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这样“一反常态”的宣传为了什么?提高法治意识,防止被骗,学会与法同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1.理解法治意识对国家、对社会、对公民个人的重要性2.学会依法办事,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重点:学会依法办事难点: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1.什么是法治意识?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和要求4.青少年怎样为法治中国建设做贡献?01树立法治意识遵法守法尊法守法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和服从。1.什么是法治意识?p101一、树立法治意识严格执法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科学立法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虽有良法若人民不能遵循仍然不能法治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探究: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中国人民建设法治中国共同事业受益者践行者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对人民)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重要性)?P101-10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①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和增强法治意识,廉洁奉公,预防贪污腐②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更好地接受人民的监督,为人民服务③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②对国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 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内心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 一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机 制的研究,共调查了2834名未 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 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 门学校学生。从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部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一、树立法治意识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人民)(国家)(法律)(青少年)02学会依法办事提示: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而不是以暴制暴。对待“熊孩子”态度不同 结果不同案例一:王先生的车是价值百万的奔驰,他将车子停在小区里,准备出内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一小男孩拿着石头,在自己的车身各种划。他没有气急败坏的怒斥小孩,而是淡定的拿出手机拍摄取证,最后得到20万元赔偿。案例二:2022年,重庆一位张先生停的路虎,被路过的一个熊孩子用刀划开漆面。张先生看到后,立即上前对其进行了一顿殴打,并将其打到住院。后来,双方就小孩子的医药费问题协商不下,张先生被拘留15天,而且张先生的车维修还要花费十几万。你赞同案例中哪位车主的做法?并说明理由。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案例一: 嫌广场舞太吵, 72岁老人往楼下扔鹅卵石砸坏17辆车,犯高空抛物罪被判缓刑。2022年3月23日,记者获悉,72岁张爷爷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法庭上,张爷爷表示没想到会触犯刑法,很是后悔,当场表示愿意认罪认罚。思考:这两起案件有哪些共同点?这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共同点:缺乏法治意识;都是违法行为,没有依法维护权利。启示: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案例分析案例二: 2022年5月,女子不满意婚纱照效果,沟通无果发朋友圈辱骂影楼,遭起诉其侵犯影楼名誉权。法院查明,被告王女士确实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不当言论。经调解,王女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事件的严重性,表示愿意当庭书面道歉,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三个观点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我们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不能对法律选择性遵守。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跟着走。观点二: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观点三: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车辆少或没有车时可以闯。怎样学会依法办事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认真学法自觉守法用法维权捍卫法律如何做到依法办事?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如何做到依法办事?3.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和要求P102-103原因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要求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实现自身利益,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养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我们要与法同行,应该如何做?(综合)①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②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拓展空间P103课外多读关于法律的书籍,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不触犯法律。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告诉家长和老师,或通过法治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②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③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④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⑤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青少年怎样为法治中国建设做贡献?课堂小结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1.什么是法治意识?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法治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4.为什么学会依法办事 4.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5.青少年如何为法治中国做贡献 (尊法、守法、崇法)1.(2021自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至12岁,明确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前提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 )①规范自身行为,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国家权力机关推进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④青少年要增强自控能力,认清犯罪危害,预防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小测A2.(2021广西梧州)近年来,外卖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能准时送餐,部分外卖小哥逆向行驶、超速行驶、闯红灯……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群体。对于以上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A.为准时送达,偶尔违规可以理解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C.要珍爱生命,生命价值高于一切D.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我们要自觉维护课堂小测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刘萌的爸爸今天回到家,气呼呼的说:“今天气死我了,不知是谁划了我的车,还把窗户的玻璃砸坏了,要是让我抓到,我非狠狠的揍他一顿不可。”学习了“学会依法办事”相关内容后,刘萌想到了劝解爸爸的好方法。刘萌会怎样劝解爸爸?答: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课堂小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26张ppt).pptx 让古惑仔做公益?.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