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的第三个教学主题,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精美独特的面具装扮自己,并参与校园艺术节的表演与展示活动,从而在体验面具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面具艺术的起源、发展、种类等相关知识,感受面具展示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有一定的色彩知识和动手能力,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较高,好奇心强,好动,思维简单,求知欲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面具的来历与演变,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通过面具艺术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选用恰当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多种技法,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以自主或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完成面具。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与帮助别人,让学生体验集体制作的乐趣,学会交流,懂得合作与分工。认识和体会面具的艺术美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材质特点)和材料的综合利用。难点: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教法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课前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各种体现独特装扮特点的文艺活动的图片资料、实物等;可制作道具,如泡沫塑料、卡纸、彩色纸、超轻泥等。学具准备:制作面具用的绘画材料,如水彩笔、铅笔、固体胶水、双面胶、剪刀、卡纸、彩色纸、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5分钟)(1)情境导入:教师头戴面具进入课堂, 营造轻松、 活跃的课堂气氛,简单自我介绍。(同学们好~我是胥老师,你们欢迎我的到来吗?)(很高兴见到大家,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我刚刚在脸上戴了什么?)(你曾经戴过面具吗?自己制作过面具吗?你认为面具一般在什么场合佩戴?面具有哪些功能?)生:······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面具世界。导入新课,出示板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2)上课,师生问好。二、探索新知,赠人玫瑰。(15分钟)学习活动1:了解面具(1)面具是人们在特定的表演活动或者仪式中,为了表演需要,把面孔遮起来,塑造人的特定形象的用具;面具作为舞蹈和戏剧中的道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 几千年来, 由于人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并延续至今。(2)中国传统面具艺术的功能分类:跳神面具、祭祀面具、礼仪面具、镇宅面具、戏剧面具等。(3)制作面具的材料:大多数采用:木头、布、纸、瓷、泥、皮、石膏、铜等。造型色彩方法。制作方法。创作展评,手留余香:学习活动1:(2分钟)教师示范怎样灵活运用所学面具知识进行创作,并讲解注意事项。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清晰的直观演示,使学生更加清楚创作步骤,找到创作灵感。学习活动2:(15分钟)小组合作探究,用多种材料制作独特的面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学习活动3:(5分钟)作品展评,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综合评价,评选出质量奖、速度奖、最佳创意奖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设置不同奖项,多角度评价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继而加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四)欣赏拓展:(2分钟)学习活动:带领学生欣赏藏面具、傩(nuo)面具等图片。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面具起源、传统用途的认知,陶冶情操。情感升华:(1分钟)学习活动: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同学们,生活当中有许多被我们丢弃的宝贝呢。这些都可以变成我们独特的装扮。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了解了面具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方法,动手制作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课下,请同学们搜集生活当中的废旧物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变废为宝。设计意图:总结并升华学生情感,达到美育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