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联考(二)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联考(二)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化 学 试 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部分为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卷I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卷II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Na-23 S-32 Cl-35.5
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B.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C.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D.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2.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3,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在短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Y的最高价含氧酸属于弱酸
C.原予半径Z>Y,离子半径Z2—> X+
D.Y、Z都可与氢元素形成氢化物,Z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
3.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B.制取金属锰
C.实验室制氨气 D.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I2
4.下列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使得溶液中的c(OH—)>c(H+)
B.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
平衡后,升高温度,c(Z)增大
C.常温下,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会使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5.某研究小组利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有机物丙,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分离提纯有机物丙宜在NaOH热溶液中进行
B.利用NaOH溶液、AgNO3溶液即可确定有机物甲中含有溴元素
C.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有机物丙中是否含有机物乙
D.PbCl2的作用是提高反应物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
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l中曲线表示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镁粉,产生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图2表示用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由曲线可确定③的酸性最强
C.图3为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图,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适量NaOH固体的方法
D.图4表示将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HCI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二者pH的变化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4题,共64分。
7.(14分)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D的氧化物的一种用途 。
(2)常温下,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可用C单质制成的容器盛放,原因是____ 但NaOH溶液能溶解C的单质,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A、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__(填化学式),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证明____
(4)常温下,A的某种氧化物为红棕色气体,lmol该气体与水完全反应放出46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5)A的气态氢化物为甲,甲遇浓盐酸产生白烟,用电子式表示白烟的化学组成____。
常温下,向VL pH=a的甲的水溶液中加入VL pH=b的盐酸,且a+b=14,则反应后溶液的pH_ 7(填“>”、“<”或“无法确定”),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8.(18分)
I.下图是合成某种聚酯纤维H的流程图:
己知:A、D为烃,质谱图表明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其中含碳57.8%,含氢3.6%,其余为氧:G能与NaHC03溶液反应且含有苯环;核磁共振氢谱表明E、G分子中均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E分子中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l:1。
(1)①、⑤的反应类型依次为 、 ;
(2)B的名称为: ;F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4)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a.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b.能与NaOH溶液反应
c.在Cu催化下与O2反应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II.2.氯—1,3—丁二烯()是制备氯丁橡胶的原料。由于双键上的氢原子很难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它不能通过l,3—丁二烯与Cl2直接反应制得。下面是2—氯—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
写出A、B的结构简式(用键线式表示):
A ,B
9.(18分)为验证氧化性Cl2> Fe3+>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II.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加热A。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并检验其中的离子。
V.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
(1)过程I的目的是____ 。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
(4)能说明氧化性Fe3+> SO2的离子方程式是 。
(5)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的操作是____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不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填“甲“‘乙“‘丙”),请用必要的文字说明理由 。
(7)进行实验过程V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墨绿色)
提出假设:FeCl3与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溶液E和F分别为____、____(写化学式)。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
10.(14分)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也有人说21世纪是钛的世纪。钛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少,但钛的冶炼技术还未获得突破,目前钛只用于尖端领域。
如下图所示,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可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请填写下列空白:
(l)用惰性电极电解2L食盐水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当阴极上产生224 mL气体(标准状况)时,所得溶液的pH=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食盐水足量)。
(2)写出高温下钛铁矿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____ 。(提示:FeTiO3中Ti为+4价)
(3)反应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
(4)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通过甲醇分子间脱水制得:
T1℃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②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
此时正、逆反声速率的大小:v正 v逆(填“>”、“<”或“=”)。
(5)在上述产业链中,合成192吨甲醇理论上需额外补充
H2 吨(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历 史 试 题
本部分为历史试卷,共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一律用黑笔作答。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卷I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卷II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历史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费正清认为,“古代中国那种行政权利分散而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制度被一统天下的帝制政府所取代以后,官僚统治阶级就有了用武之地。”在古代中国“官僚统治阶级就有了用武之地”开始子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2.右表所列思想中,具有哪些积极元素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天下“定于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①社会责任 ②国家统一 ③改革精神 ④崇尚致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3.“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
由化。”在公元前6世纪初,古代雅典实现了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②公民担任公职发放工资
③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④实行等级公民权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A.文艺复兴在科学领域毫无建树 B.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
C.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 D.文艺复兴推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5.中国近代的一部著作被后人誉为“国人谈瀛海故实之开山”,这部著作是

6.“近代以后,我国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到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出现瓦解 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③洋务经济迅速发展 ④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这表明
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国时期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C.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 D.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8.1927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的房价迅速攀升。但到了1937年下半年,曾经火爆的楼市完全坍塌了。这种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束 B.日本侵华战火的向南蔓延
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D.国共内战造成的时局不稳
9.下面这段文字摘自美国政府关于某战争停火谈判的立场备记录
这次谈判涉及的战争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中国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10.2009年英国《卫报》曾这样评价:“美国的安全保证,自二战以来一直让我们受益,也使不少欧洲邻国在国家安全方面搭上了山姆大叔的便车。”二战以来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安全保证是通过
A.马歇尔计划 B.欧共体 C.联合国 D.北约
11.下面是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研究性学习图片,据图片判断他们研究的题目是
A.世界秩序的重建 B.国际经济的规范
C.战后和平的曙光 D.经济支柱的出现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3小题,共56分。。
12.(19分)国家管理是国家政治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制度权力分配各有何特点?(4分)图二制度对中国政治有何深远影响?
(2分)
材料二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的关系。(4分)结台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3 分)

材料三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铬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它代表2人。
(3)材料三所述主要指什么制度?(1分)依据材料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2分)
13.(22分)适宜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绍兴十七年,宋高宗下令浙江、广南、福建三路市舶司实行十分抽一较轻的税率。……工商业者临街而市,.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南宋初年,政府财政困难,因此大力提倡官员和沿海商人招诱蕃商入中国进行贸易,对外来贸易商予以优待。……南宋承继北宋有关政策,“工商杂类”有奇才者可以通过科举做官。一些官员逐渐改变了对工商业的看法,不以经商为耻而身自兴贩牟利。
——摘自陈杰林《南宋商业发展:特点与成因》
(1)依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4分)
材料二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经济主张
人物
经济主张
评价或成就
凯恩斯
(1883一一
1946年)
政府通过扩大支出,包括公共消费和公共投
资,可以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从而减
少失业,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资本主义的“星
“战后繁荣之父”
弗里德曼
(1912一一
2006年
资本主义体系之所以不稳,是货币受到扰乱,
货币供应的增加是通货膨账的根源。将政府
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资本主义
体系本身是可以稳定的。
现代货币主义创
始人,1976年获
得诺贝尔经济学
奖。
(2)概括材料二中两种经济主张。(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二种主张产生的背景。
(2分)
材料三
上世纪20、30年代,(苏联)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农庄是国家查接受配的经济单位,……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3)材料三反映了苏联什么农业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此政策的认识。(3分)
材料四
天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元)
2012年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26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7元,增长13,8%,快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个百分点。政府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保和城乡建设等领域投入支出占到全部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
——人民网·天津视窗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7年、1996年天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和天津经济发展的特点。(7分)
1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
——《论语·里仁》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活动的目的在于幸福,而财富就是达到幸福目盼的手段,他主张不健全的不自然的获取财富形式是不在乎正义的。
——摘自《古代中西方义利观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义利观。(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4分)
材料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的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
——《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
材料三
“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1980年8月,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2分)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2分)
(3)简要分析孔子、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的积极影响。(3分)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地 理 试 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部分为地理试卷,共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卷Ⅰ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 (选择题,共44分)
1.图1为桂林和张家口两地的梯田景观。关于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甲广西桂林的龙脊梯田 ? ? ? ? ? ? ?乙 河北张家口的塞北梯田
图1
A.两地梯田景观反映出两地自然环境相同 ?
B.两地梯田土地生产能力相同
C.甲地梯田种植水稻需要引水灌溉 ? ? ? ?
D.两地修建水平梯田都可以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
图2为我国西北某地等高线和等压线分布图,图中天气系统移动速度为120km/天,回答2~3题
图2
2.根据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 ? ? ? ? ? ? ? ? ? ? ?
B.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图中山峰和城市的相对高差为900—1000米 ?
D.图中河流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
3.图中城市24—36小时后的风向及天气状况为
A.偏南风 ?雨雪、降温 ? ? ? ? ? ?
B.偏南风 ?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C.偏北风 ?雨雪、降温 ? ? ? ? ? ?
D.偏北风 ?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读图3,完成4~5题。
? ? ? ? ? ? ? ? ?
图3
4.导致图中趋势不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内人口迁移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5.今后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 ? ? ? ? ②农村 ? ? ? ? ③发达省份 ? ? ? ?④欠发达省份
A.①③ ? ? ? ? B.①④ ? ? ? ? C.②③ ? ? ? ? ? ? D.②④
“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可随不同时段的太阳光线,沿东西方向变换集热板的旋转角度。并随时调整集热板与地面的倾角,使集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光的利用率。图4为“追日型”太阳能集热板图片。读图回答6、7题。
6.6月22日北京时间14:00时,海口市(20°N,110°E)“追日型”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以及与天津市同类型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相比 A.朝向东南,倾角较大
B.朝向西南,倾角较小
C.朝向西北,倾角较大
D.朝向东北,倾角较小
7.当天津市同类型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达到一年最大时
A.天津某中学教室阳光照射的面积最大
B.广州驶向伦敦的船舶经北印度洋海域时逆风逆水 图4
C.尼罗河正值汛期
D.雅典海滨浴场游人如潮
图5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8~9题。
8.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短到长的排序是
A.甲、丙、乙、丁 B.丁、甲、丙、乙
C.乙、丁、甲、丙 D.丁、乙、丙、甲
9.乙地可能是
A.秦岭 B.天山
C.大兴安岭 D.阴山
图6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第lO~11题。
10.下列关于该区域规划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北部建设生态观光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
B.西南部沿海建设工业基地,发展海洋化学工业
C.丙地沿海沙滩水浅,不利于建设大型货运港口
D.丁地大力发展海水淡化,解决农业用水紧张状况
11.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 B.丁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
C.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 D.乙的服务范围明显小于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2.(30分)读图7,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3年3月22号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签署数份能源交易大单,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全方位能源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俄中两国都有强烈意愿拓展人文领域的合作,去年举办“俄罗斯旅游年”时期中国赴俄罗斯的人数上涨了20%,达到100万人次
(1)读图7分析甲乙两地一月温差范围是 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出现温度差异的原因(6分)
(2)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航运价值不高,请分析原因(6分)。
(3)中俄两国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对两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材料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大豆是我国进口农产品之一。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上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大豆种植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4)读图和材料二,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我国大豆种植者对租种俄罗斯土地表现出极大兴趣的原因(6分)
材料三:在当前中国石油战略的几个方向中,马六甲海峡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石油进口通道,中国约80%的石油进口要通过800多公里长的马六甲海峡。在当前各种国际势力均试图染指并控制马六甲海峡航运通道,狭窄的水道本身运力有限以及存在其他政治变数可能的背景之下,中国对马六甲海峡通道的依赖,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石油安全的“马六甲困局”。
(5)结合材料三分析中俄陆路原油运输通道的意义(6分)
13.(26分)图8为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M河段河谷形成原因(4分)
材料一:甲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85%的地区为平原。每年雨季到来,随着上游邻国的水位上涨,再加上连降暴雨,该国往往会洪水泛滥。
(2)读图和材料一说出该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8分)
材料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低成本制造企业开始从中国转向人口同样众多的邻国——印度。调查显示,中国最低工资约为印度的二至三倍。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此次产业转移时印度的有利影响(8分)
(4)M河谷所在地区,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各自有自己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应该,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6分)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共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I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政治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11个小题,每小愿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假设某国2012年生产M商品,每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10元。2013年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l倍,且该国2013年全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央行实际发行纸币50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今年M商品的价格是
A.5元 B.10元 C.2.5元 D.40元
2.某商品在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的价格走势,如图I所示。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价格从A点到B点,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
②价格处于D点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③价格从C点到D点,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
④价格从B点到C点,该商品的生产者可能会扩大生产规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下图中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针对石景山苹果园地区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状况,苹果园街道在全国首创了“新居民互助服务站”。这个服务站实现了三“新”;“新称谓”,将“流动人口”亲切地改称为“新居民”:“新内涵”,包括居民式待遇、互助式服务,自治式管理;“新关系”,指新居民与政府之间、新居民与新居民之间、新居民与老居民之间的三层互助关系。如果我们就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可选择的研究角度是
①完善政府服务,扩大公民权利 ②创新社会管理,打造和谐社区
③完善基层自治,有序政治参与 ④发展协商民主,维护居民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十八大正式确立了“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即党代表以书面形式提出属于党代会职权范围内的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提案办理和反馈机制.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利于
①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热情 ②保障党员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③拓宽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和渠道 ④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6.2013年3月,习主席在访问非洲三国时强调,中国将永远做非洲稳定、繁荣的坚定维护者和促进者,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将实现双方的共赢。中国倡导权利平等与平衡,反对霸权主义,与非洲各国的合作不附加任何额外条件。这说明我国
①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
②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与非洲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3D打印参照的是打印机技术原理,能够将计算机设计出的物体直接打印出实物.3D打印降低了设计与制造的复杂度,能够制造出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拓展了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这印证了
①意识能直接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②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基础上发展的④创新推动着生产力和思维的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进的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的提出告诉我们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始终
③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 ④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下列成语与右边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按图索骥,削足适履
B.涸泽而渔,未雨绸缪
C.浅尝辄止,固步自封
D.否极泰来, 乐极生悲
10.由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2013年第三届海外 “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启动。活动共计385个项目,包括主题庙会、广场巡游、旅游推介、新媒体网络互动以及文化名人与当地民众互动等各类活动。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不同文化问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2012年11月海峡两岸神农文化祭活动在湖南炎陵隆重举行。活动以“同拜中华始祖,共祈神农福地”为主题,两岸5000多人参与共祭,盛况空前。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3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6分)
12.(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中国梦”凝聚着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此,某报记者就“中国梦·我的梦”采访了不同人群,下列表格左侧是部分人的看法。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12分)
“我的梦”
国家助推“我的梦”实现的措施
①城镇居民之梦:“每天都能买到
放心菜,吃到放心肉,不要太贵。”

②新生代农民工之梦:“能解决户
口问题,享受带薪休假,子女能拥有,
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③大学生之梦:“能顺利找到工
作,最好是稳定点轻松点.”

材料二:不同的人对实现“我的梦”也有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要实现“我的梦”就要像德国那样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的人认为:要实现“我的梦”,政府就不要管那么多,要建立像美国那样的自由市场经济。
(2)运用《经济学常识》相关知识,结合德、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评价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9分)
13.(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2月27日,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3月14日,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式启动。
材料一:从1982年至2008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历次政府机构改革虽主题各有不同,但共同之处是机构规模不断精简,数目不断减少。政府机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需要积累经验逐步推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12分)
材料二: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现许多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二是政府各类机构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三是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这也是滋生腐败的根源。为此,我国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9分)
1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真是不折不扣的“舌尖上的浪费”。
材料一:习近平同志对厉行勤位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重要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强调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如何才能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8分)
材料二:近来,民间也掀起了一场拒绝“剩宴”的“‘光盘’行动”,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
(2)以“反对浪费,从我做起”为题,请你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至少列出2点具体要求并说明其哲学依据。(6分)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数学(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v=,其中S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表示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墨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复数(i是虚数单位)所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执行右面的框图,若输出结果为,则输入的实数x的值是
A. B.
C. D.
3.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 5y的最小值

A.0 B.1 C.2 D.4
4.设a= 0.8,b=0.7,c=log5 0.3,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c>b B.c>a>b C.b>a>c D.a>b>c
5.已知函数f(x)= sin(),(x∈R,>0)的最小正周期为,将y=f(x)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像关于y轴对称,则的一个值是
A. B. C. D.
6.若a,b,c∈R,则在下列四组条件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A.p:a>b,q:|a|>|b| B.p:ax2 -by2=c为双曲线,q:ab>0
C.p:a>b, q: D.p:a<10, q:lga<1
7.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且al,a3,a13成等比数列,若a1=1,Sn是数列{an}前n项的和,则的最小值为
A.4 B.3 C. D.
8.若关于x的方程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A.(0,1) B.(,1) C.(,+∞) D.(1,+∞)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相应的横线上.
9.已知tan=2,则tan 2的值为 。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其侧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 。
11.如图,A,B是圆O上的两点,且OA⊥OB,OA =2,C为OA的中点,连接BC并延长BC交圆O于点D,则CD= 。
12.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为l,过抛物线上一点P作PE⊥于E,若直线EF的倾斜角为150o,则|PF|= 。
13.已知集合A={x||x-l|+|x+l|≤3),集合B={x|x2-(2m+l)x+m2+m<0},若AB≠Φ,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1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 AB⊥AD,AD= DC=l,AB =3,动点P在以点C为圆心,且与直线BD相切的圆内运动,设,则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3分)
对某校高一年级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次数进行统计,随机抽取M名学生作为样本,得到这M名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根据此数据作出了频数与频率的统计表如下:
(I)求出表中M、p、m、n的值;
(Ⅱ)在所取样本中,从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不少于20次的学生中任选2人,求至少一人参加社区服务次数在区间[25,30)内的概率.
分组
频数
频率
[10,15)
9
0.45
[15,20)
5
N
[20,25)
M
P
[25,30)
2
0.1
合计
M
1
16.(本题满分13分)
在△ABC中,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其对边a,b,c满足2b sinB=3a sinC。
(I)求角A+C与sinA·sinC的值;
( II)求角A.
17.(本题满分13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AB∥DC,∠ADC=,PD=PC=CD=2AB=2,E为PD的中点.
(I)求证AE∥平面PBC。
(II)若PB⊥BC
(i)求证平面PBD⊥平面ABCD;
( ii)求直线AE与底面ABCD成角的正弦值.
18.(本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其右顶点和上顶点分别是A,B,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
(I)求椭圆的方程;
(II)直线:y=k(x+2)交椭圆于P,Q两点,若点B始终在以PQ为直径的圆内,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19.(本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dn}满d1=4,d2=6,dn+dn+2=2dn+1(n∈N*),若dn=1ogkan(k为常数,k>0且k≠1).
(I)求证数列{an}是等比数列;
(II)若bn=an·dn,k=,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Ⅲ)若cn=an·1gan,问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cn}中的每一项恒小于它后面的项?若存在,求出k的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f(x) =+mx2-2m2x+ (x∈R),其中m∈R.
(I)当m=l时,求曲线y=f (x)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
( II)若f (x)在区间(-3,2)上是减函数,求m的取值范围;
(Ⅲ)证明对m∈(0,+),f (x)在区间(0,1)内均存在零点。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数学(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UB)=PA)+P(B)
柱体的体积公式V= Sh.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表示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公式v=,其中S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表示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墨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复数(i是虚数单位,所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执行右面的框图,若输出结果为,则输入的实数x的值是
A. B.
C. D.
3.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若x=y,则sinx=siny”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B.函数f(x)= tanx 的定义域为{x|x≠k, k∈z}.
C.命题‘‘x∈R,使得x2+x+l<0”的否定是:“x∈R均有x2+x+l<0"
D.“a=2”是“直线y=一ax+2与y= x-l垂直”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设(5x一)”的展开式的各项系致和为M,二项式系数和为Ⅳ,若M-N=240,则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
A.-150 B.150 C.300 D.-300
5.已知函数f(x)=,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0)(0'1) B.(-∞,-1)(1,+∞)
C.(-l,0)(1,+∞) D.(-∞,-1)(0,1)
6.已知函数f(x)= sin(),(x∈R,>0)的最小正周期为,将y=f(x)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像关于y轴对称,则的一个值是
A. B. C. D.
7.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且al,a3,a13成等比数列,若a1=1,Sn是数列{an}前n项的和,则的最小值为
A.4 B.3 C. D.
8.若关于x的方程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A.(0,1) B.(,1) C.(,+∞) D.(1,+∞)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相应的横线上.
9.某学校共有师生24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60的样本,已知从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150,那么该学校的教师人数是____ .
10.如图,A,B是圆O上的两点,且OA⊥OB,OA =2,C为OA的中点,连接BC并延长BC交圆O于点D,则CD= 。
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其侧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 。
12.已知抛物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焦点为F,准线为l,过抛物线上一点P作PE⊥于E,若直线EF的倾斜角为150o,则|PF|= 。
13.已知集合A={x||x-l|+|x+l|≤3),集合B={x|x2-(2m+l)x+m2+m<0}|若AB≠Φ,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1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AD,AD =DC =1,AB =3,动点P在以点C为圆心,且与直线BD相切的圆内运动,设,则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3分)
己知函数f(x)=sin2x(cos2x-sin2x)-1。
(I)求函数f(x)的最小值及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值;
(II)设△ABC的内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f(C)=0,若向量=(1,sin A)与向量=(3,sin B)共线,求a,b的值。
16.(本小题满分13分)
某企业招聘工作人员,设置A、B、C三组测试项目供参考人员选择,甲、乙、丙、丁、戊五人参加招聘,其中甲、乙两人各自独立参加A组测试,丙、丁两人各自独立参加B组测试.已知甲、乙两人各自通过测试的概率均为,丙、丁两人各自通过测试的概率均为,戊参加C组测试,C组共有6道试题,戊会其中4题.戊只能且必须选择4题作答,答对3题则竞聘成功。
(I)求戊竞聘成功的概率;
(II)求参加A组测试通过的人数多于参加B组测试通过的人数的概率;
(m)记A、B组测试通过的总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期望。
17.(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BC,△DC=90o,平面PAD⊥底面ABCD,Q为AD的中点,M是棱PC上的点,PA= PD=2,BC =AD =1,CD=.
(I)求证:平面PQB⊥平面PAD;
(II)若M为棱PC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P与BM所成角的余弦值;
(Ⅲ)若二面角M-BQ-C大小为30o,求QM的长.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f(x)=,数列{an}满足a1=l, an+1=f(),n∈N*。
(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II)令bn=(n≥2),b1=3,Sn=b1+b2+…+bn,若Sn<对一切n∈N*成立,求最小正整数m.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椭圆的短轴端点与双曲线x2=l的焦点重合,过点P(4,0)且不垂直于x轴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
(I)求椭圆C的方程;
(II)已知O是坐标原点,求·的取值范围;
(Ⅲ)若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点E,证明:直线AE与x轴相交于定点。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f(x)=(2-a)(x-1)-21nx,g(x)=xe1-x(a∈R, e=2.71828…)
(I)当a=l时,求f(x)的单调区间;
(II)若函数f(x)在区间无零点,求a的最小值;
(Ⅲ)若对任意给定的,在上总存在两个不同的使得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物 理 试 题
本部分为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卷I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卷II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钍核()具有放射性,发生衰变变成镤核(Pa),伴随该过程有光子放出,已知钍核、镤核和电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真空中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钍加热,钍的半衰期将变短
B.衰变方程为→
C.钍核中含有234个核子
D.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m2 +m3-m1)C2
2.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定值
B.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C.同步卫星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D.同步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3.a、b两束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时,a光的折射角大于b光的折射角,关于这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较大
B.用a、b两束单色光照射某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a光照射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C.分别用a、b两束单色光照射同一单缝做衍射实验,a光的中央亮纹较宽
D.若发出a光的能级差为△E1,发出b光的能级差为△E2.则△E1小于△E2
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 0.6s时波恰好传到Q点,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a、b、c、d、p、Q是介质中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t=0.6s时质点a速度沿y轴负方向
B.质点P在这段时间内沿x轴正方向移动了30m
C.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30cm
D.当0.5s时,质点b、P的位移相同
5.如图甲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a、b竖直放置,两板加如图乙所示的电压。t=0时刻在两板的正中央o点由静止开始释放一个电子,电子仅在电场
力作用下运动,假设始终未与两板相碰。则电子
速度方向向左且大小逐渐减小的时间是
A. 0 B.to C. 2t0 D. 3to 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通过导线接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导线的等效电阻为R。现将开关S闭合,若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
B.通过灯泡L1的电流增大
C.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7.如图所示,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可视为质点)固定在光滑绝缘斜面上的M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上。现把与Q大小相同,电性相同的小球P,从N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P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小球P和弹簧刚接触时其速度最大
C.小球P的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总和增大
D.小球P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8.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运动的a-t图像如图所示,电梯总质量m=2.0×l03kg,。电梯内乘客的质量mo=50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l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ls内乘客处于超重状态,第9s内乘客处于失重状态
B.第2s内乘客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550N
C.第2s内钢索对电梯的拉力大小为2.2 ×l04N
C.第2s内电梯对乘客的冲量大小为550N·s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4题,共72分。
9.(18分)(1)如图所示电路中,L为带铁芯电感线圈,L1和L2为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当开关S断开的瞬间,流过L2灯的电流方向为____ , 观察到L2灯 (填“立即熄灭”,“逐渐熄灭”,“闪亮一下再逐渐熄灭”)
(2)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的合金丝Rx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①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则合金丝
的直径为____ mm。
②待测合金丝Rx的电阻约为5。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电压表V(莲程为3V,内阻约为l0k)
B.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约3)
C.电流表A2(量程为3A.内阻约0.1)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5,额定电流为2A)
E.学生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不计)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较准确地测量出合金丝Rx的阻值,请在答题纸上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注明选择
的电流表)
③若用L表示合金丝的长度,d表示直径,测得电阻为R,写出合金丝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 。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中,将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台
上,实验小车通过轻细线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小车与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
为f= 50Hz。在保持实验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
下,放开钩码,小车加速运动,处理纸带得到小
车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个点上标明A,第六个点上标明B,第十一个点上标明C,第十六个点上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上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测得AC的长度为12.30 cm,CD的长度为6.60 cm.DE的长度为6.90 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

②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为纵轴,钩码的质量m为横轴,得到如图所
示的a-m图像,已知重力加速度g=l0m/s2。
a、由图像求出实验小车的质量为 kg;
b、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与水平实验台倾角的正切值约为 .
10.(16分)如图所示,质量mA=0.5kg的小球A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点到水平面的距离R=0.8m,质量mB=0.3kg的物块B置于高H=1.25m的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且位于O点正下方,物块B距桌面右边缘的距离L=lm.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45。现拉动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物块B沿桌面滑行并从桌面右边缘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2m。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l0m/s2,求:
(1)小球与物块碰撞后,物块B的速度VB:
(2)小球与物块碰撞后,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11.(18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板间电压为Uo的平行金属板间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的匀强磁场;op和x轴的夹角a=45°,在poy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pox区域内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垂直磁场的方向射入板间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坐标为(0,L)的a点垂y,轴进入磁场区域,从op上某点沿y轴负方向离开磁场进入电场,不计离子的重力。
(1)离子在平行金属板间的运动速度vo;
(2) poy区域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3)离子打在x轴上对应点的坐标。
12.(20分)电磁缓冲装置,能够产生连续变化的电磁作用力,有效缓冲车辆间的速度羞,避免车辆间发生碰撞和追尾事故。该装置简化为如下物理模型: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绝缘动力小车,在动力小车上竖直固定着一个长度L1、宽度L2的单匝矩形纯电阻金属线圈,线圈的总电阻为R,小车和线圈的总质量为m。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f。开始时,小车静止在缓冲区域的左侧,线圈的右边刚好与宽为d(d>L1)的缓冲区域的左边界重合,缓冲区域内有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现控制动力小车牵引力的功率,让小车以恒定加速度a驶入缓冲区域,线圈全部进入缓冲区域后,立即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完全离开缓冲区域,整个过程中,牵引力的总功为w。
(1)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线圈横截面的电量:
(2)写出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3)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生 物 试 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部分为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8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卷I的答案
填涂在答题卡上,卷II答在答题纸上,卷II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试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B.通常用层析液分离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研究色素的种类和含量
C.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D.利用14C标记示踪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2.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 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
有丝分裂后期
C.若该动物与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交配,后代中含显性基因个体的几率为9/16
D.M和N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
3.下面为部分细胞结构及胞外环境示意图,对与之相关的几种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①蛋白使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强,用胰蛋白酶处理
可使细胞分散开
B.若②蛋白参与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
或协助扩散
C.若⑤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在细胞癌变后
含量将增多
D.若④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其可能是将葡萄糖分解成
丙酮酸的酶
4.对下图所示DNA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的黏性末端是由三种限制酶催化产生的
B.甲、乙之间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
C.DNA连接酶催化磷酸基团和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该反应有水产生
D.切割甲的限制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5.下图表示由二倍体植株甲(自花受粉)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B、C、D、E的过程,其中植株甲 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育出的植株中不属于二倍体的是植株A和植株E
B.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植株是A、B、D、E
C.植株B、C、D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分别是1/4、1/4、l
D.原生质体甲与原生质体乙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6.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移除错配的核苷酸。 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DNA聚合酶催化的精确度更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酶中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改变 B.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C.突变酶极大地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 D.突变酶降低了基因突变频率不利于进化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3题,每空2分,共44分
7.(14分)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导致BAT细胞中cAMP增加,促进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的 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图中①一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 调节机制。
(2)UCP—l基闲的表达要经过 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 能共同调节该基因的表达。
(3)UCP—1蛋白进入线粒体后能抑制ATP的合成,使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变成____。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 调节方式实现产热增加。
8.(14努)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
(1)退耕还林后由于 ,使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其中所有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一定/不一定)都增加。
(2)甲、乙、丙种群间为 关系,影响其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3)据上图综合分析,该稳定的生态系统至少有 个种群。
(4)人们研究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杂草丁和戊时,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时它 们都生长良好,若混合种植,则丁正常生长,戊明显矮小。人们设想“丁根部产生的分泌物抑制了戊的生长”。他们用完全培养液(A液)和已培养过丁的完全培养液(B液)做了以下实验:
把长势相同的____幼苗分为①、②两组,每组各20株;①组用A液培养,②组用B液培养:实验容器、空气、光照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一段时问后,观察到②组幼苗的生长情况明显不如①组.由此得出结论:丁根部产生的分泌物抑制了戊的生长。
请分析上述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 。
9.(16分)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其枝条中上部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下部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阔叶星浅黄色,进人繁殖期后星深褐色。研究人员在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
(光补偿点为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为总光合速率刚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l)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入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 ,其内在原因是叶片的 。
(2)依据表中 的变化,可推知戮鹾碳的狭叶比阔叶更适应 (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
(3)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①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____(大于/等于/小于)上表中的光饱和点。
②将新生阔叶由18℃移至26'C下,其光补偿点将____(增大/不变/减小),这影响了鼠尾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 和 _等条件以利于鼠尾藻的养殖。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英 语 试 题
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9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We need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help children living in poverty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ceive good education.
A./;a B.a;/ C./,the D.the; a
2.—Could you turn the TV down a little bit?
—___.Is it disturbing you?
A.Take it easy B.I'm sorry
C.Not a bit D.It depends
3.___ in the regulations is that you ___ other people the password of your e-mail account.
A.What is required; not tell B As is required; shouldn't tell
C.It is required; not tell D.It requires; shouldn't tell
4.He never thought that his success came____ he least wanted it.
A.until B.since
C.when D.while
5.No sooner ____ down on bed ____the telephone rang.
A.had he lain, than B.had he lied, when
C.did he lie, than D.had he laid, before
6.Why don't you ____ it to his attention that you are too busy to go on working?
A.pay B.fix
C.bring D.draw
7.Changing the design of a new product may ____ the risk of its production in the market.
A.bring about B.come about
C.bring up D.come up
8.Oh, I'm not feeling well in the stomach.I ____ so much fried chicken just now.
A.shouldn't eat B.mustn't have eaten
C.mustn't eat D.shouldn't have eaten
9.You must notice ____ the emergency exit is when you enter the building.
A.which B.where
C.what D.in which
10.In 2012 MoYan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___a host of imitators.
A.inspiring B.inspired
C.having inspired D.to inspire
11.Our physics teacher and English teacher always give their lessons in a lively and clear way,____ greatly benefits us students.
A.from which B.in which
C.that D.which
12.The actress received an award for her ____ to charity work.
A.addiction B.devotion
C.allowance D application
13.Plans have been proposed ___ the largest dam in the world to be built along the Congo river.
A.of B.with
C.for D.on
14.Reading the job ad.he wondered whether he was ____ to apply for it.
A.qualified B.typical C.dynamic D.approachable
15.Compared with male graduates, a(n) ____ small number of female graduates can get
employed when they go job-hunting.
A.casually B.relatively C.roughly D.gradually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16—3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其涂黑。
My mother has been a true inspiration to me and changed the way I look at life.Since my birth she has made it evident that I would become __16 and that I would be one of the great ones.She has taught me that I can do anything if I put my__17_to it.
As a young boy, I struggled to achieve tasks that came 18__ to others.I had problems with writing, reading and especially Speaking.I didn't talk the way __19__ kids did and did not respond, to questions or stay alert (警觉的) to my surroundings.;My reading was poor 20 with.teachers helping me, and my speech was hard to __21___My writing was not at the 22_it should have been.Even simple things like knowing-my left from my right or being able to snap my fingers (弹手指) were 23 .
My mother. 24 all my challenges and as a professor with a PH.D, decided to __25 the situation early in my development.She didn't want me to 26 .After-a while, we did indeed get over all the problems that had 27_ me.She spent hours every day _28__ me everything I needed to know, determined to help me learn._29__ her I would not be anywhere close to the level I am now.
In addition, she gave __30__ for my life.She told me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Her expectations have always been high 31_ she knows that I can do it.For that, I thank her.She would not allow her son to be incapable.She never __32__ on me, and to this day she tells me education is a must.I will be a 33__ person if I continue to follow her lead.She encourages me to study hard for my 34__and attend college.
She used her gifts as a__35__ to help a child—her child—and now I have the opportunity lo become something.
16.A.everything B.nothing C.anything D.something
17.A.mind B.brain C.feelings D.work.
18.A.smoothly B.strongly C.frequently D.easily
19.A.average B.ordinary C.normal D.come on
20.A.just B.ever C.even D.only
21.A.hear B.write C.read D.understand
22.A.level B.length C.speed D.degree
23.A.problems B, excuses C.worries D: duties
24.A.suffered B.observed C.removed D.tolerated
25.A.study B.find C.change D.keep
26.A.fight B.struggle G.strike D.challenge
27.A.interrupted B.disturbed C.terrified D.troubled
28.A.teaching B.giving C.supporting D.reminding
29.A.Without B.Except C.Besides D.Beyond
30.A.information B.advice C.promise D.expectation
31.A.before B: though C.because D.unless
32.A.setup B.gave up C.pushed up D.looked up
33.A.rich B.famous C; successful D.powerful
34.A.training B.grades C.experiments D.abilities
35.A.woman B.doctor C.sister D.teacher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Summer school is something a kid will never forget.For some, it's a way to advance past their classmates.For most, summer school is' a requirement in order to graduate with their classmates I can remember being forced into taking a summer school course.It was not the school that forced me into this awkward situation it was my mother.
I was a 16-year-old kid in a new school; My school did not offer summer courses so I had to take my course at an alternative school in the city.It was an experience I will never forget.I was not concerned with making friends.I was there to get credit (学分) for a course that I should have received credit for the previous semester.It was.my doing that landed me in the situation and it was important that I understood this.
The fees were lowest but the experience was amazing.I enjoyed I didn't miss the day. The course was from Monday to Friday for an entire month.I passed the course with an A.I was thrown into an awkward situation and actually enjoyed it.My friends didn't even know I took the course.Most of them were still sleeping by the time my course ended each day.
Awkward situations are so important for personal growth.This situation made me feel more independent.I made friends.I finally understood what sacrifice and hard work were all about.While attending college, I remembered how much I enjoyed summer school and I chose to take summer school in my first three years of college.Some kids get pushed too much but some don't get pushed enough.I was never pushed enough.
Enable your children to struggle for success.If your child needs summer school you explain to them why it's important.Some parents are surprised by the situation and may want to be more involved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Follow through and follow up.
36.Most students go to the summer school in order to ____.
A.find good jobs graduation B.become top students in their class
C.have a chance to make more friends D.graduate successfully on time
37.What made the author go to summer school for the first time?
A.What he had done. B.His mother's wish.
C.His own requirement. D.Study competition.
38.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NOT the benefit got by the author through attending summer school?
A.It helped him get rid of bad habits.
B.It helped him make new friends.
C.It helped him understand what sacrifice and hard work were.
D.It increased his independence.
39.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learn that the author ____.
A.does not like summer school at all even though it is useful
B.thinks summer school is unnecessary for children
C.encourages parents to make their children attend summer school
D.is against forcing children to attend summer school
40.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summer school?
A.He thinks it is awkward. B.He thinks it is significant.
C.He doesn't think it is suitable. D.He thinks nothing of it.
B
The Beijing government has set out to recruit thousand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work as junior officials in rural areas to both improve rural administration and ease the city's employment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plans to recruit 3,000 university graduates this year, 1,000 more than last year, to work as assistants to village heads or Party secretaries in suburban areas.
People interested in jobs in Beijing's rural villages and townships can submit applications to the Beijing Municipal Personnel Bureau or online at www.Bjbys.com from February 1 through March 15.
"We hope university graduates will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use their knowledge in rural villages and to start their careers," Sun Zhenyu, deputy director of Beijing Personnel Bureau, told Xinhua News Agency.
The government has promised successful candidates a monthly salary of 2,000 yuan ( $ 250) in the first year, 2,500 yuan ($ 320) the second year and 3,000 yuan ($ 385) the third year, provided their performance is up to the required standards.Sun said.
Wang Lina, who graduated from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last year, was one of the first graduates to find work in the city's countryside After majoring i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dministration, Wang served as the assistant to the village head of Ertiaojie Village in suburban Besjing's Pinggu District.For one project, Wang contacted people at the BeijingAcadeny of Agricnitural Sciences and arranged for the local farmers to receive training in strawberry planting.Her efforts paid off.The village had a plentiful harvest of organic strawberries earlier this year.
Nationwide, about 150,000 university graduates found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last year, according to figures provid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ministry predicts that 4.95 million students will graduate from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this year, 820,000 more than last year.About 1.4 million of them are unlikely to find jobs when they graduate.
In Beijing, a record 200,000 people are expected to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 this year. Less than half of them are expected to be offered jobs, according to the personnel bureau.
41.The underlined word "recruit" in the fir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___.
A.employ B.force C.encourage D.train
42.We can see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
A.once you are hired as a junior official, you can get an endlessly rising salary
B.the government guarantee a gradually high salary for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C.working as junior officials is easy but very meaningful
D.the competition for the job as junior officials is very fierce
43.From the story of Wang Lina we can learn that .
A.the sooner you go to the countryside, the sooner you will be successful
B.local fanners can get big harvests if they team more knowledge
C.university graduates can also realize their value in rural areas
D.Wang had great difficulty in helping villagers planting organic strawberries
44.The last two paragraphs aim to tell us that .
A.more and more graduates will work.as junior officials
B.the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have so many students
C.there are more and more graduates in recent years
D.it is not easy for graduates to find jobs nowadays
45.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What is the best career?
B.Graduates go to the countryside.
C.Job hunting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D.A good choice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C
In modern society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argument about competition.Some value it highly, believing that it is responsible for social progress and prosperity.Others say that competition is bad, that it sets one person against another, that it leads to un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I have taught many children who held the belief that their self-worth relied on how well they performed at tennis and other skills.For them, playing well and winning are often, life-and-death affairs.In their single-minded pursuit of success,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other human qualities is sadly forgotten.
However, while some seem to be lost in the desire to succeed, others take an opposite attitude.In a culture which values only the winner and pays no attention to the ordinary players, they strongly blame competition.Among the most vocal are youngsters who have suffered under competitive pressures from their parents or society.Teaching these young people, I often observe in them a desire to fail.They seem to seek failure by not trying to win or achieve success.By not trying, they always have an excuse: "I may have lost,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I really didn't try."What is not usually admitted by themselves is the belief that if they had really tried and lost, that would mean a lot.Such a loss would be a measure of their worth. Clearly, this belief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true competitors who try to prove themselves.Both are based on the mistaken belief that one's self-respect relies on how well one perform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s.Both are afraid of not being valued.Only as this basic and often troublesome fear begins to dissolve (缓解) can we discover a new meaning in competition .
46.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A.Competition helps to set up self-respect.
B.Opinions about competition are different among people.
C.Competition is harmful to personal quality development.
D.Failures are necessary experiences in competition.
47.Why do some people favor competition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It builds up a sense of duty. B.It pushes society forward.
C.It improves personal abilities. D.It encourages individual efforts.
48.The underlined phrase "the most vocal" in Paragraph 3 means ____.
A.those who try their best to win
B.those who value competition most highly
C.those who are against competition most strongly
D.those who rely on others most for success
49.What is the similar belief of the true competitors and those with a "desire to fail"?
A.One's worth lies in his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others'.
B.One's success in competition needs great efforts.
C.One's achievement is determined by his particular skills.
D.One's success is based on how hard he has tried.
50.Which point of view may the author agree to?
A.Every effort should be paid back.
B.Competi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C.Winning should be a life-and-death matter.
D.Fear of failure should be removed in competition.
D
Boys' schools are the perfect place to teach young men to express their emotions and involve them in activities such as art, dance and music.
Far from the traditional image of a culture of aggressive masculinity (阳刚), the absence of girls gives boys the chance to develop without pressure to obey a stereotype (陈规旧俗), a US study says.
Boys at single-sex schools were said to be more likely to get involved in cultural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that helped develop their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rather than feeling they had to obey the "boy code" of hiding their emotions to be a "real ma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go against received wisdom that boys do better when taught alongside girls.
Tony Little, headmaster of Eton, warned that boys were being failed by the British education system because it had become too focused on girls.He criticized teachers for failing to recognize that boys are actually more emotional than girls.
The research argued that boys often perform badly in mixed schools because they become discouraged when their female peers do better earlier in speaking and reading skills.
But in single-sex schools teachers can tailor lessons to boys' learning style, letting them move around the classroom and getting them to compete in teams to prevent boredom, wrote the study's author, Abigail James,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eachers could encourage boys to enjoy reading and writing with "boy-focused" approaches such as themes and characters that appeal to them.Because boys generally have more acute vision learn best through touch, an are physically more active, they need to be given "hands-on" lessons where they are allowed to walk around; "Boys in mixed schools view classical music as feminine (女性的) and prefer the modem type in which violence and sexism are major themes, "James wrote.
Single-sex education also made it less likely that boys would feel they had to obey a stereotype that men should be "masterful and in charge" in relationships."In mixed schools boys feel forced to act like men before they understand themselves well enough to know what that means," the study reported.
51.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a single-sex school would ____.
A.force boys to hide their emotions to be "real men"
B.encourage boys to express their emotions more freely
C.help to cultivate masculine aggressiveness in boys
D.naturally reinforce in boys the traditional image of a man
52.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in a mixed school boys ____.
A.perform relatively better B.grow up more healthily
C.behave more responsibly D.receive a better education
53.What docs Tony Little say about the British education system?
A.It fails more boys than girls academically.
B.It focuses more on mixed school education.
C.it fails to give boys the attention they need.
D.It places more pressure on boys than on girls.
54.According to Abigail Jame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single-sex schools is ____.
A.teaching can be tailored to sui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ys
B.boys can focus on their lessons without being distracted
C.boys can choose to learn whatever they are interested in
D.teaching can be designed to promote boys' team spirit
5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haracteristic of boys according to Abigail James' report?
A.They enjoy being in charge. B.They obey stereotypes.
C.They are violent and sexist. D.They have sharper vision.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第三部分:写作(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Poverty today is a major global issue.Although there are all kinds of definitions used to explain it, in simple words, it means the inability of a person to even get his basic needs of food, shelter, clothing, safe drinking water, health and education.Poverty can be found in each and every comer of the world, although the causes may differ from country to country.Given below are the main causes of poverty in the world today.
Overpopul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behind the threatening of poverty on an individual level as well as a social level.This is simple math: If there are more mouths to feed and less income, definitely much will remain poor.
Another theory which is used as an explanation for poverty is lack of education.If you look at any of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you will find that the level of education there is very low.Lack of education means lack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hus leading to unemployment coupled with poverty in the future.
Moving away from one's own homeland to another city or country in search of employment leads to poverty too.It may take these people a lot of time to find jobs.Meanwhile they live in bad conditions.The cost of living in the city or country is most of the time too high for them.
There may be other causes of poverty like the change in business.For example, in America, a couple of decades ago, heavy industry flourished, which employed a lot of African-American people.But now, the focus is mor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ealth care, both of which employ only skilled and trained people.This has led to unemployment among African-Americans.
Poverty has many ill effects on society.That's why steps should be taken to get rid of it!
56.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 "flourished" in Paragraph 5?
(No more than 5 words)
57.Why is overpopulation a cause of poverty today? (No more thanl2 words)
58.What's the situation of education m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No more than 8 words)
59.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No more than 10 words)
60.In your opinion, what's the most significant cause of poverty today? Please give your reason.(No more than 25 words)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61.假设你是图①中的男孩。请根据以下图画提供情节线索,以Sharing Housework为题,用英文叙述你帮妈妈做家务的经过及感想。
注意;1.必须包括图画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可以适当增减细节,使其连贯、完整;
2.词数:不少于100词。
Sharing housework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13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迂(yū)讷 顷(qīng)刻 菲(fěi)薄 拐弯抹(mò)角
B.荫(yìn)凉 兴(xīng)奋 漱(shù)口 藏头露(lù)尾
C.倨(jǔ)傲 奇葩(pā) 果脯(pǔ) 怙恶不悛(quān)
D.轻佻(tiǎo) 症(zhèng)候 穴(xuè)位 饮鸩(zhèn)止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盘桓 蜇伏 首日封 闻过饰非
B.濡染 脚趾 发详地 功亏一匮
C.砥砺 按钮 满堂彩 真知灼见
D.震撼 竹篾 荧光棒 密而不宣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 、在空间上浩大的景物,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2)农村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 了农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变化莫测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问题。
(3)新春伊始,欧洲人心头添堵。牛肉变马肉的丑闻闹得 ,眼下已经席卷爱尔兰、英、法、德和瑞典等16个国家。
A.悠远 缓和 满城风雨
B.幽远 缓解 沸沸扬扬
C.悠远 缓和 沸沸扬扬
D.幽远 缓解 满城风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个人信息漫天飞。人人都可能“躺着也中枪”的年代,通过法律手段对违法使用信息者加大打击力度,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措施。
C.西红柿籽外面的黄色液体可以减少血小板的黏性,让血液在血管中平缓流动,减少血管堵塞和硬化的危险。
D.小说要有好看的故事,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否则故事不好看,无论企图表达怎样重要的思想也很难吸引读者。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位美术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她的有些同学就是在高中突击几个月.把素描练好后顺利考入大学的,但究竟什么是美术?这些同学并不理解。
B.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杜甫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实写照。
C.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D.对“山是经济发展的优势”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足大山的儿女。谚语说“家在高山头,柴米油盐不用愁呀!”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
经典阅读有全然不同于“浅阅读”的特点一它有对普遍性和本原特征的热切关注,能助人了解世界,观照自我,因此提供给人的是切切实实的精神养料。
所谓了解世界,是说借由经典提供的经验,人们能找到世界的原始图景,从而认清未来发展的广大无穷。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也发过类似的感慨一一这个世界是如此之美,但人看到的是如此之少。仅仅是固为没时间、没精力吗?其实,主要是因为个体常受种种困扰的限制,未能获得了解世界的能力与方法。而经典阅读能让自感处处受限的我们在身心解放中拓展视野,所以,这个活动会被称为“心灵的探险”与“灵魂的壮游”。或以为,生活是最好的导师,这话自然不错,但对于经典阅读,我们想说的是,生活并不必然就比虚构具有更多的真实,世界也并不必然就比人的心智创造更能象征存在的本质,而由媒体构建出的生活世界,有时更只是表象,它的肤泛和破碎,根本不足以映像真实的世界。如果没有经典思想的烛照与指引,它们完全有可能被表现得毫无真实感,更遑论深邃。由此,透过现象,直抵本质,在不出离历史细节和人性真实的同时,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任务也就无从完成。
所谓观照自我,是说人生有限,决定了人有使命要完成,不但对自己和家人,还有对国家和社会。而要做到这些,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但实际情形是,人恰恰最难自知,故“自知者明”与“认识你自己”,会成为横亘在东西方所有人面前的千古难题。而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恰恰能助人了解自己,因为它致力于一切假真和伪善的剔祈,对集天使和魔鬼于一身的人性原态更有深刻的追索,这些都能让人从中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而疏浚心源,检点小我,唤出自觉意识,养成反省习惯,然后从心底生出广大的社会关怀,乃至以天下为己任的高上的担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普鲁斯特所谓“阅读过程是一交流的过程,是一次与不在场或已死去的当事人的心灵对话”,也是强调通过人书对话真正认识自己。
而“浅阅读”显然不能达成这个目的。即使“浅阅读”中的“励志阅读”,意义看似很正面,但集矢于职场小说或名人传记,眼下从成人到孩子,纷纷追捧这类书为经典,注意的多是外在的物质成功,譬如事业(主要表现为金钱的获取)、婚姻(主要表现为金童玉女式的梦幻结合),而非内在的精神成长;且主角多是位尊而多金的工商巨子、明星大腕,这样的情感太廉价通俗了。它只让人看浪漫的童话,而忽视在汗水中欢呼收割的普通人的成功才更具说服力,更忽视意志品德与抗挫折力的养成对人性成长才最有意义,必不能像埃及作家阿巴斯?6?1阿卡德说的那样,给人“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或“从生命的深处增加生命”,相反,与叔本华说的“滥读”倒眉目相似。为防止“滥读”而造致的杰出头脑离开思想,叔本华要人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要贸然去读那些正在爆红的大众书,不管是政治、宗教的小册子,还是诗集和小说,用他峻刻的话说,“凡为傻瓜写作的人,总会有一大群读者。请不要浪费时间去读这些东西”。他呼吁人把时间花在阅读“具有伟大心灵的作者的作品上”,他的意思是,“那些作者超越众人,他们的声音值得你去倾听”。
6.下列关于“经典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阅读热切关注生活世界的普遍性和本原特征,透过现象,直抵本质,能助人了解世界,观照自我。
B.经典阅读全然不同于浅阅读,浅阅读只注重外在的物质成功,而经典阅读提供给人的是切切实实的精神养料。
C.经典阅读的活动被称作“心灵的探险”“灵魂的壮游”,能使人冲破种种困扰和限制,拓展视野。
D.经典阅读能让人借由经典提供的经验,找到原始世界的图景,从而认清未来发展的广大无穷。
7.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世界不必然比虚构具有更多的真实,也不必然比人的心智创造更能象征存在的本质。
B.由媒体构建出的生活世界,完全有可能被表现得毫无真实感,更谈不上深邃,所以有时更只是肤泛和破碎的表象。
C.人生有限,决定了人对自己和家人、对国家和社会有使命,而了解自己对完成使命非常重要。
D.经典阅读致力于一切假真和伪善的剔析和对人性原态的深刻追索,能够唤出人们的自觉意识,生发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8.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自知者明”与“认识你自己”是个千古难题,而经典阅读可以帮人获得内在精神成长,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这个难题。
B.阿巴斯·阿卡德说经典阅读给人“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从生命的深处增加生命”,谠明经典阅读对人性成长有重要意义。
C.叔本华反对“滥读”,提出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要贸然去读那些正在爆红的大众书,因此,所有的畅销书都不该读。
D.“浅阅读”中的“励志阅读”被追捧,但它忽视普通人的成功、忽视意志品质与抗挫力的养成,容易使人在事业上急功近利,在婚姻上脱离实际。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训俭示康①
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②科名,闻喜宴③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 ④;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③,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康:司马康,司马光之子。②忝:辱,谦语,意思是自己列名在内,使同列人受辱。③闻喜宴:唐制,进士中榜后:醵钱宴乐于曲江亭子,称曲江宴,亦称闻喜宴.后来闻喜宴就成为了皇帝赐予新科进士宴会的代称,参加者要簪花(把花插在帽檐上),这是特殊的荣耀。④与其不逊也宁固: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意思是说,奢侈就显得骄纵,节俭就显得固陋。与其骄纵,无宁固陋。⑤镂:(lǒu)簋:(guǐ):刻有花,纹的簋。文中指使用刻有花纹的簋。下文“朱紘”、“山节藻税”用法同。绥.刻。簋,盛食物的器具。 朱紘(hǎng):红色的帽带。山节:可有山岳的斗棋(gǒng)。节,柱子上的斗棋,是顶住横梁的方木。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约失之者鲜矣 鲜:少
B.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干:求
C.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靡:浪费
D.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类:大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先公为群牧判官 B.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C.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D.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直接说明作者崇尚节俭的一组是
①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②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③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④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⑤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⑥管仲镂簋朱纥,山节藻税,孔子鄙其小器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是受古人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B.司马光回忆父亲当年招待客人的情况,用意是和“近日士大夫家”招待客人的情况作对比,说明“近岁风俗尤为侈靡”。
C.作者先以他父亲为例,接着又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这两个人的事例,是从家风的角度,以长辈的身分,正面教诲后代,娓娓而谈,特别亲切。
D.文章列举大量事实,批评了当时社会上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谆谆教导子孙后代要崇尚节俭,力戒奢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3分)
(2)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2分)
(3)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①作闲官②。
不随天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③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称:适宜,相称。②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③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3)请你结合尾联加以想象描绘出诗人雪夜看竹的情景。(2分)
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5分)
(1)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战圉策·荆轲刺秦王》.)
(2)_ __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 。 (李白《蜀道难》)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5)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6)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
百 合
牛吃草
人们叫这个地方小城,小城的南头有一条老街,街在运河堤下,这个地方叫南门,南门的街上全是一些木制的老房子,房顶盖着些青色的小瓦,映着街面的青砖;在街上有许多铺子,门面上的木板已经风化成了炭黑色。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在运河里跑船,我就被留在了在老街上开裁缝铺的姨娘那里,每天我都在南门玩耍,直到有些炊烟从远远近近升起的时候,就会听到姨娘的声音:“小——二——子——家来了——”声音悠悠地穿过青石街。“来了——”我跑着回去。
晚饭是稀饭和青豆米煮咸菜,稀饭是不怎么肯吃的,我只拿把小勺将咸菜里的青豆米挑出来,吃完了,姨娘就)司稀饭拌些咸菜花,喂着我,我仰起头,那时姨娘正朝我笑呢。姨娘才十九岁,笑起来就跟运河上的晚风拂过桃红的水面一样。
老街的晚上,隐隐约约有些灯火,姨娘却不怎么出去串门,她给我穿上红肚兜,把我放在帐子里,轻轻拍着我的身子,“开花了,发芽了,小二子要睡觉了。”
快要睡着了,听到有虫子的叫声,是夏天,还会有萤火虫在窗外一闪一闪。
早上太阳挂在街头飞檐上的时候,糖人张就会挑着摊子从街头出现,青裤子,白汗衫,踩着亮亮的青石街,一直到姨娘的铺子前,放下担子,升起铜炉。我们这,做糖人的有两种:一种是将料糖染上颜色,然后捏成诸如十二生肖的许多形状;一种是将料糖烧化了,再用一把勺子盛起在一块白色的大理石板上勾画出各种图案来。糖人张就属于这一种,他是什么时候在姨娘的铺子前卖糖人的,我已记不得了,但每天,他做好第一个糖人后,会吆喝上一声:
“塘——人——卖——来——”
就一声,绝无第三次的。
我听见了,连忙睁开眼:“姨娘,小二子要嘘嘘。”
姨娘也不说什么,我跳下床,翻过门槛,就蹲在糖人张的摊子前,不嘘嘘了。
那时,糖人张给我讲许多我不知道的故事,后来,时间长了,糖人张专门给我做了一张可以折起来的小爬爬,来来回回挂在担子头上,我就是坐在这张小凳子上知道,运河边上有座塔,在塔那边还有一个大湖,大得望不到边,糖人张跟我说,等哪天他不做糖人了,就带我去看大湖。
大湖是什么样的呢?姨娘说,宝塔娘娘就住在那一边,她种了许多花。宝塔娘娘又是谁呢?我不知道,我在南门外见过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我想,大湖上也该是开满油菜花的吧,然后,风一来,有些就吹到了南门这一边。
等到油菜花真的开了的时候,刚过了年不久,姨娘的铺子上还贴着红对子。乡下这个时候,没什么农活,男人留在家里打牌,女人带上伢子上城,买些油盐和心仪已久的洋布,顺便结伙瞅瞅热闹,女人喜欢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却又突然放声笑起来,这时正是老街上热闹的时候。
性急的买来花布立即想着该做件怎样的衣服,姨娘的铺子里女人也就多了起来,伢子却大多留在了糖人张的摊子前,大人们出来了,第一件头疼的事就是把伢子带走。
“啊——咦——脏死了,料糖全是鼻涕做的呢。”
没有声音。
“汤——炮——子——不吃会死啊——”
“汤泡于”不会死,却会一把坐在地上,鼻涕和着泪花花糊在脸上。
旁边有上年纪的妇人劝,“你就给伢子买一个嗄,新年大到头的。”
不一会儿,就会见到一个女人,快步牵着一个踉踉跄跄跟在后面的“汤泡子”,再瞧,“汽泡子”手里拿着个糖人,笑呢。
忙过了开春的这一段,姨娘就有些空了,有时姨娘也带我到街上走走,铺子里的伙计看到了,没有几个不停下手中的活计偷看瞧上几眼,有胆大的隔着街就放开嗓门,“明天我到你那里做衣裳:等我——”
姨娘不睬他们,倒是店老板娘听见了,“杀千刀的,不干活想什么心思。”
伙计不说什么,心里想,你是恨自己不如人家漂亮。
晚上,有些暖洋洋的风带来些花粉的香味,姨娘在罩子灯下,给我做春天穿的小夹袄,我坐在旁边,火花欢快地跳跃,映在姨娘的脸上:“姨娘,你好看呢。”
姨娘愣一下,脸上泛开些红晕,却一把把我抱到腿上,手伸进我的胳肢窝,“略——咯——”姨娘跟我笑成一团。
这一天,糖人张早早收了摊,那时风刮得连天上的红云都飘着醉人的香,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离开,却走到了镝子门口,姨娘正在里面做晚饭.“我带小二子去堤上看看。”
姨娘抬起头,不说话。
“我把做糖人的摊子放在这.”他是想让姨娘放心。
姨娘点点头。
穿过南门的牌坊,是一条通到堤顶的石阶,堤上是高高的榆树,风一过,榆树沙沙地响。我坐在糖人张的肩膀上,回过头看到,淡白的榆钱花点点地飘到老街上青青的屋顶。我们坐在榆树下,透过草叶看运河里来来往往的船,太阳就在不远处的塔顶,宝塔娘娘就在河那边,油菜花正在大湖上开着。
“小——二——子——家来了——”是娘娘的声音。
糖人张抱起我寻声回去,姨娘在不远的堤上,看见了我,笑起来,接过我走时,姨娘回过头,“摊子以后就放在我那块,你早上采挑走?”
后来,糖人张就不用再挑着担于赶街。
姨娘给我的红夹袄也快要做好。
这天晚上,姨娘告诉我,等明天在我的红夹袄上绣上一朵最最好看的花,糖人张就带我和姨娘一起去看大湖。什么花呢?姨娘说,那叫百合,你还没见过呢。是的吗?大湖、百合,是什么样的呢?
我趴在床上,看着灯下的姨娘,呆呆地想,百合,什么样的呢?肯定比油菜花还要漂亮,而且,宝塔娘娘在大湖上种的就是百合。
窗子外面浮着一轮黄黄的大月亮。
半夜,风大了起来,听到外面有呼呼的声音,我终究没有看到百合,却已经睡着了。
我被人抱到街上的时候,半边天都是橙红的,看得见堤上黑压压的榆树在摇摆,漫天舞起来的是大片大片的白,火光中的老街到处是奔跑的影子。我站在姨娘的铺子前,大火从姨娘的铺子开始蔓延,这时,冲过来一个人,一把抱起我,是糖人张。
“姨娘呢?”
我这才知道哭。
“你就在这块,不要走。”糖人张放下我,转头就冲进了火中的铺子。
那时,风正大,姨娘的铺子在风中热烈地燃烧,就像一朵即将盛开的百合。
老街从此就不复存在了。
后来,爸爸妈妈的船来到了运河边上,姨娘哭着给我穿上绣着百合的红夹袄,抱我上了船再后来,听说,姨娘和糖人张划着一只船去了大湖,从此,我就再也没有听见过他们的消息。
16.小说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2分)
17.请概括小说中有关姨娘和我的情节。(4分)
18.姨娘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1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4分)
20.有评论说以“百合”为题与小说关系不大。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3分)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t分)
A.小说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描写糖人张这一人物,对塑造姨娘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
B.“我”和糖人张见证了整个故事,起到明、暗线索作用,使小说从不同视角展开情节。
C.关于运河边上的塔、宝塔娘娘、塔那边大潮的描写,既表现了“我”的好奇,也使小说有些神秘、神奇色彩。
D.小说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段,塑造了姨娘的形象。
E.小说展现了小城老街的风貌,使人感受到古朴的民风与浓郁的人情,表达了作者的美好生活理想。
六、(12分)
22.根据故事内容写出相关的两个成语,井说明你从中得到的启示。(4分)
乌鸦口渴得要命,飞到一只大水罐旁。由于罐里的水不多,它越使劲把长嘴伸到罐里,
越够不到水面。它使出全力想推倒水罐倒出水来,大水罐却纹丝不动。这时,乌鸦叼着石
子投到水罐里,水随着石子的增多逐渐升高。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
(1)成语: (2分)
(2)启示: (2分)
23.下面是某校对高一年级1180名学生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的闷卷调查,请按要求作答。
(5分)
(1)根据以上数据写出两条调查结论:(不出现具体数字)(2分)
(2)根据调查结果,请你对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出一条建议。(3分)
24.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提炼三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能超过4个字)。(3分)
我国首个北斗卫星导航地面增强网——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湖北示范项目建成试运行,日前在武汉通过验收,项目总体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介绍,这一示范项目开发和采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建成30个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和控制系统及相应的精密定位服务系统,可通过地面基准站网的增强,实现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能力,首次在专业应用领域实现厘米级精确定位。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面对独生子女,有人认为他们让人羡慕,集家长的爱于一身,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是家中的“特权者”;有人认为“独生子女问题多”、“独子难教”。当今也可以说是一个“独生年代”,独行、独处、独立、独创、独享……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人生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既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