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内阅读理解练习题(带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内阅读理解练习题(带答案)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
课内阅读理解练习题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段中主要描写的事物有花、鸟、虫和( )、( )、( )、( ),这些事物的共同特点是( )。
2.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一读,认真答题。
月是故乡明(节选)
我只在故乡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吗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啊!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4.短文字里行间都充满作者对故乡的______________之情,这种感情是通过描写故乡的________________来体现的。
5.短文两处画线句均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世界各地月亮的美妙绝伦和朗润园的风光绝妙,从而对比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读短文,哪句话和题目相照应?用“ ”在文中画出。
7.作者故乡的月亮真的就比别处的好吗?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阅读。
梅花魂(节选)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 才好!”
8.选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抓住外祖父的神态、______和______描写,是为了突出外祖父_____。
9.选段中梅花的“秉性”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句中“最有名”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来形容。我还能写两句描写梅花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对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B.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坚强不屈的秉性。
C.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做一个有骨气、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塞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2.诸葛亮选择借箭的天气是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这也是他借箭成功的原因之一。
13.仔细阅读选文,根据提示将情节补充完整。
船靠近曹军水寨→___________军士擂鼓呐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箭好像下雨一样”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当船靠近曹军水寨、军士擂鼓呐喊时,鲁肃和诸葛亮的表现有什么不
同?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曹操不敢派兵出战的根本原因是( )
A.江上雾大。 B.诸葛亮带的士兵多。
C.曹操谨慎多疑。 D.曹操的水军战斗力弱
五、课内阅读
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7.这个语段节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
18.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结合课文《景阳冈》,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喝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给这个语段拟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
20.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写写你的理由。
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21.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
22.通过联系上下文,我猜出了“好所在”的意思是_______,“石碣”的意思是________。
23.画横线的语句运用_______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石猴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4.从石猴进洞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作,可见这是一只心思细密、聪慧过人的猴子,充分展现了石猴的____(A.神性 B.人性)。
七、阅读课内选段,完成文后练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25.“踌躇”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犹豫;②停留,徘徊不前;③得意的样子。选文中的“踌躇”应选第( )种解释。
26.从毛主席“黯然”的目光可以知道毛主席的心情是( )的,这种心情还可以从选文中的哪个句子看出来?请用“﹏﹏﹏”画出来。
27.下列选项中,对选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骨”是指忠烈者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的意思是“何必”。
B.“马革裹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死后是否要把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D.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博大胸襟。
28.“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课文中的这句话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想象毛主席在夜深人静时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进行续写。
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 倭瓜 黄瓜 玉米 蝴蝶 自由
2.拟人
3.树叶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蜻蜓来了,就像飞来一架飞机似的。鱼儿游来了,就像告诉我它昨夜做了好梦似的。
4. 思念 小月亮
5. 排比 故乡的月亮在“我”的记忆中远比这些美妙绝伦的月亮给“我”的印象深刻。
6.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7.不是。作者这样说是因为故乡的月亮寄托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8. 动作 语言 对墨梅图的珍爱
9.“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10. 举世闻名 江南几度梅花发 人在天涯鬓已斑
11.C
12. 大雾 五更时分
13. 一字摆开 曹军放箭 掉转船头受箭
14. 比喻 箭射得特别多
15.鲁肃很吃惊,诸葛亮却泰然自若。从中可见诸葛亮神机妙算、胆略过人的特点。
16.C
17.水浒传
18. 上冈 打虎 下冈
19.武松战胜大虫
20.我同意第一种意见,因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武松艺高胆大、自信的体现,他无畏无惧,并最终打死了老虎,为民除害,真是一位英雄。
21.石猴率先钻进瀑布,发现水帘洞。
22. 好地方 刻字的石碑
23. 语言 动作 勇敢机智、身手敏捷
24. 抬头观看 仔细再看 再走再看 左右观看 B
25.①
26.悲痛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27.B
28.他用颤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电报记录稿,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刺痛他的眼睛。他不由自主地哽咽着:“岸英……岸英……”心里想着岸英可是他心爱的、寄予了厚望的儿子,却离他而去了。他悲痛欲绝,即使他知道只要战斗就会有牺牲,儿子为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牺牲,他是他的骄傲。可是心里还是很痛,仿佛万箭穿心。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模糊了他的视线,顺着眼角流下,滴落在枕巾上。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