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教案

资源简介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科学的认识研究燃烧和灭火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二)教学难点:
1.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三、探究活动:
燃烧的特点及条件;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观看“燃烧与生活”视频及神舟十号升空等的图片
【提 问】燃烧是怎么一种反应?
请你将知道的燃烧事例填写在课本表4-1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物质的燃烧有何特征?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镁条燃烧 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燃烧反应的特征:
【板 书】一、燃烧
      1.定义:燃烧是一种 、 的 的 。
【思 考】
(1)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若不是,请举出一个反例:
(2)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吗?若不是,请举出一个反例:
注意:我们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物质与 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想一想】问题1: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
问题2: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能燃烧?
问题3:火柴、蜡烛、木条和煤的点燃方式有何不同?哪个更容易点燃?
可燃物 点燃方式
火柴
蜡烛
木条

【师生整理】2、物质燃烧的条件:
(1) 物质具有 ;
(1) 可燃物与 接触;
(1)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即 。
【提 问】燃烧的三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吗?
【猜想与假设】
假设1:三个条件只须满足其一就能燃烧。
假设2: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实验探究】
  现象:
    ① ;
② ;
③ 。
  解释:
(提示:白磷的着火点是40℃,而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可燃物 铜片上的白磷 铜片上的红磷 开水中的白磷
是否与氧气接触
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物质是否燃烧
结论:假设 成立。
【思 考】如何能使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
【补充实验】解决方案: 。
【学生小结】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 。
【补 充】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0C)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本身 ,一般 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趣味小实验】书P93 观察与思考
火焰熄灭后,你观察到原来浸透酒精的手帕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酒精的着火点比手帕要 ,因此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在手帕表面的酒精迅速燃烧起来,而酒精液体中含有大量的 ,燃烧过程中,水 燃烧放出的热量而蒸发,使手帕的温度始终 达到着火点,因此手帕没有烧坏。
【师生整理】二、灭火
(1)原理: 或 可燃物;
方法:煤气起火,我们应先迅速 ;森林火灾时, ;
   (2)原理:将燃着的可燃物与 隔离;
方法:厨房油锅起火,盖上 ;酒精灯熄灭时用 盖灭;
(3)原理:使用大量的冷却剂,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 以下;
方法: 灭蜡烛,用 灭火。
【观看视频】火灾自救的方法(书P98)
【小 结】
【小试牛刀】
1.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2.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3.将点燃的火柴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没接触到外焰,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4.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布置作业】
现象:
烧杯A中的蜡烛
烧杯B中的蜡烛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