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内阅读训练
一、课内阅读理解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你一定能找出与下面词语相近的词语。
融洽(____) 特别(____)
2.在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1)____ (2)____
3.文中最后一段话,我体会它的作用是。( )
A.提出问题,总起。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承上启下,过渡。
4.用“——”划出一个运用拟人写法的句子,你也能写一句。
二、课内阅读。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5.上面的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是著名作家____________写的。
6.为什么说发明天窗的大人们应该被感谢?请用“ ”画出来。
7.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无聊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天窗”,透过教室的窗户看向外面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你模仿片段中的第一自然段,大胆想象,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桃花水
①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②啊,河流醒来了!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③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④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⑤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⑥它看见燕子飞上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⑦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9.哪一个词语写的不是三月桃花水?( )
A.竖琴 B.明镜 C.丝绸 D.长发
10.作者把春水叫做“桃花水”,你能从哪个自然段中找到说明原因的语句?( )
A.① B.② C.④ D.⑥
11.与第①自然段中的两个问句相对应的段落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⑦
12.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
A.总结上文 B.总起下文 C.总起全文 D.总结全文
1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抒发情感的方式上属于哪一种?( )
A.直接抒情 B.间接抒情 C.正面描写 D.侧面描写
14.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桃花水的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觉得第四自然段中所运用的句式写得好吗?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pō pò)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cè chè)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6.选择括号中正确的拼音打“√”。
琥珀(pō pò) 推测(cè chè)
17.文中“推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19.“两个小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们“好好地躺着”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中有“可以看见”“可以想象”“可以推测”和“可以知道”这些词组,仔细想一想,它们之间有着( )的关系。(填序号)
A.条件 B.转折 C.递进 D.因果
五、阅读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21.画“ ”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__说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2.选文中的“它”指__________。作者分别从行走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它的庞大家族。
23.文中带点字“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题。(阅读下面的片段或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节选)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24.选段中画“______”的句子为了说明“碳纳米管”____________的特点,将其与____________进行了比较。
25.用“______”画出选段的中心句。围绕这一中心,作者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例子展现了纳米技术的广泛运用。
26.发挥想象,说一说你会如何利用纳米技术,把它用在什么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
绿(节选)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27.这篇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文中找出与文中“招引”“追逐”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我怎么比拟得出呢?”运用__________修辞方法。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中末尾,作者为什么将这醉人的“绿色”换做“女儿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和谐 独特
2. 院落晚餐图 月夜睡梦图
3.B
4.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
仿写: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5. 天窗 茅盾
6.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但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7.在我无聊的时候,书是我的慰藉。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读书使我心灵平和,读书带给我无尽的乐趣。
8.透过窗户,你会从那玻璃上面的一片雪花、一粒灰尘,想象到无数美丽的玉色蝴蝶,无数穿着灰色衣服的小精灵;你会从那透过窗户的一束阳光,想象到这也许是妈妈温暖的双手,也许是孙悟空的金箍棒,也许是透亮的水晶剑……
9.D
10.B
11.B
12.B
13.A
14.《三月桃花水》从流水的清澈美、流水的动态美、桃花水滋润万物,给万物以生机三个方面来描写桃花水的美。
15.写得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月的桃花水动态美。
16.pò cè
17.进一步想,由已知推断其余。
18.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19. 苍蝇 蜘蛛 琥珀在经历了几万年后,仍旧完好无损
20.C
21. 举例子 列数字 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恐龙的形态各异、家族庞大
22.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 大小 形态 性情 生活习性
23.不能。“有的”表明并非所有昆虫的触角都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如果去掉“有的”,就变成了昆虫的触角都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与事实不相符。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所以不能去掉。
24. 结实 钢铁
25.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冰箱里的纳米涂层 碳纳米管 纳米吸波材料
26.用在医学方面 帮助医生更好的诊断病情
27.梅雨潭的绿。
28.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29. 反问 我无法比拟得出
30. 比喻 表达了作者对绿色、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1.因为梅雨潭的绿纯洁又鲜润,柔美又娇艳,像一位亭亭玉立、 无暇的小姑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