、和的质子数相同
6、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 Cl2 B O2 C SO2 D NH3
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 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A、Na2O2 B、NaOH C、H2O2 D、H2
9、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ⅠA族 B、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低
C、氢氧化铷是强碱 D、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
10、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变化的是:
A、把氯气通入FeCl3溶液中 B、把绿豆大的钾投入水中
C、把溴水滴加到KI淀粉溶液中 D、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稀盐酸中
11、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2XO3 B、HXO3 C、H3XO4 D、H2XO4
1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Na>S>O B.金属性强弱:Na>Mg>Al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 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
13、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1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A
淀粉KI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变化
C
AlCl3溶液
浓氨水
有白色沉淀
D
CuSO4·5H2O
浓硫酸
蓝色固体变白
15、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16、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两极材料
Zn片、石墨
Cu片、Ag片
Zn片、Cu片
Fe片、Cu片
插入溶液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
蔗糖溶液
稀盐酸
17、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2H2+4OH—-4e-=4H2O
O2+2H2O+4e-=4OH-
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供电时的总反应是:2H2+O2=2H2O B、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8、现将一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10ml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剩余5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为:
A、1:2 B、1:3 C、2:3 D、3:2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34分)
19.(4分)把下列现象中硫酸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空白处。
(1)把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
(2)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
(3)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时,纸变黑:
(4)在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
20、(4分)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上有气泡产生;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发生还原反应;③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金属片 发生氧化反应
(2)在②中,金属片 作负极
(3)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则金属片 上有气泡产生
(4)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21、(6分)已知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分别为6、8、11、13,请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Y W
(2)写出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X W
(3)X和Y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4)用电子式表示Z2Y的形成过程:
22、(7分)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X是          ,Y是          ,Z是          。 (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__和          。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23、(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的一部分,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A
D
E
F
B
C
G
H
I
J
(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 (2)H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4)D与H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5)最高价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是            (填名称)。 (6)E和G对应的氢化物较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7)I的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8)下图是A2与F2发生反应生成A2F的途径和三个状态的总能量(E)
则:①步骤l是        (填“吸热”或“放热”,下同)过程。   ②比较E1、E2、E3的大小             。(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三、实验题(共11分)
24、(Ⅰ)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
(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CO2↑+2SO2↑+2H2O,其中浓H2SO4所起的作用是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若有0.2mol碳的完全反应,则消耗H2S04的质量是              g,标况下产生S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L。 (2)A装置中品红溶液颜色褪色,证明含有     气体。
(3)实验过程中,装置C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含有     气体。若该结论正确,则B中的现象应为
(4)煤和石油的燃烧过程中都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二氧化硫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_________,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____。(每空格只填一个选项)   A.酸雨        B.破坏臭氧层        C.温室效应
(Ⅱ)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的NO气体。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下图中最适宜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     (填序号);
四、计算题(4分)
25、已知在25℃、1.013╳105Pa下,1molCH4充分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890kJ;使1kg水的温度升高1℃需热量4.18 kJ。试计算:
① 1m3(标准状况)CH4在25℃、1.013╳105Pa条件下充分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释放出的热能是 kJ?
②若用1m3(标准状况)CH4在25℃、1.013╳105Pa条件下充分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所释放出的热能加热500kg水,若热量损失20%,可使这些水温升高约 ℃?(取整数)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II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写在答题卡内。)
1.2010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坛礼器
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修)之为宝。”《农·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求》:“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3.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者 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C.维护自然经济 D.巩固封建统治 4.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
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 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5.《明清商人小说》中指出:“三言”、“二拍”中的一些作品,有关商贾 的小说作品是非
常多的。清代以后,商人小说就更多,文言小说里有很多以商人为主体的篇目,白话小说更是比比皆是,就连《红楼梦》里,“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也是“世代皇商”出身。这反映了
①中国“重农抑商”思潮到“工商皆本”主流思想的巨变 ②明清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活跃的社会现象 ③明清商人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人们不再以商贾活动为耻 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商业意识增强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6.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 A.工场手工业的发达 B.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C.殖民掠夺的疯狂进行 D.生产技术的大力改进
7.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P30) A.棉纺织业 B.冶金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业
8.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关系变革。这里的“社会关系变革”指的是(P31) A.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在客观上得到了传播 B.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C.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D.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9.以生产方式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
→→→→……
A.铁器文明 B.工业文明 C.电气文明 D.蒸汽文明
10.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发展进程为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11.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标志着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B.亚非拉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C.列强开始了资本输出 D.新的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出现
12.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有
①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态 ②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先进的思想观念 ③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中国人自己的最早近代企业是
A.外资企业 B.洋务企业 C.民族企业 D.官僚企业
14.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
A.镇压农民运动 B.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C.抵抗英法联军侵略 D.挽救民族危亡
15. 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包括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 ⑤派遣留学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6.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间割据混战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以此为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改革开放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八大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这两次会议
①都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 ②都将主要任务与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③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④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1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适应国际竞争需要
C.提高社会生产能力 D.改善社会投资环境
20.经济特区的特点有
①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实行特殊政策
③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 ④靠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1.1988年,国务院设置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特区 D.厦门经济特区
22.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西部
23.票证是鲜活的历史,大量票证的使用反映出当时
A.经济发达,丰衣足食 B.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匮乏
C.股票市场非常活跃 D.经济法规健全,市场秩序良好
24.关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B.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内商品市场 C.是对外商加以种种限制的政策
D.其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25.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A.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26.有人说“19世纪的历史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主要是指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革命
B.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工业革命促进了历史向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转变
D.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完成的
27.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28.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9.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30.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共40分.31题10分,32题14分,33题16分.)
31.(10分)阅读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瓦特和他发明的蒸汽机
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何影响?(2分)
(3)近代以来,哪些因素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4分)
(4)材料三中“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32.(14分)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说,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纺织工业的张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之洞,清末重臣。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他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为1 130万两白银,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张謇,清光绪年间状元。他出身农家,苦读成才。1894年中状元时已41岁。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于1895年集资50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后改名大生一厂),以后,又陆续在崇明外沙(今启东)久隆镇创办了大生二厂,在海门创办了大生三厂,在城南创办了大生副厂,并在吕四、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通海垦牧公司。
材料三: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命运的漫画
请回答: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张之洞等一些开明官员提出了怎样的救国主张?(2分)
(2)在“求富”的旗号下,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2分)
(3)张謇倡导怎样的救国主张?他的救国主张在当时能不能真正实现?为什么?(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19世纪末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6分)
33.(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曼飞在他们的《制度经济学》中文版序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受艰难、战争、骚乱和困苦……(但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这一不幸趋势的转向。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材料三 过去商品紧缺,购物要凭票抢购;今日商品丰富,物美价廉,任你挑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不幸趋势的转向”的转折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进步的原因。(3分)

(2)概述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发展趋势。(6分)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会首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3分)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答案)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B
D
A
B
A
C
B
B
C
C
C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A
D
D
D
C
C
C
A
B
D
D
A
26. (1)外邦人、妇女和奴隶等。(2分)
(2)变化:英国财产资格的限制逐渐降低到完全取消。美国黑人、印第安人等有色人种从没有或没有与白人平等的选举权到与白人拥有平等的选取权。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6分)
(3)少数人的民主逐渐变为多数人的民主。(2分)
(4)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项民主政治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分)
(5)1982年宪法及全面立法,加强法制建设;民主政治体制恢复完善;实行依法治国;创建特别行政区制度等。(4分)
27. (8分)
⑴行动:发表演讲、撰写革命著作、翻译和创办报刊、建立革命团体、直接参加革命起义。(4分)(不得抄材料、答出三点即可得分)
⑵功绩:促使人由“臣民”转化为“公民”(或推翻了君主专制体制,使人们获得一定的民主自由权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革(4分)(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8.(1)美国采取了政治上不承认、孤立及封锁中国的敌视政策.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即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活动:与苏联等国家建交;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打破帝国主义封锁。
(2)政策:美国从敌视中国的政策转变为承认中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处于劣势,中国实力增强。
成就: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同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又掀起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人认为国家是运用强制力量而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政治组织。其错误在于
A.抹杀了国家的根本属性 B.认为国家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C.国家需要借助于强制力量实现其统治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
A.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B.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C.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总是离不开专政,其原因是
①民主制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的结合 ②民主和专政都适用于人民内部
③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④民主是专政的保障,专政是民主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2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经过十四年的实施,农村的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得到保证。这体现了我国
①民主是全民的真正的民主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③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④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年初,我国设区的市、自治州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陆续展开。下列对选举权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的权利 ②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③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④在我国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6、“要想自由,请先自律”,这是对每个网民的基本要求。这句网络警示语体现了
A.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B.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C. 权利与义务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D. 权利与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7、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没有青年的前途。温家宝总理寄语清华大学学子:“一个国家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青年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B.青年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国家振兴的前提
C.青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D. 青年要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8、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A.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B.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9、2012年在我国县乡人大代表的选举中,采用了“差额选举”与“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这两种选举方式的共同特点是
A.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为选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C.能更充分地体现选民的意志 D.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
10、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 ④选民和候选人的意愿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后,我国的村委会选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亿万农民群众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实现了“自己的干部自己选,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回答11-13题。
11、在我国的现有政治体制中,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
A.基层政权组织 B.基层自治组织 C.基层社会团体 D.基层经济组织
12、《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表明
A.农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C.我国国家机构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我国的基层民主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13、亿万农民群众做到“自己的干部自己选,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说明
A.只要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就能够解决农村的一切问题
B.村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不受制约
C.实行村民自治,切实保障了村民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D.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4、《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都是中央电视台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栏目,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
A.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
B.这些名牌栏目能够引起中央领导人的关注
C.舆论监督比其他监督方式更有效
D.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15、某市在政府机关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尝试性地设立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提名的“三民主”程序,做到不是民主推荐的不提拔,民主测评赞成票不满80%的不提拔,没有公示或公示时受到质疑的暂不任用。这样做,是因为公民具有
A.选举权 B.监督权 C.决定权 D.任免权
16、公民甲发现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贪污受贿行为,于是通过信函向当地检察机关反映情况,经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查处一起重大行贿受贿案件。这位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信访举报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 D.监督听证制度
17、2012年3月7日,新快报记者从广东省制假售假专项行动小组获悉,截止3月7日,全省各地已打掉一批利用死猪病猪做腊肉、大豆油掺假花生油、地沟油生产等窝点。针对食品领域制假售假等违法案件,政府应着重进行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18、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感觉到政府的作用。下列不属于政府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流通中所需的人民币 B.工商行政管理局给企业办理登记
C.卫生部严格执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 D.消费者协会帮助消费者维权
19、“对于公民来说,凡法无禁止就是自由的;而对于政府来说,凡法无授权就当禁止。”这段话表明
A.政府的权力小于公民的权利 B.从根本上来讲,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
C.政府的权力受到制约,公民的权利不受制约 D.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
2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011年11月16日环保部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最终把PM2.5纳入了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中,这一举措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环保部的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②坚持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③目的是树立政府权威 ④体现了政府真正做到依法行政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全国首个“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天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后,594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出大门即可“一条龙”办理,公章旅行从此画上句号。“一站式”行政服务
A.违背了合法行政的原则 B.违背了程序正当的原则
C.坚持了高效便民的原则 D.坚持了权责统一的原则
22、我国政府要时刻接受人民的监督,其根本原因是
A.我国政府是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B.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政府建立了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2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权力监督的角度看,这强调的主要是
A.社会与公众对政府的监督 B.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监督
C.司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D.人民政协对政府的监督
24、“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就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这是因为,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才能
①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③切实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 ④有效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制定了相应程序。该市这一举措
A.缩小了政府的法定权力 B.扩大了人大常委会的法定权力
C.规定了人大和政府的关系 D.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6、某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该市当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财政局长几次到会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力是
A.立法权和决定权 B.审议权和质询权
C.任免权和监督权 D.提案权和质询权
27、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由人民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
D.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②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③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A.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D.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3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指
①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②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 ③对同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④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31、完成以下填空:(12分)
⑴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⑵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有 、 、
⑶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就要做到:坚持 的工作态度、
树立 的工作作风、坚持 的工作方法。
⑷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 机制。这个机制,
一靠 ,二靠 ,二者缺一不可。
⑸我国的国体是 我国的政体是
32、人民网4月16日在主页突出位置发表人民日报“声音”栏目文章《张宝顺:做不到安全发展 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受到广大网友特别关注。17日,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主动通过人民日报驻山西记者站对人民网网友留言给予回复。张宝顺在来信中还特意附上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受理方式,包括语音电话、电子信箱及短信息等联系方式。网友通过本网《对书记省长说》留言板对山西的工作给予热情关注,并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网友公民是在通过什么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除此之外,我国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过程?(4分)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4分)
33、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34、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该市政府还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评析该市政府的行为。(8分)
高一2012至2013下学期期中政治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D
A
B
D
C
C
C
B
D
C
A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D
D
D
C
C
A
C
D
B
D
D
B
A
31、⑴人民当家作主
⑵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⑶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⑷制约和监督 民主、 法制
⑸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每空1分共12分)
32、(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1分)
除此之外,我国公民还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3分)
(2)意义: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1分)
其次,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1分)
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1分)
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1分)
33、⑴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4分)
⑵加强“三农”工作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体现了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8分)
34、 ①该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是在行使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分)
②该市政府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坚持了依法行政。(2分)
③该市政府的行为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和利益,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
④该市政府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违背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2分)
霍市一中2012—201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文科数学
命题人:刘金武
第Ⅰ卷(选择题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了解某地参加计算机水平测试的5000名学生的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5000名学生成绩的全体是 ( )
A.总体 B .个体 C.从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 D.样本的容量
2.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 ( )
A. 至多有一次中靶 B.两次都中靶 C. 中有一次中靶 D. 两次都不中靶
3.把红、蓝、黑、白4张纸牌随机分给甲、乙、丙、丁4个人,每人分得一张,事件“甲分的红牌”与事件“乙分的红牌”是 ( )
A.对立事件 B.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 .以上都不对
4.阅读右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 )
A.14 B.30 C.20 D.55
5.向如图所示的方砖上随机投掷一粒豆子,则该豆子落在阴影部分的 概率是(  )
A. B. C. D.
6、以原点为角的顶点,x轴正方向为角的始边,终边在轴上的角等于 ( )
(A)00、900或2700 (B)k(3600(k(Z)
(C)k(1800(k(Z) (D)k(900(k(Z)
7.一个单位有职工8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20人,具有初级职称的200人,其余人员120人.为了解职工收入情况,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从上述各层中依次抽取的人数分别是(  )
A.12,24,15,9 B.9,12,12,7 C.8,15,12,5 D.8,16,10,6
8、设(是第二象限角,则是( )
(A)第一象限角 (B)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C)第二象限角 (D)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9.已知sinα=,且α是第二象限角,那么tanα的值为 ( )
A. B. C. D.
10.下列各角中,与角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B. C. D.-
11.小李晨练所花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y,30,29,31,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0,方差为2,则|x-y|的值为(  )
A.4   B.3   C.400   D.1
12.图5是某县参加2007年高考的学生身高条形统计图,从左到右的条形表示的学生人数依次记为A1,A2,…,A10[如A2表示身高(单位:cm)在[150,155)内的学生人数].图6是统计图5中身高在一定范围内学生人数的一个算法流程图.现要统计身高在160 cm~180 cm(含160 cm,不含180 cm)的学生人数,那么在流程图中的判断框内应填写的条件是(  )
A.i<6? B.i<7?
C.i<8? D.i<9?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答案
题号



总分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
答题卡

非选择题 ( 满分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 相应位置)
13. 把十进制数89化为二进制是
14. 225和135的最大公约数是
15. 写出与-2250角终边相同并在-7200~3600内的所有角 。
16.化简: =        .其中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时掷两个骰子, 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 向上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18.(本题满分12分)化简下列各式。
(1)
(2)
19.(本题满分12分). ,,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20(本题满分12分)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作为样本,将他们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满分100分,成绩均为不低于40分的整数)分成六组:,,…,后得到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求图中实数的值;
(Ⅱ)若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500人,试估计该校高
一年级在这次考试中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
(Ⅲ)若从样本中数学成绩在与两个
分数段内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两名学生,试用列举
法求这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大
于10的概率.
21.(本题满分12分)。求下列各式的值。
(1)已知求的值。
(2)已知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若,求的值.
22(本题满分12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函数f(x)=ax2-bx+1,
设集合P={1,2,3},Q={-1,1,2,3,4},分别从集合P和Q中随机取一个数
作为a和b.
(1)求函数y=f(x)有零点的概率;
(2)求函数y=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的概率.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命题人:周春芳
第一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选出后填到答题纸上的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全选对者得4分,选对但不全者得2分,错选漏选不得分。共12小题计48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地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
2、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如图A、B、C、D所示,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外力F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哪个:
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各情况下甲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的是:
A、它们的线速度相等,乙的半径小;
B、它们的周期相等,甲的半径大;
C、它们的角速度相等,乙的线速度小;
D、它们的线速度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甲与圆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比乙大。
4、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0.95倍,质量是地球的0.82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则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
A、8.9 km/s B、11.2 km/s
C、7.3 km/s D、5.4 km/s
5、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如果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它在近地点的速度和远地点的速度相比:
A、在近地点的速度大;
B、在远地点的速度大;
C、在近地点的速度和远地点的速度相等;
D、不同的卫星情况不同,所以不能确定
6、质量为2.0×103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4×104N,汽车经过半径为50m的弯路时,如果车速达到72km/h,则这辆车:
A、恰好匀速率通过该弯路; B、将向外侧滑动;
C、将向内侧滑动; D、若不想让这辆车发生危险,则应将路面修成外高内低形。
7、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比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
8、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半径是小轮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滑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和B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2;
C、B点和C点的线速度之比为2:1;
D、B点和C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4:1。
9、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钉一个钉子A,小球从一定高度摆下。当绳子与钉子相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碰瞬间小球的线速度变大;B、相碰瞬间小球的角速度变大;
C、钉子位置越靠上细绳越容易断;D、钉子位置越靠下细绳越容易断。
10、两颗靠得较近天体叫双星,它们以两者重心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因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以下关于双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C、它们所受向心力与其质量成反比; 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其质量成反比
1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沿星球表面运行的卫星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据此可求得:
A、该星球的质量; B、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该星球的自转周期; D、该星球的密度。
12、如图所示,A、B、C三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与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的质量为2m,B与C的质量均为m,A、B离轴距离均为a,C离轴为2a,当圆台旋转时,A、B、C都没有滑动,则:
A、C物体受到的向心力比A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大;
B、B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
C、圆台角速度增加时,B比C先滑动
D.圆台角速度增加时,B比A先滑动
第二卷 非选择题
说明:第二卷在答题纸上作答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符号、数字、文字、表达式填到题目答题纸中的横线上,每小题4分,共20分) 13、某只走时准确的时钟,分针与时针由转动轴到针尖的长度之比是1.2:1,则分针与时针的角速度之比为 ,分针针尖与时针针尖的线速度之比为 。
14、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15、如图所示,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是4rad/s。盘面上距圆盘中心0.1m的位置有一个质量为0.10kg的小物体能够随盘一起运动,如图所示。则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向心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N。关于物体的向心力,甲、乙两人有不同的意见:甲认为该向心力等于圆盘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乙认为物体有向前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即向后,而不是和运动方向垂直,因此向心力不可能是静摩擦力。你同意
的意见。
16、一种通信卫星需要“静止”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因此它的运行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请你估算:通信卫星离地心的距离大约是月心离地心的距离的几分之一 (月球的公转周期大约为27天。)
17、木星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木星周围又有卫星绕木星公转。如果要通过观测求得木星的质量,需要测量哪些量? ,试推导用这些量表示的木星质量的计算式 (引力常量G为已知量)
三、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解题步骤,共32分)
18、(4分)飞机起飞时以300km/h的速度斜向上飞,飞行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0 ,求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x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
19、(6分)将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从5m的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θ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20、(6分)质量为25kg的小孩坐在秋千板上,小孩离系绳子的横梁2.5m。如果秋千板摆到最低点时,小孩运动速度的大小是5m/s,她对秋千板的压力是多大?取g=10m/s2 。
21、(6分)有一辆质量是800kg的小汽车驶在圆弧半径为50m的拱桥。(1)、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5m/s,汽车对桥的压力是多大?取g=10m/s2(2)汽车以多大速度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没有压力而腾空?(3)、汽车对地面的压力过小是不安全的,从这一角度讲,汽车过桥时的速度不能过大。对于同样的车速,拱桥的半径大些比较安全还是小些比较安全?(要写出方程式再进行说明判断)
22、(10分)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可认为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圆形近地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喷气发动机工作)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在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经过B点再次点火实施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远地点B在同步轨道上),如图所示。两次点火过程都是使卫星沿切向方向加速,并且点火时间很短。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运行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2)卫星同步轨道距地面的高度。
(说明:结果要用题目中给定的已知量符号表示)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命题人 方志有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2.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A.1/8; B.1/16; C.3/16; D.3/8。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4.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6.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7.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8.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
A.细胞核 B.核糖体; C.细胞质; D.蛋白质。
9.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A.DNA连接酶; B.DNA酶; C.DNA解旋酶; D.DNA聚合酶。
10.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
A.4个双链的DNA分子; B.2个双链的DNA分子;
C.2个单链的DNA分子; D.1个双链的DNA分子。
11.基因是指:
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脱氧核苷酸序列; C.氨基酸序列; D.核苷酸序列。
12.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指:
A.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B.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C.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D.基因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13.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14.一条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分子至少有碱基多少个?
A.1500个和1500个; B.500个和1000个; C.1000个和2000个; D.1500个和3000个
15.某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为CAU,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
A.缬氨酸(GUA); B.组氨酸(CAU); C.酪氨酸(UAC); D.甲硫氨酸(AUG)。
16.人的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17.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依次是
A.5和3 B.6和4 C.8和6 D.9和4
18.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母本的基因型为AaBb,后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9.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C.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D.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46、23条。
20.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21.性染色体存在于
A.神经细胞 B.精子 C.肝细胞 D.以上都有
22.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B.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如果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那么,控制果蝇性状的所有基因应该平均分布在这8条染色体上
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C.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2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25.下列正确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A.联会 复制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B.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C.复制 四分体 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D.联会 复制 四分体 着丝点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
26.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共含碱基C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A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为
A.26%,312 B.24%,288 C.13%,156 D.12%,288
27.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
C.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也是A:T:G:C=1:2:3:4
D.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 4: 3
28.DNA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组成基因的碱基数目庞大 B.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C.碱基种类有许多种  D.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29.下面是有关DNA与基因相互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的片段,基因与DNA 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B.基因在DNA上,DNA是基因的集合
C.基因与DNA都是描述遗传物质的概念。基因侧重描述遗传物质的功能,DNA主要反映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
D.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
3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B.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形成新的DNA双链
C.在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是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的,所以DNA的复制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D.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
31.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32.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基质 D.细菌的拟核
33.下图是DNA分子的局部组成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有4种碱基 B.有4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单位
C.有2个游离磷酸基 D.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反向平行
34.下列基因与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只要有该基因就能表现出该性状
35.从某一生物的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中C+G=46%,又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为28%,问另一条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
A.26% B.24% C.13% D.27%
36.已知某转运RNA(tRNA)一端的3个碱基顺序是GAU,它运载的是亮氨酸(亮氨酸的密码子是 UUA、UUG、CUU、CUA、CUC、CUG),那么决定此亮氨酸的密码子是由DNA模板链上的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A.GAT B.GAU C.CUA D.CAT
37.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菌和S型菌的数量变化曲线依次为
A.①② B.③② C.①④ D.③④
38.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植株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育种工作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矮茎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高茎番茄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F2代中的表现型共有8种 B.F1可产生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配子
C.F2代中的基因型共有27种 D.三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9.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40.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8和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Ⅲ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由Ⅰl传来的 D.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0分)
41.(9分)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黄 色圆粒), (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
是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_。
42.(7分)下图代表两个核酸分子的一部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DNA分子复制时,图中①处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条件是需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以乙链为模板合成丙链,丙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自上而下应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遗传信息的传递叫________。
(3)在甲、乙、丙三链中,共有密码子______个。
(4)从图中所示过程分析,DNA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则决定丙链的碱基序列的。
43.(6分)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
(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根
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
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
基因型是 ;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刚毛雄蝇的基因型是 ,截毛雌蝇的基因型
是 。
44.(6分)狗是常见动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一只雌性长毛白色狗与一只雄性短毛黑色狗多次交配,所生F1代小狗均为短毛黑狗(假设控制毛长度的基因为A、a,控制毛颜色的基因为B、b)。Fl代雌雄个体交配得F2代小狗。回答下列问题:
(1)F2的小狗中基因型有___种。F2的小狗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个休所占的比例为____。
(2)Fl雄狗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子基因型为___________。如果某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一个精子基因型为ABYY,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若F2代中的长毛黑狗与一只长毛白狗交配,则生下一只长毛黑狗的概率为_____。
(4)若F2代中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性状,且已知该性状是由核基因D控制的显性性状,为了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性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让该雄狗与多只正常雌狗杂交,得到足够多的子代小狗。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5.(12分)野生型果蝇中,眼色的红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决定,aa的个体不能产生色素而表现为白眼。但另一对独立遗传的基因E、e中,E使红眼色的变为紫眼色,e则无作用。现有两纯种杂交,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P 红眼雌蝇×白眼雄蝇

F1 紫眼雌蝇×红眼雄蝇

F2 紫眼:红眼:白眼
3 ∶ 3 ∶ 2
(1)基因E、e位于 (2分)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2分)。
(2)亲代的基因型为:红眼雌蝇 ,白眼雄蝇 。
(3)F2的基因型共有____种(2分)。
(4)为确定F2中某紫眼雄蝇的基因型,将其与双隐性纯合雌蝇测交。若后代中出现___种表现型,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若后代中出现____种表现型,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B 6C 7A 8C 9D 10B 11A 12C 13A 14D 15A 16C 17B 18A 19A 20C 21D 22A 23B 24A 25B 26B 27C 28D 29C 30D 31C 32A 33A 34C 35A 36A 37B 38D 39A 40B
41(每空1分,共9分) (1)YyRr yyRr
(2)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1:1 1/4
(3)YyRR或YyRr 2或4 1:1或1:1:1:1
42(每空1分,共7分)(1)氢键断裂 解旋酶 ATP(能量)
(2)ACUGAA 转录
(3)2
(4)碱基互补配对
43(每空1分,共6分) 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44(每空1分,共6分)(1)9 5/8
(2)AB、ab或Ab、aB AB、abX、abX
(3)2/3
(4)②子代小狗中雌性表现为新性状,雄性表现为正常性状
45(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 X(2分) Fl代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2分)
(2) AAXeXe aaXEY
(3) 12(2分)
(4) 2 AAXEY 4 AaXEY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B 6C 7A 8C 9D 10B 11A 12C 13A 14D 15A 16C 17B 18A 19A 20C 21D 22A 23B 24A 25B 26B 27C 28D 29C 30D 31C 32A 33A 34C 35A 36A 37B 38D 39A 40B
41(每空1分,共9分) (1)YyRr yyRr
(2)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1:1 1/4
(3)YyRR或YyRr 2或4 1:1或1:1:1:1
42(每空1分,共7分)(1)氢键断裂 解旋酶 ATP(能量)
(2)ACUGAA 转录
(3)2
(4)碱基互补配对
43(每空1分,共6分) 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44(每空1分,共6分)(1)9 5/8
(2)AB、ab或Ab、aB AB、abX、abX
(3)2/3
(4)②子代小狗中雌性表现为新性状,雄性表现为正常性状
45(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 X(2分) Fl代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2分)
(2) AAXeXe aaXEY
(3) 12(2分)
(4) 2 AAXEY 4 AaXEY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B 6C 7A 8C 9D 10B 11A 12C 13A 14D 15A 16C 17B 18A 19A 20C 21D 22A 23B 24A 25B 26B 27C 28D 29C 30D 31C 32A 33A 34C 35A 36A 37B 38D 39A 40B
41(每空1分,共9分) (1)YyRr yyRr
(2)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1:1 1/4
(3)YyRR或YyRr 2或4 1:1或1:1:1:1
42(每空1分,共7分)(1)氢键断裂 解旋酶 ATP(能量)
(2)ACUGAA 转录
(3)2
(4)碱基互补配对
43(每空1分,共6分) 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44(每空1分,共6分)(1)9 5/8
(2)AB、ab或Ab、aB AB、abX、abX
(3)2/3
(4)②子代小狗中雌性表现为新性状,雄性表现为正常性状
45(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 X(2分) Fl代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2分)
(2) AAXeXe aaXEY
(3) 12(2分)
(4) 2 AAXEY 4 AaXEY

试题说明
题号
来源
分数
难度类型
1
课本原题:P8一、1
1.5分
“4”
2
课本原题:P12一、2
1.5分
“4”
3
课本原题:P14一、选择题1
1.5分
“4”
4
课本原题:P22一、2
1.5分
“4”
5
课本原题:P31一、2
1.5分
“4”
6
课本原题:P37一、1
1.5分
“4”
7
课本原题:P39一、选择题4
1.5分
“4”
8
课本原题:P46一、2
1.5分
“4”
9
课本原题:P54一、3
1.5分
“4”
10
课本原题:P54一、4
1.5分
“4”
11
课本原题:P60一、选择题
1.5分
“4”
12
课本原题:P67一、2
1.5分
“4”
13
课本原题:P71一、1
1.5分
“4”
14
课本原题:P77一、选择题2
1.5分
“4”
15
课本原题:P77一、选择题3
1.5分
“4”
16
课本原题:P78四、1
1.5分
“4”
17
课本原题改编:P14一、2
1.5分
“3”
18
课本原题改编:P14一、2
1.5分
“3”
19
课本原题改编:P22一、1
1.5分
“3”
20
课本原题改编:P22一、3
1.5分
“3”
21
课本原题改编:P37一、1
1.5分
“3”
22
课本原题改编:P37一、2
1.5分
“3”
23
课本原题改编:P39一、判断题
1.5分
“3”
24
课本原题改编:P40三、3
1.5分
“3”
25
课本原题改编:P40三、3
1.5分
“3”
26
课本原题改编:P51一、2
1.5分
“3”
27
课本原题改编:P51二
1.5分
“3”
28
课本原题改编:P58一、2
1.5分
“3”
29
课本原题改编:P58二
1.5分
“3”
30
课本原题改编:P60一、判断题2、4 和P71一、2(2)(3)
1.5分
“3”
31
课本原题改编:P60二
1.5分
“3”
32
课本原题改编:P60二
1.5分
“3”
33
课本原题改编:P60一、识图作答题
1.5分
“3”
34
课本原题改编:P71一、2
1.5分
“3”
35
课本原题改编:P77一、选择题1
1.5分
“3”
36
课本原题改编:P77一、填空题
1.5分
“3”
37
其他
1.5分
“2”
38
其他
1.5分
“2”
题号
来源
分数
难度类型
39
其他
1.5分
“2”
40
其他
1.5分
“2”
41
课本原题:P12二、拓展题
9分
“4”
42
课本原题:P77一、识图作答题
7分
“4”
43
其他
6分
“2”
44
其他
6分
“2”
45
其他
12分
“1”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英语试卷 命题人:张丽
第一卷 (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 When will the plane probably arrive ?
A. At about 8:50. B. At about 9:15. C. At about 9:50.
2. 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
A. Mother and son. B. Husband and wife. C. Classmates .
3. 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night?
A. He went to the cinema . B. He went to visit a friend .
C. He talked with a friend .
4. Why is the woman moving ?
A. She has found a nearer place.
B. She can’t bear the noise upstairs .
C. She doesn’t like her neighbor.
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
A. At home. B. In their office . C. In a restauran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did the man spend his holiday ?
A. Near the sea. B. In a hotel. C. At home.
7. What did the man dislike about the parties?
A. There were no bathrooms in the hotel .
B. He had to share the bathroom with other people.
C. There were so many people there.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题。
8. Why does the man look very excited ?
A. He tricked the woman . B. His football team won.
C. He watched an interesting TV show .
9. What is the result of the match?
A. 5-0. B. 5-3. C. 5-4 .
10. What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do first?
A. Hold a celebration . B. Go to school . C. Tell the news to other classmates.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ere are the offices of Children’s Fun Club
A. In India. B. In Britain. C. In the United States.
12. What will the club send to children next month ?
A. Magazines. B. Films and videos. C. Red pens .
1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hildren can’t join the club?
A. A boy aged 16. B.A boy of 13. C. A boy under 10.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Who is going to the cinema with the two speakers ?
A. Jane. B. Sam . C. Pete.
15. Which film will they see ?
A. Sunny Day. B. Field of Green. C. Heart of Gold .
16. Which cinema are they going to ?
A. The one by the market. B. The one in the shopping centre.
C. The one opposite the park .
17. When should the man meet the woman ?
A. At 3:45. B. At 4:15. C. At 4:45.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o is Answer That for?
A. Adults. B. Children. C. People of all ages
19.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each team ?
A. 48. B. 8. C. 6.
20. What is the first prize for next week?
A. A camera. B. A TV set. C.A laptop.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 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How did you find your visit to the museum, Jane?
---____.
A. Oh, wonderful, indeed B. By taking a number 3 bus
C. I went there alone D. A classmate of mine showed me the way
22. In this ____ conflict, about 20 common people were killed.
A. gentle B. violent C. fundamental D. harmful
23. The days we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____ soon.
A. coming B. will come C. come D. have come
24. Armed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gathered, you can ____ preparing your business plan.
A. set out B. set off C. set up D. set about
25. ---Have you finished the book?
---No. I’ve read up to ____ the children discover the secret cave.
A. which B. what C. that D. where
26. _____ I’ve heard the music, I understand why you like it.
A. Unless B. Even though C. Now that D. In case
27. The CRH train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 ____ speed can reach about 300 km/h, benefits travelling people a great deal.
A. whose B. where C. when D. which
28. To our joy, the operation is ____ success and the patient is now out of ____ danger.
A. a; the B. a; / C. /; the D. /; /
29. John’s father will cut ____ his smoking, maybe cut it ____ entirely.
A. up; out B. down; out C. short; out D. off; down
30. ---The film is, I have to say, not a bit interesting.
---Why? It’s ____ than the films I have ever seen.
A. far more interesting B. much less interesting
C. no more interesting D. any less interesting
31. More consumers are waiting for the further drop of housing prices with money in their hands rather than ____ houses, according to a report.
A. to buy B. buying C. buy D. bought
32. You’d better keep your ____ from that dog, because it is too fierce.
A. space B. length C. reach D. distance
33. ---Are you worried about her safety?
---Just ____. She isn’t alone.
A. entirely B. gradually C. generally D. slightly
34. Days later, my brother called to say he was all right, but ____ say where he was.
A. mustn’t B. shouldn’t C. wouldn’t D. mightn’t
35. Faced with the heavy loss, the man didn’t lose heart, ____, he worked his head off.
A. on the way B. on the spot C. on the contrary D. on purpos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 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 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My husband has been in hospital for quite a while. What’s worse, I am out of 36 so I have learned to live a life with very little.
Last Sunday I went to the 37 near my home with my friend and one of my neighbors there said to me, “ I know you must be having a 38 time.” I just smiled and said, “ I’m okay. I have two dollars and I have food at home, 39 I’ll be fine.”
I 40 think that what I have is what I have and it is up to me to make 41 of it carefully.
Then she said, “ Can I 42 your bag? It looks so beautiful.” I said, “ Okay.”
Just then someone 43 me. “ I’ll be right back,” I said to the woman. When I 44 , she thanked me and gave back my bag. Then she left with what she bought.
On my way home my friend who was driving said, “ I thought you told me you didn’t have any 45 ?” I replied, “ I don’t.”
She said, “ Oh yes, you do!” I told her I only had two dollars, but still she 46 I had money.
“ Look at your 47 ,” she said. “ There’s a hundred dollar bill sticking out of it.”
Though I didn’t 48 what she said, I looked down. I was so 49 ! There actually was a hundred dollar bill that seemed to have fallen 50 my bag!
I looked at her very surprised, and said, “ I don’t know where that 51 from! I have no 52 because I certainly did not have a hundred dollars!”
I thought and thought for days after that, then I 53 it must have been the lady who asked to have a look at my bag. How 54 of her! And what a wonderful 55 to receive when you are down to your last two dollars!
36. A. work B. order C. mind D. breath
37. A. hospital B. church C. store D. school
38. A. long B. difficult C. free D. happy
39. A. or B. though C. until D. so
40. A. never B. hardly C. always D. also
41. A. change B. use C. sense D. trouble
42. A. see B. open C. buy D. take
43. A. understood B. greeted C. called D. comforted
44. A. cried B. recovered C. returned D. stopped
45. A. time B. money C. food D. fun
46. A. doubted B. imagined C. expected D. insisted
47. A. bag B. pocket C. car D. house
48. A. hear B. believe C. like D. remember
49. A. worried B. excited C. shocked D. bored
50. A. from under B. on C. into D. out of
51. A. suffered B. came C. escaped D. dated
52. A. idea B. excuse C. interest D. rest
53. A. made B. wondered C. realized D. noticed
54. A. kind B. glad C. careless D. proud
55. A. letter B. invitation C. visit D. gift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 分)
(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 满分30 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 选出最佳选项。
A
Many teenagers (青少年) feel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their lives are their friends. They believe that their family members don’t know them as well as their friends do. In large families, it is quite often for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figh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n they can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some ideas.
It’s very important for teenagers to have one good friend or a group of friends. Even when they are not with their friends, they usually spend a lot of time talking among themselves on the phone. This commun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ldren’s growing up, because friends can discuss something. These things are difficult to tell their family members.
However, parents often try to choose their children’s friends for them. Some parents may even stop their children from meeting their good friends.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o choose your friends?
Do you choose your friends or your friends choose you?
Have you got a good friend your parents don’t like?
Your answers are welcome.
56. Many teenagers think that ____can understand them better.
A. friends B. brother C. sister D. parents
57. When teenagers have something difficult to tell their parents, they usually ______.
A. stay alone at home B. fight with their parents
C. discuss it with their friends D. go to their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help
58. The sentence “your answers are welcome.” means “__________”.
A. You are welcome to discuss the question with us
B. We’ve got no idea, so your answers are welcome
C. Your answers are always right
D. You can give us all the right answers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writer’s attitude(态度)?
A. Parents should choose friends for their children
B. Children should choose everything they like
C. Par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 better
D. Teenagers should only go to their friends for help
B
One night when my wife was preparing dinner, our little son took a piece of paper to her which read:
Washing the car………………………………… $5.00
Making my own bed this week …………………$1.00
Going to the food shop…………………………..$0.50
Playing with my little sister………………………$0.25
Taking out the rubbish……………………………$1.00
Getting a good report card………………………. $5.00
Sweeping the floor………………………………. $2.00
Total………………………………………………$14.75
His mother looked at him standing there expecting payment (报酬). I could see a thousand memories flash(闪现) through her mind. So she picked up the pen and turned the paper over. This is what she wrote:
For 9 months I carried you, growing inside me………………………. No Charge
For the nights I sat up with you, doctored and prayed(祈祷) for you…No Charge
For the toys, food and clothes and wiping your nose……………..........No Charge
When you add it all up, the full cost of my love …………………….....No Charge
Well, when he finished reading, he had great big tears in his eyes. He looked at his mother and said, “Mummy, I love you.” Then he took the pen and in great big letter wrote on the “bill” “All paid.”
60. From the text we can see the boy ________.
A. was a lazy child B. got all the money he wanted
C. realized he was wrong D. was punished by his mother
61.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ther in the text?
A. Clever B. Brave C. Cold –hearted D. Selfish
62.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text?
A. Part-time job B. Cost of love
C. Payment for housework D .Equal trade
C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tortoise on a ship, and the ship was damaged and dropped into the water. Some time later the tortoise made it to a desert land surrounded(包围) by water on all sides except for one. The landward(向陆地的)side led up to a big mountain. To avoid starving to death, the tortoise decided to climb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hoping that he would be able to cross to the side.
When he got to the snow-covered top he was very cold, and then a heavy snow storm started. He just managed to make out a small pathway leading dow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 But the path was guarded by a big monster that wouldn’t stop shouting.
“Uuh uuh uuh !”Such a sight and sound almost killed the tortoise with fright, and all he wanted to do was hide his head inside his shell. But, looking around him, he saw that many other animals were lying in the snow, with looks of fear on their faces. So the tortoise didn’t go into his shell.
He summoned up (鼓起)all his courage to move down the path towards the monster. The closer the tortoise got, the more the monster changed its shape. Then, when he was almost upon it, the tortoise realized that what he thought was a monster was only a great pile of rocks, which formed a shape just like a monster. As for the “Uuh uuh uuh”, the tortoise realized this was just the sound of the wind blowing through a small cave.
The tortoise carried on, and finally went down into a beautiful valley, filled with woods and plenty of food. The tortoise lived very happily there.
63. The tortoise decided to climb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_______.
A. to look for food B. to enjoy the scenery
C. to meet other animals D. to fight against the monster
64. Why were many animals lying in the snow?
A. Because they lost their way.
B. Because they feared the monster.
C. Because they were too cold to move.
D. Because they were too hungry to move.
65. What did the tortoise do when hearing the sound of the monster?
A. He kept moving on. B. He went into his shell.
C. He found another path. D. He returned the same way he came.
66. According to the text, ______
A. the sound was made by some rocks
B. the monster was some rocks in fact
C. the tortoise didn’t fear the monster at all
D. the tortoise failed to climb the mountain
D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a short, light sleep can improve your memorization
(记忆) skills greatly.
Researchers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sked a group of volunteers to take part in a memorization task in the morning, then a second one in the evening. One group was given a quiet room to take a 100-minute sleep during the afternoon, while the other was not. The difference was surprising. The group who had a light sleep scored about 20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e one who didn’t.
“It’s not simply enough to sleep after learning,” says one of the researchers Matthew Walker. “It shows you also need to sleep before learning.”
The study found that our mental(智力的)abilities slip greatly as the day goes by if we’re not allowed an opportunity to rest: The group who didn’t take a sleep did 12 percent worse in the evening test than they did in the morning . However, those who were able to sleep improved about 10 percent in the evening test than in the morning.
So if you want to get ahead, make the time for a light sleep. “Sleep is doing something very active for things like learning and memory,” says Walker. “I think for us it is wise to stop thinking of a light sleep as a waste of time, because it is a biological need (生理需要)which can improve our memorization skills.”
67.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what a good sleep is B. a good way to sleep
C. how to improve your memorization D. the advantage of taking light sleep
68. The underlined word “slip” in Paragraph 4 can be replaced by_______.
A. drop B. disappear C. improve D. stop
69. Walker may believe that______.
A. too much sleep is a waste of time
B. we need sleep before and after learning
C. sleep at no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t night
D. sleep before learn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fter learning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the study is NOT true?
A.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both in the morning and in the evening
B. One group of the two had a light sleep in the afternoon.
C.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something different to memorize.
D. The group who didn’t take a sleep did worse in the evening test.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A man came home from work late, tired and found his 5-year-old son waiting for him at the door.
“ Daddy, may I ask you a question?” “ Yeah, sure, what is it?” replied the man. 71 “If you must know, I make $20 an hour.” “Oh,” the little boy replied , with his head down. Then he looked up and said, “ Daddy, may I borrow $10?” The father was angry, “ If the only reason you asked for that is to borrow some money to buy a silly toy, then you should go to bed.” 72
After about an hour or so, the man calmed down, and started to think. Maybe there was something he really needed to buy with that $10 and he really didn’t ask for money very often. 73 “ Are you asleep, son?” He opened the door and asked. “ No, Daddy,” replied the boy. “ I’ve been thinking, maybe I was too hard on you just now,” said the man, “ Here’s the $10 you asked for.” 74 “ Oh, thank you, Daddy!” he yelled. Then, reaching under his pillow he pulled out some small change. 75 “ Why do you want more money if you have already had some?” the father asked angrily.
“ Because I didn’t have enough, but now I do,” the little boy replied. “ Daddy, I have $20 now. Can I buy an hour of your time? Please come home earlier tomorrow. I would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you.”
Silently the little boy returned the money to his father with tears.
The man, seeing that the boy already had money, started to get angry again.
“Daddy, how much do you make an hour?”
“Daddy, how much do you spend a day?”
The man went to the door of the little boy’s room.
The little boy quietly went to his room and shut the door.
The little boy sat straight up, smiling.
请将71—75题的答案字母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
71
72
73
74
75

第四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Last night I was getting ready for the coming examination while the noise from my neighbor interrupted me. The noise went on and on. It was too loud that I could hardly pay attention to my study any long. So I went to my neighbor house and say to him, “ 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TV? I’m preparing tomorrow’s examination.” Hear these words, his face turned to red. And he said, “ OK, I will. I’m very sorry to have made so much noise. Just now, the football game was very wonderful. I was too exciting to control myself. I won’t do that again. Good luck in your coming examination.” After that, I got down to his study.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请写一篇100词左右的日记。内容包括以下要点:
1.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是全世界一个重大的节日。我同朋友们外出游玩,上午去了东湖公园玩,中午在树下野餐,餐后泛舟东湖。
2. 我们上岸后遇见了外国朋友。我们跟他们打招呼,他们报以微笑;我们用英语同他们交谈,他们却很少说话。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俄罗斯人,不太会说英语。
3. 可以适当发挥,增加细节。
词汇:国际劳动节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泛舟 row a boat
May 1st Sunday Fi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中考试高一英语答案
1-5 CACBB 6-10ABBAB 11-15 BCAAB 16-20 CABCC
21-25 ABBDD 26-30 CABBA 31-35 BDDCC
36-40 ACBDC 41-45 BACCB 46-50 DABCD 51-55 BACAD
56-59 ACAC 60-62 CAB 63-66 ABAB 67-70 DABC 71—75 CFEGB
短文改错答案:
1行:while---when; 2行:too---so; 3行: long---longer; neighbor---neighbor’s; say---said; 4行:preparing后加for; Hear---Hearing; 5行:划掉第一个to;
6行:exciting---excited; 7行:his---my
书面表达参考范文:
May 1st Sunday Fine
Today is May Day,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It is one of the biggest holiday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morning my friends and I took a bus to the East Lake Park. We played all kinds of games there. At noon, we had our picnic under a big tree. We all took out our favorite food and enjoyed it together. After picnicking, we went boating. It’s wonderful to row a boat in the lake. When we got on the bank, we met some foreign friends. We said hello to them, and they greeted us with smiles. We tried to talk with them in English, but they seldom gave response. Later we found they were Russians and could speak only a little English.
What an enjoyable and relaxing holiday!
霍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Ⅰ卷
一、基础过关(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朱拓(tà)  间或(jiàn)   负疚(jiù)  两颊(jiā)
B.剥豆(bō) 驯熟(xùn) 咀嚼(jǔ) 炮烙(páo luò)
C.阜盛(fù) 敕造(chì) 发髻(jì) 绾着(wǎn)
D.匙箸(chí) 倭寇(wō) 脂肪(zhǐ) 韶光(sháo)
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俨然 迷惘 炮烙 猿猱欲度愁攀援 B.放诞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萧森
C.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榴莲是一种很奇特的南方水果,刚开始接触,很多人不喜欢它的气味,但时间长了,耳濡目染,慢慢地就会习惯,甚至嗜好品尝。
B.黄昏时分,暮色苍茫,朝山海关方向望去,只见一抹如烟似雾的淡影和四野的炊烟暮霭融合在一起,像三春烟雨中的景色一样扑朔迷离。
C.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战争题材电影《南京!南京!》仅制作费投入就达8 000万元。影片还没有开拍,已经被各大媒体炒得满城风雨。
D.李白在《拟古》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他说出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无论人生还是宇宙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面运用了人脸识别系统。人们在进入展览场馆时会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安全人员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各类“危险人物”。
C.称歌迷为“粉丝”本无恶意,却让人们有意无意地把歌迷当做某种舞台装置似的“物件”,漠视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期盼。
D.省统计局最近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与前年相比增加了50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因而比前年增长14%。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坐下
B.江间波浪兼天涌 兼天:两天
C.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D.当时七夕笑牵牛 七夕:七个夜晚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B.艰难苦恨繁霜鬓
C.却坐促弦弦转急 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7.与“谷不可胜食也”一句中“胜”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B.驴不胜怒,蹄之
C.日出江花红胜火 D.不胜枚举
8.“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孝悌之义 B.树之以桑
C.百亩之田 D.邻国之政
9.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青,取之于蓝 D.而今安在哉
10.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于是明年上计:第二年 B.而君反以罪臣:怪罪
C.子退而自察:亲自考察 D.臣愚, 不能复治东阿, 愿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自侓,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第Ⅱ卷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5分)
14.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5分) 译文: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分)
译文: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5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5)冰泉冷涩弦凝绝, 。 ,
此时无声胜有声。
(6)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 ,则何如?
⑻.故 ,金就砺则利, , 。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6.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3分)
答:

17.“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答: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18~21题。(20分)
最后一趟生意
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他开着那辆破旧的黄色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
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
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而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你的妻儿呢?”
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因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
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注】 本文曾经获得全球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18.“最后一趟生意”是什么生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小说最讲究悬念的设置,请你就本文设置的悬念加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对“他”和外国士兵的对话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主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篇小说被评为“全球年度最佳短篇小说”,你认为这种评价是否有道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60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蒲松龄在科举路上拼了50年,但榜上无名。俗语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蒲松龄在科举失意后,把全部精力用在小说创作上,终于写成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可以算做蒲松龄的“窗”。
要求:
1、分析以上材料,选一恰当角度写作。
2、题目自拟。
3、字数800以上。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5分)
14.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5分) 译文: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分)
译文: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5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4)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5)冰泉冷涩弦凝绝, 。 ,
此时无声胜有声。
(6)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
,则何如?
⑻.故 ,金就砺则利, , 。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16.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3分)
答:

17.“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答:

18.“最后一趟生意”是什么生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小说最讲究悬念的设置,请你就本文设置的悬念加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对“他”和外国士兵的对话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主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篇小说被评为“全球年度最佳短篇小说”,你认为这种评价是否有道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 A.颊—jiá;B.剥—bāo;D.脂—zhī。答案: C
2、答案: D
3、解析: A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不合语境。B项,“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使用对象不当。C项,“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一般指坏事。感彩不符。D项,“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答案: D
4、解析: A项,“唤起”与“行为”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应在“进入展览场馆时”后加上“这种系统”或“人脸识别系统”;D项,逻辑关系混乱,从业人数增加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而”使用错误。答案: C
5、解析: A.坐:徒;B.兼天:连天;D.七夕:阴历七月七日。答案: C
6、解析: D.酒,名词用做动词;其他是使动用法。答案: D
7.D 8.B 9.D 10.A(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11.C(意为“省察自己”) 12.D (A:认为 B:连词,表承接 C: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①却,反而 ②才 13.D
14、略
15、答案: (1)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 崖转石万壑雷(2)孤舟一系故园心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同是天涯沦落人 (5)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6)蓝田日暖玉生烟⑺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⑻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6.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17.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18、答案: “最后一趟生意”就是出租车司机和侵略者同归于尽,为妻儿报仇。
19、答案: ①战火中做什么生意;②那一颗在家门口爆炸的导弹,带来的具体伤害是什么;③相框是怎么破碎的;④出租车司机为什么邀请占领军的士兵到他们家。原来是占领军的导弹夺去了他亲爱的妻子和三个可爱孩子的生命,他要让占领者血债血还。
20、答案: 表明了作者对战争带给无辜人的伤害的同情,也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厌恶以及对和平的祈求。
21、答案: 略 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