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浮力与压强的综合问题(计算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浮力与压强的综合问题(计算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专题:
浮力与压强的综合问题(计算题)
1.一足够高薄壁柱型容器,底面积为200cm2,已装有6000cm3的水。用体积和质量不计的细线将正方体A、球B连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之前增大700Pa。物体B的重力为6.5N、体积为400cm3.若把细线剪断后,最终A、B处于静止状态。求:
(1)线剪断前物体B受到的浮力;
(2)物体A的重力;
(3)细线剪断液面稳定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在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深度的水,水的质量为0.5kg。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不吸水的物块放入水中,其状态如图甲所示,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
(1)求图甲中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物块的密度;
(3)用力F将物块压至图乙所示位置,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3.如图所示,有一体积、质量均忽略不计的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底部和正方体物块的下底面上。己知正方体物块的边长为10cm,向足够深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直至正方体物块上表面与水面相齐平,此时弹簧对正方体物块的拉力大小为4N(ρ水=1.0×10kg/m)。求:
(1)正方体物块浸没时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2)该正方体物块的密度大小;
(3)打开出水孔,缓慢放水,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自然(L弹簧=10cm)状态时,关闭出水孔,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
4.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满了水,底部中央固定有一根体积不计沿竖直方向的细杆,细杆的上端连接着密度为0.7g/cm3的圆柱体A,容器的底部安装有阀门。现打开阀门控制水以50cm3/s流出,同时开始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当t=40s时,水的深度;
(2)圆柱体A的质量;
(3)圆柱体A浸没时细杆对它的拉力。
5.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将一木块放入液体中,木块漂浮,此时液体深为;若再将质量为m的小石块放入液体中,如图乙所示,石块对杯底的压力为F,此时液体深为。
(1)求小石块的密度;
(2)若将小石块从液体中取出放在木块上(假设没有液体带出),木块仍漂浮且液体未溢出容器,求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底面积S1=300cm2薄壁圆柱形容器,在容器底部中央放置一个不吸水的圆柱体木块,此时容器里的水深h=6cm。已知木块的底面积S2=200cm2、高H=20cm、密度ρ=0.6×103kg/m3。求:
(1)木块的重力大小;
(2)容器底部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
(3)现在向容器中缓慢注水,某时刻木块开始缓慢匀速上升,最后停止注水,此注水过程中浮力对木块做的功W=4.8J。这个过程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 p1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p2之比是多少?(木块上升过程保持直立,且容器中水未溢出)
7.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实心均匀物体A、B和薄壁容器C都为正方体,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忽略物体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
A B C
边长L/cm 10 20 30
密度ρ/(g/cm3) ? 0.6 ——
(1)在容器C内装有13.5kg水,求容器C中水的深度;
(2)将A叠放在B的上面中央,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压强之比为4:3,求A的密度;
(3)若将A、B其中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重叠,保持重心在同一直线上,缓慢竖直放入容器内,静止时,B对其下方物体的压力不为0,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8.如图甲,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拴着一个正方体物块匀速放入底面积为10-2m2的容器中,直至物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部)。物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拉力F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物块的质量;
(2)物块的密度;
(3)物块从下表面到达水面开始,直至完全放入水中的过程中,由于水面升高,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
9.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如图甲所示,其底面积为100cm2,一个重为2.5N,底面积为40cm2,高为10cm的柱形玻璃杯A漂浮于水面上,容器底有一个密度为2×103kg/m3的实心金属块B(与容器底部不密合),用一根细线将B与玻璃杯A的下表面相连,细线未拉直,缓慢向容器中注水,细线所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最后A、B两物体在水中静止(细线不可伸长且质量与体积忽略不计),求:
(1)注水前,玻璃杯A所受浮力;
(2)当细线所受拉力为0.5N时,玻璃杯A浸入水中的深度;
(3)金属块B的重力;
(4)从t1时刻到t2时刻,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
10.如图甲所示,有两个质量分布均匀,不吸水的实心长方体A和B,已知:ρA=0.6×103kg/m3,SA=100cm2,hA=10cm,SB=50cm2,hB=6cm,B的密度大于水,B的质量为mx克(mx取值不确定),A、B表面的中央用一根长为L=6cm的细线连接。如图乙所示,现将它们放入一个置于水平地面上的足够高的薄壁柱型容器中央处,容器底面积S容=300cm2.细线的质量、体积等次要因素都忽略不计,且全程未被拉断,ρ水=1.0×103kg/m3,g=10N/kg。
(1)求长方体A的质量;
(2)小谢同学沿容器壁缓慢加水,当加水质量为m1=2700g时,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
(3)在小谢同学加水的过程中,细线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当细线的拉力刚好不再变化时,求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2与mx的函数关系式。
11.一盛有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2.0kg,容器的底面积为1.0×10-2m2。将一体积为1.2×10-4m3的金属块用细线吊起后浸没在水中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已知金属块的重力为7.5N,g=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
(1)画出金属块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2)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求细线对金属块的拉力大小;
(4)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2.小明想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如图所示,他将一底面积为50cm2、质量为200g的直简型容器内装10cm高的水,然后用细线吊着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当金属块刚好浸没时,容器内液面升高到16cm,当金属块触底细线松弛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与触底前相比增大了4740Pa。求:(ρ水=1.0×103kg/m3,g取10N/kg,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触底细线松弛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金属块的密度。
13.如图所示,A是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底面积为25cm2,高为8cm,质量为160g;另有一圆柱形容器,高为8cm,底面积为125cm2。小明先把A物体放在圆柱形容器的正中央,然后按要求向圆柱形容器中加水,容器壁厚度忽略不计,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A物体的密度;
(2)小明同学缓慢沿容器壁注入500g水,待A物体稳定后(始终竖直),再将A竖直向上提0.4cm,求此时水对A物体下底面的压强;
(3)若从水量为0开始缓慢注入水的质量为mx(单位:g)直到注满为止,请通过分析计算,写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与mx的函数关系式。
14.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面积为200cm2,容器内水的质量为4kg。实心正方体A重为6N,边长为10cm。实心圆柱体B质量为m0(m0取值不确定,单位为克),底面积为50cm2,高度为12cm。A和B均不吸水,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容器中未放物体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若将正方体A竖直放入圆柱形容器里,待A静止后,在A上表面中心处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使其缓慢向下运动,直到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A从漂浮到完全浸没在水中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3)若将圆柱体B竖直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与m0的函数关系式。
15.如图甲所示溢水杯质量m1=40g,该溢水杯装满液体时液体体积为V液=450mL,溢水杯底到溢水口高度差为h=15cm,溢水杯内径面积为S1=30cm2,溢水杯外径面积为S2=32cm2;现在将溢水杯装满密度为ρ油=0.8×103kg/m3的油。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N。当把零件浸没在溢水水杯的油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6N。(不计绳子的重力和体积)
(1)甲图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多大?
(2)甲图中油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为多大?
(3)金属零件的体积有多大?
(4)乙图中绳子剪断后,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有多大?
16.我国自主研制的“准三代”96A式主战坦克,采用100马力V型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安装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多种光电技术应用,使火炮威力更大、火力反应时间更短、打击精度更高。该坦克具有潜渡功能,坦克重40t,高2.3m,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请利用给出的数据,求:(g取10N/kg)
(1)该坦克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
(2)坦克在深为5m的河水潜渡时,在坦克顶部面积为0.8m2的舱门受的河水的压力;
(3)坦克在该河段水中潜渡时,坦克对水平河床的压力为105N,该坦克的体积是多大?
17.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底面积为400cm2的薄壁柱形溢水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倒入2400g的水时水的高度h1=6cm,此时水面离溢口的竖直距离h2=2cm。再将长为10cm的圆柱体缓慢放入水中,当圆柱体竖立下沉在杯中后(图乙),从溢水杯中溢出了400g的水。求:
(1)原溢水杯中水的重力;
(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3)若此时再将圆柱体竖直向上移动4cm,此时圆柱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1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两容器底部开口,用一根细橡皮管相连,开始时用夹子K夹住(不计橡皮管的体积)。容器底面积均为200cm2,甲中盛有深度为40cm的水,乙中放一底面积为40cm2、高为20cm的圆柱形木块,且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木块对乙容器底部压强的4倍,(g取10N/kg;ρ水=1×103kg/m3)
(1)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木块的密度;
(3)松开夹子K,直到水不再流动。稳定后用两个夹子夹住橡皮管,然后用剪刀从两个夹子间将橡皮管剪断,将甲乙分开。接下来用力将乙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移动4cm,求此时乙容器对桌面压强。已知乙容器和夹子、橡皮管的总质量为400g。(此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竖直,且不沾水)
19.一个盛有水底面积为100cm2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放在电子秤上,现用细线将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底面积均相同的A、B均匀实心长方体,从如图甲所示位置放入水中,直至A刚好浸没在水中(A、B未接触到容器),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且水未溢出,电子秤的示数与拉动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长方体容器质量忽略不计,ρ水<ρA<ρB。求:
(1)当水的质量为8kg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B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3)乙图中电子秤的示数m。
20.一个底面积为25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现将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5cm的长方体木块A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待木块A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所示,当将一金属块B放在木块上,木块A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求:(取)
(1)木块A的密度;
(2)与图-1相比,图-2中水位上升了多少?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改变了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4N;(2)7.5N;(3)3575Pa
2.(1)0.4N;(2);(3)20Pa
3.(1)10N;(2)0.6×10kg/m;(3)1600Pa
4.(1)30cm;(2)560g;(3)2.4N
5.(1);(2)
6.(1)24N;(2)12N;(3)
7.(1)15cm;(2);(3)2100Pa
8.(1)1.2kg;(2)1.5×103kg/m3;(3)800Pa
9.(1)2.5N;(2)0.075m;(3)2N;(4)125Pa
10.(1)0.6kg;(2)1200Pa;(3)当mx≥700g时,p2=2200Pa,当300g11.(1);(2)1.2N;(3)6.3N;(4)2120Pa
12.(1)3N;(2)6.74×103Pa;(3)8.9×103kg/m3
13.(1);(2)
14.(1)2000Pa;(2)0.12J;(3)p=(2000+0.5m0)Pa
15.(1)1250Pa;(2)1200Pa;(3)1.125×10-4m3;(4)10.6N
16.(1)1×105Pa;(2)2.16×104N;(3)30m3
17.(1)24N;(2)12N;(3)160Pa
18.(1)4000Pa;(2)0.5g/cm3;(3)2.2×103Pa或2.4×103Pa
19.8×103Pa;(2)4N;(3)8.6kg
20.(1)0.6×103kg/m3;(2)0.008m,80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