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4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最新考纲】 1.农业区位因素。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核心素养解读 知识体系导引1.综合思维: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某地区或某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区域认知:认知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形成原因,认识不同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及生产特点。 3.人地协调观: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考点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选择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农业区位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农业与 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 因素。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典型案例 改造与变化对 农业区位的影响气 候 光 照 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 南方的? 等亚热带水果;北方的? 等温带水果;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 业 利用玻璃温室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 条件,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条件进行调节热 量 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期和耕作制度降 水 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长地 形 平 原 适宜发展? 业和机械化作业 平原耕作业;山地畜牧业 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山 区 适宜发展? 业,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缓坡(小于25°)适宜发展梯田土壤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 东南亚砖红壤区的? 人工培育形成的耕作土壤,如黑垆土、? 土水源 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河西走廊的? 农业;新疆的 农业 兴修各种水利工程 (1)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大小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有关。(2)对农作物品质造成影响的是气温日较差,而不是气温年较差。(2)社会经济因素在现代农业发展中, 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 和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交通 运输 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此类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劳动力 数量、素质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水稻种植业适宜分布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商品农业宜分布于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科 技 机械 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冷藏 扩大了农业产品的销售范围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 、 的改造或对 、 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农业区位的选择(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①②③④(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下图中,①适合发展小麦种植;②适宜发展花卉种植;③适宜饲养乳牛;④适宜种植果树。2.判断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方法方法 举例看农业生 产的类型 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看作物种 类及生长 特性 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如,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看农业生 产特色 如沙漠地区的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看优势因 素或制约 因素 如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是突出优势,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再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水源也就成为当地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整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或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即从有利、不利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关键因素法①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②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③限制性因素:类似于木桶原理的短板,其他条件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此条件为限制性因素。(3)发展分析法①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市场是最富于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②交通运输、技术条件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时间,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活学巧用】[2021·西北工大附中训练]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阴影区域为典型葡萄产区。读图,完成(1)~(2)题。(1)影响图中葡萄产区葡萄生长的不利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热量 D.水分(2)地中海沿岸是世界著名的园艺业分布区。近年来,地中海沿岸的园艺业不仅种植品种不断增加,且规模也不断扩大,引起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科技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 结合示意图考查农业区位选择1.[2019·海南卷]下列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1)~(3)题。(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A.形状规整 B.地形差异小C.分散细碎 D.距离村庄近(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B.农用地面积减少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D.农产品质量下降考法二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2021·全国乙卷,3]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完成下题。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A.产量 B.质量 C.利润 D.价格考法三 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2020·山东卷,15]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如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题。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条件不同 B.水热组合不同C.耕作技术不同 D.耕种历史不同常考10类主观题增分策略六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最新考纲】 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评价类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只要求回答出有利条件或指出区位选择的原因,常见设问词有“分析”“说明”“归纳”等;第二类,针对特定区域,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其区位条件的特点和表现,常见设问词是“评价”;第三类,先选择对某种农业生产活动的支持或反对态度,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常见的设问方式是“你认为”“说明理由”“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等。【典题感悟】[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自主尝试](1) (2) [阅卷现场]判一判 评一评样 卷 一 得分:(1)2分 (2)6分 失分原因:第(1)题,审题不清,要求分析有利的“气候”条件,答成了有利的条件,导致只有“高温期较长”这一点符合要求。 第(2)题,答案的完整性不够,不能按分答题,本小题共8分,一般要答出4个要点,本题答出了3个要点,得6分。样 卷 二 得分:(1)0分 (2)4分 失分原因:第(1)题,所答横县的气候条件,江苏、浙江同样具备,不能结合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喜光”“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等生长习性答出横县更有利的气候条件;水源充足不是气候条件。该题不得分。 第(2)题,前两个要点可得4分,第三个说法欠妥,根系发育时要求水分充足,土壤不能过湿,而不是旱地利于根系发育,该说法不得分。[评分标准]第(1)题,能说出横县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时降水较多、冬季气温较高这三个要点,语言体现出比较性,每要点2分,共6分。第(2)题,每要点2分,注意语言的逻辑性,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8分。[标准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 ℃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答题规范】[思维流程](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以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图或区域图为载体进行考查;该类型试题的思维流程一般为:(2)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某农业区为载体,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状况进行考查,该类型试题的思维流程一般为:[答题术语] (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 水源、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 劳动力、科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 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模板: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观点 有利 效益 不利 影响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学以致用】1.[全国卷Ⅲ,37(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1)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2)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思维流程](1)(2)[我的答案] (1) (2) 【答题反思】 本题第(2)问要求分析鱼类的产量,这类问题在平常的考试中较少出现,通过本题答案我们可以总结关于某种生物产量的答题思路:影响因素 答题方向生存空间 生物体型大小、生存条件等。生长速度 气温的高低、饵料的多少。繁殖速度2.[2020·天津卷,16(1)(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山东寿光地区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地为武汉及其他地区提供大量新鲜蔬菜,保障了民生。(1)说明寿光成为我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有利条件。(6分)茶树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山东日照市原本无茶树生长,通过“南茶北引”,现已成为“中国北方绿茶之乡”。与南方产茶区相比,当地气候条件独特,茶树生长缓慢,生产的绿茶具有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的特点。(2)日照绿茶特色鲜明,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第2课时 农业地域类型考点一 农业地域的形成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述(1)概念: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 ,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 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2)分类依据:农业生产条件、 、潜力、 和 因素。(3)常见类型(4)主要标志: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2.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 和西南部。(2)特点: 和畜牧业相结合。(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温暖湿,光热充足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 盆地)土壤 土壤肥沃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 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 发达、便利市场 面向 市场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易误警示】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水稻种植业等。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3.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请结合下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生产的优点。(1)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活学巧用】读图,回答问题。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6分)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 农业地域的形成及影响1.[重庆卷,6~9]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1)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上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3)上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4)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C.入湖泥沙量降低 D.草原生产量降低[思维流程]第1步 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第(1)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果树、蔬菜布局”“主要? ”等。(2)第(2)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墨累—达令盆地”“农业? ”“类似”等。(3)第(3)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湖泊”“①区域”“? 影响”等。(4)第(4)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原始? ”“影响”等。第2步 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我的答案] (1) (2) (3) (4) 对接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农业。综合思维 结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分析五大湖区农业发展。区域认知 五大湖地区地理特征。地理实践力 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五大湖区农业生产。考法二 农业地域形成的综合分析2.[2020·山东卷,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甲)。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自十九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乙)。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丙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3分)(2)说明加纳可可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6分)(3)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6分)考点二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种植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特点 生产规模 ,商品率 ;专业化程度 商品率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集约化程度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典型地区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位优势 气候 、草类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 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先进的科技特别提醒(1)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主要产品不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生产肉制品,而乳畜业主要生产奶制品。(2)混合农业是农业不同部门的结合,农业部门主要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因而种植业中的不同作物混合(如小麦、玉米等),不能称为混合农业。(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中小麦种植和牧羊活动的忙季不同。小麦种植忙碌期分别为犁地(1、2)月、播种(3~5)月和收割(10~12)月,即小麦的忙碌表现为秋种夏收;而牧羊活动的忙碌季节又是小麦生长季节(冬季),即配种和剪羊毛(6~9月)。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分析和借鉴(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水热组合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②该区农业和经营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科技水平低。③对策: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①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②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可借鉴之处①人工草场建设;②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③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④冷藏、保鲜技术的推进。2.我国重要农业区和农业地域类型分析总结农业地 域类型 典型地区 区位因素 不足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灌溉农 业区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等灌溉水源 机械化水平较高,种植业生产经验丰富 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盐碱化等商品谷 物农业 东北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水稻 种植业 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 洲等 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扶持 人多地少;受伏旱、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畜牧业 内蒙古高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 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 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郊区 农业 上海郊 区农业 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生产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受市场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活学巧用】读“某区域略图”,完成(1)~(3)题。(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C.热带雨林迁移农业D.混合农业(2)不属于该地区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优势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B.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C.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D.丰富的劳动力(3)关于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利工程量小B.机械化水平高C.小农经营的粗放生产D.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 农业地域类型判断1.[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题。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思维流程][我的答案] 对接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据农业地域类型形成和特点分析判断。区域认知 区域图示自然地理特征认知。考法二 稻谷生产的区域特点2.[2019·全国卷Ⅲ,3~5]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1)~(3)题。(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考法三 水稻种植业农业区位条件分析3.[海南卷]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1)~(3)题。(1)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技术要求高 B.劳动力投入大C.种子成本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建设特色商品基地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3)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考法四 农业地域类型分析4.[2021·河北卷,1~2]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猕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下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猕猴桃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据此完成(1)~(2)题。(1)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 )A.独特的自然环境 B.传统的生产方式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丰富的种植经验(2)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 )A.降低产品运输费用 B.提高市场竞争力C.降低果园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考点三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有利影响:如果能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2.不利影响: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毁林开荒、垦山种粮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修水库、修渠道、不合理灌溉 沼泽化、盐渍化过度放牧、滥垦滥挖 草场退化、沙化、土地荒漠化、载畜力下降过度采伐森林 森林资源减少、河流下游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滥捕滥杀、施用剧毒且高残留农药 鱼类资源大幅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危害人类健康、土壤板结、土壤污染大型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 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健康境外物种的引进 病源、生态灾难(外来物种入侵)【活学巧用】[2021·湖南岳阳联考]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在宁夏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据此完成(1)~(2)题。(1)该地区枸杞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有( )A.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水源充足,黑土肥沃D.市场需求量大(2)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有( )A.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B.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C.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酸化、板结D.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 地膜覆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全国卷Ⅱ]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1)~(3)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考法二 农业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全国卷Ⅲ,36(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ab(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分)(2)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6分)[思维流程][我的答案] (1) (2) 第24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考点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地理位置 地理环境2.热量 光照 地形 水源 科技 市场 交通运输 劳动力(1)决定 (1)柑橘 (2)苹果 (3)畜牧 (4)温度 (5)耕作 (6)林牧 (7)茶树 (8)水稻 (9)灌溉 (10)绿洲(2)社会经济 类型 规模3.光热 土壤 市场 交通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活学巧用解析:第(1)题,图示葡萄产区处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葡萄生长期炎热干燥,因此水分成为葡萄生长的不利因素,故D项正确。第(2)题,科技、劳动力、交通运输是影响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但是市场决定农业的规模和种类,故选A。答案:(1)D (2)A演练真题·找准考法1.解析:第(1)题,材料中提到:“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说明蔬菜种植所需劳动力较多,劳动时间长,劳动频次高,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增加生产活动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种植蔬菜的是距离宅基地最近的②,①③④距离宅基地较远,不方便进行平时的管理,故B对,A、C、D错误。第(2)题,大型机械化作业适用于土地平坦开阔,农作物集中连片,且种植作物相同的地区。该农户的四个地块,虽然土地形状规整,地形均为平原,但面积不大,且比较分散,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故A、B错误,C正确。距离村庄远近不同,故D错误。第(3)题,材料提到:“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说明该村人口总数减少,但农业用地面积不变,因此,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故B错误,A正确。土地集中起来由种田专业户经营,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品种更会趋于单一化,故C错误。随着商品率的提高,农产品受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为了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种田专业户会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故D错误。答案:(1)B (2)C (3)A2.解析:由材料可知,无人机的使用可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故能提高利润,C正确;无人机的使用能降低成本,可能会降低棉花价格,D错误;无人机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不能直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A、B错误。故选C。答案:C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山区农田分布上限的因素,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太行山区农田分布上限低,黔桂喀斯特山区所处的农田分布上限高,主要原因是黔桂喀斯特山区所处的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好,即使在较高海拔处,热量条件也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B正确。答案:B常考⑩类主观题增分策略六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学以致用1.答案:(1)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2)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及农产品销售方式特点,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第(1)题,应主要从蔬菜生产条件和蔬菜生产规模两个角度分析。农业生产条件一般从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和环境因素三大方面进行分析。只有蔬菜生产规模足够大,才能为我国国内市场供应大量的蔬菜,从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供应地。第(2)题,日照绿茶特色鲜明指的是绿茶具有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的特点,这些特点与茶树有机物积累多有关。日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积温相对南方地区低,茶树生长缓慢,有利于有机物积累,这使得日照绿茶特色鲜明。答案:(1)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蔬菜基地规模大;运用温室技术(农业新技术),保障蔬菜全年生产;交通便利;政策扶持。(2)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积温(热量或气温)相对南方较低,茶树生长缓慢。以上条件利于有机物质积累。第2课时 农业地域类型考点一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1)优势条件 商品交换(2)特点 优势 限制性(3)热带种植园 商品谷物2.(1)东南部 (2)种植业 (3)墨累—达令 交通 国际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活学巧用 解析:结合图示可知乙、丙两地都为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丙地为墨累-达令盆地,地势平坦、有灌溉水源是其最大优势。答案: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势较平坦)。演练真题·找准考法1.[思维流程](1)区位优势 (2)地域类型 (3)有利 (4)自然环境 (5)混合 (6)消费市场答案:(1)C (2)B (3)A (4)B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加纳可可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的原因,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第(1)题,根据材料分析,加纳可可带存在干季和湿季,具有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的特征,降水季节变化特征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一年内有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第(2)题,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看,可可与谷物混播,谷物生长提供荫蔽环境,有利于可可幼苗生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事活动忙闲错开,充分利用了农时,提高了生产效率。第(3)题,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看,此时段为可可大季收获期,且正值湿季,可可采摘后易霉变腐烂,需要及时晾晒加工,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北部热带草原区该时段正值干季农闲季节,有大量的闲置劳动力。答案:(1)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一年内有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2)可可与谷物混播,谷物生长提供荫蔽环境,有利于可可幼苗生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事活动可错时进行,充分利用了农时,提高生产效率。(3)此时段为可可大季收获期,且正值湿季,可可采摘后易霉变腐烂需及时晾晒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北部热带草原区该时段正值干季农闲季节,有大量闲置劳动力。考点二图表填绘·助学助记2.大 高 高 高 高 高 温和 茂盛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活学巧用 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度位置和曼谷湾可确定本区域的主要国家是泰国,其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第(2)题,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与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无关。第(3)题,水稻种植业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为小农经营的精耕细作农业。答案:(1)B (2)C (3)D演练真题·找准考法1.[思维流程](1)温带海洋性 (2)乳畜答案:D2.解析:第(1)题,我国原来的稻谷余粮区主要在南方地区,排除A选项,由图可知,长江中游区和淮河下游区的稻谷供需结余多为正值,而珠江下游区的稻谷供需结余为负值,说明其不再是主要稻谷余粮区,故C选项正确。第(2)题,黑龙江省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故A项正确;安徽省的人口较多,农业劳动力较多,故B项错误;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复种指数较低,且淡水资源没有明显优势,故C项和D项错误。第(3)题,南方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稻谷产区和消费区,由图也可看出东南沿海多省份的稻谷供需结余为较大的负值,因此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导致运输成本上升,故B项正确;水稻种植重心的移动与“出口数量”“流通效率”“储存难度”没有直接的关系。答案:(1)C (2)A (3)B3.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由于种植杂交水稻,导致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第(2)题,乙村是观光农业村落,该村落种植的农作物主要目的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第(3)题,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甲类村位置较偏僻,乙类村坐落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横断山脉南部坡度陡,地形起伏大,丙类村地形起伏也大;当地商品粮以水田作物为主。答案:(1)D (2)B (3)A4.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且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所以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当地自然环境独特,A正确;猕猴桃为当地引种,且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其种植经验不丰富,且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方式不一定是传统的种植方式,B、D错;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并不先进,C错。故选A。第(2)题,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品质好,并可错峰上市,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B正确;并未降低产品的运输费用,A错;挂果期长导致果园管理成本升高,土地利用率降低,C、D错。故选B。答案:(1)A (2)B考点三图表填绘·助学助记2.荒漠化 水土流失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活学巧用 解析:第(1)题,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此为该地区枸杞品质优良的重要自然原因。科技和市场属于社会因素,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第(2)题,宁夏平原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故不会导致水蚀严重;西北地区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地荒漠化;酸雨是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造成的,与农业结构调整无关。答案:(1)B (2)B演练真题·找准考法1.解析:第(1)题,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的作用,我国以北方和西北为主的大部分地区春季易出现低温、干旱、大风等天气,适宜使用地膜覆盖,A项正确。第(2)题,西北地区低温、干旱、风沙等问题严重,地膜覆盖的功能最显著。第(3)题,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透水,降解慢,会阻挡根系的生长和地下水的运动,影响养分的搬运,①③正确。地膜具有保温、保土作用,故②④错误。答案:(1)A (2)D (3)A2.[思维流程](1)蒸发 (2)地中海 (3)质量答案:(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 ℃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