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资源简介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习要求】
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2、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3、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达标途径】
【自主学习】
一、“人口爆炸”
1、“人口爆炸”是社会学家用来描述 出现的世界人口 情况的词汇,它十分形象地反映出 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2、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 。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 ,但很快就会 。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即“两种级数说”认为人口数量以 增加,而生活资料则以 增加。
二、环境的限制性
1、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 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 。然而,自然资源终究是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 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 利用。
2、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一方面, 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另一方面, ,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3、 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 ,有的甚至趋于 。
4、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 。 短缺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5、人类不合理的 毁坏了大面积的森林,进而导致 加剧, 下降, 加快, 加深, 增多。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是指在 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 。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 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2、 人口容量是 与 相结合的产物.一般来说,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 的前提下, 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很显然,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 于人口合理容量。
3、人口容量特点有三: 性、 性、 性。如果某地的人口数量与 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 ,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4、多数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 亿左右。
5、根据有关部门计算,我国最多可承载 人。
【我的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1 讨论近现代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
探究问题2 为什么世界总人口仍在不断膨胀
探究问题3 课本11页探究活动题
探究问题4 课本12页思考活动
探究问题5 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探究问题6 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我的笔记】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人口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①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2 ②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可耕地总数在不断减少 ③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的1/3 ④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出现地下水枯竭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科技水平
C.人口文化素质 D.生活消费水平
3.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4..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5..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二、综合题
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人均耕地发展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3)为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垦草原 B.围湖造田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改善耕地质量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A.科技水平提高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2.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 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 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关于合理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是根据一地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而确定的
B.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人口容量一旦确定,不会再变化
C.合理人口容量的提出,有利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D.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合理人口容量变小
4.下列关于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理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
B.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C.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合理人口容量发生变化
D.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5.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
B.我国目前人口数量已大大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我国目前人口只有12.95亿,人口与环境关系尚属良性循环
D.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7亿左右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回顾过去,我国人口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为了提高农业产出,一方面扩大耕地 面积,毁林开荒,一方面对现有土地过分使用,造成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目前,我国水土流 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千米,每年土壤流失50多亿吨。荒漠化及受荒漠化威胁的土地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千米。各种农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氮:40%~50%、磷:10%~20%、钾:30%~40%.这种大量和过分使用化肥的状况不仅对土壤造成污染,也使土壤板结。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是:
问题① ,成因
问题② ,成因
问题③ ,成因
(2)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除大量使用化肥外,还有 等。
(3)材料中“对现有土地过分使用”主要是指( )(多项选择)
A.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
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垦耕
C.草原载蓄量大大超过理论载蓄量
D.乱伐森林,给土地“剃光头”
(4)近年来,我国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屡屡发生,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三、知识拓展题
阅读“PPE怪圈”材料,回答问题:
“PPE怪圈”(见下图)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被用作贫困地区贫困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对比①④、②③、⑤三组因果关系,试分析“PPE怪圈”的基本原因: 。
(2)从 ③、⑤线索入手,说明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3)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与劳动力数量、教育与个人素质、社会保障与防病养老等方面,简述②线索成立的原因: 。
(4)请简要说明如何走出“PPE怪圈”: 。
【我的收获】
【分享感言】
【自我评价等级】
【搭档评价】
签名:
【意见和建议】
【教师评价】
等级 日期
【课后反思】
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答案
【课堂练习】
一、DABCA
二、(1)逐渐减少 人口增加及城建、公交、住房建设占据大量土地,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等(2)D (3)CD
【课后作业】
一、CBCAA
二、(1)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土壤侵蚀和荒漠化 现有土地过分使用 土壤污染 过量使用化肥 (2)38 使用农药和污水灌溉 (3)BCD (4)荒漠化
三、(1) ①④是形成“PPE怪圈”的基本原因,因为随着人口的过度增长,在人类现有的开发能力下所能利用的环境与资源不足于满足人们需要的时候便产生贫困,同时也产生环境问题
(2)贫困的人们眼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的需要;对环境问题的无知,对当前行为的长期后果的无知,必然会产生环境的恶化,使生存条件和土地生产力下降,疾病增多,人口素质下降(3)生活贫困的地区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及高自然增长率;生产力水平低下,必然导致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对计划生育的有关知识无知;社会保障不完善,需多子养老等。因此,生活贫困的地区反而出现人口不断增加的局面(4)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实施环境工程和颁布环境保护法规;③合理规划和利用自然资源;④政府增加资金投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