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1讲城市空间结构学生用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1讲城市空间结构学生用书

资源简介

第21讲 城市空间结构
【最新考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核心素养解读 知识体系导引
1.区域认知:分析某个区域内的城市区位和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2.综合思维:结合某城市具体图或规划图,综合分析评价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3.地理实践力:了解学校所在城市的等级高低、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并分析其合理性。 4.人地协调观:合理布局和规划城市功能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考点一 城市区位分析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城市
(1)含义:城市是     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文化中心。
(2)特点:人口和    密集,生产效率和    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2.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的含义: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    。
(2)城市区位因素
含义 特点 实例
自然地 理区位 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对城市的影响     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荒漠地区的    有利于形成城市
经济地 理区位 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如      、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的空间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    格局的变化而改变 邻近矿产资源地形成工矿城市;邻近港口或边境形成   城市;邻近铁路及铁路交会处形成铁路枢纽城市
政治文 化地理 区位 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某一城市与其他行政单元的空间关系 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圳、珠海的发展得益于其毗邻香港、澳门的优越地理区位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3.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    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    、沿湖、    地区城镇较多,在    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        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        、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         和
         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提示: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城市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图所示:
【活学巧用】
 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1)~(2)题。
(1)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
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条件好 D.气候适宜
(2)该城市城区建设发展的方向是(  )
A.向西扩展 B.向北扩展
C.向南扩展 D.向东扩展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全国卷]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思维流程]
第1步 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该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可知该国主要发展?    运输业和?    贸易。
第2步 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
[我的答案] (1)     (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城市兴起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认知 结合图文材料判断甲地所处区域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
地理实践力 运用城市区位原理分析甲城兴起,理论指导实践。
2.[海南卷]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 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将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际投资
(2)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3)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3.[2021·河北卷,17(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在老港外迁后,启动汉堡新城建设项目(下图)。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在突出板块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
(1)简述利于汉堡新城建设的区位条件。(8分)
(2)说明特色板块空间利用方式对汉堡新城发展的作用。(4分)
考点二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土地利用
(2)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2.城市功能分区
(1)影响因素:        、历史文化因素、        、交通运输状况等。
(3)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区位选择及原因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商业区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    两侧、街角路口 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   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原因: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住宅区 占地面积   ,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    发展 中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原因:①环境优美;②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    区相联系 原因: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误区警示】
城市功能分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界线;二是在同一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如商业区中也会有住宅、行政用地等,只是住宅、行政用地等相对商业用地所占比重较小。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六看法”辨别城市三大功能区
(1)看面积:居住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1)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
(2)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3)无污染的工业如面包厂,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
(4)轻污染的工业如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可布置在近郊、交通方便的地区。
(5)严重污染的企业如水泥厂、发电厂、印染厂、造纸厂等,可布置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下风带及河流下游,并尽量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6)自来水厂在河流上游,高技术企业布局在近高校环境优美的地区。
(7)仓库布局在码头、车站附近。
【活学巧用】
 [2021·山东潍坊统考]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打造一片9.8平方千米的城市绿心。绿心不只是单纯的绿地,也是通州的市民活动中心。通州将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下图示意通州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北京规划城市副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提高城市化水平 B.扩大城市规模
C.缓解大城市问题 D.美化城市环境
(2)城市绿心除绿地外,还可以规划(  )
A.图书馆 B.大型医院
C.商贸中心 D.大学城
(3)城市绿心西北侧的运河核心区是副中心的发展引擎区,适宜布局(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及特点
1.[北京卷,10~11]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  )
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2)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
[思维流程]
[我的答案] (1)     (2)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城市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活动适应自然、遵循经济规律的结果,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考查体现了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通过分析该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差异,结合城市功能区的特征,推断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体现了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分析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体现了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运用城市内部功能区区位理论分析该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考法二 城市功能区的特征
2.[2021·全国乙卷,36(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 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下图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1)据图描述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分析该品牌咖啡馆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级写字楼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6分)
3.[2020·全国卷Ⅰ,4~6]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相对居住片区Ⅱ,居住片区Ⅰ的建筑布局宜(  )
①建筑密度大 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 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
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
考点三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原因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影响因素
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      、      、      、      四方面,它们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影响
经济因素:通过地租的高低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    的远近。
(1)交通通达度:城市不同区域,交通的通达度不同,土地租金存在相应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①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    ,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②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
③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    。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高低影响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常见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常考的类图像之十八)
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要在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点所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
(1)坐标图的判读
(2)立体图的判读
(3)等值线图的判读
【活学巧用】
[2021·贵州贵阳监测]下图示意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地租值a>b>c)。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交通通达度较高 
B.房租相对便宜
C.人流量昼夜变化小
D.以低层建筑为主
(2)关于P、Q两地的地租,描述正确的是(  )
A.Q地地租高于P地,人口分布集中
B.Q地地租高于P地,附近有旅游胜地
C.P地地租高于Q地,可能有交通干线交会
D.P地地租高于Q地,可能有重化工业分布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 城市功能区特征分析
1.[海南卷,4~5]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下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
(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思维流程]
[我的答案] (1)     (2)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城市更新改造解决城市化问题。
综合思维 地租曲线图的剖析过程。
区域认知 城市功能区和土地类型利用。
考法二 城市功能区及影响因素的判断
2.[2019·北京卷,8]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回答下题。
该图体现(  )
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
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
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
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
3.[2020·浙江7月选考,1~2]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 D.改善城市交通
考法三 功能区与地租曲线的判断
4.[江苏卷,13~14]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
考点四 中心地理论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概念
研究城市    和    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2.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    。
(2)中心地理论认为,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区域的中心。
(3)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均表现为    ,且各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大小也不相同。
(4)高级中心地      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      低级服务范围。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城市等级与城市功能、数目、服务范围的关系
2.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活学巧用】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2)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租水平:乙>甲>丙
B.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甲的城市数量最多
C.乙地最可能布局居民区
D.据图中显示的条件,乙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 城市等级体系与服务功能
1.[全国卷Ⅲ,4]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题。
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思维流程]
[我的答案]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空间形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以该城市三环以内小区域为研究范围,根据地铁站点区位及其综合服务等级,推测沿线区域所处的城市功能区及内部空间结构形式,体现了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以某城市地铁线路各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为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体现了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依据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判断城市功能区,推测城市空间形态,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考法二 城市等级规模和空间特征分析
2.[2019·全国卷Ⅲ,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1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2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6分)
第七章 城市与环境
第21讲 城市空间结构
考点一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1)人口 非农业 经济
(2)产业活动 经济效益
2.(1)空间关系
(2)河流 相对稳定 绿洲 铁路 经济空间 口岸 历史继承性
3.(1)集聚
(2)沿河 沿海 两河交汇处
(3)交通运输枢纽
(4)历史文化胜地 商品集散地 边境口岸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活学巧用
 解析:第(1)题,便利的水运和陆运条件是城市形成的优越条件。第(2)题,城区往东有便利的水运、铁路和公路运输,便于开展城区建设。
答案:(1)B (2)D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1.[思维流程]
(1)海洋 (2)港口 (3)港口交通 (4)广阔
答案:(1)D (2)D
2.解析:第(1)题,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沙漠广布是埃及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的原因,其结果是少数大城市出现城市病,在此背景下,设置“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这一问题,分析出题意图可知,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分散开罗人口。第(2)题,结合区域图可知,开罗以北为尼罗河三角洲,农业发达,人口稠密,而开罗以东地区为沙漠,气候干燥,人口少,农业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条件差,只具有土地广阔、地价较低的优势。第(3)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埃及新首都定位为埃及的政治中心,因此其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最有可能属于服务业部门。城市是非农业活动集中的地方,制造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均不符合新首都的定位。
答案:(1)C (2)B (3)D
3.解析:第(1)题,“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汉堡新城建设受到政策的支持;其次,老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城的建设;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地租低;读图可知,汉堡新城紧邻易北河,水运条件好,有利于物资的输入与城市的建设。第(2)题,汉堡新城设计10大特色板块,各区特色鲜明,且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休憩空间;根据材料“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可知,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答案:(1)政策支持;老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城的建设;老港工业区地租低;新城紧邻易北河,水运条件好,有利于物资的输入与城市的建设。
(2)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经济效益提高;市民休憩空间充足,提高人居环境;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
考点二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2)居住 商业 工业
2.(1)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
(2)商业 金融 高层 交通运输
(3)交通干线 主要交通干线 大 背向 工业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活学巧用
 解析:第(1)题,北京将通州规划为城市副中心,主要是为了分散北京的城市职能,缓解北京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城市问题,C正确。提高城市化水平、扩大城市规模、美化城市环境不是最主要的目的,A、B、D错误。第(2)题,据材料,通州将作为市民活动中心,最可能布局图书馆,A正确。大型医院、商贸中心、大学城不是用于市民活动的,B、C、D错。第(3)题,结合材料中关于通州的规划及运河核心区作为发展引擎区,可推测该地区适宜布局商业区,C正确。发展引擎区不适合布局住宅区和行政区,A、D错。通州的目的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不适合发展工业,B错。
答案:(1)C (2)A (3)C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1.[思维流程]
(1)商业 (2)大 (3)增大
答案:(1)A (2)D
2.解析:本题以上海某品牌咖啡店为载体,考查产业类型、空间特征描述、消费人群特点、创新产业园的区位条件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第(1)题由图可知,整体上,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空间分布不均,再看局部地区,中心城区密度较大,郊区密度较小;但在机场附近相对较多。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品牌知名度高,是休闲会友、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故主要目标消费人群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人员,如高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企业白领)。另外,该品牌是国际连锁品牌,有文化内涵,主要目标消费者也包含喜爱潮流文化的年轻消费者,如大学生等。
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上海中心城区密度较大,郊区密度较小;机场附近相对较多。
(2)商业繁华地段人流密集(流动人口多),具有多样化的消费人群;有高级写字楼工作的人员收入较高,且多合资或外资企业,多(包括外籍人士在内的)高收入消费人群。
3.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居住片区Ⅰ位于该居住区的东北方向,应具备冬季防风的作用,居住片区Ⅱ位于该居住区的西南方向,应具备夏季通风的作用;横向错列排布的布局方式,使楼间空地的延伸方向与夏季盛行风(西南风)的风向大体一致(如下图),有较好的通风效果,故选B。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居住片区Ⅰ位于该居住区的东北方向,应具备冬季防风的作用,居住片区Ⅱ位于该居住区的西南方向,应具备夏季通风的作用;因此相对于居住片区Ⅱ,居住片区Ⅰ建筑密度大、以高层建筑为主,以起到阻挡和削弱冬季盛行风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第(3)题,该地位于东北平原,临近冬季风源地,因此冬季风较强;读图可知,该居住区的两个出入口均靠近居住片区Ⅱ,位于冬季风的下风向,因此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冬季盛行风,选项D正确。
答案:(1)B (2)A (3)D
考点三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经济 社会 历史 行政 交通通达度 知名度
2.距市中心
(1)最高 次高峰
(2)商业 住宅 最小 最高 工业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活学巧用
 解析:第(1)题,a等值线以内地区地租最高,可推断其为该市商业区,交通通达度和房租相对较高,人流量昼夜变化大,高层建筑相对较多。第(2)题,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P地地租高于b,Q地地租处于b与c之间,根据a>b>c可判断P地地租高于Q地,因而排除A、B两项;P地地租高于Q地,可能与P地交通较为发达有关,C对;Q地处于主城区冬季风(西北风)的上风向,若布局重化工业易污染城市,D错。
答案:(1)A (2)C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1.[思维流程]
(1)集中 (2)拥堵 (3)较低 (4)增建公园 (5)市中心 (6)均衡 (7)同心圆 (8)住宅
答案:(1)A (2)D
2.解析:由图可知,农业用地地租比商业用地地租低,但在城市边缘、郊区仍有大量农业用地分布,应是受政策保护的结果,D项正确;商业用地一般分布于城市中心附近,农业用地分布于城郊,且两种用地地租差异很大,不会交错分布,A项错误;图中两条线的斜率差异较大,表示其变化率差异大,B项错误;商业用地有向郊区扩展的趋势,但不会持续扩展,C项错误。
答案:D
3.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夜市地摊布局的主要因素,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夜市地摊经济属于小商品零售,需要布局在夜间消费人口多的居民区附近。由图可知,丙地位于居民区,夜间流动人口比较多,C正确。甲地位于城市环线交会处,但距居民区较远,人流量较小,A错误。乙地位于景区,夜间景区一般不营业,流动人口少,B错误。丁地位于铁路沿线,而且在城市外围,人烟稀少,D错误。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目的,以及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发展地摊经济需要一定的劳动力,可以增加就业岗位,B正确。发展地摊经济不能提高生产效率,也不能优化城市布局,但可能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A、C、D错误。
答案:(1)C (2)B
4.解析:第(1)题,住宅区是城市各功能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一般占地面积达40%~60%;图示中唯有①符合,故A项正确。第(2)题,图中甲侧有山脉,此处气温应明显低于两侧;同时功能区②应为工业区、③应为商业区,商业区处地租最高;据此可判断C项正确。
答案:(1)A (2)C
考点四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空间组织 功能布局
2.(1)反比 (3)六边形 (4)包容 覆盖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活学巧用
 解析:第(1)题,比较图中甲、乙、丙三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可知,甲中心地的等级最高,应具备高级职能,布局星级宾馆,而丙的服务范围最小,且交通通达度低,应布局早点铺。第(2)题,地租水平应为甲>乙>丙;甲的等级最高,数目应最少;乙地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不符合居民区的布局原则;乙地的交通通达度高,其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答案:(1)C (2)D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1.[思维流程]
(1)齐全 (2)越高
答案:B
2.解析:从文字材料“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可知,鲁尔区城市具有数量众多、单个城市人口规模较小的特征。由图中城市建成区的分布与所占区域面积比例可知,鲁尔区城市建成区集中连片且面积广大,因此区域内城市间距离近,城市密集分布。
答案:(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